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老人醒悟:養老靠的不是子女和存款,真正靠譜的是這兩樣

2020-10-03 華貴禪心



01、

院區裡的宋阿姨夫妻倆都是75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每天早起一人騎一輛三輪車在院區裡轉彎。當時不是很理解,轉彎不是都走路的嗎?他們怎麼騎三輪車的呢?

宋阿姨說他們夫妻的腿腳不是很好,走路時間長了不舒服,所以騎車方便些,還能隨手買些菜什麼的帶回去

宋阿姨有3個兒女,老大兒子在國外讀書工作定居了,老二兒子在南方工作成家,只有女兒在同城。

老大兒子是幾年才能回來一次,老二兒子也是一年回不來幾次,女兒雖然守著,可相距也要一個小時的路程,而且她也有一大堆的家庭瑣事要處理,公婆還跟著一起居住,對於宋阿姨的陪伴還是很少的。

宋阿姨倆口子都是單位裡的高工職位退休,所以經過這些年的漲幅,退休金已經比年輕人的工資還要高。兩個兒子雖說不經常回來,可捨得為老人花錢,不僅給錢,還經常寄一些高檔的保健營養品回來。

宋阿姨年輕時就善於理財持家,也存下了不少的積蓄。按照常理,宋阿姨老兩的晚年生活應該過得很好很愜意的,可事實也並非如此。



02、

宋阿姨經常在樓下曬太陽的時候,會跟我們說,以前年輕時覺得養兒養女可以防老,可以讓自己的老年過得好些。

後來隨著兒女的離開,就想著還是要多存些錢養老會更靠譜些,到時候誰都不指望,自己有錢,哪裡都能夠買到好的服務,能夠讓自己老年過得舒坦。

可真正到了晚年,才發現養兒養女靠不住,存款也不一定靠的住,因為錢雖然可以得到服務,卻是沒有親情溫暖的服務。

宋阿姨說:人到晚年,養老真正靠譜的還是這兩樣。



03、

首先是陪伴自己走過人生風雨的老伴。

年輕時夫妻之間相互埋怨指責,相互之間還會有嫌棄看不上的時候,可真正到了老年,你就會發現,養老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身邊陪伴你多年的老伴。

少年夫妻老來伴,在老去的路上會越來越感謝身邊的伴,是他支撐著你的精神,是他幫扶著你走過生活的低谷,也是他在你不舒服不開心,甚至不想活著的時候,給你力量和勇氣,讓你感受生命的美好和生活的美麗。

很多人感覺,身邊的老伴也就那樣,離了誰還不過日子了。其實,離了誰過的日子還真不一樣。能夠風雨兼程的走過歲月的伴,他懂你的心思,知你的冷暖。

人到老年,兩個人一起晨練,一起散步,一起喝茶閒聊,甚至會因回憶起曾經的某個片段,而開心好多天。人老了,還是喜歡自己身邊的老伴貼心貼肺。

尤其是人到老年,難免身體有個小病小災,身邊的伴一句輕語的問候,拿藥,囑咐你吃了,甚至陪著你不言不語,自己都會有種溫暖的感受。

當你生了大病,最是為你擔心的還是身邊的老伴,他會毫無怨言的照顧著你,伺候著你,陪伴著你,聽你說久遠的事情,陪你一起笑,陪你一起樂。



04、

人到晚年,子女也是人到中年的人,他們的壓力和負擔一點不少。若老人此時指望著子女來陪伴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真的有點不太現實。

人到中年的子女也有自己的日子要過,還有自己的子女要撫養,更要為自己的人生去打拼,不可能一天天的陪在老人的身邊。

如果人到老年指望存款來養老,雖然物質豐富了,可內心最怕的還是寂寞和孤獨。請人為你做家務做事情,別人也是拿錢做事,沒有感情的交流,沒有親情的溫暖,老人還是會有種失落的感覺。

再多的金錢買不了老伴的那份親情,尤其是單身老人,請了保姆,做了事情,肯定不如幾十年的老伴在身邊有溫度。

所以說,人到晚年,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身邊陪伴自己多年的老伴,在相濡以沫的歲月裡相伴而行,是彼此生命裡的不可或缺。



