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是怎樣的婚戀觀?

2020-10-11 北笙姑娘

不知道為什麼,身邊不想談戀愛結婚的朋友越來越多,尤其是女孩子,無論家裡怎麼催婚,就算快要錯過專家建議的最佳生育年齡,她們仍然不想那麼快就踏進婚姻的「殿堂」。

前不久,朋友的媽媽給我打電話說讓我勸一勸朋友,別再一個人在外邊到處漂泊,了,家裡的相親也是一次不去,她說作為父母很擔心自己的女兒就這樣一直孤獨下去。我的這個朋友,從我認識的時候起就很獨立,什麼事都靠自己,尤其在父母面前,總是一副獨立懂事的樣子,冷靜理智。

有一天我們一起吃飯,偶然談起這個話題,我問她為什麼不想談戀愛結婚,難道是忘不了前任?她笑了笑,那你呢,你又是為什麼?接著她說出了一句讓我如鯁在喉的話,理由很簡單,不想成為媽媽那樣的女人,不想嫁給爸爸那樣的男人。

這或許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對婚姻的恐懼。她的媽媽以前是全職家庭主婦,因為身體不太好,就沒有在外邊上班,她從小到大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是為了照顧你,為了這個家庭才沒去上班,媽媽希望你自己獨立,你要努力學習,你要體諒媽媽。她爸爸由於長期一個人承擔著家庭的經濟負擔,其實很多時候回到家都是滿臉疲憊,有時候父母也會爭吵,或者常常相對無言,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她高三。那一年她的生活發生了巨變,爸爸生了一場非常嚴重的病,花光了所有積蓄,並且喪失了勞動能力,媽媽被迫出去上班,因為脫離社會久了,也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四處打打零工,那一年她聽到最多的話就是,這個家算是毀了,我這一生也算是毀了。從那之後,家裡的爭吵更多了,這個家更不像家了。

本來以為可以按著自己的喜好填報一所喜歡的大學的專業,可笑的是,因為這場巨變,她的所謂的前程受到了許多長輩的幹涉,到最後選擇的專業成了她此生最大的遺憾。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所有人都在笑,唯獨他她躲在角落裡哭了好久好久,她知道,自己的夢想已經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在所有朋友的眼裡,她都是最堅強的人,好像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會擊垮她,但事實上她早就被擊垮在了18歲那年的夏天。

她說你說結婚有什麼意義了?你的父母相愛嗎?反正我的父母不相愛,不相愛他們也不選擇離婚,還說是為了給我一個完整的家,我有時候真的覺得特別累,夾在他們中間。婚姻帶給人的真的是幸福嗎,為什麼我從他們身上看不到?我真的特別羨慕那種父母真正愛護彼此的家庭,在他們眼裡,夫妻是第一位,孩子對於他們來說是真正愛的結晶,而不是捆綁束縛彼此的工具。

除了她,其實我身邊還有很多朋友都是因為受父母婚姻的影響,而形成了現在的婚戀觀。其中朋友桃子就是典型,她可以一年換很多男朋友,尤其是在察覺到自己的感情越來越深的時候,她會及時抽離。桃子說過,愛情可以常有,但不能常常是同一個人。她的父母也是雖然沒有離婚,但是卻雙雙出軌,這個家也是名存實亡。久而久之桃子也覺得,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永恆的愛情,新鮮感才是最重要的。

