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七旬老人的忠告:想要晚年幸福,需做好這3件事,和金錢無關

2020-09-09 尼莫媽媽日記

文 | 尼莫媽媽日記,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

人老了以後,要擔心的事情就漸漸變多,不是子女的問題就是金錢的問題,但是,晚年的時光總是無法躲避,為了在年老以後能夠有一份安享的幸福,很多老人應該做的,便是考慮除金錢外的其他事情。

決定晚年幸福的關鍵,其實與金錢無關,七旬老人給出了以下三個忠告。

第一件事:&34;

很多老人年輕時,總是對自己獨鐘的孩子偏愛有加,但是,往往那些能夠養育他們的孩子,卻未必是他們當初最看好的孩子。

張大爺今年73歲,他說,自己年輕時由於對兒子偏心,經常忽略對女兒的照顧,以至於和女兒的關係較為生疏,不懂得對孩子們一視同仁。

如今孩子們長大後,他曾經最重視的兒子再也沒有回過家,沒有給過自己一分錢的贍養費,曾經花光心思疼愛的兒子,如今對自己十分地冷漠,也不懂的孝順自己。張大爺漸漸開始感到後悔,後悔自己沒有平等對待自己的女兒。

如今年老以後,陪伴在自己身邊最多的還是女兒,雖然關係生疏,但是女兒承擔起了自己的責任,雖然工作收入不高,但是對自己很是孝順。

張大爺十分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對孩子們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如果能夠用平等的心對待他的孩子們,那麼如今也不會後悔當初因為自己偏心犯下的錯。

其實很多老人都會面對這種擇重擇輕的問題,當這樣的想法出現時,其實不僅自己的晚年不幸福,沒有保障,而且將來也會因為不公平的對待而產生矛盾和煩惱,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損失和打擊。

第二件事:&34;

許多人老了以後就閒不住,仿佛孩子們的事比自己還重要,不顧慮養老的憂愁,反而經常插足孩子們的家事。

張大爺的老伴孫大媽今年剛過古稀,孩子們都早已成家,原本說好把孫大媽送去孩子們家輪流住,但是沒想到在兒子和女兒家沒住多久就產生矛盾了,原因是,孫大媽很喜歡管事。

張大爺說:&34;每次吵架的原因多半不離十和她的插足有關。

後來兒媳婦實在忍受不了孫大媽,就提出讓他把孫大娘送去孫大娘女兒家,本以為和女兒關係親密,但是,女兒至今仍然未婚,孫大娘就開始插手孩子的婚姻大事,不僅天天給女兒安排相親,還經常把來家裡探望女兒的男同事嚇跑,不知所措的女兒最終忍受不了孫大媽這種行為,和哥哥一同決定把孫大媽送去養老院。

孫大媽也因為幹涉孩子過多的事情而受到孩子們的抱怨,晚年漸漸變得孤獨。

有時候關心孩子是好事,但是畢竟年齡有代溝,很多時候孩子們都已成人,有自己的想法,作為長輩和老人,更多時候應該給予孩子們空間做自己的事,過自己的生活。一昧幹涉只會引來孩子們的厭惡和煩躁,最終也讓自己的晚年陷入困境。

第三件事:&34;

很多老人老了以後都覺得孩子們的孝順是應盡的義務,但是孩子們的生活也處處充滿疲憊,而很多人晚年沒有意識到感恩孩子們孝順這件事,就會漸漸喪失這樣無私的愛。

張大爺說,年老以後孩子們懂得孝順是一件值得驕傲和幸福的事,但是他身邊很多朋友都不懂的這樣的道理。經常仗著孩子們的孝順就給孩子們添亂。拿著孩子們的錢到處揮霍。

漸漸地把孩子們的孝順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經常對孩子們大呼小叫,亂發脾氣。孩子們要忙工作還要照顧父母,但是卻沒有替孩子們考慮過。

後來他們的孩子漸漸遠離他們,這時才意識到對於兒女們的孝順應該感到珍惜和感恩,不然就會失去晚年兒女的溫馨幸福。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愛,所有愛的前提都是相互給予,父母一樣,子女也一樣。對待子女們的愛,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才能享受天倫之樂,才能和孩子們保持更加親密穩定的親子關係。