05、

人到晚年,養老靠得住的還是自己健康的身體。

不論你多麼的富有,兒女多麼的孝順,當自己不能夠自理,躺在病床上的時候,就會發現,老了,有副健康的身體是多麼的重要。

晚年生活幸福快樂的前提是,要有健康的身體,健康是生活的基石,更是晚年生活有質量和尊嚴的保障。

年輕時就要愛惜自己的身體,還要多花些時間和金錢在保養鍛鍊身體上。沒事的時候,多鍛鍊保養身體,讓身體的各項機能衰老的慢些,讓自己在晚年時,還能夠自理,身體健康是快樂生活的保障。

不然,身體不好,面對子女的孝順,物質的豐富,自己卻什麼也享受不了,那樣的晚年自己活得頹廢,還沒有質量。



06、

人到晚年,養老真的不能靠兒女和存款,能夠靠的住的是身邊陪伴多年的老伴和自己的身體。

所以說,在漸老的路上要好好的鍛鍊身體,保養身體,不要在年輕時透支自己的身體,擁有好的身體是晚年生活的基石。

還要善待自己身邊的老伴,對她多些關心和愛護,多些體貼和珍惜,因為晚年的養老靠得住的是身邊的伴,是她伴隨著你度過餘生的每一天,知你冷暖,懂你的言語,疼你的身心。

END

  •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平安順遂!
  • 作者簡介:華貴禪心,熱愛生活的退休女人,左手練太極,右手寫文字,享受快樂餘生!

