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堅持的五件事(一)

2020-09-09 魯佳lujia



最近兩年是我成長最快的兩年,超過了過去十年的改變,因為我發現了一個高效成長的秘訣:水滴石穿,養成一些好習慣。我總結了一下,共有五個方面:


一、早起


我發現世界上那些偉人和成功人士,幾乎都有同樣一個習慣:堅持每天早起,比如曾國藩、李嘉誠、村上春樹等等。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也是大腦最清醒,做事效率最高的時光。每天早早起來進行閱讀和寫作,已經變成了我的一個生活習慣。


早起還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冥想、運動、做一頓美味的早餐、做好一天的計劃、早點出行,避開早高峰等等。


早起的好處:

1、早上做事效率高。

2、提前規劃一天的工作,做事更有條理。

3、凡事都領先一步,長期積累,超越大多數人。

4、開啟一天的好心情。


後來,我又帶領群裡的小夥伴每天堅持打卡,很多夥伴也養成了每天早起的好習慣,收穫改變很大。





二、閱讀


堅持閱讀是近年來對我改變最大的一件事情。比如,早起的習慣,我也是讀了一本《4點起床》之後才認識到:原來早起有這麼多的好處。


讀書對我最大的改變就是認知的改變,其實那些高人、牛人已經把看問題的方法、角度和事物的本質都寫在了書裡,等待你去發現。


我以前也認為讀書沒有用,不如多學些技能。但是通過大量的閱讀,特別是近兩年,每年差不多讀一百本書,這些書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知識多了,認知提升了,看問題就更清晰,可以更好地做出選擇和判斷,更加明白自己未來要去向哪裡。


我讀了《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明白了要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讀了《精力管理》之後,了解到除了管理好時間之外,管理好精力也非常重要;讀了埃隆馬斯克母親寫的《人生有我》,讓我明白了,只要樂觀、積極和持續努力,什麼時間都不算晚,70歲依然可以登上人生巔峰,等等。


所以,讀書可以提升思維,思維改變行為,行為塑造習慣,習慣改變人生。


後來,我又組織了讀書群,邀請愛閱讀、愛分享的夥伴一起閱讀和成長。每周我們都會組織線上讀書分享會,輸入和輸出並行,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精進,在閱讀中感受快樂,在分享中收穫成長。


也歡迎喜歡讀書和想要早起的朋友,聯繫我,加下方我微信(註明:讀書群),一起進群相互連結和享受閱讀的樂趣(目前免費)。



還有三件我一直堅持的事情,對我影響也很大,明天給大家分享。每天堅持一點點,勢必帶來大改變,加油吧!