也許你的原生家庭也帶給你了很多消極的影響,但是希望你能夠找到讓你治癒的事情或者是那個人,來修補你曾經所受到的無形的傷害。

相關焦點

  • 你的婚姻藏在原生家庭的套子裡
    「性」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原始動力,繁衍才能傳承;有了婚姻才能組建家庭,孕育下一代,而後再繼續代代延續;你的婚姻藏在了原生家庭裡;每個人的婚姻觀就藏在原生家庭這個黑匣子裡;因為第一次親密關係的輸出建立就是從原生家庭中學會的;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會極大的影響兒女的擇偶觀,婚戀觀。
  • 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傷害,真的能讓你在另一個人身上痊癒嗎?
    原生家庭的傷害,會帶給你的影響。 原生家庭帶給你傷害,你都有哪些表現呢? 原生家庭的傷害,真的能夠讓你的傷口癒合嗎? 答案是否定的,原生家庭的傷害不會讓你再你的新的戀情裡面癒合的,因為這種傷害並不是愛情的傷,你的愛人可以給你彌補,這種傷害是你一直積攢的。
  • 如何修復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創傷?
    我覺得自己的原生家庭並不如想像中的幸福。當我20歲之後,我媽和我爸經常激烈地吵架,我媽的情緒總是極度不穩定,當她不開心時,第一個用來撒氣的人就是我。當老媽和我強調:「你好笨,你不行,你就是個廢物,我怎麼把你養成這樣?」的時候,我除了傷心,其實更多的是憤怒。因為從理性上看,我不可能有她說的那麼糟糕。
  • 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是愛還是傷害?
    在我的家庭裡,父母種下的是愛、尊重和獨立,而在另一些家庭裡,則是恐懼、責任或負罪感。 幸好,我是生在一個任我海闊天空飛,而不折斷我翅膀的家庭裡。我真幸福。 教我怎樣經營家庭,不能較真,生活有時候糊塗一點、寬容一點會更好。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都沒有關係,因為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不要盯著對方的缺點一直去挑剔,要看對方的優點、閃光點,要看得對方為你付出的,為你做的事情,要懂得感恩,沒有誰是應該應分為你付出的,只有懂得感恩生活才會越過越好。
  • 心理學:你的婚姻裡,藏著你在原生家庭受過的傷
    人是群居動物,家庭是最小的單元。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家庭都是一個為之渴望的地方。人們普遍喜歡熱鬧、歡樂的家庭,在這樣的家裡,每個人的能量都可以得到增長和滋養。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對於許多人、特別是女人來說,原生家庭有著各自的不幸。有的是從小缺乏父愛或者母愛,有的是與母親關係不好,有的是遭遇不平等待遇,有的是經歷虐戀與傷害。這種原生家庭帶來的巨大傷痛往往伴隨著人的一生。
  • 原生家庭,無法逃離的「以愛為名」。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原生家庭,無法逃離的「以愛為名」。帶話題談談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有多大吧?但是我相信肯定也會有很多幸福的原生家庭。說起原生家庭,其實已經算是老話了,只不過很多人還是看不到原生家庭對自身的影響,有時候,你的行為處事,是什麼性格,往往都是在小時候被原生家庭影響的。因為,學校學到的東西只是表面,而家庭成員的「行為」是最直接的指引,所以,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性格,生活,情感等方面,有著你不可抗拒的影響,很難擺脫。
  • 所有婚姻的不幸,都能在你的原生家庭裡找到答案
    但有一點,一定起著決定作用的,那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擇偶標準是什麼?又是什麼在影響著你的擇偶標準?其實你會喜歡什麼樣的人,會有怎樣的婚姻模式,早已在你的原生家庭和你的童年經歷中種下了種子。
  • 淺談原生家庭
    近年來,出現了很多有關於原生家庭的討論,原生家庭這個詞也頻頻出現在人們視野裡,《歡樂頌》的樊勝美,《都挺好》的蘇明玉,都被認為是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青年女性,當然,在對於原生家庭的相關態度得到了很多關注的同時,曲解和反對的聲音也是層出不窮。
  • 原生家庭,對人的一生有多大影響
    原生家庭的冷,會讓一個人在成長中逐漸虛無,覺得自己可有可無。這就是原生家庭帶給一個孩子的痛苦,她雖是優等生,也是家長眼中的乖孩子,但她內心深藏著自卑與恐懼,她不喜歡這個世界,不喜歡自己,也惶恐於被拋棄,即使足夠優秀,但愛的缺失,讓她的心一直都是空的。
  • 原生家庭,藏著關於你的一切因與果
    當朋友推薦這本《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的時候,我幾乎有一種感覺,這本書裡,藏著我的許多問題的答案。 原生家庭這四個字並不陌生,但是我們怎樣看待我們的原生家庭,很多人都無從下手。在我們生活裡幾十年的家中的規矩、文化、父母的行為模式,一點一滴的行程了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思維模型。我們身在其中,很難發現這其中的問題。就如蘇東坡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豆瓣評分8.3《原生家庭》幫你治癒原生家庭的傷害,走出童年陰影
    這樣的家庭也就成為傷人的家庭。可是對於家庭,對於父母,我們有選擇嗎,沒有!我們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被人生」,然後「被成長」、「被教育」,如果幸運遇到了好的父母,我們就會有個快樂的童年;如果不幸遇到了「有毒」的父母,那種毒後遺症就可能會影響我們的一生。那該怎樣擺脫中毒的後遺症呢?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傷害有多大
