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富勒說:金錢是愛情的基礎,也是戰爭的基礎。
人世間有多少對恩愛的夫妻因為金錢而心生怨恨,甚至反目成仇,最終走向離婚的路途?
美國《Money》雜誌調查發現:在25歲以上的已婚人群當中,引發夫妻吵架最大的誘因是金錢。
所以有人說,婚姻一半是愛,一半是金錢。
要知道,婚姻最開始的形態就是從金錢開始的,比如禮金,有多少準夫妻是因為禮金沒有談妥而解除婚約的?
又有多少夫妻是在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經濟功能幌子的掩蓋下,而走向痛苦的分離?
因此,迴避婚姻的經濟功能,這無異於自欺欺人。
01五種金錢人格,你屬於哪一種
被譽為「金錢伉儷」的美國帕爾默夫婦,提出了「金錢人格」的概念,他們在美國發起過一個叫「有錢夫妻」的活動,這個項目他們做了三十多年,幫助無數對因為家庭財務問題,走到離婚邊緣的夫妻走出了危機。
帕爾默夫婦認為,夫妻之間之所以會因為金錢吵架,不是因為沒錢,也不是因為不會理財,其根本原因是:兩個人之間對於金錢的溝通出了問題。
而造成兩個人之間沒法溝通的原因,主要是夫妻雙方的「金錢人格」不同而引起的互相懷疑和誤解。
什麼是金錢人格?
每個人考慮和處理金錢問題的方式都是獨有的、不同的,這種方式,就是所謂的金錢人格。
帕爾默夫婦將金錢人格總結為這五種形態:省錢王、消費狂、冒險家、求穩者和隨性者。
省錢王:最大的特點就是能省則省,絕對消費理性,絕對慎重花錢,也絕對貨比三家。
消費狂:不管有錢沒錢,很享受花錢的感覺,超支預算會經常出現,典型的衝動型消費人格。
冒險家:愛冒險,對於大額、有風險的投資,往往在缺乏判斷的情況下就出手投資了。夫妻雙方中,有一個冒險家,那另一方就要承擔非常大的風險。
求穩者:花錢時有計劃,有調研,確保萬無一失。家裡有一個求穩者,對方會很安心。
隨性者:花錢很佛系,誰管錢也不在意,花不花錢全憑感覺。隨性者可能會缺乏理財的責任感,也缺乏解決金錢問題的能力。
一個人的金錢人格可能不止一種,而是兩種甚至三種以上,金錢人格是非常個人化的。金錢人格沒有對錯,只是每個人因為成長環境、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等不同而有所差異。
02讓金錢人格形成互補
帕爾默夫婦認為「談錢之所以傷感情」是因為雙方金錢人格的不同,彼此之間產生了誤解。
試想,如果一個求穩者和一個冒險家生活在一起,求穩者要求安全穩妥,而冒險家往往衝動消費,不和對方商量,直接就做了投資,雙方不發生矛盾才怪。
所以,夫妻雙方想要和對方建立牢靠的金錢關係,避免談錢色變,首先就要了解對方的金錢人格。
在了解了對方的金錢人格的基礎上,站在對方的立場,用對方能夠接受的語言,和對方一起探討金錢的支配方式,一起探討自己對於金錢的理解和家裡應該要做的打算,這樣的溝通才會是有效的,否則,會因為金錢而產生矛盾。
其實,夫妻之間達成共識,最好的方法是:讓彼此的金錢人格形成互補和吸引的作用。
比如冒險家和求穩者,雙方如果了解了自己和對方的金錢人格後,在消費習慣上,冒險家能夠在做出決定前讓求穩者為自己的決定把一下關,求穩者在求穩的基礎上,能夠讓冒險家給自己一些建議,這樣雙方就會形成一些互補,進而讓家裡的經濟支出趨於合理化,也讓彼此的情感更加牢靠。
03避免財務不忠影響夫妻情感
很多相愛數年的人,自認為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相信愛情會打破時間、距離、年齡等等因素,但卻會敗給因為金錢不忠帶來的情感危機。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告訴我們,男人和女人是兩個星球的生物,男性思維和女性思維簡直太不一樣了。
