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與意義|長大以後

2021-01-19 創見人生

上周,我度過自己人生的27歲生日。是被我爸媽提及的,頗有些猝不及防。他們給了我生命,也提示著我的生命進度。

生日當天有些感慨,獨自繞著公司走了很長一段,也想了很多。不過最終我還是選擇主動加班,想著能能多掙點,就多掙點。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回答不出自己究竟多大年紀。確實是不記得,當然,也是我長期忽視和迴避的結果——我並不想知道這個數字。

但最近身邊一些朋友,總是不停問我與【長大】有關的話題。於是,我開始認真地準備思考【長大】這個話題,既為我身邊人,也為我自己。

身邊的朋友和親人,有為孩子教養而焦頭爛額的、有為父母身體狀況而擔憂的、有為自己職業發展而焦慮的,有為人生該何去何從而迷茫的,也有為買房買車而不斷克制自己的,還有深陷婚姻感情危機之中度日如年的……

這些世相,就是我們長大後經常要面臨或者正在經歷的。

就這點而言,【長大以後】,其實是生活的全面展開,並且我們需要為這全面展開的生活——無條件地負責——去搞定它。

這應該是一個常識。是每一個具體生活著的人,所不得不去應對的挑戰。不過很多人會在這全面展開的生活中迷失,不斷淪為被動的承受者。以至於在突然某一天醒悟,但卻沒法坦然面對這種複雜的局面,進而發出「不想長大」的感嘆。

可只要我們活著,無論是【長大】還是【未長大】,「生活」都是我們的根本。

問題是,我們畢竟只是個新手,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嘗試。就像我姐在讓我給她家孩子輔導功課時說的那樣:我自己是真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我連輔導她功課都做不好。而且,我每天還有那麼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我姐14歲就輟學打工,如今也就三十幾歲的年紀。她在給我講話的時候,我無意中看到她頭上零星的白髮,心中突然有種不是滋味的感受。儘管如此,她依然也只是個新手,她從上一代人手中繼承下來的經驗,很難搞定現在所遇到的問題。

生活還在不斷向她提出各種要求,迫使她做出改變,以應對當下的挑戰。

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姐並不覺得這是多麼大的問題。反正上一輩人用他們的身體力行告訴我們,生活本就是這樣跌跌撞撞往前走的。既然如此,我便也順勢開導她:

你的女兒正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孩子,而你也正在學著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大家都是新手,半斤八兩,慢慢來,不著急。另外,你也不要高估自己,你對孩子的影響並沒你想的那麼大,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好,做不到的事,想也沒用。反正生活就這樣,千萬不要想著要是怎樣怎樣就好了,再怎麼樣,你都要一天一天、一天一天地過日子。

應對生活的具體挑戰,其實倒還好說。要麼接受,要麼想辦法解決,或者乾脆就逃避。但是,我們除了具體生活外,還得要回答:為什麼我要生活?

也就是生活意義是什麼?人生有何意義?

就在最近,我的朋友直接了當地問了我這個問題。當她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她已經申請了【器官捐獻】。看來不是一般的隨便說說。

是的,人生有何意義?為什麼我要應對那些生活的挑戰?為什麼我要過那麼枯燥的日常?忍受無聊甚至時常都看不到希望的生活?意義何在?尤其當我一次次努力,但卻一次次失望,這樣的堅持是否還有價值和意義?

朋友問的認真,我也需要對自己,也對她誠實。

對這個問題,我是怎麼看的呢?

我還是以我姐和我姐夫教育孩子為例。

我認為他們做的很多事情,其實就是瞎折騰。如果說中年人世界有什麼坑的話,那麼在孩子教育上瞎操心、亂花錢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的。

說的再極端一點,我認為父母把很多精力放在孩子教育和學習身上,就和很多人每天沉迷於刷抖音和微博是一樣的邏輯:太空虛、太無聊、生活太不充實、太缺乏意義感。

閒的!

一味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貌似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是父母自身內心極度空虛,沒有存在感和價值感的體現。為人父母者,需要在孩子身上寄託自己的希望,以此來實現在自己身上實現不了的目標和理想,並藉此抵禦他們精神世界的空虛和無聊。

畢竟,絕大多數家庭都是工薪階層,生活的都挺累。而這樣的生活,希望何在呢?孩子幾乎成了父母唯一的出路,庸常枯燥生活中的一絲光亮……從這個角度來看,孩子就是宗教,就是信仰。越是放棄了自我成長和自我完善的父母,這種信仰就越是強烈。

我無意否認和貶低這種生活,因為你讓我去經營,我自己也未必能處理的更好。就像我2020年下半年生活的那樣,每天的生活很忙碌,忙到我只想簡單地吃了睡、睡了吃,忙到我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的成長。當然,這是題外話。

