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關係,不用刻意討好
周汝昌曾多次提到過,他和張伯駒的友誼。
他們兩個人相差二十歲,卻因《紅樓夢》結緣,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
周汝昌在《張伯駒詞集》序言中也曾說過:
我少於伯駒先生者二十歲,彼此的身世、經歷又絕無共同之點,而他不見棄,許為忘年交,原因固然並非一端,但倚聲論曲,是其主要的友誼基礎。
張伯駒是一名收藏家,家中有無數藏書,周汝昌就常常到他那裡去看書。
兩人也不需要太多客套,也不需要刻意討好,就怎麼舒服怎麼來,各忙各的,互不打擾。
周汝昌說:「我到了張伯駒那裡,我不理他,他也不理我,我要回學校了,也不告辭,出了門就走,我們那個關係沒人能理解。」
其實,好的關係,就是這樣,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語言,彼此客套。
只需要有一顆彼此相通的心,哪怕互相沉默,也是舒服的。
張嘉佳曾在《雲中的小賣部》寫過:「人和人之間舒服的關係,是可以一直不說話,也可以隨時說話。」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是不需要太熱鬧的,不用刻意寒暄熱絡,也不用靠迎合和討好去維持。
只需要保持正常的距離,需要的時候,彼此都在;忙碌的時候,各自忙亂。
《莊子·山木》裡有一句:「謂賢者之交誼,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君子之交淡如水,高質量的關係往往最本真,真正的朋友往往最「無用」。
不管和誰相處,能夠舒服地做最真實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最好的關係莫過於,不必為了迎合任何人而委屈自己,也不必為了討好任何人而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