謝文淦:中國式女婿關係 女婿也是半個兒

2020-08-27 微公益正能量

中國式親情是比較複雜的,為什麼以往會有重男輕女的舊習存在,即便到了文明開化的今天,同樣仍有這般陋習,說起來和嶽父母與女婿關係不無關係。正如婆媳關係難處一樣,婆婆和兒媳很難相處在一塊,兒媳的地位很難在婆婆眼中與她的子女是平等的。即便過門多年,兒媳在婆婆眼中看來仍是個外來的。媳婦跟娘家必然要比對公婆要親近的多。對於嶽父母而言,女婿自然是外人了,同樣不能視如自己親生子女等同看待了。

以前的老人兒女多,父母生病了,給父母看病似乎永遠應該是兒子做的事情,跟女兒沒多大關係。拿醫藥費必然是兒子的事情,女兒是嫁出去的人,能過來看望與照顧便足矣了。嶽父母亦從未指望女婿給主動拿醫藥費。除非老人沒有兒子,那做女兒的才有義務全部承擔的起自己父母的住院醫藥費。倘若女婿心胸大的,會做人的,也會幫助嶽父母掏醫藥費,平常也會供給老人家生活費。如若遇到心胸狹隘的女婿,是不可能給嶽父母掏醫藥費的,就在平常媳婦給娘家父母一點生活費或物品都會斤斤計較,甚至是橫加幹涉。倘若女兒有孝心,有能力的,倒可以為娘家二老盡孝。若是女兒沒本事,便會受到女婿拿捏,半點不由自己。

老人手中有房子,嶽父母還要提防著女兒和女婿,以防外人打主意,因為等自己百年之後,房產當然是要留給自己兒子或親孫子的。女兒已經嫁出去的人,就不要惦記父母手頭的遺產了。除非後繼無人,才會考慮到外孫子。

總之,種種情況,中國女婿一直和嶽父母走的不冷不熱,不親不近。說句難聽的,若媳婦沒了,或許男的也不會再去嶽父母家中走動,離異者更別說了,即便雙方共同撫養一個孩子。

中國式親情關係極其複雜,婆媳水火不通融,用婆婆的話,熱臉暖不熱人家的冷屁股。用媳婦的話說,嫁的是你家兒子,不是來給你們家當丫頭使喚的。女婿和嶽父母難親上加親,男人說,我娶得是媳婦,不是再娶個爹媽回家供養。嶽父母則認為不是親生的不是一條心,女婿很難指望上。各自的打算,從而也就導致了敬而遠之的距離感,由此處在一個微妙關係的位置。

謝文淦是中國女婿中一個特別現象,他把媳婦的父母當成自己親父母一樣的對待。多年一貫如此,因此在嶽父母心中留有這樣的印象,自己嫁出去一個女兒,卻又多了一個親兒子。

農曆六月初七,嶽父身體不太好,骨質疏鬆病症發作,白天坐立難安,夜晚難以成眠,不得已住進醫院,好在嶽父的子女都有孝敬心,誰都願意給老人家掏醫藥費。作為女婿的謝文淦自然也不例外,得知嶽父生病,謝文淦與孩子第一時間到醫院看望老人,幫助老人主動繳納各項醫療費用。謝文淦不在乎花多少錢,只希望老人家身體健康就好。面對嶽父生病,謝文淦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孝心,而非帶點微薄禮物假惺惺來醫院走個過場。當老人生病的時候,女婿願意掏錢給老人看病,沒有比這更實在的孝心。嶽父看病期間,謝文淦如老人家的親兒子一樣做的非常到位,並無二樣。

為了讓嶽父開心,在吃飯的時候,謝文淦特意親自餵老人吃飯。嶽父知道女婿是真心的,而非在他面前表演故意充孝道,因此嶽父也就答應了謝文淦餵飯的請求。病房裡,女婿端碗餵嶽父吃飯,老人家心中十分感動,甚至一度想掉眼淚。他知道假若自己真的無法動彈沒有力氣端碗吃飯的時候,女婿能夠肩擔起照顧他的責任,有這樣的好女婿心中很是欣慰。

