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年已經73歲的馮大媽,至今還是一個人住。馮大媽老伴前幾年生病離開了,之後馮大媽也想過去幾個子女家養老。可去了孩子們家一段時間,馮大媽感覺住的都不自在,最後還是決定回老家,一直到現在都是自己一個人住。
馮大媽有3個兒子,1個女兒,大兒子去了外地,找他養老也很不現實。至於二兒子和小兒子,都屬於「妻管嚴」,他們也沒說不給自己養老,只不過住他們家的時候,馮大媽感覺自己處處被「嫌棄」,兒媳還處處給自己臉色。所以都是沒多幾天,馮大媽就找理由回來了。至於女兒,馮大媽說女兒嫁的不好,自己家務事還天天發愁,指望她給自己養老,幾乎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馮大媽感慨「一母能養四兒,四兒卻難養一母」。可以說也是很心酸了。
父母五六十歲還能自理,並且還能幫著子女一些的時候,子女們往往是爭著讓老人去自己家。可當父母更年長一些,而子女們的小家,尤其是他們的孩子也都送到了學校不再需要老人的時候。有的子女就開始嫌棄老人在家裡礙眼了,這時候老人可能就成了「足球」被子女們「踢來踢去」的,誰也不想留。
父母老了,需要養老的時候,年輕人會說自己正是一身責任,處處都需要自己的時候,他們會說自己壓力大,不容易,很辛苦等等,這都沒錯。可問題是你忙你累你責任大,這些都不應該成為你不想給父母養老的藉口。
我們的父輩,當年日子過得那麼難,他們不還是把幾個子女給養大了。可現在反過來,幾個年輕人一起難道還養不好一位或者兩位老人嗎?沒能力給父母養老,其實都是藉口罷了。
有關養老,到底該指望誰呢?有老人說原本想的是指望兒子,可誰知兒子娶了媳婦,婆媳矛盾不說,兒子也像變了個人一樣。指望女兒,可女婿也有父母要養,兩個年輕人養四位老人,再加上孩子,其實女兒的日子也不好過。
還有老人表示,上了歲數後在兒子和女兒家各住一段時間,才發現有關養老,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能自立的時候自己照顧自己。真到不能自立的時候,就找一家養老院去住。不給子女添麻煩,不成為他們的負擔。
問題是,老人一把年紀了都還在為子女著想,那麼年輕的子女呢,為什麼就不能多為父母考慮一點?
暖時光碎碎念
90後寶媽一枚,因為有了孩子,開始關注並學習育兒知識。在這裡希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寶爸,共同探討育兒心經。
未來亦暖,歲月如初。時光,總是暖暖的,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註: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