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矇事件的營銷學分析

2021-01-18 虎嗅APP


2019年2月21日起,這世界上就再也不存在一個叫咪蒙的公眾號了,我不打算悼念,也不想八卦這背後的原因,就從營銷的角度談談我的看法吧。


1. 咪蒙公號,我們不能把它單純地看做一個自媒體,它其實是一個企業經營主體。當我們把咪蒙看做一個文化傳媒企業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認為的自媒體原本具有的那些自由和獨立就會漸漸淡化,而企業屬性增強。


我們要試著像看待一個企業一樣看待咪蒙,而不是一個公眾號。


2. 既然是一個企業,那麼公眾號的內容,就是這個企業向市場提供的商品。對於企業經營來說,可以簡單的分成兩種模型,一種叫做流量模型,一種叫做產品模型,很顯然,咪蒙經營的是流量模型。


而在流量模型下,又有兩種經營方式:一個是向用戶收費,騰訊就是典型的向用戶收費


向客戶收費,那就決定了這個公號的KPI是廣告展示率,而非自有商品的銷售率。在這個KPI指引下,咪蒙團隊摸索和建立起了一整套獲取流量的自媒體內容邏輯。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這個KPI綁架了咪蒙團隊,讓這個團隊處在一個騎虎難下的兩難境地中。


3. 企業經營要贏得幾個市場的尊重。這幾個市場分別是顧客市場、人才市場、資本市場、政策市場、公民社會,你的文章討好了大部分讀者,這是贏得了顧客市場,咪蒙的文章其實喜歡的人挺多的,就像早年我們都愛《讀者》、《知音》一樣,那同樣是一個個編輯過的故事感動和激勵著我們。


你的流量大,就讓另一個顧客,也就是廣告主滿意了。但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咪蒙文章的調性顯然是與我們倡導的價值觀有偏差的,也就是它沒有服務好「政策市場」。


這種非核心價值觀的文章,閱讀量低還好,閱讀量一大,就會被盯住。這也是一個兩難處境,你盼望閱讀量高,但閱讀量一高,你就會被風險裹挾。


4. 營銷的外部環境,我們要考慮人口、經濟、社會、政治、科技、自然等等因素,咪蒙這個企業需要面對的最重要的外部環境就是社會和政治。但可惜的是,因為前面說的兩難境地,咪蒙這家企業最終還是被外部環境打敗了。


5. 普通讀者為咪蒙貢獻的是流量,但他們缺少影響力。高一層次的讀者,具備了批判能力,則具有影響力,他們的批評或多或少都對社會輿論產生了影響,而咪蒙團隊過往的公關有些欠缺,讓這些「批評者們」日益咬牙切齒。


其實適度的示弱和認錯是可以消解大部分批評聲音的,而咪蒙的團隊向來是以強硬態度示人的,可惜現在談論這個也有點晚了。


6. 今日頭條是靠技術和大數據洞悉人性,而咪蒙公司則是靠經驗和直覺抓住人性,單純從數據上看,他們是同樣成功的。但結局卻相去甚遠,這是因為咪蒙公司的市場提供物過於單一了,而今日頭條則是豐富多彩的。


7. 企業經營一定要有風險意識,這對過去埋頭做增長的企業是個提醒。前面有快播趟過的雷,今天有咪蒙路過的坑,這就像你跑到美國不顧朋友警告去挑釁警察一樣,你用在中國的經驗可能覺得不會有啥大事,也許當場就被捕了。


