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續 ⑥ | 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

2020-10-18 書語人間

與智者對話,10分鐘讀懂一本好書,

點擊上方書語人間關注我們喲!

這是書語人間為你解讀的第136本書

《親密關係續:無拘無束的關係》

今天,我們將繼續《親密關係續:無拘無束的關係》的共讀。 

一個屋簷底下過日子,磕磕碰碰再所難免。 

不過,就算是「小打小鬧」,結局也截然不同 —— 有的伴侶,是越吵越恩愛,有的伴侶,是吵著吵著就散了。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在作者看來,與關係裡兩人的「情緒成熟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讓我們先來看看,處在不同情緒成熟階段的人,都分別會怎樣看待和處理衝突吧? 

01. 

笑笑和遙遙的故事 

故事一: 

遙:吶,我好累呀。今晚我們出去吃飯,好不好? 

笑:又出去?上周六不是才出去了嗎? 

遙:哎呀,上周六是上周六,今天是今天? 

笑:喂,我們說好一周一次的? 

遙:那我可不管,人家很累呀。 

笑:不去,要去你自己去。 

遙:你什麼態度呀你? 

一場衝突,即將抵達戰場。 

故事二: 

遙:吶,我好累呀。今晚我們出去吃飯,好不好? 

笑:又出去?上周六不是才出去了嗎? 

遙:哎呀,上周六是上周六,今天是今天? 

笑:喂,我們說好一周一次的? 

遙:那我可不管,人家很累呀。 

笑:(轉身就走) 

遙:喂,喂,喂,你等等我呀。 

笑:(深吸一口氣)好吧,我陪你,記得,下不為例

遙:耶!我就知道你對我最好了。 

看著笑嘻嘻的遙,笑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苦笑(內心os唉,這個反覆無常的女人,果然還是個寶寶。) 

故事三: 

遙:吶,我好累呀。今晚我們出去吃飯,好不好? 

笑:又出去?上周六不是才出去了嗎? 

遙:哎呀,上周六是上周六,今天是今天? 

笑:喂,我們說好一周一次的? 

遙:(低下頭,好像也對)(抬起頭) 

笑:你怎麼了?突然不開心了

遙:(抬頭,笑著說)走吧,我們回家吃飯

笑:親愛的,我知道你很累,要不,明天? 

遙:好,謝謝,親愛的,mua~ 

一場風波解除,兩人又可以愉快地玩耍了。 

上面的三個故事裡,我們看到了,處在不同的情緒成熟階段的兩人都分別是如何處理一場衝突的。 

在第一個故事裡,兩人衝突出現的時候,都不願意坦誠地交流自己的感受,而是,選擇以攻擊,或是指責、批評、撤退等方式,表達了對另一半行為的抗議。 

在第二個故事裡,衝突裡的兩人,開始進行了有限的嘗試,卻隨時做好了逃到盾牌後面,躲起來的準備。儘管最終以笑的妥協收尾,他卻並不開心,一晚上都是悶悶不樂的。 

在第三個故事裡,衝突裡的兩人,開始學著去體諒對方的感受,主動與對方溝通,用衝突來增進兩人的關係。 

02. 

所謂的「合適」,就是「達成共識」 嗎?

在一起,既是一段浪漫關係的開始,也是一段束縛關係的開始。 

換言之,一旦在一起,就意味著,你可以行使男朋友/老公的一切權利,而,我就可以行使女朋友/老婆的一切權利,坐上一條共同的小船,駛向一個美好的未來。 

然而,受限於各自的成長環境,兩個人心目中的「伴侶詞典」上對另一半的解釋,可能並不完全一致。 

比如,在笑笑和遙遙的故事裡,遙遙所認為的「我工作壓力大,想要出去吃飯,而你,作為我的男朋友,要陪我」,在笑笑看來就是不合理的。

因為,在笑笑心裡,重要的是「既然我們說好了一周出去吃一次飯,那麼你我二人都不能違背這個約定。」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 