相關焦點

  • 金錢和子女,哪個養老更靠譜?這三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步入晚年,許多老人手裡都會有一些存款,究竟是用這些存款補貼子女的生活,和他們「以心換心」好,還是牢牢守住自己的錢,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好呢?面對養老,金錢和子女究竟哪個更靠譜,成了一個令老人們糾結不已的問題。
  • 人到老年,子女和存款哪種養老方式更靠譜?這位老人的做法很聰明
    導讀:人到老年,子女和存款哪種養老方式更靠譜?這位老人的做法很聰明文|天堂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人到老年,子女和存款哪種養老方式更靠譜?這位老人的做法很聰明!
  • 75歲老太手握500萬存款,子女卻不願給她養老,她女兒說出原因
    導語75歲的張阿姨,手握500萬的存款,但她的子女卻不願為她養老,也不去看望她,張阿姨的晚年生活過得十分孤獨,到底是什麼原因,手握五百萬的張阿姨,子女都不肯為她養老呢?,一起來看看張阿姨女兒說出的答案。陳小姐我有一個哥,我們兄妹倆,很少去看望我母親,我母親是一個很好勢力的女人,而且脾氣特別倔強,還不好。
  • 女婿和兒媳養老,誰更靠譜?兩位超75歲老人現身說法,都挺好
    現在很多年輕人談起自己的養老,說以後老了就要去找養老院養老,只要有錢啥也不怕。這也是在城市裡一部分老人的待遇,畢竟去養老院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如果兒女不在身邊,養老院的生活也不是那麼容易,而在農村的大部分老人,最後養老還是得依靠兒女。超過75歲的老人心切體驗,說出了其中的真相。
  • 80歲老大爺直言:躺在病床上才發現,養老還是「這兩樣」最靠譜
    已經80歲的二舅身體一直不錯,退休後有將近20年的時間都是他和舅媽自己單住。因為二舅的觀念就是不到不得已,絕對不給子女們添麻煩。可年前很突然,二舅就患上了腦梗,治療之後也是需要長時間臥床休養。前幾天我和老公去探望二舅,說到養老這個話題。二舅直言,躺在病床上才發現,這人呀,養老的時候還是要靠「這兩樣」。
  • 人老了,為什麼不要提前把積蓄分給子女呢?3位75歲老人這樣說
    因為人老了,金錢在很多時候比兒女靠譜,兒女忙碌工作不能照顧自己,老人有積蓄,可請人照顧自己;可如果老人沒有積蓄,很多老人只能自己硬扛著。很多老人看著兒女的日子過得艱難,會把自己的所有積蓄提前分給了子女,老人覺得自己已經全身心的對子女好,子女在自己的養老問題上也會善待自己。可現實生活裡很多的例子告訴老人,不要輕易的提前把積蓄給子女分了,這是為什麼的呢?
  • 女婿和兒媳婦養老,哪個更靠譜?3位老人的回答,很現實
    ,但做到完全脫離子女照顧還是很少,也許有的老人就覺得,我有退休金有老了就自己養老,實在不行我去養老院。但這話也是賭氣的話,到了身體不好需要陪伴的時候,也只有子女才能盡心照顧了,完全不依靠子女,是不現實的。像我奶奶那個年代,一個家庭四五個子女,養老的選擇就廣了,可以選擇在幾個子女家輪流住幾個月,也可以看哪個子女最孝順,就讓他養老。但是現在更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樣的話選擇範圍就少了,那么女婿養老和兒媳婦養老,到底哪個更加靠譜呢?
  • 75歲老人坦言:晚年只要做到這3點,兒女會爭著養老
    於是很多老人都會提出要跟子女一起住,要能夠滿足這些要求的年輕人卻很少。75歲的鄰居李阿姨現在和兒子住在一起,有著幸福的晚年生活。當我們問她是怎麼能讓自己過得這麼好時,她坦言:「現在的大部分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如果老人和他們一起住,就需要在生活習慣等多方面進行磨合,可以說是很不方便了。而且老年人老了以後還需要人照顧,現在的年輕人都忙於工作,哪有時間呢?
  • 人到老年,兒女和金錢哪個養老更靠譜?3個老人說出了答案
    導語以前老人的思想,都認為養子女,就是為了以後,有依靠,讓子女養老,就想著老了之後能指望子女。但現在的人思想越來越開放,覺得養兒防老不靠譜,就自己存錢,為自己養老,讓自己安心過完晚年。老了之後,金錢和兒女哪個更靠譜?一起來看看這三位老人的心裡話。
  • 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有啥區別?這2個75歲老人說了心裡話
    那麼有錢和沒錢的老人,晚年生活到底有啥區別呢?聽聽這2個75歲老人的心裡話。傾訴人:周女士我今年75歲了,城裡人,老伴已經去世10年了,老伴去世以後,我一直一個人生活,我有房子有退休金手裡還有存款,經濟上沒有任何壓力,也不擔心自己負擔不起自己的養老費用。
  • 只用錢養老,完全不依靠子女靠譜嗎?70老人的感悟,真實又殘酷
