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離婚率居高不下,其實徘徊在離婚大門邊緣的人也不少。
相較於戀愛分手,離婚似乎更加不容易,因為兩種分開的重量級很不相同。假如在關係中感受不到愛,大多數人會選擇分手。而在婚姻中,感受不到愛,如果一方沒有出軌,或者有重大的錯誤,甚至出軌,也會選擇原諒,大概率他們會選擇維持婚姻。
因為沒有愛,雖然很痛苦,但失去婚姻損失更大。
這種名存實亡的婚姻關係,我們也把它稱為婚內失戀。
1、是什麼維繫了「名存實亡」婚姻?
我有一個潮汕朋友,在一次閒聊中談到了她表嫂在婚姻中的心酸與無奈。
表嫂的丈夫在廣州做生意,而她則在家裡照顧公婆。表嫂知道丈夫在外面有人了,可她不敢離婚,離了婚她的臉往哪擱?
丈夫倒提出過離婚,老太太聽了大發雷霆,最後以死相逼:你老婆沒做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對她?你在外面怎麼亂來我不管,這婚反正不能離,你要敢離,我就死給你看!
他母親認為,我們潮汕人不允許離婚,這有損家風,會讓別人看笑話。
之後,表哥再也不敢提離婚的事,但也不怎麼回家,只是逢年過節回家來看看父母。
可憐表嫂在婚姻中無愛、無性、無陪伴,也無經濟供養,卻還要侍奉公婆,守著個婚姻的空殼,過著清燈孤影的生活。
無論是婆婆,還是妻子,她們可能都是這種傳統的殉道者,也是最堅定的擁護者。因為,有個看似完整的家,總比被離婚的女人名聲好。丈夫在外有女人,只要情人不要求婚姻,妻子也不要求離婚,貌似各方都相安無事:妻子擁有一個家的殼,丈夫可以家外有家,公婆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媳婦的照顧。
只是犧牲最多的女人,心中的苦又有誰知?
活下去
除了受到根深蒂固的文化的影響,在現代社會中,維繫婚姻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金錢。為了獲得經濟上的依靠,似乎是很多女性不得不呆在糟糕婚姻中的唯一選擇。
我有一位來訪小葉,與丈夫長期分居兩地。小葉在小縣城帶著兩個孩子生活,丈夫則在省城的外資公司工作。這兩年丈夫事業幹得風生水起,已經升到了公司副總的職位,年薪快30萬了。
小葉說,丈夫婚後從未把收入交給她,只是按月給她生活費。生了二胎後,她就再也沒有上班,丈夫現在是她唯一的生活來源。
疫情期間,丈夫呆在家裡總是手機不離手,小葉也長了心眼,果然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丈夫承認自己出軌了,可她突然發現,自己連跟他鬧的底氣都沒有。
小葉無奈地說,不原諒他,我還能怎樣?雖然丈夫答應與外面的女人不再聯繫,可她在這之後卻一直疑神疑鬼。現在丈夫既不回家,也不讓自己過去他的城市,她感覺婚姻真是岌岌可危。她好害怕離婚,離了婚,她將一無所有,連孩子都保不住。
害怕
更多的夫妻不忍心離婚,跟孩子有關。他們往往會跟孩子說,都是為了你,我們才沒有離婚。
不過,糟糕的婚姻可能對孩子傷害更大。在爭吵和彼此貶低中,父母總是威脅說,這日子過不下去了,大不了離婚。也許,他們壓根就沒真想離。在離婚的糾葛中,孩子處在了兩難的境地:我是站在爸爸一邊,還是站在媽媽一邊?我是支持他們離婚,還是反對他們離婚?
無論離還是不離,孩子潛意識中都會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好,才導致了爸媽的衝突。為了維繫一個不健康的家庭,孩子可能會抑鬱,或者不想上學了,他們用症狀的方式尋求父母關係的解決之道。而此時,孩子病了,父母就更不能離婚了。
2、離不了,背後的心理意義是什麼呢?
首先,追求穩定與安全。
家庭是一個母體,離婚就如分娩,分離比維持更痛苦。再糟糕的關係好過沒有關係。關係,讓我們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而沒有了關係,可能會引發存在的焦慮,那是一種比死亡還可怕的體驗。
在親密關係中,有兩類人最「擅長」堅守名存實亡的婚姻:
一類是依賴型的人,他們更傾向於維持穩定的關係,為了關係的存在,他們會不斷妥協退讓,用委屈自己或者討好等極其卑微的方式去留住伴侶。
另一類迴避型的人,他們通常的對策是從來不直接面對衝突,讓自己蜷縮在保護殼內,不觸及內心深處的脆弱,這樣,即使婚姻死亡了也毫無痛感。
最完美的離婚
其次,害怕對過去選擇以及自我的否定。
現代婚姻,大多數是自己的選擇的,甚至有時父母越反對,自己越堅持,這讓愛情還有了某種悲壯感。如果婚姻不如意,這可能意味著自己原有的價值觀被顛覆,也是對過去自我的全盤否定。
離婚,尤其是被離婚的一方,會感受到過去深愛對方的自己,或者曾經被愛的自己都變得毫無意義。有人在回望走過的婚姻時,會自嘲地說,我不過是活成了一個笑話。
試問,有幾個人願意面對這樣殘酷的事實?過去的歲月,我沒有看清一個人,我沒有活出自我,我浪費了青春,我沒有真正為自己活過,我都白活了。這些自我否定,需要尋找新的內容去承接,這也是離婚所帶來的創痛。
人們可能會嘆口氣:算了,還是留在婚姻裡,繼續欺騙自己吧,幹嘛跟自己過不去呢?
最後的結果是,假如在婚姻內得不到的,總要尋一個出口,這時我們可能會去尋找那些婚姻以外的替代感受。
家庭給不了愛,給不了尊重,給不了滋養,我可以找到替代品,比如事業、婚外情、興趣愛好或者朋友,在這些方面尋找替代性的情感滿足。
有的夫妻在家庭中沒有存在感,就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價值感,有的則突然熱衷於戶外運動,甚至到了痴狂的地步,有的則天天在外面跟朋友混在一起,而家則變成了旅館,夫妻變成了同床的室友。
他們不是不需要情感,只是把情感轉移到了別處,這或許也是迴避糟糕婚姻關係的策略。
心心相印
大多數的婚姻是因為愛走在一起的,當愛逐漸消逝時,那種感覺就像失戀,我們暫且把它稱之為婚內失戀。那麼,如何處理婚內失戀呢?
首先,勇敢真實地面對自己,看看這樣的婚姻值不值得再花力氣,再做一把努力。很多伴侶處在離又離不了,過又過不好的境地,他們選擇了最後再賭一把,去做婚姻諮詢。
在諮詢中,他們會重溫兩人在一起的浪漫,重新審視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對方,由問題導向關係,再深入探討兩個人的原生家庭模式以及互動方式,從而對兩人當下的關係做出評估,再去尋找解決的辦法。
接下來,有兩種選擇。
如果不想再付出,就把力氣花在修復自己身上。一段糟糕的婚姻會給我們帶來很多負面的體驗,比如低價值感,低自尊,過度隱忍壓抑自己的感受,或者過度地消耗。當我們把投向外部的目光轉到自己身上時,我們才有機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成為愛自己的人。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即使有機會邂逅理想伴侶,也無法接受對方的愛。
假如,你想為婚姻做最後的努力,至少不給自己留下遺憾,你可以重啟溝通,疏通互相表達需要和給予肯定的管道,喚醒深藏在彼此內心深處的情感渴望。
愛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能力。當你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或許你就可以選擇婚姻中的進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