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決定了他未來成長的高度

2020-08-06 終身成長必修課

01 我們的思維塑造了我們的未來

說到思維大家並不陌生,它是指我們用頭腦進行邏輯推導的屬性、能力和過程。可以這麼說,思維是我們人類的獨特自然屬性,是一種高級認知活動,因為只有我們人類才善於思考。


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決定了他未來成長的高度

思維是我們人類的獨特屬性

在生活中,當我們運用大腦進行各種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思考、決策、概括總結等的時候,都是在運用我們的思維。

雖然我們每天都在不知不覺中使用我們的思維,但是卻很少有人會去有意識地去關注、思考和反思我們自己的思維本身。當然,也的確有那麼一小部分人能夠去思考自己的思維,通過不斷改變來提高自己思維的質量。

因此我們發現,雖然我們大家都是在無時無刻地運用著思維,但是每個人的思維質量卻各不相同。

那些有意識思考和改善自己思維質量的人,往往能夠取得更高的生活品質和人生成就。

而那些擁有著糟糕的、低質量的思維的人,從不想去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以及改變看待事物的習慣方式,更沒有去思考和有意識提升自己的思維質量,其結果往往是過著平庸的生活,未來也不會有太大的發展,有的甚至是過著失敗的人生。

《思辨與立場》一書中作者講到:「你對自己思維每次是好是壞的重要洞察都將顯著地提升你的生活品質。」我們發現,當一個人擁有著低質量的思維習慣,就會直接影響他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

可以這樣說,是我們的思維塑造了我們的未來,而一個人的思維質量越高,未來成長的高度也會越高。

02 高質量的思維看問題更具遠見性

之所以說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決定他的未來成長的高度,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質量思維往往看待問題更具有遠見性。


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決定了他未來成長的高度

高質量的思維看問題更具遠見性


與之相反的,低質量思維看問題往往就會表現為缺乏遠見、目光短淺,更在意當下一時的得失和眼前的利益,不從長遠的角度去思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短視思維。」

成長是一輩子的事兒,只有在思維上更具遠見性才能更好地成長。

比如,在工作中你是以給老闆打工的心態工作還是以一種讓自己鍛鍊和成長的心態工作?

具有高質量思維的人絕不會聚焦眼前的利益與得失,而是更專注於自己的長遠發展和成長。將自己的每一份工作都看成是自我鍛鍊和成長的機會,其實說到底,我們工作就是為了自己成長。

具有成長的遠見性思維的人往往會制定清晰的未來成長目標和規劃,不會整日虛度光陰,而是能夠腳踏實地,在準確評估自己能力的基礎上,認準目標和方向,長期堅持奮鬥,一步步努力向目標前進。

此外,具有成長的遠見性思維的人能夠將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時間都聚焦在自己的成長上,而不會什麼都想幹,四下分散精力。他們知道什麼對成長更重要,知道如何做出取捨。

最後,具有成長的遠見性思維的人會以踐行終身學習和成長的成長性思維為理念,以五年甚至是十年的視角和尺度去思考和規劃未來。

培養自己面向未來的遠見性思維習慣,嘗試不斷地超越自己過往的生活,這樣才能完成以前你所不能及的事情,才能實現更高的人生成就。

古往今來,凡大成者,必有長遠眼光。具備高質量的遠見性思維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只有著眼於長遠才能不斷創造出人生的新高度。

03 高質量的思維看問題更具深度性

一個人的思維質量高不高,其中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你看問題時有沒有深度。越是高質量的思維看問題越有深度,看問題的越有深度,越有利於提高成長的高度。

有的人看問題只看現象,只看表面,這樣的思維質量就不高。而具備高質量思維的人往往能夠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看到事物的底層規律和邏輯。

一個更具深度性的高質量思維往往有著較強的洞察力,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比如事物的本質規律、事物的深層原因等。

道家的創始人老子的思維就具有極強的深度性和洞察力,他老人家能夠透過世間萬象看到整個宇宙和自然的根本規律,幾乎達到了智慧和思維質量的最高水平。一部《道德經》能夠流傳幾千年,而且其中的道理更具有深遠的洞見性,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都將對我們治國、做人做事有著根本性的、重大的指導意義。

