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談錢傷感情?婚姻要順利,更必須好好談錢

2020-09-10 從此不留白

關於「夫妻財產分配」的幾個刻板印象

很多男女在交往的過程中,認為「(婚後)經濟獨立」指的就是自己賺錢、自己花費與投資。但這樣的道理不完全對:因為,由愛情進入婚姻之後,如果雙方仍然抱持著「自己賺錢自己花」的態度,往往很難讓兩人在婚姻當中同步前行──婚姻畢竟需要由兩個人共同經營,如果認為結婚之後,仍可無條件維持婚前自己的花費方式,就很容易在婚後讓兩人因為金錢議題,產生相處上的矛盾。

所謂的「經濟獨立」,並不代表「經濟自私」:選擇理想的另一半,固然以一個經濟獨立的個體為佳,但除此之外,雙方也必須在交往的過程中了解婚姻的金錢觀是「互通有無」以及「共同承擔」。否則當夫妻有了孩子之後,如果其中一人選擇當家庭主婦或家庭主夫,那麼「為家庭犧牲事業與收入」的她/他,難道就活該成為只能依靠自己過去積蓄(或對方「施捨」)的一方?

專業人士無論男女性,就算在職場上叱吒風雲,有時候為了孩子,仍會在夫妻雙方共同協調、評估之後,由夫妻中的一方「暫時」離開職場,投入照顧孩子的成長─ ─ 在這樣的情況下,夫妻更必須做好婚內財產分配。

此外,經常有人「誤以為」女性都與丈夫「經濟完全分開、各花各的(財)」,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觀念:若真如此,我周邊那麼多暫時或永久離開職場成為「全職媽媽」的女性,豈不都要坐吃山空、陷入經濟窘困?

所以,婚姻中有關金錢的議題,無論是結婚前或結婚後,雙方都應該心平氣和、開誠布公地討論。

什麼是正確的「婚姻中經濟獨立」觀念?

首先,「婚姻中的經濟獨立」,指的不是單純的「自己賺錢自己花」,而應該是:在婚姻中,無論任何年齡,都能夠保持「可以隨時回歸職場的獨立自主能力」、或「與配偶間有公平且具保障的財務分配共識」。

在婚姻中,無論是男性或女性,有時總會有一個階段,想要「轉型」自己的生活型態。但希望自己在人生中有不同挑戰的同時,現實上也必須要有足夠的積蓄作為支撐──在與另一半共同成立家庭後,這個支撐更是備顯重要。

雖然可能有部分人士會認為「人只要有夢就該去追」,但如果在「追夢」之前,沒有先做好長期理財規劃的基礎,那麼財務的窘迫,往往很快會變成追夢的瓶頸,甚至破壞了與另一半的關係。

以我個人為例,我在20 幾歲時,就希望到了中年時期能夠一邊從事相關工作,一邊把自己在中年之前的人生經驗與工作經驗以文字呈現,成為寫者。

早早開始的準備工作,讓我在婚後相對不會與丈夫「為錢爭吵」、更不會「拿人手短」;也因為有這樣長期的規劃,我才能夠在邁入中年的今天,可以全心投入我自己熱愛的寫作當中。

「理想通常很豐滿,現實往往很骨感」,所以衷心建議想要追求自己夢想的年輕朋友,請一定要謹記在年輕時就有財務管理與規劃的概念,當然也要好好投資自己的專業能力,為自己的未來「超前部署」── 這不只是為了自己「放膽追夢」的安全網、也是與未來另一半「好好談錢」的基礎。

孩子的教育基金與理財觀念,越早「部署」越好

對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婚內理財」當中很重要的一環,是關於孩子的教育基金。

父母在為孩子規劃教育基金的同時,建議也可在條件允許下,多開誠布公地讓孩子及早參與及知悉、討論──因為教育基金與孩子本人切身相關,這是藉機培養孩子了解「預算規劃」、「財務責任」的重要性,及進行家庭理財教育的最好時機。

夫妻、伴侶之間如何「好好談錢」?

