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越是優秀的人,越會晚點遇到「對的人」

2020-10-07 心理諮詢師薛雪



有人說:「哪有什麼對不對的人,其實都是自己主觀臆斷出來的而已。」

其實不盡然,有很多人是因為結婚而結婚,將就著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雖然能夠平淡的生活,但是卻從未用力愛過。

愛情會讓人們產生想要在一起生活的欲望,於是就組建了家庭,一起走過漫長的餘生。

但是我們可能會發現一個規律,我們身邊越優秀的人,往往在愛情上卻越晚能遇到對的人。

這是因為優秀的人,往往有著某些普通人所沒有的特性,而這些特性會使得他們在愛情觀念上更加謹慎。

吸引力法則的作用

《易經》裡說過:「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

物以類聚是幾千年前我們就懂得的道理,優秀的人往往更傾向於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而人群中優秀的人卻又不是很多。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人際交往是這樣,在愛情中也是相同的道理。

優秀的人總會被其他優秀的人吸引,而我們身邊能夠出現優秀的人的概率要遠遠小於普通人的概率。

除此之外,關於擇偶的標準選擇也會影響到我們是否能夠遇到對的人。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聊的來,家庭不錯,有房有車就是自己對另一半的要求了。

而那些真正很優秀的人,往往更加追求靈魂上的契合,而這種要求往往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和檢測。

對自我認知的追逐

演員潘虹可能是很多人對於電視劇的初始印象,在很多人的記憶裡她還是那個有點壞的媽媽。

但是潘虹其實早年和劉曉慶,斯琴高娃齊名,是當年最耀眼的三大影后之一。

但是潘虹的愛情並不和她的演藝事業一樣順利,她在事業的上升期選擇了和丈夫離婚,並且在那以後也再未結婚。

第一任丈夫對她的意義更像是父親和兄長的角色,因為在潘虹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大他八歲的丈夫給了她安全感。

但是就在潘虹事業不斷上升,風頭遠遠超過丈夫時,丈夫卻給她拋出了一個選擇:要麼放棄事業回來,要麼我們就離婚。

潘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後者,她覺得表演是她真正想做的事情,誰都不能夠阻止她。

潘虹的優秀給一代人的記憶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正是這種優秀讓她明白自己最想要的什麼,什麼東西才能夠讓她真正的自在快樂。

當一個人知道什麼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時候,便能夠忍耐並享受一個人的孤獨。

不將就的人生態度

知乎上有人問:「什麼才是應該結婚的年齡?」

仔細想來,其實沒有什麼必須結婚的年齡的規定,只不過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後,我們能否頂住壓力不將就著結婚。

表姐蕊蕊大學畢業後遵照父母的意思回到家鄉的縣城裡,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

一兩年後父母就開始給她安排相親對象,但是蕊蕊始終覺得自己不應該只是這樣,而且父母口中那些優秀的男孩子她一個也看不上,因為根本沒有什麼共同的話題。

她也曾經問過我該怎麼辦,我告訴她只有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才能夠有選擇愛與不愛的權利。

後來她不顧父母的反對辭掉了小學老師的工作,去了上海,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最後考上了上海最好的師範大學的研究生。

現在的她在上海也算是站穩了腳跟,她說她很感謝當初的自己選擇了不將就,即使現在對的人還沒有來到她的身邊,但是她對生活和未來充滿著希望。

每個人的選擇是不同的,人生的方向也不同,優秀的人總能夠在最關鍵的時候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該去向哪個方向,而不是迷迷糊糊的將就著過了一生。

有些人並不是因為心高氣傲,而是明白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人,如果這個人沒出現,或者感覺不對,那麼她就會拿出不妥協的勇氣。

有磨練愛情的勇氣

真正刻骨銘心的愛情通常是披荊斬棘後得來的,承受著痛苦和取捨之後才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一段永恆的愛情需要經歷時間的考驗才能夠體現出永恆的價值,而我們在一次次的經歷和磨練中才能夠懂得自己的內心和想法。

或許我們的人生中總會出現讓自己一見鍾情,怦然心動的那個人,但是想要碰到一個能陪伴自己走完餘生的人卻並不容易。

我們需要勇氣和果決,去磨練愛情,讓時間去考驗愛情,讓閱歷去透徹愛情,在生活中去慢慢理解愛情。

所以擁有磨練愛情勇氣的人,往往會更願意用時間去打磨它,不會轟轟烈烈,也不會急於求成。

愛情,可能會遲到,但是一定會到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能夠在最好的時光裡遇見對的那個他。

