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的婚姻裡,藏著你在原生家庭受過的傷

2020-11-04 我是慧優幫

人是群居動物,家庭是最小的單元。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家庭都是一個為之渴望的地方。人們普遍喜歡熱鬧、歡樂的家庭,在這樣的家裡,每個人的能量都可以得到增長和滋養。

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對於許多人、特別是女人來說,原生家庭有著各自的不幸。有的是從小缺乏父愛或者母愛,有的是與母親關係不好,有的是遭遇不平等待遇,有的是經歷虐戀與傷害。這種原生家庭帶來的巨大傷痛往往伴隨著人的一生。

01原生家庭的婚姻模式影響著子女的婚姻模式

父母是孩子直接的參照物,父母的婚姻模式,直接影響著子女的婚姻。一般情況下,子女對於父母的婚姻模式有著繼承與排斥兩種狀態。

1.所謂繼承,就是子女完全複製父母的婚姻模式。比如說,如果家庭裡,母親是女強人型,父親更順從母親,那女兒長大後也會在家庭中扮演女強人的角色。如果遇到的丈夫恰好是大男子主義的類型,完全不會順從女方,那麼兩個人必定是爭吵不斷、戰爭不斷。

2.而另一種是排斥,就是子女看到了父母的婚姻模式中的問題,從而決定在自己的婚姻中避免,因而採取排斥措施,結婚時找對象一定會找跟自己的父母相反性格或者是類型的人。比如說自己的父親是大男子主義,那么女兒找對象就一定會找個怕老婆聽自己話的;而如果自己的母親性格懦弱,導致受了不少傷害,兒子找對象就一定會找性格強勢獨立的。

由此可見,每個人以為是自己建立了新的小家庭,實際上我們不過是在重新經歷自己與父母的關係。

02應激式反應

為什麼說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即使自己結婚了也很難過得幸福?因為他從選擇婚姻伴侶開始,就走在了一條錯誤的方向上。

一個人選擇伴侶,應該是建立在互相欣賞、互相愛慕、有共同的生活目標等等條件上,彼此之間的地位和需求是平等和均衡的,這也是健康的婚姻狀態的基礎。

而原生家庭受過傷的人,特別是女性,會把自己的小家庭當做救命稻草,原生家庭缺的,都一定要從丈夫身上得到。比如說自己從小缺乏關愛,她就希望丈夫給她更多的愛,如果丈夫不能,她就不平衡,就會不斷地與丈夫產生衝突,因為丈夫沒有滿足她的深層次需求。再或者,小的時候過得苦,沒有太多得依靠自己的父親,因而對於其他能夠依靠父親的人產生羨慕之情。當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她就希望能夠多依靠丈夫,凡事都讓丈夫做主,自己樂得清閒。實際上是在滿足小時候的心理缺失。

而這樣的妻子,對於丈夫來說,令他疲憊不堪。任何男人都忍受不了永遠當別人的支柱和依靠,因為他自己也需要支持和關注。所以,原生家庭不幸的人,猶如陷進一個巨大的網裡,除非自己覺察,否則在婚姻裡很難擺正自己的角色,基本上跟誰結婚都不會過得幸福。

03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的詛咒?

原生家庭的傷害,是伴隨一個人的一生的,但如果我們覺察到了,就要有意識地去對抗和解決它,否則,我們終生都會陷在這個枷鎖中,不知如何獲得真正的幸福。

1.清理自己的原生家庭

在建立自己的小家庭之初,首先問自己,是不是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那些傷害,是不是能夠靠自己去解決和清理掉?先分析自己,是帶著什麼樣的目的走進婚姻?是真的彼此相愛,願意為彼此努力付出,還是僅僅為了逃避某些東西?結婚的目的是否單純?

另外,自己是不是有足夠成熟的心態,來對另外一個人負責?要知道,婚姻可不是保護傘,它反而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問題,我們是否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而不單是逃避掉自己原有的問題。

2.覺察自己的異常情緒

在出現極端的情緒時,比如說特別生氣、特別憤怒時,試著覺察一下,因為這種情緒極大可能是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可能是某些點觸動了我們的痛點,因此讓人難以忍受、大發雷霆。當出現這種情緒時,試著找到合理的途徑去釋放,千萬不要把二次傷害帶給愛人。

3.分清此刻和過去

當和配偶產生衝突時,不要把原來家庭中的東西搬出來說,那些是你父母的婚姻,不是你的。單單就你和配偶之間的事情,就事論事,冷靜分析,儘可能地不要把過去的東西帶到此刻。

4.找出新的應對模式

當我們的婚姻出現問題,不要想自己的父母是怎樣處理的,而是應該去想,客觀的情況下,一般應該如何處理?特別是父母錯誤的應對模式,千萬不要依葫蘆畫瓢照做。一定要找尋更加科學、更加溫暖的方式去處理。否則,我們就是把配偶推得離自己越來越遠。