說起孩子教育這個話題,主要是想闡明一個觀點:很多生活其實是經不起推敲和反思的。也就是它未必值得去開始、值得去過。生活或者活著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有,也是人為想像和賦予的,甚至絕大多數人僅僅只是在重複別人的二手人生。

這種想像和人為賦予,要麼是出發點就錯,要麼是會在過程中迷失,即便出發點和過程走的都很正確,那到頭來不過也是黃粱一夢。

它是一場註定失敗的短暫嘗試。

我在我姐家住了一晚。雖是周末,可當天晚上,我姐夫也是加班到十點多才回來。吃飯洗漱,就寢也是十一點之後的事。

在床上我和我姐夫不知不覺聊了兩個多小時:關於孩子教育。

我能感受到他真的很上心,也體會到他在整個過程中的掙扎和無奈,迷茫和困惑。儘管如此,他還是非常認真地提問,並且想要更好地應對自己目前的問題和挑戰。雖然不斷挫敗,不斷遇到問題,不斷焦慮……當然,也包括他自己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和挑戰。

周日,他還需要上班。

這讓我想起一個聽來的故事:

費利克斯·岡薩雷斯-託雷斯,《「無題」(羅斯在洛杉磯的肖像)》

故事的主角是這樣【一堆糖果】,這堆糖果作為一件藝術作品,曾經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展覽館裡面。糖果的重量是79.4公斤,是創造這件藝術品的作者岡薩雷斯愛人生前的體重。

在作者人生最黯淡的時刻,岡薩雷斯選擇用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來紀念他的愛人。

你所看到的這堆糖果,只是擺放在展覽的一角,沒有護欄。而前來參觀的人可以隨意取用,吃也行,帶走也行。但每一天展覽結束,岡薩雷斯都會給這堆糖果重新稱重,然後補充被拿走消耗的糖果。

就這樣日復一日,從不間斷。這堆糖果的重量,始終維持在79.4公斤。

作者想用這件藝術品來表達什麼呢?

生命是甜美的,就像糖果一樣。

而這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總是容易流逝、消耗,就像糖果總會被人拿走。

但這並不重要,愛他的人總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他一次次地重生,努力維繫著這樣的美好,直到生命終結。

所謂藝術,就是這樣一種,在看清生活真相後的堅定選擇!一種活著的態度!