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同樣也是非常具有思維深度和洞見性的,對於抗日戰爭的形勢和判斷遠超其他人,正是基於毛主席的深刻洞見性,才制定了持久戰、遊擊戰等有效的作戰策略,也正是有了毛主席對戰爭形勢準確洞見和判斷,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在投資領域,著名的投資大師巴菲特和芒格兩人,非常善於對投資底層規律的深層思考,思維質量的深度性非常強,總是從價值投資的本質層面以及人性的角度去想問題,才能在投資領域取得那麼高的成就。

在股票市場上,大部分炒股的人都是從現象和表面去看問題,沒有高質量的思維深度,其結果註定是成為被割的韭菜。

生活中,大部分普通人只能看到冰山露出來的部分,也有少部分人善於思考,能夠看到冰山隱藏在水裡的部分,而二者的差異就是思維的深度性不同,自然其人生的成就和高度也不同。


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決定了他未來成長的高度

思維越具有深度性,成長才能越有高度。

04 高質量的思維看問題更具全面性

高質量思維看問題時能夠從多個角度和層面去思考,因此更具全面性,也更客觀和科學。而低質量思維總是從習慣的角度去看問題,時間長了就容易形成單一性思維或片面性思維。

我們都知道,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會有不同的答案和結論,也就會產生不同思維方式,而不同的思維方式又會導致人和人之間的差別。

擅長從多角度看問題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比單一思維的人更有創新性,同時看待事物也更全面和客觀,更有利於高效地成長。

就拿看待成長本身來說,我們就應該從多個角度去看。一個人的成長不僅是技能和本領的成長,也是認知的不斷升級,更需要內在格局和心靈的成長。如果只增長外在的技能和本領,忽略了內在修為的成長,最終的成長高度不會太高。

因此說,一個人只有內外兼修,全面成長,才能取得更高的人生成就。

高質量思維的全面性特徵能夠讓我們擺脫視角的單一性和片面性,你看待問題越全面,人生成長的高度就會越高。

05 高質量的思維看問題更具理性

一個人是否具備高質量思維還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看待問題時是否能夠更具理性。

生活中,總是有這樣的兩種人,一種人發生問題時擅長理性思考,更多表現的是理性思維;另一種人在發生問題時更多的是非理性思考,容易衝動,容易感情用事。

不可否認的是,擅長從理性角度去思考的人,人生的成長質量和高度就會越高。尤其是當我們面對人生重要決策和岔道口的時候,比如和誰結婚、選擇什麼職業、在哪裡發展以及重要習慣的養成等等。

理性的人更能客觀冷靜,能夠在多個選擇中找到相對最優解,在人生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和選擇上都能都理性對待,能夠邁好成長的每一步。

而那些習慣感性決策,總是表現得非理性,其成長的質量和高度就不會太高。人生成長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感性決策錯誤就可能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發展。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非少見。

記得前年有個參加創業大賽的選手,個子不高,皮膚略黑,30多歲的年齡行為舉止中總是帶著一絲拘謹,還有一些脫離社會的感覺,帶著實用新型專利項目來參加比賽。

經過自我介紹才知道,其實他是坐了十年牢才出獄不到半年的創業者,說起當年因防禦過當衝動殺人的事也是百般後悔。

當年二十多歲的時候他開了一個小飯館,一天晚上有幾個社會混子來搗亂,實在無法忍受羞辱的他失去了理性的控制,沒有選擇先報警,而是選擇了殺人。

一個非理性衝動的決策就帶走了一個人十年的青春。其實他就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並沒有任何壞心眼,就是因為一時的衝動才導致這樣的人生結果。

好在他又做了一個正確的理性決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在獄中積極悔改,還發明了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了一定的減刑。出獄後也是積極向上,參加創業大賽,重啟了自己的人生。

在成長的過程中,多一些理性思考和決策,少一些感情用事,才能成長的更順利,少走一些彎路。

06 結語:用批判性思維提高我們的思維質量

在《思辨與立場》一書中,批判性思維的概念是指:「當我們以提升自己思維為目的去思考自己的思維時,就是具有了批判性思維。」

簡單來說就是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思維,通過對思維有意識的練習、改善和提高,讓自己的思維更具遠見、更有深度、更加全面、更加理性,使思維質量不斷地提高。

思維質量提高了,也就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和未來成長的高度。

有什麼樣的思維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一個人的思維質量的好壞就決定了未來成長的好壞。

