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和兒媳養老,誰更靠譜?兩位超75歲老人現身說法,都挺好

2020-08-27 夢幻的笑容

現在很多年輕人談起自己的養老,說以後老了就要去找養老院養老,只要有錢啥也不怕。

這也是在城市裡一部分老人的待遇,畢竟去養老院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如果兒女不在身邊,養老院的生活也不是那麼容易,而在農村的大部分老人,最後養老還是得依靠兒女。

超過75歲的老人心切體驗,說出了其中的真相。

張阿姨76歲

我今年七十六歲了,老伴已經走了挺多年。以前年輕的時候,就生了一個女兒,也算爭氣,考上了大學,嫁到了城裡。

老伴走之後,我一個人在農村裡孤孤單單的。女兒曾經說過讓我去他們家養老,當時我還能動得了,身體沒有什麼大毛病,覺得住在女兒家也不太方便,畢竟靠女兒,等於靠女女婿。相見好同住難,我堅持沒有去。可是近兩年身體確實越來越不行,動不動就生病,旁邊沒有個人照顧,女兒也確實不放心。



我還是跟著他們去了城裡,住到她們家裡去,方便他們照顧。說實話,因為我是獨生女兒,女婿還算比較有孝心的,他覺得女兒照顧我也是很應該。說實話,有這樣的女婿,真是算很不錯了。

怎麼說都是兩代人,而且他們習慣於城裡的生活,講究衛生,而我因為從小在農村長大,習慣於農村的生活,很多生活習慣,衛生習慣都不一樣,漸漸地住在一起,磕磕碰碰的總是有。女婿雖然沒說什麼,可是我從他的表情語氣裡還是能夠聽出一些不樂意。



後來我主動向女兒提出了要回農村住,我說我在城裡還是不習慣,還是讓我回農村吧!