比如,遇到矛盾後,是先冷靜,還是把問題說開;家裡的錢誰來管;結婚後要不要與一方的父母同住;要不要孩子,什麼時候要孩子,要幾個孩子,等等。 

一旦兩人在很多事情上,都無法達成一致,就像是一艘小船,一個人往左劃,一個人往右劃,哪裡都去不了,翻船是早晚的事情。 

面對這個困難,大多數人會用下面3個方法,來解決。 

第一個,是把責任推到這個「不合適」的另一半身上,與Ta結束關係。

畢竟,誰知道是不是下一個就合適了呢?結果,你猜怎麼了?—— 同樣的戲碼,在不同人的身上來回上演,直到意識到,解決問題的人,一直是自己。 

第二個,是在關係裡尋找別的出口,用冷漠、撩騷、外遇、出軌等方式,來釋放一段關係裡的壓力。與第一種方法相比,這種方法極其自私,是對三個人,甚至三個家庭的傷害。 

第三個,是通過養魚塘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為自己做出妥協。不過,儘管期待的是「左手鍾無豔右手夏迎春」,收穫的卻常常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果這三個方法,都是下下策,那麼,什麼才是正解呢? 

03. 

放下控制,悅見不同 

一段情感關係裡,分歧,總是會被當作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特別是在 

—— 性愛,如,頻率、風格偏好、互相愉悅; 

—— 溝通方式,如,先哄先冷靜? 

—— 金錢,如,男主外女主內,還是AA制; 

—— 孩子,如,管教方式、陪伴孩子的時間質量; 

—— 姻親,如,過年回誰家、兄弟姐妹要借錢怎麼辦? 

—— 特殊性,如,我和工作到底誰更重要; 

—— 生活習慣,如,雜亂無章vs井井有條、家務活的安排…… 

7個方面。 

一旦陷入僵局後,兩人會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儘管可能會出於對對方的不舍,暫時達成「休戰協議」,但是,兩人卻都悶悶不樂,並希望對方不要再堅持在相關議題上的立場。 

長久以往,分手、分居、離婚,或是婚內離婚 —— 儘管保留著法律上的夫妻關係,或攻擊一觸即發,或彼此疏離,成為了最親近的陌生人。 

讀到了你也許會覺得很可怕, 並渴望快快成長起來,但是,並不是你認為你應該成長,你就可以成長的。 觀念的改變,哪怕只在一夕之間,都離不開你的反覆斟酌,和打磨。

不信?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吧。 

你認為,在關係裡,衝突必須要通過共識來解決,讓雙方完全滿意嗎? 

在看到這個問題前, 靈遙也執意地認為,成長,就是耐心和包容度的提高,就是能夠在面對衝突時,和Ta一起商量出一個兩人都接受的解決方案。

並且,當我開始離開我的立場,走向Ta的時候,Ta如果對我有感情,也一定會做出同樣的舉動。 一旦Ta沒有給我想要的回應,要麼我就得想別的法子,要麼我就得躲回自己的舒適區裡。 

當然,在過去的關係裡,我也和落筆一刀做過了大大小小的嘗試,然後發現,嗯,都失敗了。 

更為糟糕的是,這些不成功的嘗試,都成了我們認為「對方不愛自己」的證據,加劇了這段關係的結束。 

如果達不成共識,怎麼辦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另外一個問題:如果你需要堅持自己是對的,勝過你達成一致的渴望,那麼堅持自己是對的到底都給你帶來了什麼? 

滿足?快樂?寧靜?被愛的感覺? 

從過往經歷來看,真相往往是,短暫的快樂,和深深的內疚感—— 我竟然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不惜去傷害一個愛我的人,讓他一次次的為我的任性做出妥協(嗯,對不起) 

(所以,你不肯理我是對的。) 

另外,就算你當真是對的,為什麼需要如此猛烈地捍衛呢?難道它不能自發地證明它是對的嗎? 