    ,還是自己手裡面有錢靠譜點,這樣就可以自己給自己養老,完全擺脫依靠子女來養老的困擾,甚至於我們有些老人還拋出了:「養子女防老,不如用錢養老」這樣的一種觀點。那麼這句話,我們猛然一聽好像是有點道理,可是事情就真的像我們有些老人所想像的這樣簡單嗎?我們今天就來聽聽一位70歲大爺的感悟,或許他的答案,能給我們大家帶來一絲啟迪和警醒。
  • 為什麼老年人不願告訴子女存款數?過來人的建議,養老還是靠自己
    在某平臺上,看到一個年輕人問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有的老年人不願意告訴子女存款數?就算是獨生子女的父母也這樣,他們在怕什麼?養老新觀念,靠兒靠女不如靠自己,有太多的事實告訴我們 養老還是要靠自己才行。這就是為什麼老年人不會告訴子女有多少存款的原因,不用問了,老人告不告訴兒女,兒女就不要強逼了。那是父母的養老錢,年輕人就不要惦記了。
  • 存款交給子女,養老如何保障—存款百萬無家可歸
    中國的傳統觀念是養兒防老,所以很多父母為了子女結婚買房等可以傾其所有,有些父母甚至把餘錢留給孩子幫忙存款,如果母慈子孝倒也結局圓滿,可遇到不肖子孫,老人手頭無錢,晚年不免悽涼。跟她說你現在有錢兒子媳婦孝順,萬一你不幹了,兒子媳婦不願意和你一起住,錢又不給你怎麼辦?錢在你這裡,將來住在一起你每個月給幾千生活費,他們需要錢時你支援,那時候你是有心理優勢的,孩子們也會更感激。人性有自私的一面。阿姨很堅決的說,不會的,兒子兒媳別提有多孝順了。看阿姨這麼自信,提了幾次也就不再說了。
  • 65歲老人感悟:做好這5點,晚年不給子女添負擔,養老靠自己
    有些老人就會在退休前,提前為自己做好各種準備,不想給孩子們添加負擔。那些為自己準備好退休後生活的老人,他們過得很開心和自在,靠著自己曾經積攢下來的錢,不僅改變了自己晚年生活條件,還幫助孩子減輕生活中的一部分負擔,一家人和睦相處。
  • 不要求子女養老的老人是什麼心態
    我認為不要求子女養老有如下幾種情況。第一是老人有養老金,有存款,不需要兒女的資助,自己身體健康,有老伴的陪伴,兩人都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儘量不麻煩兒女。心態積極樂觀向上。第二種情況是老人沒辦法,靠兒子養老怕看媳婦的臉色,住在兒子家也怕影響兒子兒媳的關係,有的住在女兒家也怕看女婿的臉色
  • 一位70歲老人的醒悟:永遠不要把自己的養老錢,交給子女
    ,等到了晚年,子女一定會孝順,但可惜的是,很多父母為子女付出所有,到了晚年才知道,錢只有放在自己手裡才有保證,遇到不孝順的子女,不僅不會幫老人養老,甚至還要看子女的臉色過日子,甚是可悲。秦大爺說得最多的就是,千萬不要跟他一樣太實誠,把自己所有的積蓄給子女,指望晚年子女會給自己養老,把自己的晚年幸福賭在子女身上,一不小心就會全盤皆輸。秦大爺年輕的時候頭腦好,在村裡人都在老家種田的年代,秦大爺就開始出門打工了,經過十幾年的打拼,終於在市區買了房子,把老伴兒和唯一的兒子接到了城裡。
  • 自己養老還是靠子女養老被掏空的老人有話說,太現實了
    自己養老還是靠子女養老,被掏空的老人有話說,太現實了,現在的年輕人一說起今後養老,都說現在壓力大的還挺不過去,誰還管幾十年後的事,說是這麼說。但是看看身邊的老人被子女棄養了,被兒子趕出了家門,另一個有一大堆孩子卻沒人養,心裡也不免發毛,所以自己養老還是靠子女養老,真是個大問題。
  • 養老靠子女好,還是靠自己年輕時就早做好養老規劃好,哪個更靠譜
    我個人是比較認同養老還是靠自己年輕時就早做養老規劃更好,首先人到了老年,身體各項機能退化了,身體沒有年輕時那麼健康,行動也遲緩了,腦子反應也慢了,有的老年人連生活自理能力都喪失了。這個自然老化的過程,讓人難過,卻也無法逆轉,每一個人都會面對老去這一自然過程。
  • 一位72歲父親的自述: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存款,全部交給子女
    導語很多父母都認為,只要對子女好,晚年就會過得好,因為一直你付出了那麼多,所以你肯定會回報老人,為老人養老。但是現實永遠比想像殘酷,子女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有的不但啃老,還不孝順。所以老人,到了晚年之後一定要好好管好自己的錢,誰都不要給,因為手裡有錢活得才有底氣,不管做什麼事情也不用擔心沒有錢用。還可以預防不孝順子女,如果子女不孝順那麼也不用擔心養老問題。一位72歲父親自述:「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存款,全部給子女,因為老了之後就會發現錢真的很重要,手裡有錢才有底氣。」
  • 75歲老人的自述:如果可以做到這四點,晚年兒女爭著養老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讓兒女爭著養老呢?我姥姥75歲大壽的時候,為了給姥姥祝壽,我坐了一夜的火車趕回家。姥姥生日當天,我看著舅舅和我姨她們對我姥姥的那股親密勁,桌子上別有心意的大蛋糕,由衷的為我姥姥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