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女孩在路邊抱頭痛哭,說是她辛辛苦苦打工6年,省吃儉用存了20萬在她媽媽那,結果她媽媽連招呼都沒跟她打,直接把錢用來給弟弟付了房子首付。
她很難過,畢竟每一分錢都是她辛苦工作,省吃儉用省下的,最後卻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忍不住在街上哭了起來。
本來以為大家會說女孩的父母做法不妥,結果評論裡卻有很多人在指責女孩。有人說父母養大她,她把錢給父母也是天經地義;有人說這有什麼好哭的,父母是給弟弟買房,又不是亂花。
我不知道留下這些評論的都是些什麼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忽略了,女孩也是一個獨立的人,她有自己的目標,有自己的理想,她那麼努力賺錢,肯定不是為了給弟弟買房的。可她的父母卻選擇性地把這些忽略了,而網友更是連她哭泣的理由都剝奪了,實在是太殘忍!
女孩的父母給兒子買房子有錯嗎?事情本身沒錯,但是方式錯了。
我可以理解父母對兒子的疼愛,也不反對他們疼愛兒子比疼愛女兒多一點,畢竟在他們的認知裡,他們覺得兒子可以給他們養老,而嫁出去的女兒則像潑出去的水。我不認同他們的觀點,但我承認這觀點的存在。
但是,你要怎麼疼兒子,那就憑自己的本事去疼,同樣是自己生的孩子,為什麼非要把女生變成兒子的附屬品呢?
一個女孩,一個人在外面打拼,說實話,6年時間能存下20萬的,如果不是收入特別高,那肯定是特別節省才能攢下的。她攢下這些錢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為了自己,可能是為了父母,但是能夠肯定的是,她這些錢絕對不是為了給弟弟一個人買房的。
辛苦打拼6年,每天省吃儉用,最後卻只是給弟弟做嫁衣裳,自己什麼都做不到,這樣她和弟弟的附屬品有什麼不同,她怎麼能忍得住不傷心?
如果父母買的房子是全家人住的,給她留一間房,相信她都不會傷心,但是給弟弟的,她以後想回娘家,還有她的容身之處嗎?她的父母怎麼就不能為她想想?
重男輕女這個話題,每次談起都會特別的傷感,特別的難受。都是母親身上掉下的肉,為何一個性別就讓他們有了天差地別的待遇?
以前我會天真地以為,重男輕女只不過是他們更看重男孩,把更多的愛傾斜給男孩。但後來慢慢才發現,這根本不是輕和重的問題,而是過分保護和過度傷害的問題。
電視劇《安家》中,房似錦的母親對她已經不僅僅是輕視,而是理直氣壯的傷害了。小時候因為她是女孩而把她扔井裡讓她自生自滅,長大了,考上大學也不讓去念,因為覺得浪費錢。再後來,房似錦賺到錢了,她說房似錦賺的每一分錢都不是她自己的,因為她養大了她。
看吧,這哪裡輕和重的區別?明明是用對女兒造成的深度傷害來愛兒子啊!
儘管視頻中女孩的父母可能沒那麼過分,但又何嘗不是給女兒造成了深重的傷害呢?
如果確實不能女兒足夠的愛,但至少,要給她自由成長的空間吧?為什麼要通過剝奪她去成就兒子呢!
其實,說實話,可能是重男輕女的事例看太多了,所以其實我對於那些重男輕女的家庭感覺已經見怪不怪。
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在2020年,竟然還有那麼多人覺得父母把女兒辛苦攢下來的錢用來給兒子買房子的行為沒有錯。
那些說女孩不應該哭,就應該孝順父母的人,他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生為女孩,就該這樣被剝削嗎?
不管如何,我都想告訴所有女孩,不管遇到什麼問題,生為女孩,我們都沒必要感到抱歉。應該抱歉的,是那些對性別有偏見的人!
所以女孩,在遇到不公正的對待時,你可以哭,這是你的權利。但千萬不要認為這是你的問題,你沒有錯,錯的是他們。
如果父母不能依靠,那就靠自己,只要你成年了,你一樣有能力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按照自己的意願順心地活著!
---END---
作者:永-Sunshine,用簡單的言語,道情感的道理。我願用文字陪你看懂世間各種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