女婿也假裝挽留了一下,後來跟女兒商量,在農村,給我請了個保姆照顧我的日常起居,偶爾星期六星期天女兒會跟女婿一起回來看我。

這樣的女婿也算是很不錯的。一個人的生活很孤苦,可是人老了,就這樣總得獨自面對孤獨。

想想有兒有女兒女婿,這樣就已經算個安慰了。



龐奶奶,77歲

我們農村人一輩子在田地裡勞作,給兒子娶媳婦,蓋房子,帶孫子,一輩子都是忙忙碌碌的,儘量做好自己的位置。

知道以後養老還得靠兒子。實說是靠兒子,實質上是靠兒媳婦。兒媳對你好,兒子才能安安心心對你好,而且照顧人還是女人做得更多。

所以從兒媳婦進門那一刻起,我就認認真真對她,把她當成自己的親女兒,經常他們兩口子吵架,我都會偏幫自己兒媳而批評自己的兒子。



我深知道兒子是自己的,你怎麼罵他都不會跑啊,兒媳婦是別人生的,從小不跟你生活在一起,你如果對她不好,還幫著自己的兒子罵她,心裡很快就會有隔閡,容易鬧矛盾。

孫子出生我也盡心盡力的把孫子帶大,所以我們婆媳關係很好。媳婦雖然不能像對親生母親那樣對我,可是也是很親近,很孝順的。



現在我老了,我們住在農村有大把的地,我們並沒有住在同一個房子,反而是住在隔壁的兩個房子。前段時間我還能動,我會經常跑到他們家去幫忙做做家務喂喂雞鴨。

這幾年我身體不怎麼能動了,兒子兒媳也是挺孝順的,煮好飯菜拿到我面前,經常還會跑過來問我有什麼需求什麼的是否需要幫忙洗衣服什麼的。



病痛也會經常給我醫治,當然,我們農村其實不興去醫院,一般有些小病痛,都是自己跑到山裡取點草藥煎來吃,兒媳婦就經常做這個事情。

覺得我做的最對的事情就是這輩子對兒媳婦好,現在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結語

有一些老人對自己兒媳不好,現在她老了,兒媳連看都不看他一眼,有因必有果,人心都是肉做的,你對她好,她才會對你好。



誰都不敢說自己的孝心能夠報答父母的恩情。中國父母都為孩子付出了一生,到晚年卻不一定能夠得到子女的善待,很多人會老無所依,甚至晚景悽涼。

養老從來不是靠什麼制度,而是在人心,你的心氣到,能不管老人?心氣不好,就把老人當成一種累贅,視而不見他們的辛苦。



女婿養老靠譜,還是兒媳婦養老靠譜,其實都沒有統一說法,主要就是看那個人的內心,也要靠老人年輕時候怎麼對待這些年輕人。一般人都能將心比心,剛嫁過來的時候,你為她付出,她也能夠在你老的時候給你養老。