晚年的幸福從來不是金錢能夠換來的,因為那些無價的關心和舉動,才是真正能夠讓晚年獲得舒暢的途徑,而只有真正做好老人的本分,才能享受那份幸福和快樂。

-END-

本文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一位75歲老人的幸福感言:晚年想要長壽,一定要做好這四件事
    辛辛苦苦奮鬥一輩子,到了老年都會想要有一個安穩的晚年。可是想要晚年生活幸福,那也是要靠自己做好各種安排的。鄰居孟大爺今年75歲了,如今他和老伴就生活的很幸福。那是因為他們做好了以下四件事情:一:年輕時,重視子女教育,重視夫妻關係;年老了,和子女保持一定距離,和老伴保持親密關係。
  • 一個老人的忠告:想要晚年幸福,需和子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文 | 奶果媽媽,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晚年以後和孩子的距離,有時像黃河,有時像長江,但是卻極少能流淌成小溪的模樣,因為小溪細水長流,而很多老人,都無法再讓時間重來,陪伴孩子再次長大。長大就意味著兩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想要用力拉緊,卻只剩下斷了半根的弦。
  • 一位老人的忠告:退休後,有三件事要「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請聽一位老人的忠告:退休後,有三件事要「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在老人看來,想自己的晚年生活質量高一點,過往那些因為工作關係而產生的恩怨糾葛,到了這種階段,可以放下了。職場如戰場,同事只是熟人,未必是朋友還有可能是存在直接競爭與利益關係的對手。有競爭就會導致雙方因此而產生衝突與矛盾,這很正常。
  • 一個老人忠告:要想老年過得幸福,請做好這3點
    導語:很多老人不知道怎麼才可以讓自己的老年過得幸福,是依賴兒女?還是靠老伴?還是其他?一個老人忠告:要想老年過得幸福,就要做好這3點。第一點、不要完全依賴兒女父母和兒女再親,他們再孝順也不要完全依賴兒女。一、他們有他們的世界,我們老了,不應該打擾到他們生活,先不說他們樂意不樂意這樣,我們能容得進年輕人的生活?
  • 一位母親給出嫁女兒的忠告:想在婆家過得好,這四件事做好
    一位母親給出嫁女兒的忠告:想在婆家過得好,這四件事做好!一位母親給出嫁女兒的忠告:想在婆家過得好,這四件事做好!一位母親給出嫁女兒的忠告:想在婆家過得好,這四件事做好!一位母親給出嫁女兒的忠告:想在婆家過得好,這四件事做好!
  • 72歲老人的忠告:做好這四點,晚年自己養老,不給兒女添麻煩
    其實大部分老人並不想麻煩兒女,但是他們真的老了,無能為力了。做兒女的就請對他們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愛心。但是我今天要說的,是關於人到晚年「養老」怎麼才能少麻煩兒女的事,不是不麻煩,是儘可能的在少麻煩兒女的情況下,可以過得更好一點。提前規劃,總勝於臨時抱佛腳要好得多,希望大家認真看完。
  • 人到晚年,做好這四件事,生活越幸福
    人生不過百年,要儘早做好人生中的這四件事,才能讓晚年的生活過得幸福自在,避免晚景悽涼。這就是一個家庭的和睦,只要家庭和睦了,家裡的老人,孩子才能擁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人到晚年,經營好一個家庭,才能讓心靈找到歸宿,身軀找到溫馨的港灣。
  • 3個70歲老人親身經歷告訴你,要想晚年幸福,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引言人的一生總在忙碌和奔波中悄然度過。年輕的時候,為了生活而努力,為了事業而打拼,為了家人和孩子整日奔波。到了年邁的時候,都想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很多人會想,如今孩子們都學有所成,剩下的日子終於可以幸福的度過。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並不如我們期待的那樣,身邊總有很多不如願的故事。
  • 人到晚年,半路夫妻和親生子女哪個更可靠?3個七旬老人說出心話
    那人到晚年,半路夫妻和親生子女哪個更可靠?我們一起來聽聽這3位七旬老人怎麼說的。祝大爺 71歲絕對是兒女更靠譜,不知道&34;這句老話哪兒來的,反正是我不信。有錢的女人,有收入有房有車的女人,沒必要找個大爺伺候著,變成免費的保姆。
  • 七旬老人被五個子女輪番安排相親,看似子女開明,實則讓人心酸
    文\文兒前兩天看了一個新聞,說是一位七旬的老太太,被自己五個子女輪番勸說找老伴。這位老太太的丈夫21年前就去世了,她一個人帶著五個孩子,想著孩子們都結婚生子了,自己晚年就有指望了。但是,現在五個子女卻一致要給老母親找個老伴,輪番勸說安排她去相親,理由是希望母親晚年能幸福。
  • 百歲老人經驗之談:想要晚年幸福,要切記3句話
