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矇事件」就是一面鏡子,把我們的「理性」照出了原形!

2021-01-12 POT職場實戰部落

前段時間,咪矇事件沸沸揚揚。因為那篇涉嫌造假的大作《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引得了很多媒體絞殺式的譴責。迷濛對與錯本身,筆者不想去做過多評論,各種大大小小的媒體已經把「根」刨到了差不多祖宗十八代了。倒是針對類似這樣的「事件」,乃至所有的「咪蒙」們,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是否應該去理性的看待?是否有能力去理性的看待?

名為「氧分子」的自媒體人曾做過這樣經典的「總結」:羅振宇、咪蒙、吳曉波、鳳姐、黃生為絞殺「中產精英」的五大新宗教。「他們把觀點化作一擊必中的矢向標,迅速感染無抗體人群,在用戶出現短暫腦袋發懵或剎那情感共振後,文字偽裝成的』病原體』迅速登陸受眾潛意識,烙上極易辨認的標籤,成為極易辨識的症候群。」「一旦這些「病原體」攜帶者試圖尋找存在感或者想博得認同,就能馬上從中檢索相關「養分」,塞在自己的談吐中以驗明正身,從而打通自己在社交網絡某處的鬱結。」先不說這位自媒體朋友總結的對與不對,至少筆者很欽佩ta的這份獨立思考的能力,至少ta沒有人云亦云。

所謂的思想「無抗體人群」,本質上就是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那類人。稱他們為中產精英,多少有點拔高了,「中產」勉強說得過去,「精英」就算了吧。「無抗體」人群「個性」鮮明:他們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願意不斷「學習」;他們極易焦慮,精神意志脆弱;他們缺乏社交認可,缺乏社交自信,迫切想證明自己;他們缺乏深度思考總結能力,但依然會執著於自己的「真知灼見」;他們對一切都追求「效率」,越快越好……既然有人願意做肥沃的「土壤」,那麼勢必就會有人去做耕耘它的「農夫」,至於這個「農夫」是誰還重要嗎?

無論你是否承認,這個社會是灰度的,所以,沒那麼多的黑白分明。然而,基於自我的情感認知,絕大數人會有這種「非黑即白」的心理期待。於是乎,一旦有甲乙丙丁用「巧言令色」般的文字,去撩撥被壓抑的痛點、苦點,那些期待中的心理快感就會很容易被滿足,如此怎不令人心花怒放?想不爽都難!勒龐曾在他的《烏合之眾》中感嘆:群體誇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會被極端的感情打動。

無論是羅振宇、咪蒙還是吳曉波、黃生,他們不過是眾多甲乙丙丁中的幾位而已,沒有他們依然還會有其他「大牛」出現,這是社會思潮發展的必然。他們的觀點對錯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辨識其字裡行間的邏輯?我們能否汲取其「精華」而剔除那些「糟粕」?迷信的後果只能是迷失,繼而淪為「農夫」耕耘的「沃土」。

曾經天真地以為舞跳的好,字寫的好,話說的好,球打的好…….抑或者某一方面有特長的就是有才華…….現在才發現,靈魂的覺醒、思想和人格的獨立才是真正的有才華。至於特長,那只是一種技能而已。希望大家能多走走看看,行萬裡路,讀萬卷書,這樣才不至於讓自己「偏安一隅」,做一隻井底之蛙。至於如何淬鍊自己的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筆者覺得這可能需要在自我的「三觀」體系上多去「著墨」(「三觀」修煉方面的文章,本號也有分享)。

作者簡介:既來君,中國商業協會註冊高級營銷師,清華大學&博商學院學員,《市場與銷售》雜誌特約撰稿人,職場心理諮詢達人,創維集團「騰龍計劃」成員,『既來之』管理諮詢CEO,"三觀"教育倡導者,首創「360度職場技能實操訓練法(POT-Panorama Operation Training)」。