夫妻、伴侶之間,千萬不要害怕談錢。因為一個雙方經過開誠布公討論、有所共識的財務分配機制,對維繫良好婚姻關係的幫助,絕對勝過任何感性的空頭承諾,或雙方諱莫如深閉口不談。

至於「婚內財務分配」,較常見的方式有以下三種:

其一是「各自理財」:夫妻各自管理自己的收入,但由夫妻分配、共同負擔家中開支,諸如房貸、保險、水電費、電話費等等。其二是「共同理財」:夫妻雙方的收入先合併,減去開銷與共同投資後,如果有剩餘的部分,再平分(或按比例)分為兩份,由夫妻雙方各自投資,夫妻互不幹涉「各自投資」的部分。其三是「一人理財」:由夫妻當中的一方全權負責。

我個人因為看過太多夫妻其中一人「獨攬財務大權」導致的衝突或悲劇,自然較不贊同第三種方式。而在第一種和第二種之間,我相對較為推崇第二種方式(但沒有必然):我與配偶的理財方式,就是先把雙方的薪資加在一起,扣除家用與共同投資後,再把金錢分成兩份,各自作投資——也就是說,我們夫妻雙方既有「共同投資」,如我們居住的房產等;兩人也各自擁有退休基金與能夠自主運用的金錢。

這樣的好處是,在「各自投資」的部分,由於夫妻都不幹涉對方的金錢運用,能夠保有個人理財的自由度;而「先加總再對分」的機制,則比「各自理財」的方式更能保障彼此在人生不同階段與選擇時的財務狀況,能由配偶一起承擔。

另外,因為先談好了「各自投資互不幹涉」的原則,以我們的案例來說,反而更能交流彼此的投資想法。對於「個人投資」部分,我們堅持不委託對方、也不委託外人,更不替家人與朋友操盤投資,目的都是「談錢、但不為錢傷感情」。

有適度、但不過度的「危機感」

最後,關於「婚內理財」或「婚內財產分配」,雙方都必須要有「適度的危機感」:所謂的「危機感」,指的既是雙方共組的家庭,要有未雨綢繆的財務規劃(例如本次意外衝擊全球的疫情);也是如果雙方決定或因故分開,對經濟上(尤其關於子女教養)是否會形成衝擊。

但同樣重要的是,「危機感」必須適度控管:如果對於金錢的不安程度,已經嚴重到(雙方或一方)難以平靜地享受生活,那麼彼此更應該好好討論溝通,降低焦慮。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切記千萬不要把自己的金錢觀,強加在自己的戀愛伴侶或婚姻配偶上,也千萬不要幹涉對方原生家庭的經濟分配。這樣因過度危機感導致的缺乏溝通、自主空間,只會讓自己與對方、甚至家人間的矛盾、衝突越演越烈。