反覆思考這兩個問題後,我們會發現,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是「自以為是」這個小惡魔在搗蛋。 

它,保護著你脆弱的自尊,讓你覺得所有的爭論和分歧都是在針對自己,加劇著你與另一半的分離。(對不起,我不該一遇到矛盾,就把你當成是問題的。) 

當你放下了「自以為是」後,你會開始學著去尊重你與另一半的差異,並帶著欣賞的眼光去重新看待Ta,欣然地接受Ta的建議,就像你們剛剛認識的時候(嗯,我會乖乖聽你話的…… 

這時,你們便會沉醉在一段關係裡,在體驗到愛的聯結的同時,給予了彼此能贈予親密伴侶的最大禮物 —— 自由。 

以上,便是今天的內容。 

多少年來,找一個「聽自己話」的另一半,成為了很多人的渴望。 

然而,我們每一個人,註定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成長體驗。就算是再深的感情,你也很難讓一個人去360°無死角地去接納另一個人的一切。 

並且,出於對另一半這個特殊角色的依賴,我們總會希望Ta能夠聽我們的,然後以此來作為Ta是否還愛著我們的判斷標準。

但是,隨著你情緒的成熟,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你單獨一人站在了自己的小船上,滿心歡喜地朝你的另一半揮手 —— 對方與你僅有一水之隔。 

在這份清晰的了悟中,Ta是你的另一半,卻也不再是你的一部分。 

你不再願意去操控對方,讓Ta來滿足你對重要性和歸屬感的需求,而是變得更加關注並支持彼此的喜好。 

並且,當Ta選擇跟隨自己的偏好時,你會真正地支持對方,哪怕這意味著他們會離開你單獨航行,跟隨自己的偏好,去Ta任何想去的地方。 

然而,做到這件事情並不容易。 

儘管你不會在有一家店鋪時,跑去對你隔壁的那家指手畫腳,你卻很容易對你的另一半憂心忡忡,以,嗯,愛的名義。 

所以,愛人前,請先學會愛己。 

縱使一開始自由是嚇人的,會讓你出於恐懼躲回另一半所在的那條船上。但是,隨著你的情緒成熟,你會開始順其自然,隨之而來到激動 —— 有時是痛苦 —— 會創造你與另一半更深的聯結。 