帕爾默夫婦告訴我們,避免夫妻之間因為金錢爭吵,最重要的是避免「財務不忠」。
什麼是財務不忠,就是一方違反了彼此內心對於金錢的約定。
舉個例子:夫妻雙方說好在母親節這一天給各自母親1000塊錢的紅包,但是一方卻給了自己母親2000塊錢,當另一方知道此事時,會在內心覺得對方無視自己的存在,故意欺瞞、無視、不尊重自己。
財務不忠的表現有如下幾種情形:
1.財務分離,各自掌管各自的,且帳戶不透明。夫妻雙方誰也不知道對方到底有多錢,在遇到花錢的重大事件時,一方會隱瞞自己的財務。
2.債務和過度消費。冒險家或消費狂過度消費,控制不住自己買買買,但是又怕另一方不開心,於是撒謊甚至借高利貸來欺瞞對方,從而進入財務不忠的黑洞。
3.控制金錢。一方管錢,另一方沒有支配的權利,或者需要支配金錢時,受到了另一方嚴格的控制。
4.藏私房錢。夫妻之間,一方背著一方私自藏私房錢。
金錢不過是一張紙,但是在婚姻裡,它卻是安全感、責任、欲望、自由、權利、尊重、成就、能力、愛、猜疑、不安等等情感的代名詞。
夫妻之間處理金錢關係的能力,最能考驗雙方合作的能力。在金錢管理方面之所以會出現各種不同形態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情緒的不對稱,一方除了不了解另一方的金錢人格,還有對對方情緒和感受的忽略。
比如對方藏私房錢,或許只是心裡缺乏安全感;控制金錢,也只是缺乏愛的能力。
04.兩招破解夫妻間談錢色變
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說:只考慮金錢的婚姻是荒謬的,不考慮金錢的婚姻是愚蠢的。
好的夫妻關係,一定要談錢,而且真正的愛情,經得起談錢。
對於夫妻談錢色變,帕爾默夫婦在書中介紹了兩個方法。
1. 和盤託出
怎麼理解呢,就是對於金錢這件事情,夫妻雙方赤誠相待、袒露心跡,把自己想買高端化妝品的想法,想買某件東西的理由,想去哪裡旅行的計劃等等一股腦地向對方說出來,讓對方看到你內心的觀點,看到你對於支配金錢的想法,你也了解對方的旅遊計劃,對方對金錢的看法,從而達成共識。
你們可以找出紙和筆把自己的想法列出來,雙方把自己不能接受的部分用筆標出來,再一一討論,需要注意的是:只能就事論事,而不要相互指責和抱怨。
作者建議,一年可以做一次「和盤託出」,讓彼此了解對方,而避免各種矛盾的發生。
2. 金錢會面
生活是動態的,夫妻之間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花錢的地方,也總會有各自的不同意見,那要怎麼辦?作者提出了「金錢會面」的方法。
金錢會面時,雙方圍繞著「評價、需要、夢想」三個層面對目前生活中的債務、存款、收入、支出等做出理性的分析,接著再各抒己見說出自己的想法。
整個過程要多誇獎對方,少猜忌、少指責批評對方,只有這樣,才能讓彼此的金錢觀得到對方的理解和支持。
最後,我想引用《談錢不傷感情》這本書中的兩句話作為本文的結尾,也作為對我們在處理金錢問題時的啟示:
「金錢人格非常重要,因為它是驅動你思考金錢問題的決定因素,特別是當你因為錢而倍感壓力的時候,金錢人格表現得尤為顯著。
如果你想修復你們的金錢關係,就必須了解真相,必須打破互相指責的惡性循環,開始站在你配偶的角度來看待你們之間的狀況,去理解為什麼你的配偶會做出那樣的決定,儘量欣賞並感激配偶在做出決定時付出的時間、努力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