「夫妻談錢傷感情」?其實絕對不然。若用對的方式談,結果更是恰恰相反:只要真誠尊重對方、彼此開誠布公、平心靜氣地好好談,共同決定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理財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本文由從此不留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談錢傷感情,不談錢更傷感情
    如果你羞於談錢,那你可能並不懂這個世界的「錢規則」,你可能,只能做一個被壓榨的老好人,沒人會感激你。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將通過具體的例子,告訴我們為什麼好的關係,一定要談錢。所以,人際交往要牢記一個「錢規則」:能用錢解決的事情,一定不要用人情。
  • 愛情與婚姻,談錢傷感情,不談錢,如何證明他愛你
    最現實的方法就是看這個男人是否願意給你錢並願意花錢在你身上。雖然給你花錢的未必是真的愛你,但是不給你花錢的肯定不愛你。你還是20歲的小姑娘麼?認為不給花錢還口口聲聲說愛你的男人真的愛你麼?沒有物質基礎的婚姻不會幸福,婚姻就是柴米油鹽,沒有物質的愛情雖然純粹乾淨,但總會被現實所打敗,想看清楚一個男人,談錢?
  • 夫妻談錢真的傷感情嗎?從《增廣賢文》看待婚姻財產問題
    你認為夫妻間談錢傷感情嗎?0% 談錢傷感情但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相同的觀點。 在《增廣賢文》中就有這樣的一句話,叫作:「婚姻論財,夫妻之道」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男女在決定結婚的時候,就要把財產的事情說清楚,這樣才是夫妻長久相處的一個基本道理。
  • 談錢不傷感情,好的關係一定要談錢
    談錢不傷感情而與親戚談錢有點呵呵談錢不傷感情好朋友來約阿林再去內蒙古倒羊賣。老丈人,臉更綠了:「小芹嫁給你,也是瞎了眼,敢問我要小芹名下的徵地款,那是我的養老錢,滾!」說起這徵地款是小芹出生那年,村裡重分自留地分到的,到如今被開發商徵去;補償了十萬塊左右,老丈人對這事在夫妻倆面前隻字不提。阿林和小芹也想得通,二老不容易,就當是給二老的養老錢吧!如今這老丈人生怕姑爺借錢,一頓夾七夾八的,罵得姑爺摸不著門。
  • 夫妻之間,必須好好談錢
    說到錢,很多夫妻是不願意多談的,覺得婚姻這麼神聖,怎麼能談錢這麼俗氣呢?可是你看看,多少情侶分手是因為錢,多少婚姻解體是因為錢,多少犯罪實施也是因為錢?具體事例不必多舉,每天層出不窮的新聞多的是這樣的例子。既然錢這麼重要,為什麼不能好好談談呢?夫妻之間的坦誠,不僅僅是互相分享有趣的事,更應該開誠布公談談錢的問題。
  • 婚姻最大的真相:談錢傷感情,不談錢卻要命
    雖然是一百年前的小說改編的電影,但這種夫妻間因為錢上綱上線的感覺可一點也不陌生。正是因為擔心出現這種談錢上綱上線的場面,很多夫妻更不能順暢地談錢了。03.錢與情:父性與母性這種「不能談」背後包含雙方兩種最基礎的感覺:「我給不了」和「我不能要」。有人一談「我要」就屈辱,有人一說「我沒」就炸毛。不管是「我要」還是「我沒」,這背後都是在說自己是有弱點的,不那麼完美的,不那麼強大的。
  • 避免「財務不忠」,如何讓夫妻「談錢不傷感情」
    ,婚姻最開始的形態就是從金錢開始的,比如禮金,有多少準夫妻是因為禮金沒有談妥而解除婚約的?又有多少夫妻是在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經濟功能幌子的掩蓋下,而走向痛苦的分離?因此,迴避婚姻的經濟功能,這無異於自欺欺人。
  • 成年人的婚姻:談錢傷感情,不談錢沒感情
    01:好的婚姻,一定要談錢我始終覺得,夫妻組建一個家庭,和合夥開公司在很多方面都驚人的相似。最大的區別是,公司是因為「利」合夥,而夫妻是因為「情」。談錢不會傷感情,只有錢談不攏才會傷感情。談錢是挺俗氣的,但那些你以為隱藏起來的俗氣,一定會在某個更俗氣的時刻以別的方式爆發。
  • 幸福婚姻的秘訣:談錢,談錢,再談錢
    研究表明,在一段親密關係中,那些頻繁談錢的伴侶,往往擁有更高的幸福感。 這個世界,不管怎麼粉妝玉砌的皮囊、妙趣橫生的靈魂,誰都繞不開個「錢」字。 可是,當成年人面對一段親密關係時,總是羞於談錢,認為談錢傷感情。 殊不知,當愛情落實到婚姻中,談錢,才是每對夫妻之間必須學會的體面。
  • 「談錢傷感情?」那不談錢的婚姻都怎麼樣了?