也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盡好自己的義務,希望每個老年人都能老有所依。

相關焦點

  • 女婿和兒媳養老,誰更靠譜?3位80歲老人現身說法,心酸又無奈
    一個個都想著到養老院去。老公不假思索地說道:養老院那是城市裡有錢的人去的,農村的老人到頭來還不是得靠自己的孩子。漸漸老去的60後70後,趕上獨生子女政策,不少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有人說,養老,靠兒子就等於靠兒媳,靠女兒就等於靠女婿,倘若他們不同意啊,那要想自己親生的孩子對你能有多好,也是假的。
  • 兒媳和女婿養老,誰更靠譜?3位82歲老人的心裡話,心酸又扎心
    導語有一位老太太說,到了晚年之後,她想去養老院,他有個獨生女,但她不想和女兒住在一起,要是和女兒住在一起,只會拖累女婿,所以她打算到了晚年後,她就去養老院。還有一位奶奶說,他有一個兒子,但是兒媳靠不住,可惜根本就不可能會為她養老,本身她和兒媳關係就不怎麼好,總是吵架,所以她覺得老了之後去養老院安心一點。
  • 女婿和兒媳婦養老,哪個更靠譜?3位老人的回答,很現實
    像我奶奶那個年代,一個家庭四五個子女,養老的選擇就廣了,可以選擇在幾個子女家輪流住幾個月,也可以看哪個子女最孝順,就讓他養老。但是現在更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樣的話選擇範圍就少了,那么女婿養老和兒媳婦養老,到底哪個更加靠譜呢?
  • 養老指望女婿和指望兒媳,哪個更靠譜?過來人說出實情,戳心窩
    提到養老,對上了歲數的人而言,可以說都有自己的一個故事。那麼指望子女給養老,到底是女婿靠譜還是兒媳靠譜呢。鄰居李大媽說自己去兒子和女兒家分別住了一段時間,兒子和女兒還好說,就是兒媳和女婿,真的是一言難盡。然後李大媽發現有關養老,在可以自理的時候還是指望自己最靠譜。
  • 兒媳和女婿,老人指望哪個養老更靠譜?其實還有更好的選擇
    於是,就有人好奇了,兒媳和女婿,父母指望哪個養老更靠譜?大多數人估計都會說兒媳,然而在我看來,還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不依靠子女養老,靠社會更好。這倒不是我誇口,現實中的養老院和抱團型養老都比靠子女強太多,屬於新型養老模式,一起來看下吧。
  • 人到晚年,女兒和兒媳究竟誰更靠得住?兩位老人說出真相
    回到家後,我回味著兩個大媽的對話,思考著她們討論的話題:在養老問題上,到底是女兒靠譜還是兒媳更靠譜呢肖阿姨:其實女兒兒媳都一樣,靠不靠得住主要看人品,看你對她們好不好肖阿姨既有女兒也有兒媳,她自己的身份也既是女兒又是兒媳,肖阿姨說:「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不是絕對的,一是要看人品,二是要看你對她好不好。人品不好的,不會孝順父母,更不會孝順公婆;父母對女兒不好或者公婆對兒媳不好,又怎麼好意思指望對方盡心地孝順自己呢?」
  • 晚年和兒媳住還是和女婿住,哪種更適合養老?70歲老人說了實話
    對老人而言,上了歲數到底是住兒子兒媳家,還是住女兒女婿家?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己養老呢?今年已經70歲的張大爺,原本是和老伴一起住,前幾年老伴走了,張大爺就一直自己住,兒子和女兒也說過想讓張大爺去自己家給他養老,可老人都拒絕了。在這個話題上,張大爺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 到了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3個75歲老人說了心裡話
    而有些生了女兒的家庭在她們年邁之時也是各種後悔,女兒總是因為家庭和個人原因不能陪在自己身邊,需要人寸步不離照顧的時候,女兒根本脫不開身來照顧自己,照顧自己的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兒媳身上。到了晚年,到底是自己一手養大的女兒更靠得住,還是對自己有贍養義務的兒媳更靠得住?
  • 「寧可靠女婿養老,也不和兒媳住一個屋簷」老人給出理由,戳心窩
    所以林大媽就決定以後養老就指望女兒女婿,而每個月則讓兒子兒媳出1千塊錢,算是他們給自己的「養老錢」了。於是就和女兒商量想要在她家養老,而女兒徵求了女婿意見,女婿表示只要林大媽願意,住多久他都願意。女婿的觀點是,現在女兒女婿和兒子兒媳一樣,都有義務給父母養老。嶽母住自己家,是應該的。住兒媳家,兒媳不待見,兒子也寡言寡語讓人受不了「寧可靠女婿養老,也不和兒媳住一個屋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住兒子家,讓林大媽感覺太糟糕。
  • 人到晚年,指望女婿養老靠譜嗎?先聽聽女婿們的真心話
    沈先生的觀點是女婿就如同兒媳,若男人希望媳婦和自己一起贍養自己父母,那當嶽父母需要養老的時候,自己就同樣有義務和媳婦一起去贍養嶽父母。生活中確實有這樣一類老人,他們年輕甚至年老的時候都是重男輕女的,往往是好事想著兒子,遇到難事了才想起來還有個女兒。有的老人甚至還對女兒很不好,女兒做錯一點事就各種打罵,相反對兒子則是各種嬌慣。面對這樣的老人,有不少女婿的心聲都是,要不要給嶽父母養老,就看媳婦什麼態度。畢竟嶽父母是媳婦的親生父母,如果媳婦願意給他們養老,那自己也同意。
