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做好這三件事,才能保證晚年幸福

2020-08-27 飄灑的雪絨花

年輕時人們要努力奮鬥事業,還要用心的經營生活。常常的感嘆就是:等老了就可以享福了。可是等到老了才發現,原來老年人也有很多煩惱。

老人要接受日益蒼老的事實,要惦記兒女們的生活,還要擔心身體健康。其實很多老人都會面對這些問題,只是有的老人明白,人到老年該如何做,所以他們的老年生活看起來更從容淡然。那麼如何保證老年生活更幸福呢?答案就是一定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part1、有條件的話自己居住,和子女保持適當的距離,不過分參與子女們的事情。

老李今年68歲了,退休後一直和老伴住在小房子裡。雖然條件簡陋點,但是他覺得這才是屬於自己的家。因為在這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很熟悉,而且住著也心裡踏實。

兒女們也經常說要接二老去家裡住,可是都被老李拒絕了。因為他覺得兒女們成年了,已經有自己獨立的生活。作為父母不便太多的去打擾,到了老年和兒女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是壞事。

如果經常在一起生活,那難免會有看法做法不一致的時候,如果分歧過多的積壓,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演化成矛盾,到時候反而傷害親情。如果分開居住,那彼此就會保持著安全距離,彼此看到的都是雙方的優點,自然能讓親情更加融洽。

part2、手裡要準備好養老錢,不能提前給子女,到了老年才有底氣。

做父母的最大責任就是要把兒女撫養長大,雖不盼兒女有多大才能,但是起碼要讓他們明白自食其力的道理。

老人要明白給兒女金山銀山,也不如教會兒女們自食其力的能力。不要過分的溺愛兒女,特別是到了老年,更是要時刻鞭策子女。

而且老人手裡要準備充足的養老錢,不要有完全依靠子女養老的想法。雖然子女有這個責任,但是我們也不能做寄生蟲,我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增加收入。這不是委屈自己,而是為了積攢財富以備不時之需。要知道無論何時,手裡有錢才會讓自己活的更踏實。同理人到老年,也不要把錢財提前分給兒女,自己掌握還有主動權,可以不讓自己在需要用錢時伸手和子女們要。

part3、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培養一門興趣愛好。

人到老年,辛苦操勞了一輩子。這時候有了空閒時間,可以學著培養一門興趣愛好,把以前因為忙碌而沒有完成的夢想繼續下去。

況且因為有了興趣愛好,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機會就會多一些,這樣可以更好的開拓視野,還可以讓生活過起來更有滋有味。

但是也要掌握好度,要知道興趣愛好可以增加樂趣,但是卻不能過分的投入到其中,要統籌安排好時間,不能自私的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而耽誤生活中的事情。

結束語:最美不過夕陽紅,人到老年應該是最淡定從容的時候。可是這份淡定從容,卻是要靠自己付出得到的,年輕時要努力奮鬥,才能為老年幸福打下基礎。

但是到了老年也要保持清醒睿智的頭腦,不過分參與兒女的事情,不過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懂得進退,把握好與人相處的距離感,和氣友善,看開看淡,才能讓晚年生活過的快樂。