嶽父與女婿病床前的默契一幕,也讓嶽父的親生子女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今後就要這樣對待自己的親人,無微不至,讓老人滿意。

謝文淦與嶽父之間的故事很有很多,雖然在事業上,嶽父並沒能幫助到自己什麼,但謝文淦感謝嶽父母為自己生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妻子。想讓自己的妻子臉面有光,過得舒服,就應該對妻子的家人好一些,把妻子的家人當成自己的家人對待。

以前嶽父家裡種地,每到往年農忙季節,謝文淦都會派人去幫助嶽父一家種植或者收割水稻。直到2020年嶽父家中不種地了,謝文淦才少了這一項行動。

嶽父喜歡旅遊,謝文淦為滿足老人家的心願,不畏麻煩,不避辛苦,幾乎每年都會帶著嶽父去全國各地旅遊。嶽父為此感到特別的稱心,在同歲數人面前閒聊的時候總有說不完女婿的好。

嶽父手中用的手機,基本上都是謝文淦給買的。當看到嶽父手機舊了,不好用了,謝文淦就會親自購買手機送給老人,因此嶽父手中的手機不會用很多年歷史,女婿就會幫忙給更換新的了。每當老人家拿著自己的手機用的時候,就會念叨起自己的好女婿來。

怎樣教育年輕人處理中國式親情關係,謝文淦為自己的子女樹立了一個正確榜樣。他從來不多說應該如何如何,而是永遠去做,無論別人看到看不到的。謝文淦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子女,他堅信身教勝於言教。只有父母給子女做出正確的示範,子女才會沿著自己所走的路去繼續人生。謝文淦深信親情不是說出來的,而是靠付出換回來的信任與理解,因為做永遠比說更有意義。