相關焦點

  • 簡單心理學,為什麼越是優秀的女人越是不喜歡與人交往?
    正因為如此,儘管我們是群居性的動物,但是本質而言,我們每個人都生而孤獨。很多時候,完全被閱讀,被理解,被接受是非常奢侈的,越是思想深邃,情商高的人越是深有體感。所以他們往往比常人更敏感,更善思,思維高度也超出常人。越是優秀的女人,越不是那些在人際交往中左右逢源,遊刃有餘的交際花,相反,他們恰恰是那些不喜歡久居人群與人交往的孤獨的人。
  • 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空杯心態」
    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空杯心態」。自傲自滿,只會讓別人望而卻之,只會讓自己夜郎自大,處事高估自己。唯有謙虛,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唯有謙虛,才能看見別人的長處;唯有謙虛,別人才願意靠近你、願意幫助你。、真正優秀的人,越是懂得謙虛。
  • 心理學:越是自卑的人,越有這三個特徵,會會越活越累
    心理學:越是自卑的人,越有這三個特徵,會越活越累1自卑在心理學上是一種軟弱的情感體現,一般來說,有自卑傾向的人,很難看到自己好的一面。習慣性的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在凡事上面又習慣性去逃避,而這種類型的人,往往活得很累。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多多少少會遇到一些糟糕的事情,也因此會讓情緒受到波動。其實,每個人他所承擔的壓力都是不同的,有的人遇到糟糕的事時,會害怕,恐懼。而有的人抗壓能力強,心態樂觀,所以才會更好的去解決問題。
  • 心理學:越是優秀的男人,在感情上越「專一」
    這就是心理學中,用來分析人的精力,專注力;人只能專注完成一件事情你只愛一個人,你會覺得遊刃有餘,你能不斷學習跟對方相處的技巧。但如果你一心二用,三心二意,吃著碗裡瞧著鍋裡,那麼你最後可能會失去所有。人的心就那麼大,如果精力分成太多份,感情分成太多份,每個人還能分到多少呢?他們又會回饋給你多少呢?
  • 越是成熟的人越懂得這個…
    【暱稱】月思秋【我喜歡的金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我的素材故事】在職場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人遇到問題,從來不麻煩別人,不管看起來有多麼困難都喜歡自己一個人承擔!以為這樣就可以少打擾對方,得到對方的認可!其實越是這樣的人,越沒有真正的朋友。
  • 心理學:越是高情商的女人,越會「以貌取人」
    有些人依據這個人的美醜,就將其定義為好人和壞人,如此一來顏值高的那類人都被劃為好的那一列,顯然這是非常不客觀的。今天我們所說的越是高情商的女人,越會「以貌取人」與以往印象裡有所不同。這裡的「以貌取人」是心理學的方法和技巧,也是我們為人處世時一個不經意的方法。
  • 心理學:內心越是孤獨的人,越會有的4個特徵,你中了幾個?
    每個人都會有孤獨寂寞的時候,而有些人則會掩飾自己的心理,強顏歡笑。明明內心孤獨的不行,卻硬要裝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你越是孤獨,而且越是在乎是否孤獨,越容易有下面這4個特徵。(1)人越多,越寂寞真正的孤獨不是一種外在的物理隔絕,而是一種心理特徵。當內心缺乏安全感,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述,可以託付內心的人時,哪怕你身處人群之中,也會有揮之不去的孤獨感。而且,這種發之內心的孤獨,還會與周圍的喧鬧形成強烈的對比感,讓你有種「世界上這麼多人,反而沒有一個人懂我」的感覺。造成了人越多,越寂寞。
  • 越是優秀的人,越喜歡花時間研究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把重心放在了解別人上。我們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於是,我們去了解人心,去想著如何去避開雷區,如何去抓住機遇。結果是,每個人的心態是不同的,人生際遇是千差萬別的,再加上每個人的基因、教育,造成了千千萬萬種的心理、想要去認識,是十分困難的。而人的心態,其本源在於人性。人性是根本,人心,只不過是經過了變化。然而,萬變不離其宗。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內向的女人,越迷人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心理學告訴我們,性格內向的人同樣擁有著外向人所不具有的寶貴的人格品質。而相比於大膽主動的外向型女孩,性格越是內向的女人,越是厲害,表現在感情方面就是——越善於抓住男人的心。在心理學上,內向型是指氣質指向型的一種,最早是卡爾·榮格在1921年的《心理類型學》中正式提出了外向和內向的概念。這兩種特質的區別在於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對於內向的人來說,他們的能量指向內部,因此他們對內心世界更感興趣,更安靜,喜歡獨處、自省和思考。
  • 心理學:越是聰明的人,就會越痛苦,你要學會「愚蠢」
    可偏偏有人說,越聰明才會越快樂,但我認為,越是聰明的人,就會越痛苦。因為一個人越聰明,就會知道得越多,知道的越多,煩惱就會越多,上面說的要學會愚蠢,不是讓我們真愚蠢,也不是說聰明是件壞事。而是讓我們面對生活時,別太執著,別太追求結果,面對人際關係,我們偶爾也應該適當地裝傻充愣,有些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比看透說破了更幸福。