相關焦點

  • 人到晚年,做好這四件事,生活越幸福
    人生不過百年,要儘早做好人生中的這四件事,才能讓晚年的生活過得幸福自在,避免晚景悽涼。人到晚年,經營好一個家庭,才能讓心靈找到歸宿,身軀找到溫馨的港灣。保持情緒穩定,不與別人計較,拋開雜念,這樣的人,晚年的生活才能過得從容。人到晚年,修一顆光明的心,把握自己的良知,才能讓晚年的生活得以富足。
  • 人到老年,做好這幾件事,才不拖累兒女,晚年更幸福
    通過這位老大爺的現實生活,我看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人到老年,做好以下這幾件事,才不拖累兒女,晚年更幸福。很多人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只要一個人懂得提前做好養老的準備,只要自己可以走動的時候,基本上不要兒女照顧,兒女的日子會越來越紅火,老人的晚年生活也會更加幸福,可以實現「雙贏」。1.學會養生,調整好心態,保重身體。老年人,身體肯定是不如年輕人那麼健壯,但是只要沒有病痛的折磨,就是幸福。
  • 一位75歲老人的幸福感言:晚年想要長壽,一定要做好這四件事
    辛辛苦苦奮鬥一輩子,到了老年都會想要有一個安穩的晚年。可是想要晚年生活幸福,那也是要靠自己做好各種安排的。鄰居孟大爺今年75歲了,如今他和老伴就生活的很幸福。人到老年時間上雖然空閒了,可是人不能閒啊,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不能渾渾噩噩的生活,要規劃好自己的老年生活,要培養一門興趣愛好。有了興趣愛好,你會發現人生變得更有樂趣了,而且在打發無聊時間的同時,你還可以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那會讓你的晚年生活過的更有滋有味。千萬不能悶在家裡,更不要脫離社會做透明人。
  • 退休女人自述:人到老年,最怕的不是兒女不孝順,而是這三件事
    因為到了這個年紀,人們會明白,沒有什麼比自己活得開心,有一個好身體更重要。想要安享晚年的老人,指望兒女是不行的,不是說兒女靠不住,而是兒女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以後,難以把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父母身上,甚至有些子女因為生活所迫難以贍養自己的父母。所以每個老人都應該提前為自己的養老做好規劃,未雨綢繆。即使自己真的碰上了不孝順的子女,自己也有足夠的能力過好自己的晚年。
  • 人到老年,最怕「伴侶」發生這三件事情
    年輕時,兩人總會打打鬧鬧的紛爭不斷,可是老了卻成了最信得過的依靠,彼此都是對方最重要的人,所以最怕對方發生以下三件事情:少年夫妻老來伴,人到老年,不管貧窮與富貴,只要彼此能夠互相陪伴就是最大的幸福。到了這個歲數已經沒有了其他要求,只是希望兩人能夠健健康康的過好每一天,能夠陪著對方散散步聊聊天就足夠了。不管年輕時兩人怎麼爭吵,到老了還是希望對方陪伴自己久一點,所以最怕的還是對方突然身患疾病,甚至是離開人世。
  • 人到五十,這兩件事我們要「心知肚明」,往往晚年才能幸福
    人生到了五十歲的時候,我們往往要面對自己逐漸變老的事實,雖然殘酷,但很現實。是的,一個人老了,就要面對很多的問題和難處或者恐懼。然而,人到五十,我們卻還有很長的一段人生要度過,可是,在我們變老的路上,怎樣才能讓自己有尊嚴的老去,這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和前輩東林大師聊起這個話題,東林大師提醒我說:人到五十,這兩件事我們往往要」心知肚明」,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晚年幸福。
  • 70歲老人遲來的悔悟:到晚年遠離這4件事,才能子女孝順家庭幸福
    關注老年生活,享受幸福人生,大家好歡迎來到中老年講堂,我們專注於中老年人的情感和健康問題。您可以點擊右下方的訂閱按鈕,免費訂閱我們的頻道。同時點亮小鈴鐺,及時接收影片更新提醒,希望我們的影片能給您帶來一些幫助與啟示。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位七十歲老人的經驗分享人老了,一定要遠離這四件事,才能有幸福晚年生活。
  • 3個70歲老人親身經歷告訴你,要想晚年幸福,必須做好這三件事
    引言人的一生總在忙碌和奔波中悄然度過。年輕的時候,為了生活而努力,為了事業而打拼,為了家人和孩子整日奔波。到了年邁的時候,都想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很多人會想,如今孩子們都學有所成,剩下的日子終於可以幸福的度過。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並不如我們期待的那樣,身邊總有很多不如願的故事。
  • 人到六十,這四件事我們要「心知肚明」,才能避免晚景悽涼
    當我們人到六十的時候,我們才會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漸漸老去的失落感。是啊,人老了,要面臨很多困難,甚至是一些恐慌。其實,人到六十的人,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只是,在漸漸老去的路上,如何保證我們體面的老去,是一個值得我們好好思量的問題。和德高望重的南山老人聊起這個話題,南山老人提醒我說:人到六十,這四件事我們要「心知肚明」,才能避免晚景悽涼。
