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度過自己人生的27歲生日。是被我爸媽提及的,頗有些猝不及防。他們給了我生命,也提示著我的生命進度。
生日當天有些感慨,獨自繞著公司走了很長一段,也想了很多。不過最終我還是選擇主動加班,想著能能多掙點,就多掙點。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回答不出自己究竟多大年紀。確實是不記得,當然,也是我長期忽視和迴避的結果——我並不想知道這個數字。
但最近身邊一些朋友,總是不停問我與【長大】有關的話題。於是,我開始認真地準備思考【長大】這個話題,既為我身邊人,也為我自己。
身邊的朋友和親人,有為孩子教養而焦頭爛額的、有為父母身體狀況而擔憂的、有為自己職業發展而焦慮的,有為人生該何去何從而迷茫的,也有為買房買車而不斷克制自己的,還有深陷婚姻感情危機之中度日如年的……
這些世相,就是我們長大後經常要面臨或者正在經歷的。
就這點而言,【長大以後】,其實是生活的全面展開,並且我們需要為這全面展開的生活——無條件地負責——去搞定它。
這應該是一個常識。是每一個具體生活著的人,所不得不去應對的挑戰。不過很多人會在這全面展開的生活中迷失,不斷淪為被動的承受者。以至於在突然某一天醒悟,但卻沒法坦然面對這種複雜的局面,進而發出「不想長大」的感嘆。
可只要我們活著,無論是【長大】還是【未長大】,「生活」都是我們的根本。
問題是,我們畢竟只是個新手,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嘗試。就像我姐在讓我給她家孩子輔導功課時說的那樣:我自己是真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我連輔導她功課都做不好。而且,我每天還有那麼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我姐14歲就輟學打工,如今也就三十幾歲的年紀。她在給我講話的時候,我無意中看到她頭上零星的白髮,心中突然有種不是滋味的感受。儘管如此,她依然也只是個新手,她從上一代人手中繼承下來的經驗,很難搞定現在所遇到的問題。
生活還在不斷向她提出各種要求,迫使她做出改變,以應對當下的挑戰。
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姐並不覺得這是多麼大的問題。反正上一輩人用他們的身體力行告訴我們,生活本就是這樣跌跌撞撞往前走的。既然如此,我便也順勢開導她:
你的女兒正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孩子,而你也正在學著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大家都是新手,半斤八兩,慢慢來,不著急。另外,你也不要高估自己,你對孩子的影響並沒你想的那麼大,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好,做不到的事,想也沒用。反正生活就這樣,千萬不要想著要是怎樣怎樣就好了,再怎麼樣,你都要一天一天、一天一天地過日子。
應對生活的具體挑戰,其實倒還好說。要麼接受,要麼想辦法解決,或者乾脆就逃避。但是,我們除了具體生活外,還得要回答:為什麼我要生活?
也就是生活意義是什麼?人生有何意義?
就在最近,我的朋友直接了當地問了我這個問題。當她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她已經申請了【器官捐獻】。看來不是一般的隨便說說。
是的,人生有何意義?為什麼我要應對那些生活的挑戰?為什麼我要過那麼枯燥的日常?忍受無聊甚至時常都看不到希望的生活?意義何在?尤其當我一次次努力,但卻一次次失望,這樣的堅持是否還有價值和意義?
朋友問的認真,我也需要對自己,也對她誠實。
對這個問題,我是怎麼看的呢?
我還是以我姐和我姐夫教育孩子為例。
我認為他們做的很多事情,其實就是瞎折騰。如果說中年人世界有什麼坑的話,那麼在孩子教育上瞎操心、亂花錢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
說的再極端一點,我認為父母把很多精力放在孩子教育和學習身上,就和很多人每天沉迷於刷抖音和微博是一樣的邏輯:太空虛、太無聊、生活太不充實、太缺乏意義感。
閒的!
一味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貌似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是父母自身內心極度空虛,沒有存在感和價值感的體現。為人父母者,需要在孩子身上寄託自己的希望,以此來實現在自己身上實現不了的目標和理想,並藉此抵禦他們精神世界的空虛和無聊。
畢竟,絕大多數家庭都是工薪階層,生活的都挺累。而這樣的生活,希望何在呢?孩子幾乎成了父母唯一的出路,庸常枯燥生活中的一絲光亮……從這個角度來看,孩子就是宗教,就是信仰。越是放棄了自我成長和自我完善的父母,這種信仰就越是強烈。
我無意否認和貶低這種生活,因為你讓我去經營,我自己也未必能處理的更好。就像我2020年下半年生活的那樣,每天的生活很忙碌,忙到我只想簡單地吃了睡、睡了吃,忙到我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的成長。當然,這是題外話。
說起孩子教育這個話題,主要是想闡明一個觀點:很多生活其實是經不起推敲和反思的。也就是它未必值得去開始、值得去過。生活或者活著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有,也是人為想像和賦予的,甚至絕大多數人僅僅只是在重複別人的二手人生。
這種想像和人為賦予,要麼是出發點就錯,要麼是會在過程中迷失,即便出發點和過程走的都很正確,那到頭來不過也是黃粱一夢。
它是一場註定失敗的短暫嘗試。
我在我姐家住了一晚。雖是周末,可當天晚上,我姐夫也是加班到十點多才回來。吃飯洗漱,就寢也是十一點之後的事。
在床上我和我姐夫不知不覺聊了兩個多小時:關於孩子教育。
我能感受到他真的很上心,也體會到他在整個過程中的掙扎和無奈,迷茫和困惑。儘管如此,他還是非常認真地提問,並且想要更好地應對自己目前的問題和挑戰。雖然不斷挫敗,不斷遇到問題,不斷焦慮……當然,也包括他自己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和挑戰。
周日,他還需要上班。
這讓我想起一個聽來的故事:
費利克斯·岡薩雷斯-託雷斯,《「無題」(羅斯在洛杉磯的肖像)》
故事的主角是這樣【一堆糖果】,這堆糖果作為一件藝術作品,曾經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展覽館裡面。糖果的重量是79.4公斤,是創造這件藝術品的作者岡薩雷斯愛人生前的體重。
在作者人生最黯淡的時刻,岡薩雷斯選擇用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來紀念他的愛人。
你所看到的這堆糖果,只是擺放在展覽的一角,沒有護欄。而前來參觀的人可以隨意取用,吃也行,帶走也行。但每一天展覽結束,岡薩雷斯都會給這堆糖果重新稱重,然後補充被拿走消耗的糖果。
就這樣日復一日,從不間斷。這堆糖果的重量,始終維持在79.4公斤。
作者想用這件藝術品來表達什麼呢?
生命是甜美的,就像糖果一樣。
而這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總是容易流逝、消耗,就像糖果總會被人拿走。
但這並不重要,愛他的人總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他一次次地重生,努力維繫著這樣的美好,直到生命終結。
所謂藝術,就是這樣一種,在看清生活真相後的堅定選擇!一種活著的態度!
而生活,就是這樣一種非理性的,但卻無比真實的行為藝術。你可以說它沒有意義,你也可以說別人蠢,但是沒有人能否認這種【愚蠢】的努力和堅持、痛苦的掙扎和迷茫。
這種努力和堅持背後,是愛他的人在為他賦予意義,也總能有辦法賦予意義。哪怕別人嘲笑、不理解,哪怕賦予意義的方式一開始就是錯的……
【長大以後】,這是一個如此私人化的話題。但是,我們面臨的任務和挑戰卻是相似的:迎接生活全面展開後的挑戰,並為自己的生活賦予意義,哪怕它很可笑。
祝冬安~
Ps:請相信,我所說的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