而生活,就是這樣一種非理性的,但卻無比真實的行為藝術。你可以說它沒有意義,你也可以說別人蠢,但是沒有人能否認這種【愚蠢】的努力和堅持、痛苦的掙扎和迷茫。

這種努力和堅持背後,是愛他的人在為他賦予意義,也總能有辦法賦予意義。哪怕別人嘲笑、不理解,哪怕賦予意義的方式一開始就是錯的……

【長大以後】,這是一個如此私人化的話題。但是,我們面臨的任務和挑戰卻是相似的:迎接生活全面展開後的挑戰,並為自己的生活賦予意義,哪怕它很可笑。

祝冬安~

Ps:請相信,我所說的都是錯的。

相關焦點

  • 羅振宇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迎接「長大以後」新挑戰
    多知網1月1日消息,羅振宇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舉行,在這場長達4個半小時的演講中,羅振宇圍繞「長大以後」分享了過去一年收穫的啟發,以及對如何開啟2021年的思考。  「長大以後」是這場演講的主題。
  • 心靈的挑戰:你是否覺得活著很沒勁,人生毫無意義?
    時光流逝,少年長大,他經歷了很多事情,善與惡、愛與恨、成功與失敗以及生與死。如今,他終於明白,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人類正在享受著超越過去任何時代的豐富的物質生活。在中國,絕大多數人不再為基本的衣食住行發愁,讓他們感到困惑、迷茫、痛苦的是心靈層面的問題或挑戰。
  • 如果我們長大,父母依舊辛苦,那我們長大的意義是什麼?
    小時候我幻想長大,長大了,我可以吃自己想吃的東西,買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父母的管束,那樣該多好,可是如今我多想回到從前,無憂無慮的在您的身邊。光陰似箭如流水啊,你我不再是少年,今年我22歲了,長大了,是一名大三的學生,大學生聽起很自豪是吧?可是在如今這個遍地都是大學生的年代,這三個字顯的微不足道,下面我講一講的故事。高中就是一個混子,因為學習的事情沒少讓父母責罵,偷偷騙錢和同學出去玩,和別人打架,家裡賠錢,在家裡和父母大吵大鬧,現在想起以前的自己挺混蛋的,怎麼會有這樣混蛋的人?
  • 爸在朋友圈發:如果父母依舊辛苦,那你長大有什麼意義
    最近在職業論壇看到這樣一個熱門的帖子,「爸在朋友圈發:如果父母依舊辛苦,那你長大有什麼意義!」。到底怎麼回事?請往下看。原來有一位女網友發帖吐槽:我爸在朋友圈轉了個「如果父母依舊辛苦,那你長大有什麼意義
  • 「如果父母依舊辛苦,那我們長大有何意義?」
    「如果父母依舊辛苦,那我們長大有何意義?」 發小為家裡添置冰箱時,在朋友圈裡配文說到。這是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女孩。但僅僅只是在物質上滿足是不夠的,長大不能是長身體長面子而不長心!不長心的長大有何意義?父母收到兒女的禮物自然是開心的,但你是否真的長大,卸下他們的重擔了呢?
  • 每天去做新鮮的事情,挑戰自我,讓自己得到成長和進步
    人生活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我認為就是挑戰,去做自己不敢去做的事情,去探索未知的領域,當挑戰成功的時候,這種興奮的感覺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世界上有太多不可想像的事情,但是還是發生了。我們誰也不知接下來的一秒鐘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 如果父母依然辛苦,那我們長大還有什麼意義
    如果父母依然辛苦,那我們長大還有什麼意義。朋友說出這句話,讓我莫名的覺得心酸。醫生說要好好休養,要不以後就成了坡腳的。為了避免這種意外發生,爸媽商量過留一個人在家照顧我,一個人出門幹活。打那以後,我學會了說叫爸媽幫我嘗嘗食物熟了沒有,他們無奈的幫我試吃,哪怕最後我說有口水不愛吃,他們吃掉後,我會覺得很開心。上高中時,為了學費爸爸跟著村裡的一個叔叔去工地幹活。為的就是一天幫人家提水泥,一天有一百二十塊錢的收入。為了我的生活費,他不怕辛苦每天不知道提了多少桶的水泥走上走下。當媽媽打電話到學校給班主任說,趕緊回家一趟,爸爸出事了。
  • 如果父母還那麼辛苦,我們長大還有什麼意義?
    可是等到真的長大了,卻發現玩具不再是自己的愛好、零食也吃的越來越少、可以去的地方都需要花錢、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都需要機會。長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還是依舊很辛苦。出生貧寒,爺爺奶奶去世的早。爺爺奶奶育子女八人,三兒五女,父親排行老六。所以我一直在父母身邊長大,沒有人帶我,父母出門打工更不方便。於是母親幹起了農活,父親做起了木材生意。兩個姑姑那時還小,幫襯著家裡做些事情。
  • 為什麼小時候的我們渴望長大,長大的我們渴望回到小時候?
    說不出哪條路不好,因為沒有人知道以後的發展會是什麼樣的,我們只能儘可能多的去預想結果,預判結局。如論是哪個選擇其實我們都不願意放棄,因為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機會,一個不可能再一次遇見的機會。如果是本科生考研,那還有多次機會,但是對於專科生來說,專升本的機會只有一個,現實就是這樣,我們不能同時選擇,因為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只能專注做一件事。
  • 原創|人生最大的挑戰在於你敢不敢、想不想過上有意義的生活
