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也不指望你給養老」,說這種狠話的父母最後都怎樣了?

2020-09-16 華貴禪心

導語:

「老了也不指望你給養老」,說這話的老人,也許當時就真的是這樣想的,老了以後靠自己,不想依靠兒女們給自己養老。尤其是那些強勢的婆婆,她們在兒媳年輕的時候,不想幫忙給帶孩子,經常會用這樣的話語告訴兒媳,說自己老了不指望兒媳給自己養老。

那麼,說這種狠話的父母老了以後都怎麼樣了呢?

48歲的溫女士:當年婆婆嫌棄我們不如哥嫂有本事,可老了卻賴在我家不走。

我家婆婆今年72歲了,身體還算可以,只是老公公過世以後,她就非要住在我家養老,說什麼也不去老大家。

我婆婆有3個兒女,2個兒子一個女兒,我家老公是老小。

我們兩個人也就是普通的公司職員,收入一般,沒有什麼特別的本事,靠著薪水過日子。

我生完女兒半年後,想著讓婆婆幫忙帶一段時間的孩子,可婆婆卻用「我老了不指望你給我養老」為理由,拒絕幫我們看孩子。

當時也沒有多想,可婆婆卻天天給大嫂接送孫子,那時候,大嫂的兒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大班了,即將是個小學生。

我覺得婆婆太偏心了,也許是因為當時大哥是單位裡的領導,嫂子家裡也是幹部吧,婆婆覺得自己可以依靠他們養老,就不看好我們。

我們夫妻兩個倒著班工作帶孩子,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體會不到那份心酸。

歲月如梭,轉眼婆婆老了,公公過世了,婆婆跟老公說,以後就指望我們給她養老,非要搬到我們家裡居住不可,還要把她自己的退休金卡交給我,我沒有要,告訴婆婆,你自己拿著吧,想買些啥自己方便。

這麼多年過去了,婆婆已經不記得自己當年說過這樣的話,也許是真忘記了,也許是故意裝糊塗。不管怎樣吧,為人子女的,該孝順還是要孝順的,畢竟老人是走下坡路,人生時日不多了。

況且,現在的婆婆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強勢,更多的是小心翼翼的說話,讓人看著很少心疼。

其實,這人啊,什麼時候都不要說過頭話,人生那麼長,誰知道未來是個什麼樣子的呢?還是多些善心的好,彼此好好的善待對方,不論是父母子女,還是婆媳,都要好好的對待彼此,來日不方長,彼此珍惜今世的情緣。

52歲的周女士:當年父母說,找你婆婆去帶孩子,我有兒子,不用你給養老,現在卻在我家住了10年。

52歲的周女士說起自己的父母也是一臉的無奈,當年周女士的婆婆公公在偏遠老家,根本不可能來這裡幫她帶孩子,自己的母親那個時候剛好退休了,就想著反正哥哥家的侄子都上學了,請母親幫忙帶上一兩年孩子,也就大了。

當周女士夫妻兩個人買了很多東西,回娘家跟父母說這個事情的時候,父母居然都是一個口吻的回答:我們有兒子,將來不用你給我們養老,你找你家婆婆帶孩子去,我們不管

當年的周女士是哭著從娘家出來的,那份酸楚到現在依然記得,周女士的老公心裡也是酸酸的。

後來,周女士請了一年多的假,自己把孩子帶到一歲半,送進了幼兒園保育班。

10年前,周女士的父親因一場意外走了,留下母親一個人生活。本來是跟著周女士嫂子一起生活,可因為生活裡的雞毛蒜皮的事情,周女士的母親跟嫂子脾氣合不來,只好讓周女士的母親自己單獨居住。

周女士的母親一場疾病後,就跟周女士商量著跟她一起居住生活。

因為當年的事情,周女士的老公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的,在家裡,很少跟老人說話。沒有辦法,周女士只能做思想工作,慢慢的周女士老公才接受老人

其實,什麼時候,作為老人都不要隨意的說過頭話,尤其是在孩子最困難的時候,你幫他一把,他會記得你一輩子的好;可你傷了她的心,也會被記得很久的。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說:天下沒有不好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兒女。可人與人之間還是相互的,你幫我一把,我敬你一丈。

周女士說,現在母親在她家住了10年,自己也會在開心的時候逗母親,你們當年不是說不用我們給你養老的嗎?你們有兒子,不需要我,現在怎樣賴我家不走了呢?