  • 到晚年才醒悟,別指望兒媳和女婿養老,他們連「近親屬」都算不上
    文|文兒隨著老齡化的到來,養老問題已經成了很多人不可逃避的現實。鑑於這兩年,有不少兒媳婦提出公婆不幫忙帶孩子,以後自己就不負責養老。一些老人逐漸對靠兒子兒媳養老失去了信心,反而將目光轉向了女兒和女婿。要知道,她也算是城市裡住了大半輩子的人,對生活還是有所追求和講究的。女婿的嫌棄讓她既難堪又很不是滋味。更為現實的是,以前沒在一起住時,女婿每次見她都很是尊重,而現在住一起反而各種嫌棄。種種瑣碎,讓她徹底明白,靠自己的養老金養老才是正道,女兒雖然孝順但女婿是指望不上的,畢竟不是親生的,所以還是別去添堵了。
  • 75歲老人的自述:如果可以做到這四點,晚年兒女爭著養老
    僅僅只是看看孩子是胖了還是瘦了,給孩子做一頓可口的飯菜都能讓她們獲得一種經濟上無法獲得的愉悅,這種感覺會很持久,也更真實。那麼如何才能做到讓兒女爭著養老呢?我姥姥75歲大壽的時候,為了給姥姥祝壽,我坐了一夜的火車趕回家。
  • 兩位老人的養老,一位靠自己,一位靠子女,誰的晚年更幸福?
    人老了,都想有一個幸福的晚年,最好的場景就是父慈子孝,兒孫繞膝。沒有病痛,沒有煩惱,與自己的老伴相攜走完人生。那麼,養老靠誰呢?靠子女還是靠自己?老李和老王,是一對老同事,年齡相仿的老哥倆同一年退休,都是重型機械廠的車間操作工。工作了一輩子,終於可以歇下來了。
  • 75歲老人醒悟:養老靠的不是子女和存款,真正靠譜的是這兩樣
    75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每天早起一人騎一輛三輪車在院區裡轉彎。宋阿姨倆口子都是單位裡的高工職位退休,所以經過這些年的漲幅,退休金已經比年輕人的工資還要高。兩個兒子雖說不經常回來,可捨得為老人花錢,不僅給錢,還經常寄一些高檔的保健營養品回來。宋阿姨年輕時就善於理財持家,也存下了不少的積蓄。按照常理,宋阿姨老兩的晚年生活應該過得很好很愜意的,可事實也並非如此。
  • 養老是靠兒子女兒,還是靠兒媳女婿,3位80歲老人說出事實真相
    漸漸老去的60和70後,都趕上了獨生子女政策,不少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那麼對於普遍只有一個孩子的60和70後家庭而言,人到晚年養老是靠兒子女兒,還是靠兒媳女婿,哪個更靠譜,以下三位80歲老人的現身說法,看看這些過來人的回答,很現實,卻不無道理。
  • 金錢和子女,哪個養老更靠譜?這三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面對養老,金錢和子女究竟哪個更靠譜,成了一個令老人們糾結不已的問題。張大爺,61歲,退休工人:把錢都留給孩子,孩子養老雖然現在很多「新型養老」被吹得天花亂墜,但我還是會選擇讓孩子養老,我的積蓄和存款也都會毫無保留地給孩子。
  • 看看兩位75歲老人的處境
    婆媳因為同愛的一個男人而組成了一家人,女人本來就愛比較,何況還是和自己爭位置的女人,所以婆媳相處起來,都是千百年來難以解決的問題。有人說婆媳關係之所以難相處,那是因為彼此都把對方當外人,甚至還有點看笑話的意思,這才是兩人無法解開疙瘩的原因。都說前十年看婆,後十年看媳。
  • 沒有兒子,指望女婿養老的老人,晚年日子過得如何?現實引人深思
    沒有兒子,指望女婿養老的老人,晚年日子過得如何?秦阿姨的經歷雖說只是一個個例,不過也還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的。這樣的現實也引人深思。指望女婿養老到底靠譜不靠譜?首先,我們先來說說這幾方面的事實。女婿身上的責任也很重:女婿指不指望得上是其次,就是女婿願意給嶽父嶽母養老,那麼別忘了一個事實,女婿還有自己的雙親需要贍養。除了養老,他更是需要養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孩子,可以說這都是女婿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這些如果都指望女婿一個人,女婿能不能吃得消。
  • 人到晚年,誰是你最值得的依靠?這位75歲老人的經歷告訴你答案
    當步入晚年階段的時候,如何才能夠平穩度過,是每個老人最現實具體的問題。人到晚年,誰才是你最值得的依靠?這位75歲老人的經歷告訴你答案,不是兒孫,不是老伴,而是自己。75歲的張阿姨是我們太極隊裡年紀算大的老人,胳膊腿都還很結實,每天騎自行車來廣場跟著大家一起晨練,然後再去菜市場買些菜回家。
  • 75歲老人哭訴:在兒女家各住一個月後,才明白晚年能依靠誰
    老人含辛茹苦把子女養大,指望將來老的那天能有所依靠;老人辛苦一輩子,操心一輩子,就希望能安度晚年,有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每況愈下,老年該依靠誰?兒子、女兒還是養老院呢?我們聽聽75歲的老人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