    不談錢,卻大包大攬說要養你是最毒的情話!01/ 小芳 25歲 /小芳和男友相戀5年,談婚論嫁時,女方父母問男方要15w彩禮,男方覺得錢多了,不願意給,並覺得丈母娘是故意為難自己。同時也覺得小芳變得市儈了,這段感情變質了,兩人最終走向分手!
  • 談錢傷感情?算了吧!不談錢沒感情
    可是有時候,如果不提前談錢,最後反而更傷感情。作家蘇心曾說:「金錢回報是一種認可,也是尊重。其實,談錢就是談規則,規則這東西,似乎缺乏人情味,但實際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走得更順暢,更久遠。」所以,好的關係,一定要談錢。
  • 再好的婚姻,也要談錢
    ,但是避而不談,之後的婚姻路更不好走。愛情尚且如此,更別說婚姻了。因為生活,永遠存在著一個殘酷的真相,那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但是,主動談錢的男人,他懂的錢在婚姻中的重要性,而不是遮遮掩掩避而不談。這也體現了一個男人,主動能在婚姻中負起的責任與擔當。都說談錢傷感情,但是避而不談,之後的婚姻路更不好走。
  • 談錢俗氣嗎?學會夫妻間談錢技巧,越談越親密!
    本期課程將有兩大亮點;第一,夫妻之間,談錢不傷感情的原則;第二,做好理財規劃,談錢越談越親密。學會本節課,能讓你夫妻之間越來越親密,不僅能談錢不傷感情,還可以學會理財規劃。第一:夫妻之間,談錢不傷感情的原則夫妻間談錢是個技術活,而如何做到越談越親密,首先讓我們來認真學習一下談錢不傷感情的原則。
  • 「因為錢,我看清了一個男人」:談錢真的傷感情嗎?
    儘管常言道「談錢傷感情」,伴侶之間尤甚,但「談錢」卻也有很大的作用——它是檢驗一個人的人品,或一段感情是否牢固的最佳方法。昨天,柒叔就收到了一條和男朋友關係因錢崩壞的粉絲留言,決定來和大家好好聊聊,在愛情中談錢的那些事。
  • 一談錢就吵架?夫妻間也能愉快談錢,美國「金錢伉儷」:90天足矣
    其實好好談錢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美國著名的「金額伉儷」帕爾默夫婦在《談錢不傷感情》一書講了「怎麼在婚姻中用正確的方式談錢」。曾幫助過數千對夫婦成功度過因錢而引發婚姻危機的帕爾默夫婦介紹了如何扭轉「談錢傷感情」,避免談錢引發的婚姻危機。我根據書中內容歸納總結了以下兩大方面,相信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 張愛玲:婚姻關係,夫妻雙方必須要談錢,因為錢是生活的必需品
    婚姻關係:女人必須伸手問男人要錢嗎?還是說女人堅強獨立,自己賺錢自己花,不該向男人展示自己柔弱的一面?我來談談我的想法!我們現在的社會現象是:大多數人都鼓勵女性獨立,夫妻之間的經濟一定要獨立,女人嫁到婆家才不會受到冷眼。女人賺錢自己花,這沒有錯。女性在婚姻中,不應該所有事情都依靠男人,不要太柔弱,堅決靠自己!
  • 另一半為錢傷感情?專家:善用6招溝通技巧,和伴侶好好談錢說愛
    覺得和另一半談錢很尷尬嗎?婚後家庭的大小開支,常成為夫妻爭吵導火線。究竟該財務各自獨立,或賺得多就多出一點?專家提供不傷感情,好好談錢的6招溝通技巧。談錢之前先談心長期關注家庭理財議題的「家庭理財網」站長凱文建議,夫妻理財前必須先建立以下基本觀念:
  • 男女步入婚姻,談錢真的傷感情嗎?
    先引用我們老百姓常說的一句俗話「貧賤夫妻百事哀」,就足以說明好的婚姻是一定要談錢的,不一定要金山銀山,最起碼得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來生活。有了必須的經濟基礎後才有談婚論嫁的條件。沒有物質的愛情就像一盤散沙,不用風吹,走著走著,就散了;再好的感情也會讓柴米油鹽醬醋茶消磨殆盡。
  • 婚姻繼承丨談錢傷感情,談感情也傷錢
    都是因為很多夫妻之間不敢談錢或是談錢就吵。在我代理的幾個案件中,還有幾個夫妻是仍完全搞不清楚自己的另一半賺多少錢;也有不少配偶感情在婚前如膠似漆,婚後卻無法忍受對方的揮霍或吝嗇,因而訴請離婚。有的配偶甚至因為談離婚,才知道身為「富二代」或「富千金」的配偶,卻讓自己有了「婚後負債」。說個前幾天遇到的一對夫妻。
  • 好的婚姻要學會先談錢
    錢不是婚姻的全部,但貧賤夫妻百事衰,錢永遠是一段婚姻的保障。好的婚姻,一定要先學會談錢。 還記得前一段時間的一個新聞,結婚57年堅持 AA制的老夫妻終於離婚了。這對八旬老夫妻從結婚起過得AA制的生活,生活中的所有物品AA制,都是各買各的,包括一把菜刀,一雙筷子,一個調羹,都是一人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