相關焦點

  • 堅持,堅持,再堅持(薦讀)
    因為,此時假如你自己不堅持,還有誰能替你勇敢呢?人都是熬出來的,本事都是逼出來的。人生想要成功,關鍵在於能不能「熬」得住。所謂「熬」,自然會讓我們想到 「幾十年媳婦熬成婆」的老話,意思是不輕易放棄自己的選擇,不輕易改變自己的目標,就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努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去搏擊。這個過程猶如龜兔賽跑般漫長,但只要能「熬」得住,就能收穫成功。
  • 我的煎餅情(一)
    任你如何的巧舌能辯,你也不能否認,我是吃著煎餅長大的。當我細嫩的牙齒可以嚼的動餅乾的時候,父親就將煎餅泡了,兌上點白糖,用小湯匙一勺一勺的餵我。那時候餅乾和奶粉是不常吃的,母親又缺了奶水,父親就靠這個來哄騙我轆轆的飢腸肚皮。後來我閒著無聊,也曾自己做過一次,嘗一口,味道實在不咋樣。在我五六歲的時候,雞飛狗跳的年齡,卻常常莫名其妙的吃不夠。
  • 分手後,五件事讓你度過最難熬的時間
    一、保持好形象部分人在失戀後,就像變了個人一樣,邋邋遢遢,不修邊幅,女生暴飲暴食,名曰化悲憤為食量;男生鬍子不刮,頭髮不洗,宅在宿舍吃飯睡覺打遊戲。我知道這是他們內心痛苦的表現,但是這樣並沒有什麼用,你這個樣子只會讓人更嫌棄。人們為悅己者容,雖然你沒有「悅己者」,但這並不代表你可以不「容」,你可以為自己「容」。
  • 關於自律——堅持的小事(一)
    自律是堅持一件件的小事成就「滿意」的人生。關於自律——堅持的小事睡前花3分鐘反思反思今天所做的事務中,有那些事做的好,哪些事做的不夠好,如何改進。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晝之所為,夜必思之。出自宋代林逋《省心錄》。白天做的事情,到了晚上要仔細的考慮。這句話說明做事情要都能夠及時反省。
  • 我與我的父親(一)
    自我記事起父親就是威嚴的,不拘言笑,所以讓我從心底懼怕他,便更多的是與母親的交談。迫於生計,父親總是起早貪黑的幹活,仿佛總有使不完的力氣,無論地裡還是家裡,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我上小學的時間,剛好是單幹(這個詞只有60後熟悉),父親買了一掛(不是輛,因為還有三匹騾子)馬車,每天天不亮就去裝石頭,然後運到鎮上的水泥廠,孩童的我體會不到父親的辛勞,他也從沒在我面前說過累。
  • 我的遇見(一)
    開始我以為是牽牛花,扒開葉片仔細看,它開在一棵空心菜上。這一發現令我驚喜萬分:空心菜也會開花啊!空心菜不負眾望,發了一茬又一茬。在供給我家吃菜的同時,又綻放出花朵來。能不令人高興嗎!空心菜的花,形狀像牽牛花,潔白如雲,薄如蟬翼,綻放在翠色慾滴的枝葉間,樸實、素雅、純潔、清麗!
  • 我在太原的日子(一)
    好在他已經在這裡租好了房子(小店區新城市花園),這次是特意來天津接我的,在太原也算是有了個新家了。但是我捨不得家裡的兒子,把他一個人丟在家裡,我不放心,因為他剛剛離婚,療傷期呢。就這樣,我與太原來來往往的纏戀了兩年。也是心,人分離的兩年。為了讓我高興,他買了許多我喜歡的東西,吃的,用的,玩的……在不能陪我的日子裡,還給我準備了公交卡,單車卡。他的體貼,和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又一次想起了兒子,想起他的現在和將來,如果沒有一個體貼的伴侶,該有多悲哀。
  • 我的姑姑們(一)
    我有三個姑姑,我父親是爺爺奶奶最小的那個,所以三個姑姑都比我父親年長。到我出生懂事時,她們也早就嫁出去了。但因為父親是她們唯一的弟弟,且我父親為人比較笨,不機靈,更是大字不識幾個。母親也是比較窩囊的那一種。她們帶點可憐父親日子過的不好,在心疼自己弟弟的同時愛屋及烏,對我跟妹妹都很好,對我更是特別的照顧。
  • 我的外婆 (一)
    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一隻饅頭一塊糕寶寶閉眼快睡覺醒了以後吃糖糕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糖一包,果一包吃的寶寶咪咪笑看到這些童謠或聽到街頭音響播放的《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一下子就想起了我的外婆!
  • 《我在城市走婚》(一)
    瀘沽湖畔摩梭風情,我念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琢磨。不是羨慕而是琢磨,因為我覺得摩梭人的走婚風俗並不像大家認為的那樣浪漫,其實存在很多不利於發展浪漫的問題。我渴望真正的浪漫,渴望實現自己理想中的走婚。我眼下就過著走婚的日子,不是在瀘沽湖畔,而是在這座國際化大都市。我目前的走婚狀態不是為了浪漫,而是因為我沒有自己的房子。我今年二十五了,大學畢業已經三年,還和父母住在一起。我的父母一直盼著我們家的房子能夠早日動遷,哪怕動遷到離市區偏遠一點的地方也沒關係,只要房子能夠大一點,畢竟他們的兒子已經是個到了婚齡的成年人了。