相關焦點

  • 咪矇事件後:喝完帶毒雞湯,就別再當吃瓜群眾了吧
    【首語:是藥三分毒,對於「咪矇事件」而言,雞湯裡的毒已超這個劑量。】我曾是她公眾號的讀者,相信更多人都是。曾受鼓舞過,也曾懷疑過,在這物慾橫流的風氣裡。咪蒙是誰,其帳號有多少萬粉絲,甚至她的事件結局——都跟我們沒有半毛錢關係。
  • 刷爆朋友圈的咪蒙:鬥贏了前夫羅一洋,我看到婚姻裡最悲哀的一面
    這篇文章裡,刻畫出了一個看起來更為真實的咪蒙,以及她起來又跌下的細節故事,關於她的創業、她的婚姻故事,她內心的欲望以及她的原生家庭,看完以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這裡,關於咪蒙創業的故事我們就先不提,我想聊的,是關於咪蒙的婚姻。2018年5月,咪蒙和丈夫羅一洋在某個咖啡館的角落裡,兩人在協商離婚的事宜。
  • 職位是一面鏡子
    而有些人從來都不會從自身找原因,反正沒提拔他就是不對的,只要提拔了其他人就是對不住他。因此,在當主官的那幾年,我多多少少也得罪了一些人。但不管怎麼說,我還在主官崗位上時,那些靠投機取巧行事的人,就算心裡不痛快,也不敢過多表露出來。後來,我轉崗離開了主官的位置,到其他單位開啟新的工作歷程。職位變動後洞見的那些世相百態,有的溫暖人心,有的卻令人心生寒意。
  • 我們應該尊重離婚的女性,除了咪蒙
    ,但她選擇性的站在邪惡的那一面。,一個事件+一個金句+兩個案例+一個道理式的寫法,似乎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能被拿來消費。《那年秋天,我遇見的總裁》,路上情侶吵個架,咪蒙也可以來一篇《敢和你當街吵架的男人,不要也罷》,這種突然出戲,然後滿腦子都是文章框架和爆文式標題,想想,也是挺可怕的吧?
  • 網絡時代,咪矇事件背後,我們該反思什麼
    何為咪蒙,經常有逛知乎、喜於看文章的人應該多多少少都有些印象。三四年前咪蒙作為一個作家,開了一個公情感眾號橫空出世後。通過」灑滿毒藥「的雞湯,短短時間內就收穫了一大票粉絲。2015年的《致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這篇文章便在當時掀起了很大的爭議。
  • 咪矇事件的營銷學分析
    當我們把咪蒙看做一個文化傳媒企業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認為的自媒體原本具有的那些自由和獨立就會漸漸淡化,而企業屬性增強。我們要試著像看待一個企業一樣看待咪蒙,而不是一個公眾號。2. 既然是一個企業,那麼公眾號的內容,就是這個企業向市場提供的商品。
  • 咪矇事件的營銷學分析-虎嗅網
    當我們把咪蒙看做一個文化傳媒企業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認為的自媒體原本具有的那些自由和獨立就會漸漸淡化,而企業屬性增強。我們要試著像看待一個企業一樣看待咪蒙,而不是一個公眾號。2. 既然是一個企業,那麼公眾號的內容,就是這個企業向市場提供的商品。
  • 借錢是一面鏡子
    在這個只看外在的時代,我們常常會忽略人品,總會被冠冕堂皇的外表所迷惑,選錯人,看錯事。有的人很有錢,但人品很窮,有的人經濟上很窮,但人品貴重。人生三起三落,你擁有權利和財富光環的時候,圍著你的人很多,但是你平凡的時候,依舊有人願意和你在一起,才彰顯一個人的素養,人品和努力才是一輩子真正的財富。借錢真是一面鏡子,照出外貌背後的人品。
  • 咪矇事件的自媒體啟示:閱讀量不能等同於閱讀質量
    上遊新聞記者發現,很多拍手叫好者,此前其實是咪蒙的粉絲,他們承認「咪蒙此前的文章寫的真的很好,很有意思」但後來,越來越隨波逐流、譁眾取寵,並且銅臭味太濃,紛紛取關。一個公眾號的關閉,引來如此多的人拍手叫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公眾給了咪蒙很多機會,她完全有機會回歸正軌,回歸初心。只是可惜成功的傲驕、扭曲的心態、粉絲的綁架,讓咪蒙錯失機會而不自知。
  • 咪蒙寒門事件引發的思考:販賣焦慮的公眾號寫作還能活多久?
    「寒門」是起點,「狀元」是巔峰,「死」是結局,當時我還不知道這是咪蒙團隊寫的文章,只覺得這標題就起的很有爆文潛質。另外這個標題給我的感覺是一個時間跨度很長的故事,像是上一代人的現實主義故事,於是我便點進去看了。看完之後比較失望,因為敘述者的意圖特別明顯,就是想讓讀者覺得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從而引發共鳴。
  • 咪蒙又火了:她和老公羅一洋的鬥爭,給所有已婚女性上了一課
    01這兩天,一篇關於咪蒙的文章《咪蒙不再製造咪蒙》刷爆了,全文共16715字,大部分人懂用了半個小時才閱讀完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裡,刻畫出了一個看起來更為真實的咪蒙,以及她起來又跌下的細節故事,關於她的創業、她的婚姻故事,她內心的欲望以及她的原生家庭,看完以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 咪蒙下線怎麼回事?咪蒙公眾號為什麼會註銷?咪矇事件的前因後果