  • 越是不合群的人,身上這些特徵越明顯,路會越走越寬
    生活裡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往往獨來獨往,不好與人打交道,看似不合群,實則都不簡單。越是不合群的人,身上這些特徵越明顯,路會越走越寬。如今的社會是一個拼實力的社會,你有能力,你夠優秀,你就能夠走得更高,看得更遠。獨處,是最好的個人增值期,優秀的人往往不合群。
  • 越優秀的人,越讓人舒服
    02有一句話說:「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舒服地待人。」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心懷悲憫,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懂得讓人舒服的人,人生之路會越走越寬。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給予別人如沐春風的舒適感。
  • 越是厲害的人,越會發脾氣
    ;你的一再退讓,也只會讓他人更加放肆。、聊天,摩擦必不可少,相較於普通人的宣洩情緒,那些優秀的人,更能在發脾氣的過程中,表明自己的立場。,越發現,自己的退讓,只會讓現狀越來越糟糕。一味的忍讓,也只會損害自己的利益。
  • 心理學:看上去越是卑微的人,其實越是懂得生存之道
    現實中,那些看上去特別卑微的人,其實越懂得生存之道。有許多人,總是不知道因為什麼活著而苦惱,甚至為了追求理想,追求面子和尊嚴,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心理學要求人們找尋自己的生活目的,於是人們為了找尋生活目的而陷入新的困境中去。找尋生活目的,不是讓你生活在痛苦之中,而是為了讓你更好的生活。相比之下,那些看上去特別卑微的人,反而更懂得生存之道。
  • 越是厲害的人,越會利用「投射效應」
    原來,這就是「投射效應」心理學上越是沒見過世面的人,越以自我為中心,眼界越是狹窄。可能在你眼裡微不足道的東西,卻在別人的世界有著不一樣的意義。你沒經歷過別人的生活,也就沒資格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人生。
  • 越是愛一個人,越會感到心痛
    ,也會讓人感到心痛。越是愛,越是在乎,越是在乎,反而越是心痛。愛上一個人,會特別的害怕失去他,於是拼命地想要做些什麼,想要抓住他,然而,越是做,越是失望,越是抓緊,越是什麼都抓不住。但是真的愛上一個人之後,真的就會想讓他特別特別的在乎自己,似乎唯有這樣,才覺得安全,才覺得踏實。很多人為了證明自己在對方的心中很重要,就會通過一些方式考驗對方,總想著如果一個人足夠愛自己,那麼一定會通過這些考驗,但是越證明越失望,證明到最後,往往得到的都不是那個人很愛你,而是那個人不愛你。
  • 心理學表明:越是喜歡獨來獨往的人,越容易擁有開掛般的人生
    人生短短數十年,人人都在追求幸福的人生,可是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越走越遠,也越錯越遠。學會和世界相處是人生修行當中的一種能力,可往往很多人害怕掉隊,他們機械地附和著大眾,卻忽視了人生沿途的風景,更加忽略了自我的真實內心。心理學指出:越是喜歡獨來獨往的人,越容易擁有開掛的人生,他們就像一束微光,或許不能照亮整個世界,卻讓自己的人生閃閃發光。
  • 為什麼越是無知的人,越覺得自己很聰明?
    為什麼越是無知的人,越覺得自己很聰明?這個話題我聊過不止一次了,最近又看到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言論,所以覺得有必要再聊聊,關於認知,關於投資者最重要的品質!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個觀點—— 認知是一個圈,認知越低,認知圈越小,接觸到的未知的外界就越小!
  • 「越是優秀的男人,越看不上這樣的女人」
    他的優秀讓周圍的同事稱讚不已,這樣優秀的男人,周圍自然少不了很多人的關注,特別是女孩們,都很傾慕於他。楊成已經工作了很多年,按理說,事業有成的他早就應該成家,可是他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正式對外官宣的女朋友。後來才聽他的朋友說,其實追楊成的女孩挺多的,只是他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人,所以,大多數人都被他回絕了。
  • 心理學:越是深愛過的兩個人,越不適合複合
    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越是深愛過的兩個人,越不適合複合。一、越是相愛期待越高我們發現越是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越愛吵架。之所以會這樣,除了情緒因素主導下的無理取鬧之外,最大的原因在於彼此之間的期待過高。為什麼真正能夠輕易傷害我們的人是最愛的人,源自於感情上的這種極度需要。因為愛所以就會就期待,期待對方多付出一點,期待對方能夠多愛自己一點。當相愛的人決定分手之後,極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內心的一種崩潰感,在短期內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