8. 純粹從技術和才華上講,咪蒙團隊值得學習,正所謂「不遭人嫉是庸才」。寫完了,睡覺。


相關焦點

  • 咪矇事件的營銷學分析-虎嗅網
    2019年2月21日起,這世界上就再也不存在一個叫咪蒙的公眾號了,我不打算悼念,也不想八卦這背後的原因,就從營銷的角度談談我的看法吧。1. 咪蒙公號,我們不能把它單純地看做一個自媒體,它其實是一個企業經營主體。
  • 咪矇事件後:喝完帶毒雞湯,就別再當吃瓜群眾了吧
    【首語:是藥三分毒,對於「咪矇事件」而言,雞湯裡的毒已超這個劑量。】我曾是她公眾號的讀者,相信更多人都是。曾受鼓舞過,也曾懷疑過,在這物慾橫流的風氣裡。咪蒙是誰,其帳號有多少萬粉絲,甚至她的事件結局——都跟我們沒有半毛錢關係。
  • 咪蒙為什么篇篇十萬+?不是販賣焦慮,而是抓住情緒的兩個秘密
    咪蒙為什么篇篇十萬+?不是販賣焦慮,而是抓住情緒的兩個秘密!曾經咪蒙之所以能夠長期穩坐新媒體霸主地位,和她的文章傳達出來的情緒有關。這在營銷學上叫&34;:就是主人公做的某件事,與你記憶中的情境產生連接時,你產生的情緒感受。
  • 咪蒙下線怎麼回事?咪蒙公眾號為什麼會註銷?咪矇事件的前因後果
    最近幾天,咪蒙下線鬧得沸沸揚揚,全網皆知,那些蒙在鼓裡的朋友們不禁會問,咪蒙微信公眾號註銷是怎麼回事?咪蒙微信公眾號註銷根據網友反應,咪蒙微信公眾號已經註銷。2019年二月一日咪蒙曾官宣,咪蒙微信公眾號停更2個月、咪蒙微博永久關停。在停更的這段時間內,咪蒙將會整體反思,努力調整,給網友們提供更多更有意義的信息。
  • 咪矇事件的自媒體啟示:閱讀量不能等同於閱讀質量
    上遊新聞記者發現,很多拍手叫好者,此前其實是咪蒙的粉絲,他們承認「咪蒙此前的文章寫的真的很好,很有意思」但後來,越來越隨波逐流、譁眾取寵,並且銅臭味太濃,紛紛取關。一個公眾號的關閉,引來如此多的人拍手叫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公眾給了咪蒙很多機會,她完全有機會回歸正軌,回歸初心。只是可惜成功的傲驕、扭曲的心態、粉絲的綁架,讓咪蒙錯失機會而不自知。
  • 咪蒙寒門事件引發的思考:販賣焦慮的公眾號寫作還能活多久?
    前言:公眾號寫作這些年來養成了一大批的大號,除去分工明確的專業領域各大號不說,被我一直關注到的有咪蒙和佔豪等幾個大號。這兩個號寫作水平初看之下都很一般,尤其是佔豪,基本通篇都是口語化的敘述,但是卻幾乎篇篇都是爆款。
  • 「咪矇事件」就是一面鏡子,把我們的「理性」照出了原形!
    前段時間,咪矇事件沸沸揚揚。因為那篇涉嫌造假的大作《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引得了很多媒體絞殺式的譴責。迷濛對與錯本身,筆者不想去做過多評論,各種大大小小的媒體已經把「根」刨到了差不多祖宗十八代了。倒是針對類似這樣的「事件」,乃至所有的「咪蒙」們,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是否應該去理性的看待?
  • 從元旦致辭「只爭朝夕,不負年華」我來聊聊咪矇事件和李子柒事件
    2019年咪蒙和李子柒兩個差異化事件,你能想到的是什麼?這是我在朋友圈看到我的朋友發的一個消息,為何會提出2020年「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我覺得這個理解很對,隨著科技速度的發展太快了,我們通過網際網路接觸的信息太多了,有些確實有利於我們成長有利於我們發展,但是有些確實毒雞湯,例如去年人民日報痛批咪蒙的毒雞湯說法!而在另外一方面李子柒也在後面是上了熱度,是因為網友說她的生活不真實,不是對於國外的文化輸出!
  • 一周負面輿情回顧:咪蒙旗下爆款文章「千夫所指」 索尼官微上演...
    回應:|咪蒙回應《寒門狀元之死》:故事真實,爭議是值得的| 隨後,咪蒙在其個人微信朋友圈中發文回應稱,除這篇官方回應外的所有回應皆不可信,並澄清文章是一篇非虛構寫作,故事背景、核心事件是絕對真實的。 咪蒙表示,文章不是新聞報導,這是一篇非虛構寫作,故事背景、核心事件是絕對真實的。
  • 「咪矇事件」給自媒體人哪些提示?內容創作還需謹慎!
    所以,很多自媒體人就抓住了這個點過度消費「用戶」事件,久而久之用戶也會反感,自身內容質量也會下降,所以總的來說素材需要真實感同時也不能可以消費用戶群體。2、切忌觸犯平臺底線咪蒙雖然很紅但是觸犯了平臺的底線照樣還是會被平臺給處理,大V都如此那普通的運營者就別再去觸犯平臺底線,這樣只會讓自己的運營道路越來越短,自媒體人在創作內容中需要謹記切勿觸犯平臺底線。
  • 網絡時代,咪矇事件背後,我們該反思什麼
    何為咪蒙,經常有逛知乎、喜於看文章的人應該多多少少都有些印象。三四年前咪蒙作為一個作家,開了一個公情感眾號橫空出世後。通過」灑滿毒藥「的雞湯,短短時間內就收穫了一大票粉絲。2015年的《致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這篇文章便在當時掀起了很大的爭議。
  • 心理學角度談咪蒙
