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人在婚姻中有意無意地傷害自己最愛的人。這種傷害則來源於伴侶的責備。責備造成了婚姻的持續緊張。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有關責備的案例。
劉先生正在和家人聚餐。這時,他接到公司領導打來的電話。領導在電話上和他聊了很多工作上的事情,對他前期做的工作進行了批評,並暗示他升職估計沒戲了。
上司的一席話讓劉先生極度沮喪。這時,他的妻子陸女士說:「你就不應該在吃飯的時候談工作,這樣弄得大家心情都不好。」然後,她埋怨地瞥了丈夫一眼。
劉先生認為妻子說的話和眼神傳達了一種責備的信息,於是他大聲說:「你總是對人指指點點!你以為我想在這個時候談工作嗎?」
陸女士說:「我怎麼對人指指點點了?難道我說的不對嗎?」兩人從飯館回到家裡,一路上一直在爭吵和相互指責,夫妻關係陷入極度緊張的狀態。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場爭論既包含了抱怨的成分,也包含了責備伴侶的行為。如果無法辨別兩者,就容易造成誤會。那麼抱怨和責備的區別是什麼呢?
婚姻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指出:
抱怨只涉及配偶做錯的具體事件,批評則打擊面更廣,它還包括你對配偶的性格或個性所說的一些負面的評價。
在上述案例中,陸女士剛開始所說的內容屬於抱怨,她只是針對「吃飯時談工作」這件事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劉先生所說的「你總是對人指指點點」則屬於責備的範疇。
區分責備和抱怨可以幫助你減少與伴侶之間沒有必要的矛盾和衝突。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責備是怎樣發生的。
第一,對伴侶反應過度引發責備
在案例中,劉先生因為妻子的一句抱怨大動肝火。首先,劉先生誤以為陸女士的抱怨就是對自己的責備。另外,他捕捉到了妻子埋怨的眼神。不論是妻子的抱怨還是她的眼神,都是一件小事,沒有必要上綱上線。
回想一下婚姻中的諸多衝突,大多數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有些甚至過於瑣碎,都不好意思提及。
我們之所以會責備自己的伴侶,是因為我們對這些不起眼的小事或小細節反應過度。
第二,向伴侶轉移焦慮引發責備
為什麼在婚姻中有很多我們責備伴侶的行為是沒有必要的,但我們總是固執地認為自己沒有做錯呢?
因為這裡有一個我們沒有意識到的問題:我們無意中把自己在其他事情上的焦慮通過責備轉移到了伴侶身上。
案例中劉先生對妻子發火的主要原因,其實並不是妻子的話語和眼神,而是他對無法升職這個現狀的不滿。妻子的行為只是劉先生發洩不滿的藉口而已。這就像有些人被強者欺凌後又去找比自己弱小的人撒氣一樣。
心理學家認為,責備實際上是人類卸載焦慮的一種本能表現,以尋找替罪羊的形式將焦慮轉嫁給其他人。
所以說婚姻中被責備的一方很有可能是無辜的。
第三,伴侶的責備引發自責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責備類型,那就是自責。許多自責是伴侶的責備造成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劉先生在責備中處於上風。陸女士事後可能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她會這樣想:「我不應該對他說那樣的話。是我引發了這次爭吵。」陸女士的自責造成更多的焦慮和煩躁。
所以,在責備中處於劣勢的一方在經受了伴侶的責備後,還會進行自我責備。這是新一輪的責備,仍然會造成諸多困擾。
過度頻繁的責備會對伴侶造成傷害,而且會對我們的婚姻造成不利影響,這些影響具體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責備對伴侶判斷力的影響
婚姻中的某一方受到責備,他們的腦子裡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是他(她)先攻擊我的,我必須防衛。我的反擊沒有錯,合情合理。
心理學家霍妮認為:當我們對真正的或是想像的威脅產生本能反應,就只剩下局限的視野和瞬間的判斷,於是我們只能看到黑白兩面。
這就是說,在我們受到伴侶的責備時,焦慮和煩躁控制了我們的思想,我們對事物失去了理性判斷的能力。
案例中劉先生把妻子的抱怨誤以為是對自己的責備,於是進行反擊,陸女士也不甘示弱。兩人互相指責時,都失去了理性判斷的能力,以至於接下來的婚姻緊張成為必然。