思維的質量最終決定的是人生的質量。

相關焦點

  • 你的思維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真正的高手,都善於規劃自己的未來。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還有一句話:格局決定結局,可見,一個人的思維格局有多重要。看一個人,首先要看他的思維格局。你的思維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古今中外能成大器者,必有過人的品質,異於常人的天賦,強於常人的自律,勝於常人的思維。
  • 你的思維迭代速度決定了你的成長高度
    其實每日的寫內容,正式逼迫自己,一定要看到自己每天的思維迭代,沒有迭代就是退化,沒有成長就是倒退,因為世界發展太快,我們不追上,就會被社會狠狠的懲罰。因為你的迭代速度慢,甚至沒有迭代,有的人工作了10年,整個思維還是大學生的思維。像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在社會上獲得成功呢?所以,每日的不斷自我反省,不斷的自我成長,迭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未來不是靠體力,靠吃苦就能成功的,一定是靠個人的成長,個人的認知升級。
  • 五個頂級思維,思維的深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思維的深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人生,就是一場邂逅問題的修行。不論是走荊棘的小路,還是寬闊的草原,問題就像腳下的路,一直走才會延伸。而命運,就藏匿在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裡。一起體會這5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頂級思維方式,學會像聰明人一樣思考。
  •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你人生的寬度和高度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你人生的寬度和高度。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一個人的格局,就決定著你未來的走向。格局大的人,將來就飛得高,跑得遠,人生之路就會走得好。格局小的人,註定一事無成!一個人格局大小,決定著你生命的高度和寬度,決定著你生命質量的好壞,決定你美好願景能否實現!格局大的人,具有鴻鵠之志,有雄鷹展翅之心,志在高遠。這類人,不安心平庸,人生之局布的寬闊,在人生這個棋局對弈中,可以上下左右馳騁,無形中就會佔有優勢。
  •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把思維重心放在當下,在過程中逐漸的沉澱。
    我們發現,當一個人擁有著低質量的思維習慣,就會直接影響他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品質。可以這樣說,是我們的思維塑造了我們的未來,而一個人的思維質量越高,未來成長的高度也會越高。高質量的思維看問題更具遠見性,之所以說一個人的思維質量決定他的未來成長的高度,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質量思維往往看待問題更具有遠見性。
  • 你的思維層次,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層次一個人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NLP理解層次」把人的思維分為六個不同的層次,其核心劃分的依據就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這類人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喜歡抱怨,你跟他接觸的時候負能量滿滿。有不少人也知道抱怨不好,但是他們總是改變不了這個習慣,核心原因就是沒有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在於自己的思維方式出現了問題,從而給自己帶來了諸多困難。第二類是行動型當出現問題的時候,這一類型的人總是思考,可能是自己做的不夠多,才會導致問題的出現。
  • 《終身 成長》:成長從改變思維開始
    德韋克博士所寫,書中主要分析我們大腦的兩種思維模式以及它們對我們的學習、工作所帶來的影響。 卡羅爾博士和其團隊多年來通過對成功這一領域的研究發現,一個人能獲得多大的成就,並不取決於天賦和能力,而是受到追求目標過程中的思維模式的影響。只有用正確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突破自我成長的瓶頸,提升自己創造幸福和財富的能力。
  • 一個人的格局大小,決定人生的高度
    真正的強者,從不懼怕承認別人優秀,也不拘泥當下的成敗,而是能看到彼此的差距,意在未來。這就是格局。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既然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就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絲缺點。一個人如果不能接納他人的短處,總是挑三揀四,就很難交到真心朋友。真正有格局的人,懂得在相處時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他們明白,善待別人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善待自己。第三,格局大的人能記住別人的好處。
  • 成長型思維:厲害的人都是成長型思維
