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才明白,為什麼小時候跟媽媽去姥姥家,我嚷嚷著要回家時,媽媽總說再等等,再等等。
原來媽媽也想媽媽了。
可能天下的媽媽都有一個通病,你說喜歡吃哪道菜,她就拼命的煮哪道菜,直到你吃厭煩了,跟她嘮叨她才換…
都說遠嫁的女兒是父母丟失的孩子。可能這句話在我媽媽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我的媽媽就是個遠嫁的女人。
她的家在離我家兩千多公裡的山溝溝裡。我成長了二十多年也沒見她去過幾次。對姥姥的家印象十分模糊,唯一清晰的畫面就停留在十幾歲的時候。
小時候不去姥姥家,聽媽媽說因為山路難走,來去時間太長,加上路費太貴。那時候我們家很窮,媽媽說想節省下這些錢作為家庭開銷。可我知道,媽媽說這些的時候有多難過,有多想回去一次,哪怕山路再崎嶇不平,她也想回去看看。
那時候媽媽說她最害怕過年,因為過年的時候姑姑們都會來奶奶家聚會,見自己的爸爸媽媽。而媽媽卻不能回自己的家見自己的媽媽。
她只能晚上的時候,站在家裡的院子裡,望著天空獨自流眼淚。小時候我只覺得媽媽太愛哭了,這點小事還要流眼淚…
在我十二歲那年的暑假,媽媽高興的跟我說:「陪我去趟姥姥家吧」!看著她渴望而激動的眼神,我想著姥姥家肯定很好玩,就答應了媽媽「好呀」!
媽媽激動的收拾行李,我看到她的手在發抖,激動的發抖…
經過一路波折,現在確切經歷忘的差不多了,只記得路程很遠,換了很多車,走了很多山路…我們到了姥姥家,一個破舊的小山村。
媽媽在村口激動的大喊:「媽媽,我回來了」,加上她的一路小跑,我愣是沒跑過拖著行李的她…
村街口坐著一堆村民,看著媽媽都在議論:「這是誰家的姑娘回來」?
跟著媽媽一路小跑,穿過幾個房子之間的羊腸小路,終於在一家門口停下了。
破舊的小木門,還是土坯房。裡面一位佝僂著身子的老人走了出來,
「妞子?」
「媽,是我,我回來了」。
媽媽激動的上前抱著姥姥,兩個人都淚眼汪汪。我走上前去,叫了一聲「姥姥」,姥姥放開媽媽,看著我說這是閨女?我說是。
「第一次見你,還是你剛出生的時候,轉眼這麼大了!」
原來媽媽十幾年都沒有回姥姥家了。
在姥姥家過了半個暑假,因為山村裡沒有電視,沒有信號,也沒有我的小夥伴,無聊的我總是嚷嚷著媽媽要回家,媽媽這時候總是說「再等等」…
我還記得媽媽和姥姥離別的時候,媽媽哭的喘不上氣來…
現在的我快三十歲了,媽媽也沒有媽媽了。
雖然現在火車動車飛機都有了,都特別便捷,但是姥姥卻成了我心裡的遺憾。我後悔那時候的我總嚷嚷回家,沒讓媽媽多陪陪姥姥。
在我的心裡,姥姥家依舊十分遙遠,需要顛簸好幾天才能到達…
而媽媽,再也沒有提起過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