  • 父親(一)
    但是我父親倒好,為了填飽肚子,把繩子解了捆了一隻抱雞母(不下蛋的母雞或者是現在帶小雞的母雞)在繩子上,等我李家爺爺幹活回來,去拉繩子,人沒在上面,上面卻是一隻母雞。那時候因為李家爺爺要出去幹活養活一大家人,奶奶要帶幾個小孩,一個人根本都顧不過來這麼多小孩子,所以在農村,小孩子都是怎麼糊怎麼長大的,沒有現在這麼嬌氣!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過著,父親幾兄妹也隨著時間在長大。
  • 我的回憶—憶父親(一)
    如果考的好的話,要分兩步走,我問,第一步怎麼走?父親說,第一步,第一步,第一步,唉,我說不上來了。然後父親又嘮起老鄰居家的亮亮,把我們都給整蒙了。父親問,那個亮亮現在幹啥呢?我們說,誰是亮亮啊?父親說,亮亮還不知道?你們比我還糊塗!我問,你說的亮亮是哪的啊?是穆家的嗎(父親的家鄉)?父親說不是。我又問,是瀋陽的嗎(伯父和堂哥堂姐他們在瀋陽)?父親點頭說,嗯,在瀋陽。
  • 106 記憶(一)
    說記憶,在標題上加個(一),是因為人說話與記憶有太大的關係,難保以後不會再次談起。(一)(二)(三),或許更多。以後說起來方便些,人們聽起來讀起來也可以分的清楚。女兒長大了,有一次我問她最早的記憶是什麼?她說,是父親。外面下著雨,透過玻璃窗,一個年輕的男人站在梯子上,只穿著一條內褲。是,那時我還年輕,住的平房經常漏雨。
  • 家事瑣記(一)
    (一) 家人最早辭世的是母親,之後是父親。母親是2004年元旦,父親是2009年國慶節前。哥哥離開這個世界,離開我們是在2010年的五一前夕。再有一年,哥哥就滿六十虛歲。沒有了母親父親和哥哥的日子,對我來說總覺得空落落的。有時會在夢中見到他們三人。常常是在六十年代。 那時前郭的小縣城,方方正正的。
  • 我的爸爸(一)
    我的爸爸,其實是我老公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公公。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沒有之一。現在先說說現在吧。因為老大上高中的緣故,我們現在搬家到了離市裡十多公裡的北湖區學校對面宿舍居住。爸爸沒有和我們一起住,他還是在市裡住,明天早上來,下午吃完飯回去。每天早上來到我家,打豆汁或者燒稀飯,把中午我要炒的菜洗好切好,有時候我早上走的急,爸爸還幫我把早上的碗刷出來。基本中午我20分鐘就能做好飯。
  • 我的公公婆婆(一)
    我們的婚姻十分倉促,在領證之前,我甚至還沒去過老公的家,也沒有見過他的家人。直到領好了證,老公才帶我回去辦酒請客,一路上,老公都在向我灌輸他的父母有多麼多麼的淳樸、勤勞、善良!我在自己的心中勾勒出了兩個質樸的形象。對於即將見公婆的緊張也稍稍放鬆有了一絲期待。老公家真遠,我們天蒙蒙亮出發,坐了一整天的車,中途還轉了兩次,跨越了上千裡路,才在暮色初起的時候,來到老公家。
  • 自我成長(一)
    我已經30歲了,還有變化的可能嗎我對自己特別沒信心,我覺得我一輩子都不會自信的我不會交流,我感覺我特別不受歡迎我可能就這樣了吧 生活中真的經常聽到這種話人,自我成長的空間大嗎?自我成長看上去很玄,它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過程呢?
  • 一條「九零後」鹹魚的心路歷程(一)
    ) (我的童年) 我是一個標準的90後,以前當人們聽90後,總感覺:哇,好年輕!90後耶·········額,是的,我還一直堅持自己還很年輕。現實告訴我,其實我已經29歲了,馬上也是奔三的人啦,感嘆歲月啊~~~~還好因為本人一直保持一個良好、健康、樂觀的心態,歲月並沒有在我臉上留下教深刻的痕跡,感謝老天,同時也不要忘記感謝自己!
  • (一)
    十五年,就是這樣一天一天過的,從懷孕辭職後,以前工作對我來說是一種嚮往,現在自我想明白,目前這個就是我的工作!看到別人說有人勸她不要陪讀什麼的,我心想起曾經的心酸,很多人的言語,從兒子幼兒園起,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幸虧我堅持了自己的,我兒子現在有禮有制,出外啥事可以做,獨立也一樣生存,成績不用我擔心,以前別人說過不好的一面,我家全沒有,這點為自己驕傲一下。
  • 心理學:長期獨居的人做好五件事,至少不會陷入頹廢中
    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有些人想要成功、想要證明自己,但是連最基本的家務都做不好。他們內心變得脆弱不堪,幾乎完全不想要承擔任何壓力。如果讓他們整理家務,會讓他們陷入莫大的挫折之中。這樣的人遇到問題只會逃避,很難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去直面問題。因此,長期獨居的人要整理好家務,要鍛鍊對自我的掌控力,要鍛鍊堅韌不拔的意志力。想要讓自己變得強大,只有先做好瑣碎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