    這兩種思維決定了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做事的原則。我們現在的人都極力反對一個東西,叫做雞湯,因為看了那麼多雞湯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可是當我回想起我之所以能走到現在這個地步,是什麼成就了我?固定型思維又是什麼?樊登給這兩個思維進行了高度概括,它們分別對應兩個基石假設。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是固定不變的。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就分為這兩種人。
  • 思維決定你的未來,不管你在什麼位置,永遠不要混日子
    身份的轉變,我們關注的內容就遠不止是微商了,還有社交零售,社交電商,社群社區等等,我們只有在思維上轉變,才能讓自己脫離原有的屬性,同時,收入的上限也是一個人的思維決定的。每個人都會有野心,區別是有的人野心大,有的人野心小,當你嘗試過一次成功的滋味,你就會想再來一次。
  • 人生的格局決定著你的高度
    人生的格局決定著你的高度,格局不單單是做人的格局,更是你的眼光,當你的格局大了,你的視野也就大了。做人不要小氣,更不要斤斤計較,因為你的小氣就影響著你的格局,可能你的思維模式都跟一般人差不多。 我覺得格局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它包含著很多含義,我覺得格局也代表著你看問題的想法。當你遇到一些問題,你是如何處理問題,我覺得這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因為處理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只是格局大的,也許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單單思考著自己。
  • 心理學:一個人和父親關係好不好,決定了他未來婚姻的質量
    我身邊的一位朋友小A:從小,她和自己父親的關係很不好,他的父親喜歡喝酒,脾氣暴躁,一喝醉酒就喜歡摔東西,有時候還對她冷暴力,所以從很早的時候她就比別人成熟,經常和我們說,這輩子最大的敗筆就是有這麼一個父親,當問及以後的配偶要求時,她甚至說:這輩子最怕嫁給父親這樣的人
  • 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是系統思維
    拆解思維的本質,是為了從整體到局部,把問題展開具體細化描述,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點(著力點),以便於在這個問題點上找出相對應的解決問題的知識策略。比如曾經有一個朋友,說自己聽過公司的很多演講,可是輪到他要參加公司的一次產品演講時,自己還是犯難了,查閱網上的很多資料,還是沒有梳理出頭緒,問我「怎樣才能讓自己快速學會演講」。
  • 決定女人的人生高度,從來不是學歷和出身,而是這三種思維方式
    因此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真正決定她高度的,從來不是學歷和出身,而是她對人生的思維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有哪三種思維方式可以決定女人的高度。正是這種「巾幗不讓鬚眉」的思維方式,才讓木蘭遠遠超過當時的柔弱女子,凸顯了她自我人生的高度。女人本性,適當服軟人們都說女人是水做的。難道是因為女人生性喜歡流淚?可能有這個原因吧。
  • 思維方式不同,人生高度不同
    而人與人最本質的差距,一是思維方式,二是看待問題的本質。此兩者之不同,決定了我們「頭」內裝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是本質的。1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他的高度我曾經看過一個記錄片叫《人類》,發現人和人細細看起來外表都很像
  • 努力決定了你做事的深度,你的思維才決定了你的高度
    看一個人,首先要看他的思維格局。二十多歲,是面臨人生選擇最多的時期。比如,畢業了,去大企業還是小公司?去大都市還是小城市?職業生涯,是選擇做通才,還是做專才?談戀愛了,是選擇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你是什麼樣的思維格局,就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 五種思維模式,決定你一生的高度
    每個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經歷,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式,然後再用這個思維模式,去理解世界,面對人生。因為思維模式的不同,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做,結果也會截然不同。我將跟大家分享五個思維模式,讓你在漫長的人生路上走得更遠,也更從容。
  • 格局,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思維層次的差別就是高度之差,而高度之差帶來的是全方位的差異。一個人的心胸與眼界,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想要走得長遠,企業想要基業長青,格局很重要。馬雲說「一個企業家的格局,決定了一家公司的未來。」
  • 擁有成長型的思維和堅定不移的態度,才能決定人生的格局
    格局是什麼,是一個人看問題的層次與境界、深度與高度。簡單來說,你的心有多寬,你的舞臺就有多大。聽說過「螃蟹效應」嗎?一筐螃蟹,就算不加蓋,它們也很難逃出來。因此,擁有成長型思維,拓寬自己的思路,還要相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實現人生的逆襲和人生的無限可能。
  • 成長型思維:天花板有多高,我自己來設定
    這裡面有一個比較隱蔽的原因:時間放大了變化,把每個人的成長速度清清楚楚地展示在我們面前——有的人早早觸碰了成長的天花板,不再成長;有的人已經站到很高的位置上,卻還在加速成長。這種差距太傷自尊了。每個人都會碰到成長的天花板。它或高或低,或透明或清晰,決定了我們此生可以達到的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