    奮鬥了一輩子,老了就想安度晚年,可身邊還是有多人老人過得不順心。這時很多老人就開始責怪子女,覺得養了白眼狼。可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天下沒有哪個子女一開始就是冷血無情的。有些老人自己不懂得為人處世,又怎麼要求孩子來主動孝順呢?老家村裡有位百歲老人,活了一個世紀了,每天都樂呵呵的。很多人羨慕地說:「這老爺子好福氣,身體硬朗不說,子女也孝順。」
  • 七旬老人坦言:找老伴,做到「四不要」晚年越過越美滿
    正如一位七旬老人坦言:找老伴,做到「四不要」晚年就會越過越美滿。原來,那個大爺是有錢,但人品極差,自從和陳阿姨再婚後就各種指使她做這做那,完全把她當保姆使喚,不僅這樣,心情不好時,還對陳阿姨罵罵咧咧。陳阿姨再也受不了這樣的日子,退了彩禮,灰溜溜的回來了。找老伴,不貪圖錢財,是晚年生活美滿的基礎。
  • 七旬老人坦言:做到這5件事,老了誰都靠得住
    經常聽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發出感嘆:人老了,誰都靠不住,靠兒女,兒女忙,靠老伴,老伴走在前頭,病了躺在床上,有時連自己都靠不住。那麼,人老了,真的誰都靠不住嗎?一位七旬老人坦言:做到這5件時,老了誰都靠得住。
  • 七旬大爺講述心酸經歷:供出倆清華研究生,晚年還是住進了養老院
    鄰居馬大爺和他的老伴兒就遭遇著這樣的問題,兩位老人都已年過七旬,退休多年。然而對於兩位老人而言,卻並不是那麼幸福,因為孩子們事業都在大城市,最後也都選擇在大城市安家1、保證父母的物質生活現在很多父母都有退休金或者是養老保險之類的,晚年生活基本上能夠做到自給自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兒女就可以不用履行自己的義務。
  • 一位七旬老人規劃:晚年想生活好,提前做好這三件事很重要
    幸福的事情人人都想擁有,可是那也是要有規劃的。凡事預則立,人的生活也是一樣。只有有規劃的生活,那麼生活才會還你一個舒心舒暢的日子。在這點上李大爺是最有發言權的,因為他是一個很有規劃的人,而且做事也很睿智,眼光很長遠。如今七十多歲的年紀,家庭溫馨,身體健康,財務自由,每天都過著賽神仙的日子。很多人也是羨慕李大爺的生活,紛紛來向他討教經驗。
  • 多子女家庭中,老人想要晚年過得幸福,就要努力做好這三點
    老了時過一個幸福的晚年,這幾乎是每個人的願望。但現實中,不是誰都能晚年幸福的,有些人會晚年過得很不幸,其中的原因很多。獨生子女家庭中,子女要撫養孩子、工作應酬、還要贍養老人,負擔著實很重。但責任是很明確的,一個孩子,當然贍養父母的責任都得由這個孩子來承擔。
  • 一個68歲女人的忠告:那些晚年幸福的老人,大多做到了這三點
    可生活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有些老人雖然付出許多,卻沒有為自己贏得幸福生活。對於晚年幸福的理解,大多數人想要的不外乎這三個方面:有個健康身體,行動自如,不需要他人長期照顧;兒女懂事孝順,經常伴其左右,與老人閒話家常;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人生獲得意義感。
  • 再婚老人的忠告:「老人要想過好再婚生活,需要做好3個準備」
    因此,即使到了老年,也有很多老人想要再婚。找個人作伴,打發無聊的時光;找個人做幫手,減輕因為上了年齡所帶來的生活負擔;找個人作為監護人,在出了緊急情況的時候及時幫自己求助,都是老年人再婚的原因。對那些不與子女同住的獨居老人來說,再婚的意願往往更加強烈。
  • 一位八旬老人的忠告:要想晚年過得好,請記住這4句話
    都說身體健康、家庭和睦、精神生活充實,就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然而,也有不少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並不順心,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和子女相處的過程中,爭吵、矛盾、傷心、責備、為難等情緒消耗了心力,消磨了幸福。老話常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老年人想要過得幸福,並不是子女做好了就足夠的,對於老人自己來說,有些事情越是在晚年的時候,越要拎得清,前陣子放假回老家,鄰居一位晚年幸福、生活愜意的八旬老人張大伯,跟我分享了他的處世經驗。老人說,想要晚年過得好,尤其要處理好與子女的關係。
  • 人到老年,做好這三件事,才能保證晚年幸福
    老人要接受日益蒼老的事實,要惦記兒女們的生活,還要擔心身體健康。其實很多老人都會面對這些問題,只是有的老人明白,人到老年該如何做,所以他們的老年生活看起來更從容淡然。那麼如何保證老年生活更幸福呢?答案就是一定要做好以下三件事:part1、有條件的話自己居住,和子女保持適當的距離,不過分參與子女們的事情。老李今年68歲了,退休後一直和老伴住在小房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