結語:你的婚姻模式裡,藏著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傷。「眾生皆苦,唯有自救」,別人可以傷害我們,但不是我們以此消沉的藉口,共勉。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你的婚姻,暴露了你的命運,以及你在原生家庭曾受過的傷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婚姻是什麼呢?婚姻是兩種社會關係的總和,更是一種男人娶妻傳宗接代,女人嫁人改頭換面改變命運的社會化流程,這裡我們重點說說婚姻中的女性。多數人的人生基本上還是按部就班的嫁人生孩子過普通家庭主婦的日子。但這背後,也還是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掙扎與黯然失望。對於女人而言,始終把男人當成一生的指望,指望嫁人後就能跟原生家庭脫離關係(情感上的依賴和恐懼),指望夫家的不同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至少比在原生家庭時期更好一些。
  • 我們都曾受過原生家庭的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
    我們大多數人選擇結婚生子,帶著些現實的眼光,在婚姻裡得過且過,而她卻一直不肯妥協。我想跟她小時候的家庭環境有關,她是被父母遺棄的孩子,雖然養父母對她挺好,但內心裡總是缺愛,她一直貪戀男人對她的好,她依戀於那種感覺。
  • 《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你的懶惰,別讓原生家庭背鍋
    ,甩鍋給你的原生家庭人總喜歡在自己犯錯或遭遇重大磨難和壓力時,不自覺地找一個背鍋俠來承擔責任。所以,別再把你的懶惰,甩鍋給任何外界,包括你的原生家庭。但這個腎上腺素分泌出的東西很有意思,它會有兩種路徑給你選擇,一種是讓你逃跑,一種是讓你戰鬥。那什麼決定了一人選擇逃跑還是戰鬥呢?在《我們曾都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生活》書中說,是因為一個人的復原力。什麼是復原力?即一個人面對逆境、創傷、悲劇、持續不斷的重大壓力時,能夠表現出強大的適應能力。
  • 心理學:你的「原生家庭」,正在操縱你的婚姻,你卻稱之為命運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婚姻關係裡她也永遠都作為卑微其付出的一方。很多人說劉月的性格是典型的「聖母類型」,無論丈夫做的事有多麼觸碰她的底線,她都會無條件的原諒,無論她在這段婚姻裡有多苦多累,她都會選擇忍受。其實這就是原生家庭正在操控著我們的婚姻,但是有些人偏偏把這叫做命運。「我們每個人尋找配偶的動力都是源自於原生家庭使那些未被滿足的需求。」
  • 一個人心裡受過傷,能被時間治癒嗎?
    「我遭遇了不如意,不順遂,不愉快」,我的家庭不夠完滿~「我和我的老闆出現爭執,情商不夠高」,我的原生家庭不夠出色~我扛不住壓力崩潰了,是因為父母沒有教導過!面對上述的原因,你是否也會怪罪於原生家庭?一個人心裡受過傷
  • 在情感的世界裡你受過傷嗎?
    在情感這個世界裡,你受過的傷是什麼?情感世界裡,有親情,愛情,友情這三大類。在親情這條道路上,一般來說不會受什麼「大傷」吧!當然「小傷」還是會有的。在愛情的感情世界裡,受傷應該非常常見吧!比如說,在大學期間,你耍朋友那時沒有充分的了解,只是由於顏值方面稀裡糊塗的在一起交往了,結果當交往了一段時間過後,就發現了她或則他有很多的壞習慣等等,或則你們彼此在一起都感覺很壓抑,很痛苦,最後自然而然的就會導致你們分手,當然這就形成了愛情世界裡的傷害。
  • 心理學:你的原生家庭操縱著你的婚姻和人生,而你卻稱它為「命」
    與其說松子的一生如此荒唐可憐,不如說一開始原生家庭的影響就操控著她的一生。很多時候,在我們遭遇了困難,遭受了生活了重創時,我們就會把那些歸結為命。實則不懂得,那其實是你的原生家庭操縱著你的婚姻和人生。心理學家弗裡曼提出了五項原生家庭的重要角色,讓我們更加了解了原生家庭對於夫妻關係的影響。
  • 《重啟人生》:每一個受過傷的你,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生家庭成為近幾年的熱門討論話題,不管是現實事件還是影視書籍都廣有呈現。比如五年前曾轟動一時的北大才子弒母案,比如熱播劇《都挺好》、《流金歲月》,比如書籍《原生家庭》、《療愈你的內在小孩》等都有所涉及。
  • 董卿:關於原生家庭的傷,我們猜錯了結局
    這幾年,原生家庭一直被大眾熱議。很多人因為原生家庭的傷害,長大後出現了性格缺陷。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把自身的缺點和不幸歸咎於原生家庭。認為原生家庭的傷害永遠無法磨滅。的確,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深遠。但一個人能走多遠,能否幸福,最終取決於自己,並非原生家庭。
  • 原生家庭與婚姻關係裡的「前世今生」
    接著昨天的話題,今天咱們談談原生家庭關係在婚姻當中的延伸,也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對我們的婚姻產生影響的。我們常說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但實際上,從性格以及個人習慣的養成上,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帶有非常鮮明的原生家庭的烙印,從這個點來看,婚姻實際上也是兩個不同的家庭在觀念以及經歷方面的碰撞。