    咪蒙強調了兩人之間沒有第三者、沒有出軌,今後會以家人身份互相扶持,一起陪孩子長大,稱依然相信愛情。那麼咪蒙為什麼離婚呢?一: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其實只對咪蒙霸氣的小說語言印象很深,對其原生家庭不怎麼了解情況,既然要從心理學角度分析
  • 我們應該尊重離婚的女性,除了咪蒙
    ,一個事件+一個金句+兩個案例+一個道理式的寫法,似乎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能被拿來消費。這種活法特別有毒,是因為私人事件只是人生長河裡的一個結點可是……一個孤立事件,分分鐘可以在北京買房,而且還瘦下來的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也許正如那篇文章《原來婚姻是女人發展最大的阻礙,他們離婚後都創立了億萬帝國》一樣,興不許的,咪蒙未來就成了一如瑞麗版的傳媒老闆。
  • 情感教主咪蒙的愛情幻境?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解散了婚姻之後,咪蒙也解散了公司。文章採訪了咪蒙及她的員工及朋友,採訪基於咪蒙的幾個關鍵時間點,稱之為至暗時刻,2015年公司第一次倒閉,2018年離婚,陷入嚴重抑鬱,先如今公司解散。我注意到作為情感教主的咪蒙,自己在親密關係中幾個現象:1、 咪蒙相信純愛。
  • 從咪矇事件看,十萬加應不應該是媒體人所要追求的
    前陣子,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的咪蒙,徹底涼涼了。一篇再一次火遍朋友圈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給咪蒙團隊帶來又一次爆款文章的點燃,在數小時內文章閱讀量突破十萬加,卻沒想到這卻咪蒙公眾號的催命符。而這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所帶來的影響並在咪蒙的道歉中沒有結束。在經歷了微博永久關停、微信公眾號停更兩個月後,「帳號已註銷」這五個大字,給咪蒙所有的雞湯故事,畫上了句號。實際上,媒體們的表態都有官方的影響在裡面。咪蒙公眾號被註銷是長期以來發表三觀不正的文章、煽動不好的情緒、不斷突破行業底線後被民眾拋棄的必然結果。
  • 羅永浩與咪蒙,誰都不孤單
    「咪蒙」閃現曾經的自媒體界爆文製造機「咪蒙」又雙叒叕復活了。這周三,原咪蒙旗下公眾號「愛就是知道」發布了一則消息,咪蒙說:「是我。你沒看錯。是你們熟悉的我。」其實用「復活」這個詞不太準確,最多叫「閃現」。自從去年2月份被封殺後,咪蒙曾嘗試過多次歸來,但都無疾而終。
  • 聽說咪蒙這次真的要復出了
    此前,咪蒙旗下帳號「好疼的咪蒙」更名為「愛就是知道」,現該帳號已向「洪胖胖」帳號遷移。2018年「咪蒙」部分軟文植入廣告事件2019年1月29日,咪蒙團隊旗下公號「才華有限青年」推出了一篇題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迅速火遍全網。但網上稱其「造假杜撰」,口誅筆伐者比比皆是。
  • 咪蒙的文章是非虛構寫作作品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非虛構寫作」的相關內容,非虛構寫作是近幾年新傳考研的熱門話題,自從2019年咪蒙旗下的公眾號發了一篇《一個出生寒門的狀元之死》,一經發布,就達到了十萬加,同時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有網友發現文章的時間、人物和事件無法對應起來,隨後,咪蒙為自己開脫稱該文是非虛構寫作,而非新聞作品。咪蒙的文章真的是非虛構寫作作品嗎?
  • 京東商城CEO炮轟咪蒙團隊:遠離三流作品,傳播正能量
    近日,咪蒙團隊一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強勢霸屏,在收割完一大茬粉絲的眼淚後,沒想到一日之內口碑急轉直下。胡編亂造、販賣焦慮、欺騙感情,包括阿里在內的網友一頓扒皮後,徹底揭掉了這個營銷號的遮羞布。一起個人的欺世盜名事件,為什麼阿里和京東都要冒著得罪咪蒙粉絲的危險公開發聲?因為這已經不是個別事例了,這已經成為一種可怕的社會現象。2不計其數的咪蒙們「寒門狀元之死」 從眼淚到唾罵的翻車,這一幕和兩年前的爆款《羅一笑,你給我站住》有異曲同工之妙。
  • 咪蒙首次公開談爆款方法論:我們的感覺90%是錯的,用戶洞察不能靠猜
    但咪蒙確實不僅是公號,是網際網路產品。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你寫出一篇爆款,其實不是那麼厲害的,要不斷地寫爆款,這是我們的壓力。近幾個月我們做了什麼呢?第一個是「劉鑫江歌案」做到1470萬閱讀,「攜程親子園」是1400多萬,還有榆林產婦事件,當時也是1200多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