都說女婿也是半個兒,既然有了這份來之不易的親情,就要去珍惜,做好這半個兒,既是自己的責任,也是維繫親情的所在。

相關焦點

  • 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為什麼有些女婿不願意去老丈人家?
    按理說女婿和老丈人家應該沒有什麼隔閡,但是有些女婿卻不願去老丈人家?這是為啥呢?相對於人們熱議的婆媳矛盾,女婿與丈母娘的關係好像都是很融洽的,而且丈母娘大多在外人面前總是誇自己的女婿多麼能幹、多麼顧家等等,即使女婿沒有那麼好,也被誇的跟朵花似的。
  • 「一個女婿半個兒,小舅子結婚就靠你了」「阿姨,我離婚了」
    「一個女婿半個兒,小舅子結婚就靠你了」「阿姨,我離婚了」,人們常說一個女婿半個兒,這句話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他娶了自己女兒,以後大家就是一家人了,無論哪一方遇到點麻煩都,另一方都應該伸出援手,尤其是女婿,肯定不能輕易拒絕丈母娘的要求,畢竟得看在自己老婆的面子上。
  • 對女婿好有什麼福報?3位丈母娘現身說法,一個女婿半個兒
    張阿婆,75歲,一個女婿半個兒,真心相待有福報隨著我們越來越老,又不肯跟兒子去城裡,家裡大事小事都得靠女婿,他卻從無怨言,把我們照顧得妥妥帖帖。人人都說我們命好,有這麼個得力的女婿,比兒子也不差什麼了,我聽了心裡樂呵,要想老來順心,年輕時就得攢福氣,對女婿好,不虧!
  • 一個女婿半個兒,丈母娘卻讓我感受到多了一個親媽般的感覺
    導讀:一個女婿半個兒,丈母娘卻讓我感受到多了一個親媽般的感覺文|老喬講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個女婿半個兒,丈母娘卻讓我感受到多了一個親媽般的感覺!
  • 丈母娘常說女婿是半個兒,幾年後才明白這半個兒是為她兒子服務的
    有了這樣的待遇小胡也是特別感激,對嶽父母也是掏心掏肺的好。每年十一放假,小胡會回嶽父母家幫著收秋,儘管他知道自己家也有不少農活 ,但想著家裡有大哥,而嶽父母家小舅子在外地念書,家裡只有嶽父母,活兒幹不過來。
  • 謝文淦下鄉看望異姓兄長劉相寶 為鍾世連大嫂祝壽
    不論是親戚,還是朋友,抑或鄰裡,即便先前關係再好,一旦斷了聯繫久不來往,再好的感情也會被時間衝淡。只有時常走動,才會覺出一份情誼。現在人各自忙於自己的事業,與親戚朋友來往少了,也就沒有那麼深的感情,因此越來越多的人不願走親戚了。
  • 嶽父母對女婿好,晚年過得如何?聽聽這位老人的故事
    在我們國家,總是在強調婆媳關係難相處。而在國外,尤其是西方國家,丈母娘和女婿卻一直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獨生女越來越多,嶽父母與女婿之間打交道的機率也越來越高,甚至通常是住在一個屋簷下的。低頭不見抬頭見,女婿對自己的態度也顯得更為重要了,有沒有一個好女婿成為衡量一對老年人過得幸不幸福的重要標誌。
  • 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有時候兒子只能是兒子,女婿不只是女婿
    他一直想著自己鍛鍊身體,而且晚年的生活也很幸福,身心裡唯一的遺憾就是兒子遠在外地,一年見不了幾次面,但是他相信他的付出,兒子一定會很孝順的,所以之前想著女婿畢竟是女婿,什麼事都幫襯不了多少。但是女婿就不一樣了,因為女婿的家離著自己的家很近,所以他以前的時候都是兩周就回來一趟,就是因為得病以後,他現在是每隔兩天就過來一次陪他,給他做好吃的下棋,幫他做康復。
  • 女婿不送終遺產給侄子|膝下無子,女婿到底應不應該為老丈人送終
    夕陽下的老人看海常言道:一個女婿半個兒女婿也是頻繁跟女兒回來,給老人洗澡換衣。可以說,唐老爺子的晚年生活,都是在村裡人羨慕中度過的。身體好一點,唐老爺子就會提著馬扎子,拄著拐棍,樂呵呵的向村裡老人喜歡扎堆的地方走去。他每天的樂趣就是坐在那裡看著其他人打牌,也會幾個老人靠一起聊天。
  • 你媽眼裡的女婿 VS 你眼裡的老公:不只是「半個兒」,簡直是……不信就來對號入座
    但在丈母娘看來,什麼樣的女婿都好、都有用!因為她能用雞蛋裡挑骨頭的精神,找到女婿的優點,讓自己開心,讓女兒開心。家裡大管家默默爸爸用自己的行動很好地詮釋了什麼是「一個女婿半個兒他會去超市大採購,所有東西一式三份:自己家裡留一份,給自己父母送一份,給丈母娘家放一份。他不但每次大包小包地把一周需要吃的東西拎進丈母娘家,還會到處看看有什麼活兒需要幫忙:比如換個燈泡,刷刷馬桶,或者擦擦玻璃,兩位老人對手機、新款電視有什麼不太熟悉的地方,他也會很耐心地一一調適、解答。
  • 女婿照顧嶽母十年,嶽母把家產給了兒子,女婿笑著說了三個字