    最近幾天,咪蒙下線鬧得沸沸揚揚,全網皆知,那些蒙在鼓裡的朋友們不禁會問,咪蒙微信公眾號註銷是怎麼回事?咪蒙微信公眾號註銷根據網友反應,咪蒙微信公眾號已經註銷。2019年二月一日咪蒙曾官宣,咪蒙微信公眾號停更2個月、咪蒙微博永久關停。在停更的這段時間內,咪蒙將會整體反思,努力調整,給網友們提供更多更有意義的信息。
  • 咪蒙P圖太狠?那是你沒見過實際身高160照騙腿長180的沈月
    還記得去年因為修圖太猛上熱搜的咪蒙嗎?大瘦30斤後的咪蒙終於在公眾號和微博放照片了,看過之後潮姐只想說,非!常!美!這微博畫風,哪裡還是什麼情感博主,完全就是時常博主即視感啊!沒想到很快就被網友拆穿了「照騙」!
  • 從元旦致辭「只爭朝夕,不負年華」我來聊聊咪矇事件和李子柒事件
    2019年咪蒙和李子柒兩個差異化事件,你能想到的是什麼?為什麼今天想要聊兩件事,因為隨著網際網路的時代來臨,我們的信息太多了,我們的選擇也特別多,而且我們的言論也是萬向思維,有些人表達觀點是為了火起來,然後賺到錢。從而想要持續賺到錢。所以不息擦邊球形式的獲取流量蹭熱度!這個是關於咪蒙方面有媒體是這樣的表達意思!
  • 為什麼照鏡子時覺得自己好看,拍照卻顯得很醜?真相在這裡
    相信不少人跟小魚一樣,都有過這樣的感覺:明明自己在照鏡子時,覺得自己長得還挺ok的;甚至一度覺得自己跟吳彥祖、吳秀波、範冰冰差得好像也不是那麼遠~但!是!簡單來說,就是人在潛意識裡是更願意相信和放大自己"美好"的一面的,而對於一些缺點則會自動進行"腦補"修正。這也體現在照鏡子時,大腦會自動放大我們五官的優點,淡化長相的缺點。再加上人在照鏡子時是動態的,往往更容易在鏡子裡展現出自己最美好的樣子。那為什麼自己有時照相會顯得很醜?相機和眼睛看到的未必一致。
  • 「咪矇事件」給自媒體人哪些提示?內容創作還需謹慎!
    所以,很多自媒體人就抓住了這個點過度消費「用戶」事件,久而久之用戶也會反感,自身內容質量也會下降,所以總的來說素材需要真實感同時也不能可以消費用戶群體。2、切忌觸犯平臺底線咪蒙雖然很紅但是觸犯了平臺的底線照樣還是會被平臺給處理,大V都如此那普通的運營者就別再去觸犯平臺底線,這樣只會讓自己的運營道路越來越短,自媒體人在創作內容中需要謹記切勿觸犯平臺底線。
  • 10年前,因孩子離婚;10年後,因孩子結婚,她說:愛就是一面鏡子
    有一次,小芳的兒子可能因為出不去而不高興了,就在裡面反鎖了門。等她回來時孩子睡著了,無論怎麼敲也敲不開,可把她嚇壞了!從那以後也就不敢再鎖門了,不過心裡又不放心,只能請鄰居或者樓管阿姨幫忙照看一下兒子。這樣大概過了兩、三年吧,有人給小芳介紹了一個對象。那男人也是離異的,帶著一個女兒,看上去人很實在很老實,沒事的時候經常過來幫著照顧孩子。
  • 從咪矇事件看,十萬加應不應該是媒體人所要追求的
    前陣子,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的咪蒙,徹底涼涼了。一篇再一次火遍朋友圈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給咪蒙團隊帶來又一次爆款文章的點燃,在數小時內文章閱讀量突破十萬加,卻沒想到這卻咪蒙公眾號的催命符。很多網友都針對此事發表看法,大多數網友都認為文章使用了錯誤的方式傳播價值觀,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當文字商人沒錯,但不能盡熬有毒雞湯;不是打雞血就是灑狗血,熱衷精神傳銷,操縱大眾情緒,尤為可鄙。若不錨定健康的價值坐標,道歉就是暫避風頭,「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就變成一地雞毛。而這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所帶來的影響並在咪蒙的道歉中沒有結束。
  • 情侶因20萬彩禮延遲婚禮 塗磊:彩禮是面鏡子 可以照出他愛不愛你
    就連塗磊老師也說,彩禮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一個男人愛不愛你。在《愛情保衛戰》的一期節目中,一對打算結婚的情侶,因為彩禮的問題而延遲婚禮。兩人在一起4年的時間,期間女生沒有主動要求男朋友,給自己買任何東西,就連平時對方買一束玫瑰花,她也會覺得浪費錢。
  • 生活是一面鏡子
    那天我們都看著呢,因為她不學習,上課有啥學習以外的事情才打她的。人,做啥事,總是有一個強有力的支撐,讓他覺得自己,有理,才去做。這個被打的女孩我覺得她沒有說的過的理由,敢記恨老師。而這個常某呢?他說,當時窮,被老師看不起。他根本不是報復老師的嚴厲管教。而是什麼呢?嘲諷,恣意的虐打。當你懷著善良,善念,愛心,去做事情與人交往的時候,別人感受到的也一定是愛,溫暖,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