母親就會笑著說,那可不是我說的,都是你們父親說的,你找他去講理吧?

生活就是這樣,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溝溝坎坎,需要幫助的時候,彼此幫忙一下,大家日後都好見。

寫在最後: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慢慢相處來的,如果一開始就要拒人千裡的話語傷害對方,就不要怪別人記得你所說過的話。尤其是父母與子女之間,不要說這樣的話,很傷人心的。

誰在這個塵世間都需要別人的幫助,誰也都會有老去的那一天。我始終覺得能夠成為一家人,是前世不知道修煉了多少回,才能夠有這麼深的緣分,彼此要好好的珍惜

老人善待兒女,兒女孝敬老人,這樣的家庭才是人間最和睦美好的,也是人人期待嚮往的家庭。

END

  •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平安順遂!
  • 作者簡介:華貴禪心,熱愛生活的退休女人,左手練太極,右手寫文字,享受快樂餘生

相關焦點

  • 「老了也不指望你養老」,說這種狠話的父母,無非是這3種心態
    「老了也不指望你養老」,相信大多數人都從父母那裡聽過這種狠話,父母說的含義和子女聽到的意思完全不同,從而導致父母和子女產生了隔閡,感情疏遠。 然而,孝順父母是中華傳統美德,奉養父母是每個人的義務,大多數子女依然會給他們養老,有些子女和父母積怨太深,鬧得不可開交,晚景有點悽涼。 父母為什麼要跟子女說這種話?他們到底什麼心態?
  • 老了也不指望你養老!說這種話的父母,無非是這3種心態
    如果兒女或兒媳婦指責她,婆婆還會振振有詞地說我老了也不指望你給我養老。你有什麼資格要求我伺候你坐月子,給你看孩子?婆婆意思是說我將來老了,也不指望你為我出力,那麼你現在也別指望我給你出力。有一些父母生了不止一個孩子,所以他們會偏心。偏心的父母往往會虧待自己不喜歡的那個孩子。有些父母會偏心兒子,虧待女兒。對女兒不好,經常跟女兒發脾氣,從來不願意為女兒付出,還經常對女兒說自己老了也不指望你養老,總說這種狠話,不斷地傷女兒的心,因為他們心裡根本就不愛女兒,所以從來都不在乎女兒聽到這種話心裡會不會很受傷。
  • 老了也不指望你養,說這句狠話的父母,無非就是這3種意思
    導語:大家有沒有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經常和子女說反話,說狠話,其實這並不是他們內心的真實意思。「老了也不指望你養」說這句狠話的父母,是內心是怎麼樣的意思?作為一個父母,說這樣一句狠話,其實無非就3種意思。
  • 為何一些父母會向已成家兒女喊出「我老了也不指望你養」這樣狠話
    我老了也不指望你養」?他們的餘生到底要指望誰?當然,這個「我老了也不指望你養」,顯然,不是指父母老了,而是非常具體的父母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了,也就是他們需要人照顧的時候。第一,說「我老了也不指望你養」的老人,往往是在子女求助幫帶孫輩時說這句話。
  • 為什麼很多父母會對孩子說「老了也不指望你養」
    其實很多人都在算照顧老人會怎樣怎樣影響自己的生活,是否會讓自己本來困難的生活變的更糟糕!但有沒有人想過,不從老人的角度,從兒女的角度,難道可以不贍養老人麼?可以不做麼?現代人總會從自身角度考慮問題沒錯!但養老的小的是沒有選擇權的!不管從法律還是倫理都是必須做還要做好的。能推掉麼?人不管什麼時候,事不要做絕,話不要說絕。
  • 「錢不會給你,老了也不靠你」,放過狠話的父母,晚年過得如何?
    陪著老人去看病的,不少都是女兒。除了重男輕女,有的家庭對子女可能厚此薄彼,這也給子女之間形成了一定的矛盾。有兩位老人,都曾經對子女的說過這樣的狠話:「錢不會給你,老了也不靠你」,那麼,這兩位放過狠話的父母,晚年過得如何?