    在解釋這一行為的動力時,他說:「人生最大的挑戰在於你敢不敢、想不想過上有意義的生活。」06過上有意義的生活,不就是美國教練所說的目標?緊盯著過有意義的生活,鍾姓殘疾人才會勇敢的坐著輪椅來到雪場;才會不憚於一次次的摔倒,從零開始學習與重心、身體、裝備、雪粒友好相處;才會一次次摔倒後笨拙的爬起,在旁人的幫助下再一次坐上特製的雪板;才會永不停歇的向目標發起進攻。07人生最大的挑戰不在外面,不在旁人,而在自己。
  • 我的性格喜歡挑戰!
    曾經有熱戀的人出入過,我和幾個喜歡晨跑的人,曾經有商量過,一定要,挑戰!但是,我們正準備出發挑戰的時候,有的人,就退圈,甚至有人還沒有膽量!今天,終於鼓起勇氣面對現實意義,自己出發,自己,挑戰!到了現場,觀察了一下周圍環境變化,發現有許多,腳印,這腳印給足我力量和勇氣,挑戰的速度!所以,我一個字,衝,到了一半的時候,有點黑暗,寒冷,打開手機燈光,一照,突然發現腳印,我再勇敢鼓起勇氣,衝,這時候,已經沒有什麼顧慮太多了,一直往前衝!足足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已經到達目的地!
  • 長大以後,我才知道"媽媽"代表著什麼
    後來長大一些後,媽媽回家了回想到這些,我都會忍不住雙手發抖,可那時候媽媽有多麼無助,我無法想像……媽媽嫁做人婦時也不過二十出頭,我們這一代人還花著父母的錢在讀書,即使工作以後也有不少人需要家裡接濟的這些都是我進入社會以後才慢慢發現的,我覺得以前從來沒有走入過媽媽的內心,也不懂得她的嘮叨。大家都說父愛如山,深沉厚重。可在我看來,我的媽媽不善言辭,但是她從不過多幹涉我決定好的事情,她從來不會用愛的名義去綁架我、要求我去做她想讓我做的事情。這份愛對我來說太厚重太無價了,媽媽真的給了我太多動力,很多次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想媽媽,真的不知道自己該有什麼理由放棄。
  • 人只有在長大以後才開始不想長大了
    小鳥人呀真是一個奇怪的動物,小時候想著快點長大,長大後又後悔了,想著自己要是一直是個孩子那該多好,總是在矛盾糾結中活著。小汪的母親生病住院了,許久沒有回老家的他接到這個通知,馬上就決定回家去看看她老人家了,說實話,他內心深處對自己的父母總是懷有一份歉疚之情,父母養育他長大,他卻不能在他們身邊盡孝,父親過世後,他的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了,突然覺得自己失去了什麼,母親年齡大了,又疾病纏身,說實話,留給他陪她的時間也不多了,每每想到這裡,他的心裡就有種說不出的傷感和落寞。
  • 中國人民保險×《極限挑戰》人生從此不懼挑戰
    中國人保攜手極限挑戰,拼出滿滿正能量東方衛視五年收視王牌《極限挑戰》自2015年開播以來,以其勵志IP+流量藝人的先天優勢廣受好評,圈粉無數。本季《極限挑戰》以「一起拼、一定贏」為主題,延續「有意義」又「有意思」的節目思路,用「極挑團」的實際行動傳遞時代氣息,彰顯家國情懷,釋放滿滿正能量,而這一主題與中國人保的品牌倡導不謀而合。
  • 長大以後,才明白父母嘴裡的那些道理
    年輕的時候,自以為是,覺得父母說的沒什麼用,但只有長大了,經歷了,才明白父母的話是多麼有用和重要。父母1、畢業以後找工作時才發現長大了,出身社會了,自己要賺錢養活自己了,才明白過來,父母那時說賺錢不容易是真的。賺錢不容易,花錢要有計劃,不能大手大腳亂花錢,該花的花不該花的儘量不要花,錢要用到刀刃上。這時的我,才體會到錢不夠用的窘迫,若是想要錢不愁花,只有錢足夠多才行。
  • 長大以後,「我們」個個都成了「謊話精」
    01長大以後可是,隨著時光的流轉,長大以後的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習慣於撒謊的「謊話精」。但不管如何辯白,長大以後的我們,已經不再是那個純淨如白紙、視撒謊行徑為無恥的孩童了。小時候,我們個個欽佩安徒生童話裡那個敢於揭穿皇帝新衣的男孩;可是,一旦長大後,誰敢不識相地去戳穿上級的附庸風雅?曾經信仰童話的我們,長大後反而成了那個極力為上級喝彩的鼓吹者,把他們的信手塗鴉吹捧為曠世奇作,把他們的無病呻吟奉為不可多得的傳世名言。
  • 如何應對生活帶來的各種挑戰?
    真正意義上覺得人生很難,是從我的二十歲開始的。二十歲那年,一家出版社以我的名義出了本書,我最後找到那家出版社的負責人,問他們怎麼解決的時候,那個負責編輯以一副「老子一點也不怕」的態度對待這件事,沒有道歉,沒有解決方案,起初連唬帶騙想把我糊弄過去,最後乾脆說些很嚴重的話威脅我。
  • 長大以後才明白:婚姻一點也不簡單
    而事實上,等到你長大以後,才明白原來婚姻不是你想的那樣完美,有時候進入婚姻還不如一個人單著。小時候,她告訴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做個好女人,一定要找個疼她、愛她的男人,她們的婚姻就好比古堡裡的王子和王妃,一定會幸福美滿,沒有憂愁。然而長大以後,她再次告訴我,她的婚姻就好比是牢籠,她好想好想從中逃離。
  • 童年的經歷對以後的成長有何影響?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功夫巨星李連杰曾說過:「以後別說我是什麼國際巨星了,我現在更願意追問生命的意義,想做的是給生命添磚加瓦的事。」也有人說,生命本無意義,只是人為的賦予了它意義。有人追求愛情,有人追求名利,如同不存在紋理相同的兩片樹葉,人們追求的東西也各不相同。
  • 人生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戰勝自己!
    法國大文豪雨果說過,「所謂活著的人,就是不斷挑戰的人,不斷攀登命運險峰的人。」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斷挑戰自己,戰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