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才明白,為什麼小時候去外婆家,我想回家時,媽媽總說再等等

2020-09-18 溫暖的橙子

以前還小,不明白為什麼每次去外婆家,我吵著要回來的時候,媽媽總勸我說再等等

原來我的媽媽想她的媽媽

天下的父母應該都差不多,自己的孩子喜歡吃什麼就拼命做什麼?讓你吃到膩,跟媽媽抱怨了,媽媽才會換。

媽媽是遠嫁,為了爸爸背井離鄉,嫁到三千多公裡外的爸爸家,在山溝溝裡。

小的時候很少去外婆家,媽媽總說外婆家太遠了,來迴路途太辛苦,路費也不便宜。小時候家裡很窮,我知道媽媽想省下這些錢好過日子。

但其實我是知道的,媽媽是非常想念外婆,想回去看看她,不管多遠,路多難走。

媽媽說她以前很害怕過年,因為過年看到別人家兒女都回來團圓了,而自己卻沒有辦法回去跟外婆團圓,心裏面很難受,有時候只能晚上默默的哭。

我13歲的時候,有一天我媽很高興地跟我說我們回趟外婆家吧!媽媽那個眼神我一直記得。那種渴望而又激動的眼神,然後我說好呀,因為我覺得外婆家應該很好玩吧,不好玩媽媽怎麼那麼想回去呢?

媽媽收拾行李的時候手在發抖,是激動得發抖。

一路顛簸,走了的山路。終於到達外婆家,很破舊的房子,佝僂的老人,開心的出來跟我和媽媽打招呼,我知道這個就是外婆了,媽媽激動得眼淚都流出來了,然後對著外婆喊了媽媽。

這時候外婆看著我說「小丫頭都這麼大了,上次見你還是你出生的時候,時間真快。」

這時我才知道媽媽已經十多年沒有回去看外婆了。

整個暑假我們在外婆家度過,外婆家沒有電,沒有信號,也沒有一起玩的小夥伴,非常的無聊,我整天吵著回家,媽媽總是跟我說再等等。

我記得我媽媽要回家的時候,哭得非常難受,抱著外婆哭,出門後都不敢回頭。

轉眼十多年過去了,我也三十歲了。

現在有了飛機動車之類的,去哪都特別方便,去外婆家也很便捷了,但是外婆卻走了,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心裏面一直很後悔,那時候我總吵著回家,不願意呆在外婆家,我應該不吵著回來回來讓媽媽多陪陪外婆。