  • 老了也不指望你養:父母說這話的深層含義,無非就是這三種心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家庭的父母對自己的子女說出這樣的話。就是自己即使老了也不指望你養老,可能大部分作為子女的,與父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會有所不同。對於這句話,不是沒有它道理的,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單靠養兒養女來養老送終,說實話已經不太現實。我們知道父母把兒女們從小養到大,付出了所有,從子女出生到最後的成家立業一直都在為其操勞,辛辛苦苦攢下來的財富都花在了子女們的身上。
  • 當一些父母向已成家兒女說出「我老了也不指望你養」這話時你咋想
    因為回答了不少家庭倫理和情感類的話題,因此,有不少網友私信問我:為什麼一些父母會對自己已成家的孩子說出這句狠話——「我老了也不指望你養」?他們的餘生到底要指望誰?當然,這個「我老了也不指望你養」,顯然,不是指父母老了,而是非常具體的父母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了,也就是他們需要人照顧的時候。第一,說「我老了也不指望你養」的老人,往往是在子女求助幫帶孫輩時說這句話。
  • 「老了也用不著你給我養老」,說這些話的父母最後都怎麼樣了?
    導語:有些老人還沒有到行動不便還沒有臥床不起的時候總是很硬氣的跟子女這樣講話「老了也用不著你給我養老」,這些老人老了之後後悔了嗎?我婆婆挺看不起我老公的經常說他沒有用,還說以後也不指望我們給她養老,在農村家裡的瓜果種的土特產啥的都拿給大哥他們家
  • 「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們養!」,為什麼很多父母會對孩子說這句話?
    朋友說,最近她婆婆總跟她老公說「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們養老」。為什麼很多老人會說這種話呢?我覺得大半有一些賭氣的成分在吧: 我不用你養老,所以你別要求我做這做那。其實老人家這一輩子也不容易不是說自己帶出來的孩子更好嗎?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就儘量自己帶孩子吧。這樣也可以避免很多的親子關係,婆媳關係,而且帶孩子還是一件特別辛苦的事,既然如此,就儘量自己來吧。
  • 80歲老太太對兒媳婦說:我有女兒,不指望你養老,後悔了吧
    導語有很多婆婆很強勢,年輕的時候不願意為兒媳付出一點親情,不願意幫忙帶孩子,把兒媳當成外人。在吵架的時候經常會對著兒媳說,「我又不指望你養老,我有女兒,要是指望你連飯我都吃不上一口。」也有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女兒說,「你哥是我們家的傳承,我的遺產都會分給他,以後也是靠他養老。
  • 老了也不指望你養:父母這句話的深層含義,無非就是這三種心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家庭的父母對自己的子女說出這樣的話,就是自己即使老了也不指望你養老,可能大部分作為子女的,與父母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會有所不同。對於這句話,不是沒有它道理的,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單靠養兒養女來養老送終,說實話已經不太現實。我們知道父母把兒女們從小養到大,付出了所有,從子女出生到最後的成家立業一直都在為其操勞,辛辛苦苦攢下來的財富都花在了子女們的身上。
  • 我老了也不會讓你給我養老,我自己喝樂果走,老人沒老先別說狠話