哪怕在現在的這個當下,Ta並不在你的身邊。 

祝幸福。

相關焦點

  • 你的親密關係中是否隱藏著你兒時的創傷?
    今天要推薦的這本書叫做《親密關係》,豆瓣評分8分。作者 克裡斯多福•孟是一位在個人及團體教練的領域上有近三十年經驗的國際演說家、生命教練和諮商師。他的教學遍及中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近三十年來他研究的領域著重於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的動力。
  • 親密關係續 ⑤ | 無條件的接納,是愛的起點(深度好文)
    這是書語人間為你解讀的第136本書《親密關係續:無拘無束的關係》>今天,我們將回到《親密關係續:無拘無束的關係》一書的共讀。 所以,如果你渴望維持一段親密的長期關係,那麼,請努力地讓對方覺得,Ta對你,是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吧。
  • 親密關係續 ① | 你的另一半不是你快樂的來源,你才是
    136本書《親密關係續篇:無拘無束的關係》你知道嗎? 在這本《親密關係續:無拘無束的關係》裡,克裡斯多福·孟老師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極其生動地還原了各種互動關係的真情實境,>向我們揭示了伴侶關係的實質,告訴了我們,如何智慧地去愛一個人。
  • 10月底,安靜傾聽,感同身受,為你排憂解難,再續前緣愛到底
    所以,真正的愛,或者說真正的陪伴,從來都是值得去好好傾聽,好好去經營的。而之後,就來說說在10月底,安靜傾聽,感同身受,為你排憂解難,再續前緣愛到底的生肖!10月底,安靜傾聽,感同身受,為你排憂解難,再續前緣愛到底的生肖馬
  • 愛,與親密關係
    朋友跟我抱怨,說每當自己在一段親密關係之中感到舒適之後,她總會感到害怕,因為這種舒適感往往會在很短時間內開始走下坡路
  • 親密關係續 ③ | 想改變你的另一半?別自找麻煩了!
    >《親密關係續:無拘無束的關係》今天,我們將繼續《親密關係續篇:無拘無束的關係》的共讀。 「你是希望我變得更好?還是你希望把我調教成你想要的樣子」 「你怎麼能這麼想我呢?我在你心裡就是這樣的人嗎?」
  • 親密關係續② | 你的另一半,不是你痛苦的起因,你才是
    >《親密關係續篇:無拘無束的關係》今天,我們繼續回到《親密關係續:無拘無束的關係》的共讀。 先別這麼說,等它真正發生時,你便會發現,這件事情,簡直比天還大,完全可以上升到「你到底還愛不愛我?」這個高度。
  • 我愛你,卻害怕失去你,親密關係中的七種幻覺
    在親密關係中,想靠近你,卻又怕在你面前失去我自己;明明渴望你的觸碰,卻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又或者有這樣的擔心,如果我真實做自己,你是否會依然愛我?與對方的互動時,最重要的要領之一是覺察自己的受害者模式,充分對自己的遭遇負責,要懂得愛自己,接納自己。在Ta面前,我們往往看到的是自己,而對方只是我們的鏡子。要看到真正的彼此,需要我們的修煉。
  • 親密關係:沒有人能以你想要的方式愛你,除了你自己
    當你懂得自己,會愛自己,給自己自由,你才會成熟。然後才會懂得他人,會愛他人,給他人自由。進入成人社會,最重要的要領之一是拋棄受害者心態,充分對自己的遭遇負責,要會愛要懂愛自己,接納自己。親密關係也同樣,最基本的心態便是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負責。
  • 羅蘭《親密關係》讀書筆記
    本書遵循由淺入深、由一般到特殊的認知規律,論述了親密關係的基礎、活動形態、類型、矛盾和修復等內容,讀完本書,你將對人際吸引、愛情、婚姻、承諾、友誼、激情、溝通、性愛、依戀、擇偶、嫉妒、出軌、家暴等親密關係的方方面面有全新的認識。第一章:人際關係的構成1.人類社會屬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對親密關係的需要,且與他人的關係還是我們生活的中心內容。
  • 「你是你,我是我,我們是我們」:這3種親密關係,你認同哪種?
    這是該親密關係維繫的信條。誠然,這種相處模式確實是極好的。各有各的活動空間和交際圈子,並不代表相互之間感情不好,更多時候這算是一種互相尊重的表現。有一種很舒服的相處節奏是:你想自己玩兒的時候,我不攔著;你想跟我一起的時候,我張開雙臂。
  • 親子關係/親密關係其實是 你和你自己的關係