外婆走後,媽媽再也沒有提過外婆。

相關焦點

  • 長大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去外婆家?我吵著回家時媽媽總說再等等
    外婆家在山裡面,很偏僻,每次去要走很遠很遠的山路,但是記憶中去外婆家只去了兩次,而且覺得在外婆家很無聊,都吵著媽媽儘快回來,那時候媽媽都勸我再等等,那時候還小不明白,為什麼沒有什麼好玩的外婆家媽媽會這麼想多住呢?
  • 後來才明白,小時候去外婆家的時候,我要回去媽媽卻總是說再等等
    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女兒嫁出去以後,就再也沒有家了」,小時候我們總是希望可以快點長大,外邊有我們好奇的一切。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大,我們對於未來有著太多的嚮往,可是真正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在父母身邊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
  • 長大才明白,為什麼小時候跟媽去姥家我嚷嚷回家時,媽總說再等等
    長大才明白,為什麼小時候跟媽媽去姥姥家,我嚷嚷著要回家時,媽媽總說再等等,再等等。原來媽媽也想媽媽了。可能天下的媽媽都有一個通病,你說喜歡吃哪道菜,她就拼命的煮哪道菜,直到你吃厭煩了,跟她嘮叨她才換…都說遠嫁的女兒是父母丟失的孩子。可能這句話在我媽媽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 長大後才知道,媽媽卻喜歡在外婆家,因為媽媽也喜歡有媽媽的家
    長大後我們才知道,小的時候去外婆家,我們總是要吵吵的要回去。媽媽總是說再等一會,慢慢的結過婚了才知道,媽媽也喜歡有媽媽的家。小的時候去外婆家,媽媽總是想在外婆家多待一會。那個時候,我們不理解,不知道為什麼媽媽總是喜歡在外婆家。後來的後來,我們知道了,媽媽原來一年都沒有幾天陪伴在外婆身邊,媽媽也想她的媽媽啊!
  • 媽媽的叮囑:「長大」後才明白
    上學時媽媽常常叮囑:路上注意安全,要好好學習,放學早點回家..........踏入社會後媽媽常常叮囑:出門在外注意安全,要常常打電話,別讓人騙了,趁著年輕好好工作掙錢,要好好吃飯........小時候不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更不懂得媽媽的愛是多麼的無私,長大後才明白那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 走,去外婆家
    外婆是我心裡柔軟的一個夢鄉。每逢過節,總會想去外婆家看看。至於為什麼,我想可能因為外婆是除了爸媽外最讓我感到溫暖的親人了。自我記事起,外婆就已經在我腦海裡存在了。小時候逢年過節到外婆家,外婆總是拿出一堆好吃的,好玩的給我。小時候貪嘴貪玩,總會被爸媽訓斥,但外婆總是笑呵呵,好像極少會批評教育我。對,外婆極少教訓我,總是極富耐心的。
  • 寫給父親:小時候總想離家,人到中年才明白你的辛苦和不易
    我的父親沒有散文詩,我的父親很平凡,他卻什麼都給了我。」01.不知有多少人都有這樣一種習慣,每次回家或者打電話的時候,首先叫的是「媽媽」。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趕忙就問爸爸:「我媽呢?」在兒時的記憶裡,爸爸一直都很忙碌。每天早晨5點多就開大車出門了,晚上很晚才回來。家裡家外以及對孩子的教育,自然就落到了媽媽的頭上。所以,我很少感受到父愛。
  • 去外婆家的記憶(二)
    我真的害怕極了,但那次母親和哥哥的態度十分堅決,必須讓我去,哥哥說我應該有獨自一人出門的經歷和本領,將來總要獨自出門的。最終我沒了辦法,臨行前母親和哥哥一遍遍地告訴我一路上經過的站點順序和名稱,要坐幾個站下車,下了車怎麼走等等,我使勁地記住但心裡還是沒底。最後母親說路是長在嘴上的,下了車可以問,最簡單就問那個車站的售票員,大家都叫她朱站長的一個中年女人。
  • 小時候媽媽罵我,我哭了;長大後媽媽罵我,我笑了
    ,我們就有家;媽媽不在時,我們只能永遠的想家。,我哭了;長大後媽媽罵我,我笑了。」,直到幾年前我才突然領悟。,媽媽每天等我們回家的樣子。,媽媽拿起棍子就開始打他,和小時候一樣,輕車熟路。
  • 小時候和長大後的區別
    我總希望自己是白月光,希望自己純潔天真。我不是,I'm a bad  guy,很壞很壞的人。今晚的歌我很喜歡,是浪漫且溫柔的寶藏。1,小的時候渴望長大,現在的我問問自己,長大之後呢,有成為自己渴望的樣子樣子嗎?現在的我們總喜歡祝人家天天開心,祝人家百事可樂,好像快樂真的是多難得的東西了。