    ,現在的中老年人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因為年代的社會問題,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需要養老,不然獨生女的父母將沒有人養老。高大爺說我又不是沒有能力賺錢,我要你來養活我嗎,受你這份氣,你們母女倆別想說我就說我,尤其是你母親,對我這樣,以後真的老了不能動了我也不要女兒女婿養
  • 養老,你指望誰?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位老年朋友發的一條內容:「是主人吧,說了不算;是客人吧,啥活都幹;是保姆吧,一分錢不賺,外搭錢還不算;是志願者吧,還沒人點讚。」短短幾十個字,說盡了照顧孫子的老人們的苦。父母子女一場,是種可遇不可求的緣分,但前提是,你不會給子女本就不容易的人生「雪上加霜」。人貴有自知之明,人老了就該放過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照顧好了自己,就是對子女最大的幫助了。
  • 侄子結婚才給2萬,你還指望他養老呢,妹妹:看到你,我不敢奢望
    可是無兒無女的人,以後他們養老要靠誰?一個哥哥跟自己40多歲的妹妹說:「你以後得指望你侄子,所以現在對侄子就應該當成親生的。」事實上從侄子出生,這個當姑姑的對侄子就非常疼愛,可謂出錢出力,甚至比爸媽對侄子都好。只是她做的這些,哥哥看不到,或者認為還遠遠不夠。她叫李珍,下面一起看看她家的情況。
  • 「老了也指望不上你」還記得這句話嗎?當初的洩憤成了如今的現實
    相信現在的80後,小的時候都聽過這句話,「就你這樣我老的時候也也指望不上你」。根據目前大多數的家庭現狀來看,當初的這句話在未來很容易成為現實。父母在年輕的時候,說「我老了那天也指望不上你養老」!,往往都是氣話,主要就是指孩子沒出息,指望你養老不可能。但是當初的心理,都是為了孩子好,總認為這樣的話語能夠起到激勵的作用。有一些「恨鐵不成鋼」的味道,也有一種「有氣吹不起網兜」的概念。總之,就是對孩子失望透頂的表現。
  • 「兒大不由娘」,有關養老到底該指望誰?73歲老人說了實話
    馮大媽老伴前幾年生病離開了,之後馮大媽也想過去幾個子女家養老。可去了孩子們家一段時間,馮大媽感覺住的都不自在,最後還是決定回老家,一直到現在都是自己一個人住。馮大媽有3個兒子,1個女兒,大兒子去了外地,找他養老也很不現實。至於二兒子和小兒子,都屬於「妻管嚴」,他們也沒說不給自己養老,只不過住他們家的時候,馮大媽感覺自己處處被「嫌棄」,兒媳還處處給自己臉色。
  • 「不幫帶孩子,別指望給你養老。」「我不需要。」
    其實,很多時候,婆媳之間的爭吵和摩擦都源於各執己見,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就好比婆婆幫不幫兒媳帶孩子這件事情上。偏激的兒媳直接上升到養老問題上,威脅婆婆說「你不幫我帶孩子,我不幫你養老。」這種情形下,無論婆婆無非有兩種選擇。一,婆婆不妥協,不幫兒媳帶孩子;另一種,婆婆妥協下,帶孩子過程中和兒媳婦生出各種矛盾。無論哪一種情形,好像,婆媳之間都沒有辦法走到圓滿。
  • 「我們老了不指望你們養!」老人餘生指望誰?
    旦凡老人說出這樣的話,百分百是有原因的,更多的是子女平時不孝順父母,惹老人生活過的不安寧,時間一長,老人感到失望和絕望了,對於這種不孝子女!老人才會說出不指望你們養老的喪氣話。如果兒女對父母孝順,努力工作,又有哪個父母願意如此呢?當然也有一部分老人是自己有資本的。筆者總結了以下一些原因,供大家參考。
  • 養老指望女婿和指望兒媳,哪個更靠譜?過來人說出實情,戳心窩
    提到養老,對上了歲數的人而言,可以說都有自己的一個故事。那麼指望子女給養老,到底是女婿靠譜還是兒媳靠譜呢。鄰居李大媽說自己去兒子和女兒家分別住了一段時間,兒子和女兒還好說,就是兒媳和女婿,真的是一言難盡。然後李大媽發現有關養老,在可以自理的時候還是指望自己最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