    女婿照顧嶽母十年,嶽母把家產給了兒子,女婿笑著說了三個字有些時候,人活著很累,其實這一切也都是自己造成的,本來我們可以生活的無憂無慮、偏偏選擇讓自己活著很累,這也不能說怪誰,其實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把問題想得太多了,有時候我們也太愛爭權奪利了,其實把問題看淡一些,淡化這些所謂的名利,也許我們生活會更好。
  • 老丈人瞧不上黑瘦的女婿,可女婿讓三家都富了,老丈人笑著說:一個女婿頂仨兒
    中國有句俗話,叫「一個女婿半個兒」。可邢臺市內丘縣侯家莊村的張老漢卻說,一個女婿頂仨兒。因為,他的女婿梁國軍,不僅讓他家致富了,還讓兩個親戚也富了起來,比三個兒子還頂用。2001年春天,經人介紹,張老漢的女兒與崗底村青年梁國軍相識。兩個年輕人一見鍾情,很快就墜入了愛河。
  • 家庭瑣事:一個女婿半個兒
    父親特別喜歡這個女婿,覺得他人厚道、直率、還特別聽話。父親和自己小兒子關係一直很僵,因為我小弟從小太調皮,又總是惹事,所以父親就覺得他特別不靠譜,為此平時父子倆也很少說話。尷尬到什麼程度呢,父親去醫院看病,都是我老公打車接送,卻極少用他兒子的車。
  • 對女婿好一點 莫讓銅臭惡了新人
    一般接親現場準丈母娘不說幫著自己準女婿順利「過關」,至少不會親自為難新郎,畢竟一個女婿半個兒,以後都是一家人。一個女婿半個兒。女兒嫁出去了重心就會放在他們的小家庭,丈母娘和嶽父在女婿提親時少一些「銅臭」多一些理解支持,女婿自然心中感恩戴德,對二老必然敬重有加,以後女兒幫襯娘家女婿也不會扯後腿不是。
  • 一位60歲阿姨的忠告:對女婿,不要有過多的「期待」
    中國有一句古話:一個女婿半個兒。這說明有很多人把女婿是當作兒子看待的,那麼在實際生活中,做長輩的應該怎麼跟女婿相處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過來人的忠告。李阿姨,60歲,以下是她的口述。我認為女婿就是女婿,不能當作兒子來對待,雖然他也叫我媽,但叫得再親,我們之間還是有距離的。
  • 女婿該不該像父親一樣孝順嶽父?
    作為女婿,該不該孝順嶽父哪?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也很顯而易見。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既然是兒,哪有不孝順老的道理?半個兒也是兒啊。你想想,人家的寶貴閨女養了二十多年,是你嶽父的貼身小棉襖,二十多年你嶽父投入了多少的心血和愛心在自己的女兒身上?現在養兒育女的成本有多高?這且不說,把最疼愛的女兒放心交給你就是對你最大的信任。
  • 「好女婿,將來小舅子結婚就靠你了」「阿姨,我離婚了」
    「好女婿,小舅子結婚就靠你了」「阿姨,我離婚了」,人們常說一個女婿半個兒,雖然嶽父母與女婿沒有血緣關係,但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他娶了自己女兒,以後大家就是一家人了,無論哪一方遇到點麻煩,另一方都應該伸手支援,尤其是女婿,肯定不能輕易拒絕丈母娘的要求,畢竟得顧及自己老婆的面子。
  • 「一個女婿半個兒」真的嗎?「十年沒上嶽父門」,現如今讓人感嘆
    有句俗話:「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還有一句俗話:「一個女婿半個兒」,一方面說明娘家人嶽父嶽母對於女婿的疼愛程度,完全可以和兒子媲美,關係融洽,另一方面說明女婿必須和妻子娘家搞好關係,尊重嶽父嶽母,做到和兒子一樣的孝順和責任,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採訪了兩位當事人,說了一些家長裡短這種「半個兒」關係,側面反映出嶽父嶽母和女兒女婿關係不可迴避一些問題。
  • 請對上門女婿好一些,上門女婿真的不容易
    兩個人從相識到相戀再到相愛而後步入婚姻的殿堂結婚,結婚的時候看男方的經濟條件,有能力的可以娶個老婆回家,沒有能力的也有去當上門女婿的,因為有的女方家庭可能因為家庭條件好一些,也有的因為捨不得女兒不想女兒嫁過去,想讓女兒找個男人住進自己家,這就有了上面女婿的說法。
  • 對女婿好的丈母娘,會被女婿孝順嗎?3位老人說了大實話
    導語:​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大多數丈母娘都會好好對待這「半個兒子」。女兒結婚時有遠嫁有的還能回來看看,於是母親就會擔心和關心自己的女兒,婆婆對她好不好受不受欺負?大多數丈母娘認為自己必須對女婿好。這樣,女婿看到自己受到尊重和珍視,女婿就會對自己的女兒更好,更加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