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兒子,為啥婆婆心疼對自己不孝的老二,也懶得看一眼老大

2020-08-28 是楊小姐

【前情介紹】:

小婧最近心裡很擰巴,剛和男友結婚不到半年,跟老公在農村有一棟不錯的小院子。老公家是兄弟兩個,父親在他讀高中的時候因為意外去世了。作為哥哥的他很懂得母親的不易,也在上學之餘努力的兼職貼補家用。工作以後小婧老公也非常努力,承擔起一家三口的生活起居。甚至到了30歲弟弟畢業成家,他才開始考慮戀愛結婚。

也正是因為老公的努力擔當,讓小婧毅然地選擇和他在一起。

可是,最近半年和婆婆相處的過程中,小婧逐漸發現了一些異樣,也越發的對老公心疼。

原來,年事已高的婆婆,特別偏心老二。平常有吃的什麼都偷偷給老二送過去,對老公卻總是張口閉口提錢。小婧本來覺得,自己兩口子能力好些,不願意計較這些。可是最近卻發生了一件讓她特別崩潰的事。

婆婆自己要求在兩個兒子家輪流住,在老二家的時候,一般都是婆婆做飯洗衣服,住在夥房旁邊的隔間裡。說實話,條件很差

到了小婧家則什麼也不用幹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住在專門為婆婆收拾的臥室裡。可就算這樣,婆婆跟外人聊起來還總是說老二無比孝順。

婆婆75歲了,每次去老二家,都被嫌棄有味道,最讓人無語的是,這次老二媳婦直接把門鎖上不讓進。

小婧跟老公把婆婆接到自己家,可是婆婆居然拒絕進屋。老二不讓進,她就住在老大家的走廊過道裡。鄰居來往都能看見,看見了就對小婧夫妻倆議論紛紛。

人言可畏,小婧覺得委屈的不行。她實在不能理解婆婆的這波操作,天天以淚洗面。

她是真的想跟婆婆和和睦睦地相處,一家人開開心心地生活,可怎麼這麼難。

她不懂,為什麼自己明明對婆婆那麼好,可是她卻始終向著那個一點不心疼自己的老二呢?


溝通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從小婧的描述中,感覺到她的委屈和無助。或許,小婧可以嘗試去跟婆婆溝通,雖然有時候說服一個70歲觀念可能已經固化的老人並不容易。但是也非常值得嘗試,因為不嘗試永遠不知道原因,也永遠不能理解到底為什麼婆婆會有這樣的行為。

拉著婆婆坐下來和老公一起去傾聽婆婆內心的想法,她最終的訴求是什麼?搞清楚這個或許你就不會這麼痛苦了。


認知和思維很難改變,尤其老人

當然,有時候老人的思維方式真的特別難以糾正。或許,小婧無論如何都不能感化婆婆的念頭。那麼這個時候做好一個晚輩該做的,問心無愧就可以。

你也可以去跟老二交流,或許從他的一方你也能夠找到一些信息。為什麼要對自己的母親置之不理,可以適當地對他們進行勸說。讓老二體會到母親的愛。也明白你和老公的不容易。

畢竟,和睦的家庭真的很重要,搖搖欲墜的家庭關係不僅會分散家庭成員的耐心,同時也會成為鄰裡的笑料。

最後,嘗試過自己的人生,不要被別人的看法打敗

婆媳關係只是人生中無數關係中的一種,雖然讓你很頭疼,但是也不可以因為這一件事而沉浸在悲傷的情緒。更不應該被那些莫須有的惡意指責打敗,清者自清,問心無愧就好!