  • 步入老年的你,一定要記住這三句話,晚年生活才不會恐慌
    現代社會競爭力大,孩子們的生活壓力也很大,而且每家孩子都少,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為了孩子的幸福,更是為了自己的晚年幸福,給自己留好後路,讓你的後半生心安無憂。社會上流傳著一首打油詩,其中有幾句是:「面對老人莫要嫌,人生不能只少年。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來難。人莫把老人嫌,老來難啊老來難。當初只嫌別人老,如今輪到我面前。」
  • 一位七旬老人的忠告:想要晚年幸福,需做好這3件事,和金錢無關
    文 | 尼莫媽媽日記,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人老了以後,要擔心的事情就漸漸變多,不是子女的問題就是金錢的問題,但是,晚年的時光總是無法躲避,為了在年老以後能夠有一份安享的幸福,很多老人應該做的,便是考慮除金錢外的其他事情。
  • 人到老年,想要安享晚年,要努力擁有這七樣「東西」
    想想古代的帝王養尊處優,最高壽的也只是活到了六十多歲,而如今的老年人60正年輕。壽命在不斷地延長,人口老齡化也日益嚴重。如何安享完成成為了每個老人在退休之前就必須思考的問題。想要安享晚年,必須未雨綢繆,努力擁有下面這七樣「東西」才能夠不急、不燥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 只要有這三點人到老年,會幸福
    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安逸,美好,但是卻不是多有的事可以如願以償,但是當你擁有以下三點的時候,相信你會有一個幸福安詳的晚年生活。二、一個溫馨有愛的家,人一旦步入老年,兒女們都會出現煩的情況,所以為了家庭和睦,還是儘量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養老
  • 人到中年,要學會放下這四件事,才會晚年幸福
    看著對生活充滿怨言的娟子,其實,人到中年就不要想那麼多所以,人到中年,要學會放下這四件事,才會晚年幸福!那些得不到的,那些放不下的就結束吧,不要為了那一己的名利而喪失自己做人的底線,中年人的疲憊,中年人的累有很多是因為欲望達不到滿足,他們渴求自己有好的發展,渴求自己的事業能大展宏圖,但現實卻讓他感到無奈,所以,他們會感到彷徨,心裡會有一種失落感,也會讓自己感到生活的沉得感,人到中年,放下那些所謂的名和利吧,只有這樣,你的晚年才會更加的幸福!
  • 70歲老人說:人老了遠離這4件事,兒女孝順,才能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會想著自己的兒女時常來看望自己,不期待兒女們的孝順,只希望自己能有個快樂幸福的晚年生活。人到老年,都期待能夠與兒女們住在一起,讓自己能夠與兒女們時時相見,一來可以讓兒女多陪伴自己,二來可以讓兒女贍養自己,一輩子辛苦奮鬥,老了能夠有個快樂幸福的晚年生活,是多麼的舒心的呢?人到老年,已經經歷了歲月滄桑,也看透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會有很多的經驗之談。
  • 人到晚年,這三個「軟肋」要藏好,才能避免晚景悽涼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我們對老年人的晚年問題也變得越來越重視。如何讓老年人有個安心的晚年,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之外,精神世界還不空虛,這是整個社會和老人的子女需要關注的。除此之外,老年人自己也要關注,畢竟你的晚年是你自己的,人活一世,晚年活得順心一些,這輩子也算沒白活。
  • 人到中年變得浮躁,做好這三件事,自然心靜
    人到中年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意識人到了四十,經歷了很多的事情,就有了判斷力。但是其實很多人到了四十歲依然還沒有自己的判斷力,依然人云亦云,甚至依然迷惘甚至變得浮躁,總是難以靜下心來思考做事。
  • 人到中年,要提前想好這3件事,晚年才有好生活
    這個時候就要開始為老年生活做準備了。要想老年生活好,不至於挨餓受凍,為了不讓子女不待見,有一個好的歸宿,你就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並且悄悄的搞好3件事,不要讓外人知道,這是你對自己此生中最後的負責,也是老年幸福的關鍵。那麼是哪3件事呢?
  • 人到晚年,不想被兒女嫌棄,請記住這4種活法,才能避免晚年悽涼
    最後還是村裡的人集資給兩位老人看病的。所以如果可以,父母一定要學會及時放手,讓孩子獨當一面。同時也要給自己存一筆養老錢,保證自己的晚年安穩。人到晚年,子女能在身邊照顧是福氣,但不能時常陪伴也要諒解。所以說,人老了,一定要有自己的一間小屋,哪怕沒有多大,但至少那是你可以隨時歇息的地方,是你的歸宿。有家可回,才是晚年最大的幸福。
  • 65歲老人親身經歷告訴你,想要老年幸福生活,要做這3件事
    人到老年更應該彼此珍惜,那麼如何保證老年生活更幸福呢?答案就是一定要做好以下三件事:1、有條件的話自己居住,和子女保持適當的距離,不過分參與子女們的事老張今年65歲,退休後一直和老伴住在鄉下,雖然沒有城裡生活質量高,但是他覺得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