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一自卑的種子
都來自原生家庭
提起最受歡迎的女主持人,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董卿,她端莊大方,氣質不凡。
我們都以為這樣美好的人,她的童年應該也是肆意美好的。
但董卿卻說:因為原生家庭,我到現在還是會自卑。每每想起童年的經歷,都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
從小就要承擔家務活,每天都要刷碗,擦桌子;
從高一到高三,每個寒暑假都要外出打工賺錢,甚至去賓館當清潔工;
平時不讓照鏡子,不讓買新衣服,每當偷偷照鏡子時,父親都會板著臉說: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
長期打壓式教育和高標準,讓年少的董卿心理壓力很大,她總是害怕達不到要求,沒有安全感,常常懷疑自己的能力。
很多人從她的經歷中,看見了自己:活在父母的陰影下,變得不自信、不敢表達、不擅長與人相處……
阿德勒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癒童年。」
如今的董卿已經從無名小卒蛻變成「央視一姐」,收穫了無數的鮮花、掌聲和讚譽,可是都無法彌補原生家庭帶給她的挫敗。
那些來自童年的創傷,日久經年,仍難以癒合。
02
原生家庭給的爛牌
你如何打出王炸?
我們不能否認,過去的傷痛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會讓我們變得自卑、討好和抑鬱,甚至引發一系列問題。
國內創傷治療專家施琪嘉教授也說過:
一個人早年遭遇的創傷,沒有妥善處理,即使現在看起來相安無事,但遲早會發作,要麼傷害他人,要麼傷害自己。
它還會縱向傳遞給孩子,養出受傷的小孩。
但一個人幸福與否,並不是只由原生家庭決定的。
的確,董卿是因為童年經歷變得沒有安全感,性格自卑。
但很顯然,糟糕的原生家庭,並沒有給她壓倒性的影響。
相反,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在臺上優雅大方,光芒四射的主持人董卿。
和很多受過傷的人不同,她並沒有沉醉於過去的傷痛,並在成長的過程中了解到:父親因為早年貧困,認為吃苦才能有所獲。
她意識到父親的嚴苛是源自認知的局限,並不是不愛自己。
於是,她接納了父親的不完美,並抓取了父親堅韌、善良的優秀特質,作為奮進的積極力量。
她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比別人好,獲取足夠多的安全感,重塑內心,最終成為閃閃發光的魅力女性,也收穫幸福美滿的婚姻。
所以說,被原生家庭傷過的孩子,長大後也能自我療愈。只有自己願意改變,並且為之努力,真正的改變才會發生。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沉醉於過去的傷痛無法自拔,總是把不幸福歸因到原生家庭,限制自己的人生,渾渾噩噩,一事無成:
「因為我的父母很暴躁,所以我才很暴躁」
「因為我從家裡沒有獲得安全感,所以我才被渣男騙」
「我就生在這樣的原生家庭裡,你還想要我怎樣?」.
「原生家庭」,成了萬能擋箭牌。但是,僅有抱怨,未曾改變和療愈,只會不斷重複錯誤,一直糾纏在裡面,讓自己遍體鱗傷。
東野圭吾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打好手上的牌?
最應該做的是:不再迴避傷痛,直接面對它。
我們可以像董卿一樣,直面過去傷痛。當我們能正視過去,依靠轉變心態和自身的不懈努力,把優勢發揮的極致,一樣可以把原生家庭的爛牌打成王炸。
為了幫助你走出困境,壹心理8位心理學家共同研發「原生家庭傷痛」測試,通過本次測評,你將獲得:
↑掃描 二維碼 馬上參與測試↑
你的喜歡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分享」此文,或點擊「再看」,謝謝!
↓ 點擊閱讀原文開始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