第二,責備對伴侶情緒的影響
夫妻雙方相互責備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情緒淹沒(emotional flooding)。
情緒淹沒:配偶的消極情緒——無論是假借批評、鄙視還是辯護,突然爆發而且勢不可擋,讓你覺得自己不堪一擊。
可見責備是促成這種情緒淹沒的因素之一。
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因為小事而互相責備,其中有一方突然崩潰,失聲痛哭,情緒極度低落。這就屬於情緒淹沒的外在表現。
過多的情緒淹沒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比如伴侶可能因此而抑鬱。
第三,責備對夫妻感情的影響
這個影響其實屬於「情緒淹沒」的後果之一。如上所述,責備讓夫妻失去了理性判斷的能力,引發了新一輪的責備。無休止的批評與指責會帶來頻繁的情緒淹沒感。
在一些本身存在問題的婚姻中,伴侶之間的責備會相當頻繁。你們互相看著不順眼,只要發現對方有任何不當行為,就立刻進行責備,這樣無疑加劇了夫妻感情的惡化。
你害怕被伴侶的責備所淹沒,所以你對他(她)再次責備相當警覺。你為了不被對方一遍又一遍地責備,選擇在情感上不斷疏遠你的伴侶。疏遠的最終結局很有可能是以離婚收場。
第一,夫妻雙方各自承擔一半責任
事實上,責備引發的爭吵中,雙方都有責任。你責備對方引發爭吵,由於對方的回擊加劇了你們之間的衝突。
在這個過程中,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可能挑釁對方,不停地指責對方。兩人在這樣的爭吵中都負有部分責任。
因此,當你們冷靜下來時,可以主動向對方認錯,承擔至少一半的責任。這樣做有利於你們諒解對方,並重歸於好。
第二,承認對方說的是事實
案例中,陸女士認為吃飯時不能談工作。如果劉先生一聽到妻子這樣說,就承認這個事實。他可以說:「你說的沒錯。」儘管這可能並不是劉先生內心想說的話。
一旦劉先生承認陸女士所說的是事實,並認可她,那麼後來的互相指責就不會發生。
如果夫妻雙方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事實上,願意承認對方的觀點是正確的。這種對伴侶認可的態度可以瞬間消除對方的敵意。
在很多情況下,伴侶責備你,是因為他(她)認為你不對,那你就認輸。表面上你輸了,實際上你贏得了婚姻的和諧和穩定。
第三,注意語言技巧,避免誤會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把對方的抱怨誤認為是責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語言技巧的問題。
許多人在婚姻中由於不會說話而被對方誤解,引發爭吵。
那麼怎樣避免這種誤會呢?
答案就是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和方法。比如案例中的陸女士在看到丈夫接完電話心情不好時,可以這樣說:「一會兒吃完飯給我說說怎麼回事。我也可以幫你出出主意。」劉先生如果能聽到妻子這樣說,就不會大聲地去指責她。
所以,夫妻雙方在日常交流中,只要注意表達技巧,就可以避免誤會,化幹戈為玉帛。
第四,不帶情緒地傾聽
婚姻中,當男人在傾訴自己工作上的不順心,女人在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時,作為他們的傾聽者,也就是他們的伴侶,應該儘量用一種不帶任何情緒的方式認真傾聽。
比如女人在逛街買衣服時說:「唉,都逛了一天了,要麼不合適,要麼太貴了。沒錢真是煩人!」
帶情緒的男人會反唇相譏:「你的意思是嫌我賺的錢不夠你花嗎?那你可以重新找一個有錢的男人啊。」這樣的表達肯定會激怒女人。
不帶情緒的男人會說:「慢慢來,總有合適的衣服等著你,畢竟你身材那麼好。」這個表達會讓女人很受用。
不論是女人發牢騷,還是男人說錯話。彼此都不要帶情緒地傾聽。互相多體諒,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在婚姻關係中,每個人都有可能責備過自己的伴侶。不過,如果你能關注自己的行為,並認識到責備對婚姻造成的危害,那麼,你就會設法尋找避免責備造成婚姻緊張的方法。
夫妻兩人的每一次努力都會對婚姻起到積極的作用。這為你們建立更加和諧的親密關係創造了條件。
作者簡介:長風行,用文字勾勒情感世界,助天下人得其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