相關焦點

  • 二胎殘酷真相:老大比不上老二精,但一定比老二……老大太難了
    大學主修的功課就是育兒學,所以圓圓生完孩子後並沒有交給婆婆或者親媽照顧,而是自己親力親為。在她看來,嬰兒再小也能感知到媽媽的氣味,能從媽媽身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所以她不願意假借老人之手。沒有育兒經驗,圓圓就看各種科學的育兒書籍,哪怕是衝奶粉也嚴格按照克數標準,細心程度就連育兒嫂都自嘆不如。
  • 結婚後,婆婆把自己的錢都給了老二,老二:我們不在家
    有句俗語說的好:「母親的心永遠在小兒子那裡」小青結婚後,看到婆婆非常偏心小兒子,小青心想同樣是兒子怎麼待遇相差這麼大。,老大就得輟學供他讀書,打算讓小龍告訴家人,我們不在出錢供老二上學。老二結婚時婆婆把自己的錢都給了他,這可把小青氣瘋了,因為小青和小龍當時結婚時,小青讓小龍找婆婆借個首付錢出來,婆婆一毛不拔,一句話:「沒錢」,現在可好,全身的家底全拿出來給老二操辦婚禮。
  • 同一個父母,為什麼老二不如老大優秀呢?原來根源在這裡
    聽完朋友的話,我不禁有些沉思: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環境,為什麼兩個孩子的內在差別這麼大?為什麼老二不如老大優秀?同一個父母,為什麼老二不如老大優秀呢?,並且下方很多父母表示有同樣的感受。拋開這個問題不談,我們從中可以看出有不少的二胎家庭,存在著偏心老二的情況。老二更受父母的寵愛,從小被呵護著長大,並且父母也要求老大處處忍讓著老二,很容易養成老二依賴、沒主見的習慣。俗話說得好,梅花香自苦寒來,老二更受寵,成長中遭遇的挫折沒有老大多,所以很多方面不如老大穩重有自信。
  • 母親臨終前,分別給老二和老三30萬,卻什麼也沒給老大留
    劉嬌有三個兒子,其中大兒子是最懂事,而且從小就懂得為家裡分擔很多事情,而相反老二和老三就在家裡啥事也不做,就像高高在上的公子一樣,還需要別人服侍。而劉嬌當然都看在眼裡。之前劉嬌有一次生了場重病,就那一次兩個兒子還回來看了自己一眼,後來就再也沒有回來過,相反大兒子卻時常把母親的病一直放在心上
  • 「你是老大就該吃虧」,多子女家庭裡一生委屈的老大的傷與痛
    但婆婆對這個兒媳婦依然苛責無比,卻忘記了燕子也只是比小姑子大兩歲而已。結婚第二年冬天,燕子的兒子出生了。婆婆勉為其難地照顧了燕子月子後,就急忙外出打工給老二老三掙學費去了。沒有育兒經驗的燕子,整日抱著愛哭的兒子哺乳,卻沒發現自己已變得骨瘦如柴,一陣風就能吹走。
  • 大兒媳婦對婆婆說:「你只給老二看孩子,到老了讓他給你養老吧」
    也可能是老二小的原因,婆婆對老二疼愛有加,自然老二媳婦在婆婆眼裡甚受喜歡。老大呢?為人正直老實,只知道幹活,在家裡髒活累活,都是老大一個人把活幹完。在婆婆的心裡她是疼愛老二的,老大和老大媳婦自然在她心目中沒那麼重要。老大、老二的孩子相差兩歲,婆婆經常給老二看孩子而忽視了老大,每每小麗把孩子送到婆婆眼前讓她照看一會兒,婆婆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辭,不是腿疼就是肚疼。
  • 父親去世,房產給老三,錢歸老大媳婦,老二:家中大嫂最壞
    竇家有三兄弟,他們的老父親在去世前的20天留下了一份遺囑,但是直到上個月的五月,家中的老二竇勝利才知道了遺囑的存在,老父親為何瞞著二兒子留下遺囑呢?遺囑的內容又是什麼呢?父親遺囑上表示家中兩處房產都給老三,名下錢財給老大的媳婦,唯獨沒有老二的份。這就讓人們感到很是奇怪,同是老人的兒子,為何就是不給老二呢?
  • 父親分遺產,給老大5萬,給老二豪宅,忘給老三了,驚喜突然來了
    三兒子最爭氣,張品質把他培養上了大學,是全村唯一一個大學生。可又讓張品質生氣的是,上完大學,三兒子非要回來照顧張品質,就在村委會某了個會計工作,沒有去大城市賺月薪1萬的白領工作。張品質其實也並不想耽擱這三個兒子,只是自己年紀大了,腿又不行,走不了路,只能依靠別人的照顧。張品質本來是公平打算,老大老二老三每周輪崗,照顧父親一周,也不完全是從早到晚照顧,就每天晚上回村裡看看父親,陪陪父親,僅此而已。
  • 哥仨鬧分家,老大要房子,老二要土地,老三卻只要了一口酸菜缸