  • 你的婚姻藏在原生家庭的套子裡
    「性」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原始動力,繁衍才能傳承;有了婚姻才能組建家庭,孕育下一代,而後再繼續代代延續;你的婚姻藏在了原生家庭裡,每一個家庭背後都有很多分支家庭機構;每個人的婚姻觀就藏在原生家庭這個黑匣子裡;因為第一次親密關係的輸出建立就是從原生家庭中學會的;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會極大的影響兒女的擇偶觀,婚戀觀。
  • 5個婆婆和「渣男」公公:原生家庭裡,藏著你的婚姻幸福
    到了冬天,我就怕冷,和寧濤走在一起,他總是把我的手揣在他的口袋裡,緊緊暖著。 大三,我們租了房子,開始了同居生活。雖然我們是高中同學,也算是青梅竹馬,但我對他的家庭並不太清楚。寧濤也不喜歡討論他的家庭。我只依稀知道,寧濤家庭條件不太好,媽媽是賣菜的,爸爸也退休多年了。 我覺得這沒什麼,我愛寧濤,和他戀愛,並不是為了錢。
  • 原生家庭,藏著關於你的一切因與果
    答案是我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 我知道自己不太擅長與人打交道,不懂人情世故,這一點和我的父母非常相像。但又總是覺得自己已經在外摸爬滾打多年,應該做到比父母更好才是,但反思一下,卻發現自己做的並沒有更好。
  • 你的「原生家庭」,正在操縱你的婚姻,你卻稱之為命運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在婚姻關係裡她也永遠都作為卑微其付出的一方。很多人說劉月的性格是典型的「聖母類型」,無論丈夫做的事有多麼觸碰她的底線,她都會無條件的原諒,無論她在這段婚姻裡有多苦多累,她都會選擇忍受。其實這就是原生家庭正在操控著我們的婚姻,但是有些人偏偏把這叫做命運。
  • 原生家庭帶給你的是溫暖還是傷害?家庭和社會傷害可能被治癒嗎?
    我跟她說:我最近在喜馬拉雅上聽心理學方面的課,裡邊談到過原生家庭的問題,我覺得你不婚的原因可能跟原生家庭的傷害有關係,因為父母總吵架,所以讓你對婚姻沒有什麼好感,而你長期生活在這種後來我建議她也可以看看心理學的書或者學習相關的課程,可能會對她有幫助。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寫到了自己對原生家庭的一點見解,他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也只能是儘量打好它。」童年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原生家庭可以成就一個人一生的幸福,也可能成為一個人一生都難以擺脫的痛苦。
  • 被原生家庭毀掉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在愛裡長大的孩子性格上會更加自信;學會包容理解;懂得感恩;更愛自己。親密關係原生家庭是個人情感經驗與兩性相處方式學習的最初場所。一個人的婚姻是否幸福,通常在他成長的家庭和他童年的經歷中就已經埋下了種子。
  • 四種缺少安全感的人際關係模式,透露著原生家庭導致的傷
    不安全感透露著來自原生家庭的傷!無論是討好型、作死型、迴避型、還是控制型關係模式,都和內心深處的安全感缺失有關!安全感涉及到幾個核心的要素:信任、依戀、自尊。原生家庭是一個人安全感的基礎!安全感不足,往往表示內心深處有原生家庭導致的傷!
  • 「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對女生的婚姻有壞影響,需要丈夫的呵護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婚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一個女生出生於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這個時候她們對於感情婚姻肯定是有著不一樣的態度的,如果不能正確處理,也許會讓婚姻都無法幸福。女生如果出生於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這個時候女生內心裡肯定是沒有足夠的安全感的,因為在這樣的家庭當中,女生必須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夠得到同樣的感情對待,這是女生的成長經歷。這樣的女生一方面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她們也是需要被呵護的,擁有這種成長經歷的女生,在面對感情婚姻的時候,也會有著同樣的一種態度,她們也是沒有足夠的安全感的,這是非常現實的情況。
  • 所有婚姻的不幸,都能在你的原生家庭裡找到答案
    當一個人的婚姻或感情不幸福的時候,總會有千千萬萬條的原因。但有一點,一定起著決定作用的,那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擇偶標準是什麼?又是什麼在影響著你的擇偶標準?其實你會喜歡什麼樣的人,會有怎樣的婚姻模式,早已在你的原生家庭和你的童年經歷中種下了種子。
  • 原生家庭的傷,該怎麼癒合?
    在那段戀愛裡,我幾乎展現了小女生的所有弱點。敏感,自卑,脆弱,衝動,矯情,抑鬱,小心眼,易哭泣,痴纏,哀怨,暴躁,失控等等。所以,那段戀愛,談得既純粹,又辛苦。但最後,我們還是進入了婚姻。婚姻生活裡,所有的問題,不僅不曾消失,還因為牽涉更多的人事,某些問題更是被放大。所以,幸福甜蜜的日子有之,但一地雞毛的日子也一再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