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一直在告訴人們男女平等,生男孩和生女孩沒什麼差別,但是在一些人眼中女孩就是不如男孩重要,父母願意為了男孩傾家蕩產,卻不願意給自己的姑娘花一分錢,甚至還要讓自己的女兒無限制的幫助自己的兒子。很多人一開始都不相信有「樊勝美」這樣的母親,電視劇終究來源於生活,有些故事就真真切切的發生在我們身邊。
深夜裡,一位女子坐在街邊哭泣,路人都以為她是失戀了。沒想到是因為自己十幾萬的存款被人拿走了,更傷人的是拿走這些錢的人是女孩的媽媽,這筆錢是女孩子從高中畢業後一直打工6年才攢下來的辛苦錢。他們家有兩個孩子,除了作為姐姐的她,還有一個弟弟。媽媽對兒子過於偏愛,為了給兒子買房子不惜拿走女兒這些年的血汗錢。
當女孩打電話給母親詢問,這筆錢為什麼要不經過她的同意給弟弟時,媽媽的回答更是嚴重傷害她。媽媽認為,他一個女孩子家沒什麼要用錢的地方,攢錢也沒用不如留給弟弟。
現實生活中,這個女孩的案例可能只是一個縮影,在任何一座城市的一角可能都在上演著相似的一幕。老一輩人傳統的觀念是:女兒是要出嫁的人會變成潑出去的水,養老只能靠兒子,女兒沒用。這樣造成了重男輕女的現象,傷害了做女兒的心
有些人對類似事件的看法不一。有人覺得父母拿了女兒的錢給兒子買房是正事,也不是讓兒子幹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拿了就拿了吧;有的人覺得弟弟也已經不小了,自己需要錢買房為什麼不能自己賺錢呢?賺夠了再買;還有人譴責這樣的父母,非常不尊重女兒,這個家已經不是家樣了……
1、尊重孩子
孩子首先是個人,為人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用一碗水端平的心態看待每個孩子。無論男孩女孩都是自己的孩子,就像手心手背都是肉,怎麼能只偏向一方呢?孩子在小也是有想法的,不要辜負了孩子對父母的期待與信任。
2、放低姿態
有的家長總覺得自己在任何事情上都比孩子有發言權,什麼事情都自己說了算。其實這樣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有什麼事情商量著來解決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既能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也利於家庭關係和睦。
3、伴隨孩子
家庭安全感主要來源於父母給予的不間斷的關愛與伴隨,如果你想讓孩子活得更自信就要儘自己的能力抽出時間伴隨孩子的成長。不要等孩子膽小、害羞時責罵孩子,可能是自己沒陪伴到位。
身為父母對兒女應該做到起碼的尊重,這份尊重就是一視同仁,不再被封建的思想束縛和固化。厚此薄彼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難以磨滅的陰影,孩子的心理不健康始終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俗話說: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至於童年。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幸福的童年和幸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