    原生家庭對我們影響有多大,一個沒有愛的童年對我們的後來影響有多大?>後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原生家庭帶給我們什麼,哪些負面的是原生家庭的原因。但是我們了解原生家庭的傷害,不僅是為了了解為什麼這樣,不是去責怪父母,是要我們跟過去做個和解,打開心結,重新構架缺失的或者扭曲的價值體系。這是一個認識自我,修正自我,接納自我,擁抱自我的過程。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引以為戒,讓更多為人父母或者即將為人父母的人減少打著愛的名義幹著傷害你的寶貝的事情。讓我們學會怎樣與孩子相處怎樣養育孩子。給他們一個健康有愛的生長環境。
  • 蛻變:超越原生家庭
    每次諮詢時都會了解來訪者的家庭背景,家庭氛圍,而且需要畫出三代的家譜圖。我們都是在原生家庭裡長大,父母的基因通過基因表達建構了我們的生物學基礎,父母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的心理學基礎。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互動關係塑造著我們的大腦神經網絡結構和行為習慣。
  • 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是溫暖還是傷害?家庭和社會傷害可能被治癒嗎?
    我跟她說:我最近在喜馬拉雅上聽心理學方面的課,裡邊談到過原生家庭的問題,我覺得你不婚的原因可能跟原生家庭的傷害有關係,因為父母總吵架,所以讓你對婚姻沒有什麼好感,而你長期生活在這種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寫到了自己對原生家庭的一點見解,他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也只能是儘量打好它。」童年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原生家庭可以成就一個人一生的幸福,也可能成為一個人一生都難以擺脫的痛苦。我們不能選擇父母,也不能選擇子女,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把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儘量降低到最小,給他一個幸福的童年。
  • 原生家庭影響的兩面性
    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原生家庭?簡單來說它就是指我們未成婚前和爸媽在一起組成的家庭,也就是你的童年到成婚前所處的階段。知道了這個,是不是突然有一種恍然的感覺,那正是一個人最關鍵的成長階段,從呱呱落地,到性格養成,從牙牙學語到飽讀詩書,原生家庭絕對扮演了一個最重要的角色,不對,應該說是扮演了一個絕對最重要的角色。
  • 原生家庭:無法抹去的烙印
    我們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受過不一樣的家庭教育。有人說:看到你,就能看到你父母的影子,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折射出家庭的烙印。它影響著你對工作、愛情、為人處世的不同觀點和做法。這就是我們所要說的原生家庭。每個人通常都會有兩個家庭:一個是出生後和父母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家,一個是長大成年後,和愛人組建的家,與愛人孩子生活在一起。
  • 婚姻是一場考試,這種男人和原生家庭,跟誰結婚都會離
    雖然原生家庭帶給你負面影響,但你沒強迫別人去接受,而是希望通過努力去成長變成更好的自己。這些都充分說明,你是一個善良溫柔的好姑娘,你值得被好好對待。那應該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呢?首先你要知道,人是不可能完全擺脫原生家庭影響。但我們可以了解原生家庭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成長,以及怎樣加強或降低原生家庭的影響。同時你要嘗試去接納這個不完美的自己,而不是否定、厭棄自己。
  • 原生家庭的罪與罰,帶給你我的傷與痛,學會放下,可獲重生
    最近幾年,討伐原生家庭的呼聲比較高,原生家庭這個詞的出鏡率也比較高,或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什麼是原生家庭,卻沒有幾個人能完全知曉,還得藉助百度百科。原生家庭,是一個人自出生後與父母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至自己成婚建立自己的家庭為止都叫做原生家庭。
  • 我用了17年,渡過原生家庭的劫
    這樣的原生家庭環境裡長大的我,敏感、自卑、懦弱、悲觀、缺乏安全感、自我壓抑、小心翼翼地討好別人......我用了整整17年,才基本擺脫了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影響,渡過原生家庭的劫。那我是怎樣走出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影響呢?
  • Ta故事 | 怎樣穿越原生家庭的愛與痛?
    我們的父母,組成了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也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心理學家榮格原生家庭不但塑造了我們的過去,也影響著我們的現在和未來。如果原生家庭給了我們糟糕的影響,我們應該怎樣才能穿越原生家庭的愛與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