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2020-11-12 心靈獨匠

清末名將左宗棠曾說:

「好便宜者,不可與之交財;多狐疑者,不可與之謀事。」

喜歡佔便宜的人,與之交財必會造成損失,疑心比較重的人,與之共事必會難成大事。

自古以來,福禍相依,很多事看起來是好事,其實是災禍。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有佔過的便宜,必將會以另一種方式償還。

不佔便宜,才是一種大格局。

01

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

曾國藩曾說:凡事不可佔人半點便宜。情願人佔吾便宜,斷不肯吾佔人的便宜。

有人把佔便宜看作是一種精明,然而,愛佔便宜的人,本質上就是格局不夠。

從前,有一家新開的米店,賣米的時候總是用盡各種伎倆缺斤少兩,人們買回家重新稱才發現被店家所坑。

這家米店用這樣的伎倆掙了不少錢,米店老闆洋洋得意,很是滿意米店的經營方式。

然而他並沒有得意多久,來店裡買米的顧客越來越少,收入也逐漸入不敷出。

人的本性都是希望得到大於付出,沒有人喜歡被人佔便宜,這是本能。

米店老闆認為自己缺斤少兩佔了客人的大便宜,孰不知這樣做是在透支自己的信用,沒有人能靠著佔便宜發家致富。

想佔便宜的人,並不能真的佔到便宜,再好的東西,不是你的終究強求不來,莫要為了一時的蠅頭小利,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心。

02

想佔便宜的人,反而會吃大虧。

中國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說過:

「世界上沒有便宜的事,誰想佔便宜誰就會吃虧。」

愛佔便宜的人,貪圖眼前的利益,這種人看起來精明,實際上最是愚鈍。

伊索寓言中《豺狼舔血》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例。

從前,有一個羊群裡的兩隻公羊發生了爭鬥,它們用犄角拼命地衝撞對方,地上已經有了不少血跡。

這時,一隻豺狼經過,看到這種情景欣喜不已,覺得自己很走運,可能會吃到羊肉。

它跑到兩隻公羊中間,看見地上的血跡,就想著可以先舔點血再吃肉。

這時,兩隻羊發起猛烈地進攻,一起朝著它撞過來,這隻豺狼只顧舔血,來不及躲開,就被兩隻羊頂死了。

過度貪便宜是不可取的,很多人為了貪小便宜掉進了再也爬不出的陷阱。

每一種看似不需要付出的收穫,都將會在其他方面付出慘痛的代價。

03

有智慧的人,常常主動吃虧。

董必武曾說過:「人要成功,做到兩吃,能吃苦,能吃虧。」

人生不能總想著佔便宜,吃虧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能主動吃虧的人,生活不會讓你吃虧。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其桐城老家宅院與鄰居吳家的宅院中間有一條小巷。

鄰居吳家修房砌牆,想佔這條小巷,兩家人因此發生糾紛,張英的家人給他寫信,試圖倚仗他的權勢疏通關係,打贏官司。

張英看完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

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收到信後,知曉含義,主動讓出了三尺地界。

鄰居被張家的行為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地界。

最後,這裡就成了「六尺巷」,這段故事也成為佳話。

主動吃虧也是一種人生智慧,寧可讓人三分也不要失了和氣,如此才能成為真正的人生贏家。

於丹曾說:「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虧而佔大便宜,而99%的人是佔小便宜吃大虧,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源於那1%。」

凡事總想要佔便宜的人,眼裡看到的只有個人得失,這樣的人常常會因小失大,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要把那些願意吃虧的人當傻瓜,其實,不願吃虧的人才是真傻。