  • 當媽媽後,我才知道為什麼媽媽最愛回憶孩子小時候的事情
    母親節,早上一起來,剛想發個視頻給老媽,結果她先打過來了。然後,就跟她一直嘮嗑嘮嗑,自然而然又聊到我小時候去了,發現每次跟媽媽聊天,她都會聊到我們幾個姐弟小時候的話題,而看著她講我們過去的事情,就好像回憶自己過往美好的時光,臉上充滿幸福。
  • 小時候的記憶-外婆家後的野楊梅
    隨著壯年勞動力的不斷外出,老人,小孩逐漸成為了村莊的主人,便更添了一份靜謐,陶淵明所說的那種桃花源般的生活,我想也不過如此吧。 雖說青壯年不多,但是熱鬧的孩子還是能掀起一絲波瀾,為平靜的生活添上一絲色彩。 在外婆家生活的那段遙遠時光裡,是我最無憂無慮的年代,不需要為升學壓力發愁,也沒有成年人的生存壓力。唯一的壓力,就是明天去哪玩?玩什麼?和誰玩?
  • 小時候盼著長大,長大後又懷念小時候,為什麼人總是這麼矛盾?
    其實小時候盼著長大,長大又懷念小時候這種情況都是正常的,這種矛盾心理也是常見的,只要不是過度的憧憬在未來和回憶在過去,基本上對生活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沉迷在未來的期望和過去的回憶中,看不到當下的話,確實就應該引起警惕了。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矛盾情況呢?本質上的原因是我們對現狀的不滿。
  • 「夜讀」小時候,總以為打碎碗是天大的事
    小的時候,總是想長大去遠方,去了遠方才知道自己多麼懷念小時候,那時候,一個窮字,一個糙字,一個苦字,但總是會笑的很大聲。小的時候,開個玩笑都會當真,長大後,想起來就想笑笑。小的時候,無論是難過還是委屈,總要對爸媽耍耍性子,長大後,無論多難過多委屈,都只會藏在心底,不動聲色。
  • 去外婆家的記憶(一)
    ,我們小時候去外婆家曾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記事以後去外婆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又記憶深刻,至今非常想念外婆家所屬水鄉小鎮的青石板街,這些年見到不少地方的石板街都沒有外婆家那裡的細潤光滑又方正,並且石板的顏色都是淺淺的藍色。
  • 懷念外婆家
    很小的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有了妹妹後,媽媽就把我送到外婆家去了外婆家在只有二十來戶人家的小村子,被一群矮山圍在了中間,村子前面是一片大大的沼澤地和水稻田。村裡的水井竟然在稻田中間,沿著一條不到一米寬的小路走進去,取水時彎下腰,水桶左右一晃就可以了,水桶裡經常能盛起小魚兒,這是最讓我開心的事了。媽媽要很久才會去看我一次,以至於我對她的記憶不是很深刻,那時好像把她叫作姨媽,有一次在田頭,她要來抱我,嚇得我趕緊跑去找外婆,一跤摔倒在水田裡。
  • 爸爸為什麼你總那麼忙|你小時候很乖的,為什麼長大後變成這樣了
    林姥姥聽了,一陣無奈,她實在是想不明白:明明小時候很聽話懂事的呀,為啥長大後如此叛逆呢?林姥姥實在想不通。特麼受夠了,因為你,每次回家總被我媽念叨:說什麼看看人家夜黎晗,每天要做那麼多事,可成績依舊名列前茅。你呢?天天遊手好閒的,多向人家學習學習吧!」「就是,每次聽他們這麼說,我就特別煩,真是的,學習好有什麼用,還不是個沒爹沒媽的野孩子!」
  • 我的媽媽不愛我:小時候喜歡別人家的孩子,長大後喜歡別人家的媽
    我的媽媽不愛我,小時候我還不太確定,我以為媽媽的愛都是這樣,後來我才明白......女兒一個勁兒往我媽那邊瞅,我越看越氣,越想越火:才這麼大點,我就管不住了嗎?哼,都是我媽慣的!我媽也真是的,孩子犯錯,只要我批評一下,她就護著,如果我懟她一句「這樣下去你讓我怎麼管她」?她就會說「你看人家壯壯媽,很少跟孩子高聲說話的,可有耐心了,你再看看你。」
  • 請等一等,讓媽媽和媽媽在一起。
    小時候去外婆家,總是玩了一會就鬧著要回家,媽媽總是說等一會再等一會,等到我鬧得不行了,媽媽才會帶我回家,小時候不懂,只覺得媽媽怎麼這麼慢吞吞的。這天和閨蜜在微信群裡聊天,閨蜜發了一張她的媽媽和她的外婆的合照,照片裡兩個人都笑顏如花,非常溫暖。
  • 小時候怕別人嘲笑,我媽是清潔工,我爸是農民工,長大後才知道
    ,為什麼我的爸媽和別的同學爸媽不一樣。一次次的暑假工打下來,我才開始明白,生活的艱辛。,原來爸媽也想過得更好一點,原來爸媽並不想不想教導我。,因為我媽媽就是清潔工。長大後才了解,父母的不容易,才懂得周五豐盛的菜的意義,才懂得每次過年回家父母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