    不管是親子關係或者親密關係也好,其實就是你和你自己的關係。當你懂得自己,愛自己,給自己自由時你才會成熟,然後才會懂他人,懂愛人,懂孩子,甚至給他們自由。那麼真正成熟的人是怎麼處理親子關係和親密關係的呢? 進入成年人社會,最重要的要領之一是拋開受害者心態,充分對自己的遭遇負責,懂得愛自己,接納自己。親子關係,親密關係也是同樣,最重要的心態就是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負責。
  • 我愛你,你愛我,而我們都是自由的
    我承認我非常非常非常愛我的母親,從很小的時候,我便有分離焦慮,母親每次出門工作,我的心如撕裂一般,忍不住的想哭。到我有了能力後,我的母親因為年輕的辛勞,身體常常有病痛,而我只想給她最好的一切,只可惜我能力有限永遠覺得虧欠。我結婚後的6年多裡,一直和父母同住,母親幫我一起照顧孩子,照顧我們的飲食起居,我的孩子非常不好帶,多少個崩潰的深夜母親陪著我。
  • 《親密關係》:婚姻被操控?那不是愛,而是親密關係的「殺手」
    他們休閒時間過多常在你眼前晃蕩,或者疲於應酬回家倒頭便睡,或者出差常留你冷夜孤獨,或者是甩手掌柜讓你滿腹牢騷……總之,那是你難以忍受,千百次想一腳踹開的另一半。曾經這個枕邊人讓我們心生歡喜,為何如今相看兩生厭,是對方真的變了?還是我們要求高了?直到讀了克裡斯多福·孟的《親密關係.尋找自我的旅程》,才將迷茫解開,心中有了答案。
  • 《親密關係》⑧丨你怎麼評論別人,就是怎麼看待自己
    「最愛我的人,卻傷我最深」這不僅是一句歌詞,更是親密關係的寫照。分手見格局。文章和馬伊琍的分手,各自相安為好,互相記得彼此的好。庾澄慶和伊能靜的分手,前者祝福一切皆好;後者幾多指責,幾多差評。你怎麼評論別人,就是怎麼看待自己。如果你內心平和,那麼對待他人也會溫和平靜;如果你內心擰巴,自然無法與人和睦相處。
  • 「你愛不愛我?」丨假性親密關係,比單身更可怕!
    經常會聽到女生問男生「你愛不愛我?」,很多男生對於被問多了這個問題也覺得煩,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不是感覺不到你愛我,我又何需一次又一次去向你確認這個問題。想必在戀愛中,每一個問出「你愛不愛我?」這句話想要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而並不是想要你告訴我,你並不愛我這件事。
  • 你真的了解親密關係嗎?親密關係其實是人腦最大的幻象
    這些溫暖的瞬間使很多人淚目,評論區瞬間被攻陷,其中,我最喜歡的評價是「我們以為想要的是性關係,但其實我們想要的是親密關係,被喜歡的人注視,撫摸,欣賞,歡笑,感到自由和安全。」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一份健康的親密關係,或者更進一步地說,世人想要擁有的親密關係是不現實的。因為,親密關係不是無條件的包容與愛,而是帶有雙面性與功利性的存在。有些人很幸運,遇到能夠共贏的父母伴侶,一生與外界的關係都是和諧的,可有的人因原生家庭,再生家庭等因素影響,從小就學不會愛自己或者愛他人,只能活在不幸中,一次次地重複過去的陰影。
  • 品讀 | 好的親密關係,能讓你找到真正的自己
    英子為了給修一買帆船,瞞著他去典當行修一在面對工作和生活的重大決策時,也時常徵求英子的意見:「這麼做你覺得可以嗎?」而英子總會告訴他:「這是好事,你去做吧。」修一也一直支持著英子。在那個年代,英子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女孩子要時刻微笑,努力工作,照顧家庭。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她從不敢反抗。直到和修一結婚,她才能暢所欲言。因為每次不管她想做什麼,修一就會說:「當然好,聽起來很棒」。
  • 優質親密關係:你的分寸感,我的容忍度
    有人說起了婚內強姦,夫妻通過婚姻關係確立了性權利和性義務。現在,婚內強姦是犯罪行為。傳統意義上的人是無法理解的。尤其是傳統制度下的男人,總是講,結婚後妻子就是自己的人了,對妻子不尊重。然而,婚內的性行為同樣要徵得對方的同意,強行實施的話,就是婚內強姦了。因為每個人的人身是自己的,自由的。在傳統的婚姻中,男權是比較盛行的。
  • 親密關係:因為滿足了你的需求你才愛?你把伴侶當成了什麼
    在你的親密關係裡,你把伴侶當成了什麼?這種爭持,處處反映現代人所說的愛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謂「我愛你,其實是我希望擁有你,請你滿足我願望。當得不到你的關懷,我便憤怒、失望甚至憎恨你。你滿足不了我的要求,我便不能接納你」。愛情裡失去了同情與體諒,在過程中,人被物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