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相關焦點

  • 這才是最大的「精明」!很多人都誤解了…
    吹虧是福,有的時候不貪一點蠅頭小利,看起來是吃虧,殊不知,這才是最大的精明。一個人的行事風格,言談舉止中藏著的是他的教養,是一個人隱形的名片,而一個不佔便宜的人,生活從不會讓他吃虧。,就是最大的精明人有欲望並沒有錯。
  • 不佔便宜,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深度好文)
    可見,不佔便宜是一種人生策略,可以贏得人們的景仰,還可學到人生大智慧。懂得不佔便宜,才能成為真正人生贏家。01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看過一個寓言小故事。從前,羊群中有兩隻公羊不知為什麼打起來了。它們雙方都用犄角拼命頂撞,地上流了不少血。一隻豺狼走過來,高興地想,這下可以吃羊肉了。
  • 不佔人便宜是一個人最大的的精明
    這世間哪有什麼能佔到的便宜,你所佔便宜得到的一分一釐,終究會還給人家,分毫不差。經理講:「這不是小事,這是一個人的誠信問題!你不守規則,發現規則當中的漏洞後,你惡意使用規則。你被發現了兩次沒有買票,但我敢說,你肯定有幾百次的逃票經歷!我們為了降低派出機構的成本,同時也是為了提高效率,儘量不設監督人員,如果你鑽我們的管理漏洞,那是沒辦法防止的,所以,我們對人員的誠信問題是放在第一位的。」
  • 別佔便宜 ( 深度好文 )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厚道,才是人生最大的精明
    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厚道,不欺負人,懂得讓利。他教育其兒子李澤楷說:「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厚道,才是人生最大的精明。很多時候,我們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感覺不順,其實不是我們不夠聰明,而是有時太「聰明」了,把什麼帳都算得「滴水不漏」,不能吃一點虧,喜歡斤斤計較,以至於願意與他合作相處的人越來越少,最終失去了發展自我的良好機會。
  • 遠離那些太過精明的人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善於算計,愛佔便宜的精明人他們精打細算,任何時候都不會讓自己吃虧,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得利的機會。 都說,利己是人的本能。 為人適度的精明也不是壞事,但過猶不及,精明過了度,處處算計,就有損人品,有失德行。
  • 遠離那些太過精明的人
  • 別佔便宜!(深度好文)
    有些人斤斤計較,愛佔便宜,吃一點虧就得理不饒人。 這樣的人,總是著眼於蠅頭小利,總是喜歡和人家對比,眼睛裡計較得失,心裡因為比較鬱鬱寡歡,容不得他人過得好。 眼睛裡沒有美好的人,如何體會這個世界的清風朗月?
  • 人最大的精明,就是厚道
    電影手機中一句經典的臺詞「做人要厚道」被很多人記住了,但是真正能夠做到「厚道」的人並不多,因為做個厚道的人就代表著你可能要吃虧,可能會做一些別人覺得很傻的事情,但其實人最大的精明,就是厚道,因為厚道,所以待人真誠;因為真誠,所以願意為他人著想;因為時時體諒他人,所以心中滿懷真情,不會辜負任何一片真心。
  • 遠離太過精明的人
    作者丨廿一▼人生在世,那些精明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容易獲得成功所以,我們總以為精明是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優勢。然而,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越是聰明的人,更是容易仗著自己的聰明。想著事事佔便宜、投機取巧,到頭來反而傷害到自己和身邊的人。其實,真正精明的人,從來都不會一味的處心積慮的玩心機、走捷徑,而是懂得「守拙」。做人,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夠把事情辦好,才能夠應對生活中的一切變化。
  • 「精明過頭,事業到頭」:太精明的人,事業易遭三個瓶頸,需避免
    作家李敖曾經說過:"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聰明。"精明是一個褒義詞,但是過於精明卻是一個貶義詞。精明的人一般都是比一般更精於規劃,這樣的人往往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但是凡事都要有個度,過於精明則超出了精明的這個度。過於精明的人往往工於心計,似乎把所有人都運籌帷幄在內,但是其他人並不是喜歡這種被算計的感覺。
  • 喜歡佔便宜的人,終究是要還的
    越想佔便宜的人越容易吃虧。不佔便宜是教養,禮尚往來是修養。,是一個人最大的智慧東漢時期,有個叫甄宇的官吏,此人為人忠厚,遇事謙讓,人緣極好。故意吃虧不是虧,而是深謀遠慮的精明之舉。」」,其中就有一條:好佔便宜者不交。
  • 人可以精明,不可以沒品
    做人,可以精明,但不可以沒人品。因為精明是為了防備他人的惡意,而人品卻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有品眾人幫,無品眾人拆。 聰明的人,做事圓滑,不得罪任何人;不輕易表明自己的態度;善於隱藏自己的想法,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情緒。人品好的人,都自帶光芒。
  • 遠離太過精明的人(深度好文)
    人生在世,那些精明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容易獲得成功所以,我們總以為精明是才是一個人最大的優勢。然而,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越是聰明的人,更是容易仗著自己的聰明。想著事事佔便宜、投機取巧,到頭來反而傷害到自己和身邊的人。
  • 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
    作者:洞見·純香俗話說:「不佔便宜是教養,人情往來是修養。」喜歡佔別人便宜,是因為格局狹小;懂得禮尚往來,才是最頂級的智慧。與人交往,一個人的處事方式裡,背後所透露的是日積月累的涵養。01不佔便宜是教養前段時間,有一對相親男女的糾紛,引發全網的圍觀。
  • 太精明算計的人,過不好這一生
    一個人精於算計久了,會成為習慣,看見誰她都要在心裡默默算計,能挖坑的,絕不會放過。結果呢?落得個死無葬身之地。王熙鳳的算計,屬於高段位,平常人做不到那麼精明,但是,太過精明算計,為了自己的利益,需不惜給別人挖坑,到頭來栽在坑裡的一定是自己。04 離精明算計的人遠一點我們身邊,從來都不缺少精明算計的人。
  • 精明不如厚道 計較不如坦誠 強勢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精明不如厚道《老子》中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紅樓夢》中寶玉至太虛幻境看見一首形容王熙鳳的曲子,「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 那些愛佔便宜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菜根譚》上有這麼一句話:「不求非分之福,不貪無故之獲。」總是靠佔便宜,無法發家致富,看似一時得利,其實失去的遠比這些要多。沒有往來就不能稱之為「禮」,有來有往才是好的交情。>無論是在職場還是社交圈子,懂得謙讓絕對會得到朋友或是上級最大的好感。
  • 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圖。如果說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綿延的山脈; 如果說計較是涓涓的溪流,那坦誠就是澎湃的大海; 如果說強勢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