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到老年,是有點怕子女的。那些新興的產品,他們也不太敢碰,怕碰壞了。
也許我們該問問自己,為什麼不能接受,不能忍耐父母這麼「笨」?我們的憤怒也許有合理性,但同時也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人到老年,尊嚴全在子女身上了,不要為這種事嫌棄他們,真的很傷自尊。
——知乎網友:妙黛有言
我們和爸媽交流,尤其是教他們使用電子產品和網絡軟體時,如果沒有耐心,不僅沒法增進感情,反而可能引起他們的反感。老人雖然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強,但畢竟閱歷比我們豐富,難免會有點心氣兒。
父母已經老了,和他們交流一定要有耐心和技巧。我們少不更事的時候,也是靠爸媽的耐心呵護才成長起來的,要是當年爸媽真當甩手掌柜,還有我們的今天嗎?
——知乎網友:殤小辛
我工作後,給爸媽買了一部智慧型手機。我媽問我很多操作的時候,我常常很不耐煩,覺得這是她不與時俱進、不思進取的結果,所以才被時代拋棄。
直到我有了孩子。
我發現小孩學說話的時候,是要對著口型一遍遍重複的。
我發現小孩發脾氣不講道理的時候,是要把道理講上20遍的。
我發現家裡的壁紙被小孩亂畫,剛買的點讀筆被孩子摔壞,孩子磨磨蹭蹭而我要上班遲到的時候,我是想要動手,想要大吼的。
可是小時候我媽打過我嗎?沒有。
——知乎作者:警嫂小葉子
教父母用手機和小時候父母教我們學習是一樣的,面對新東西,難免茫然無措,生怕哪裡做錯,造成損失,於是步步小心謹慎,一點點求證。
多點耐心吧,哪怕再生氣也不要說出來。本來教爸媽用手機,就是希望他們可以跟上時代,有更多的樂趣,可以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如果發脾氣,就失去本來的意義了。
——知乎網友:不知
我不知道我是怎麼學會說話的,但一定是爸媽一個字一個字地教我,沒有因為我學不會、不張嘴而把我丟掉。
我不知道我是怎麼學會走路的,但一定是爸媽一步一步地扶我哄我,沒有因為我學不會、站不住而把我丟掉。
——知乎網友:踏歌踏歌藍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