    三個兒子因為分家的事情吵了好幾天,老大說自己年紀最大,為這個家付出的最多,房子要歸他,老二說自己勞心勞力操勞了好幾年,土地應該歸他。蛋蛋爹倒是沒怎麼爭搶,任由老大和老二搶著分,結果分到最後,老大和老二各要了一間房子,土地兩個人也平分了。哥倆一看能分的都讓他們倆分了,也不好意思不讓三弟拿點東西啊,就假裝慷慨的說道:『老三啊,剩下的東西你看上什麼了,隨便拿吧,我們哥倆啥也不說』。
  • 兒子滿月酒婆婆來祝賀,看見兒子滿月酒的標語,婆婆大罵老公不孝
    結婚我和老公結婚別說房子了,連彩禮錢婆婆都說不出來。說反正我們家條件好,讓我不要計較這些了。我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的,又不是要好多彩禮,就是一個形式。婆婆竟然連一分錢都不出,最後還是老公拿自己攢的兩萬塊錢給了我父母。我父母對於這事很不高興,但是他們看在老公的面子上也沒有多說什麼了,畢竟我已經鐵了心的要嫁給老公。
  • 「都是你孫子,憑什麼財產都留給老二?」婆婆的回答,毀了一樁婚
    除了大姑生下了一個兒子外,大伯、二伯以及我爸都只有一個女兒。雖然爺爺對我們這三個孫女都十分疼愛,並沒有太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但是沒有一個跟自己姓的男性後代,成為了爺爺最大的遺憾。隨著年齡的增長,爺爺對這件事情就越來越念念不忘。他經常跟我爸說,夢到吳家的長輩指責他,覺得無顏去見自己的祖先。
  • 從父母身邊帶走了老二,還給他們本該享受的養老生活。
    大約就是老大出生後吧。因為婆婆早就過世,帶孩子落在母親一個人身上。她默認我生了孩子就會帶,我默認她會幫我帶。她認為給我做個飯就是帶孩子。我認為我坐月子應該好好休息。我那時經濟條件差,也很不要臉地認為父母應該貼補我。當時沒認為有什麼不妥,後來和別人聊天,才知道女孩子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給娘家帶來榮耀最好,如果不能,不要給娘家帶來負擔。
  • 老大老二都是寶,么兒是根草,偏心老太太自食苦果臨老不得善終
    文/隨風 圖/網絡村裡有個老太太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是好吃懶做的無賴,其中老大還稍微好一點,最多就是懶了點,但是老二卻是偷奸耍滑,壞事做絕。只有小兒子是個老實孩子,從小就勤快能幹,古話說大孫子老兒子,意思就是老人通常比較疼么兒,可是在老太太這裡卻是反過來,對這個三兒子非打即罵的,小媳婦生產坐月子的時候也捨不得給一顆雞蛋吃。
  • 癱瘓婆婆天天罵兒媳婦不孝,給她端飯的孫子怒懟:不孝的是你兒子
    很多媳婦也是想要和婆婆好好相處的,但是奈何婆婆不吃這一套。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就是關於癱瘓婆婆和兒媳的一件事。但是她總是不喜歡對自己盡心盡力的兒媳婦,還總說她不孝。其實這位兒媳做的已經很好了,完全是把她當成自己的親媽對待。
  • 婆婆不幫媳婦帶孩子,年老後,媳婦會怎樣待婆婆
    買了幾瓶水和零食回來,我看到閨蜜一手抱著發燒的老三,一手摟著睡著的老二,老大坐在旁邊,靠著閨蜜也困得不行了。把老二抱過來坐下,我問她:「這麼晚了,應該讓你婆婆過來在家看著老大老二,這樣她們跟著受罪。」她氣衝衝的哼了一聲:「吃完晚飯我就覺得老三有點熱,去前院叫了她幾次,她都不過來,指望不上。」我沒有再說什麼,指望不上的話,她已經說過無數次了。
  • 拆遷得100萬試探三個兒子,老大老二讓滾,老三倒送30萬養老
    大爺拆遷得100萬試探三個兒子,老大老二讓滾,老三倒送30萬養老人這一輩子其實都是為了生活確實人老了之後,落葉歸根,總希望有自己的兒女在身邊陪伴著。張大爺今年70歲,他家裡面有三個兒子,他的老伴在三個兒子都成家立業之後就去世了,留下他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在農村裡面生活。三個兒子自從成家立業之後也很少回來,所以張大爺每次都盼望著兒子的回來。
  • 二胎家庭殘酷真相:老大讓著老二,也討厭著老二
    「如果有需要,媽媽絕對毫不猶豫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你!」這是網上一段視頻,母子之間的聊天,由愛開始,溫馨甜蜜的氛圍。可是當媽媽問到「媽媽做的最讓你傷心的事情是什麼?」畫風一轉。兒子哽咽了:「你為什麼要生妹妹?」媽媽告訴兒子,是為了給他一個手足,為了讓他有個伴。兒子卻抗議:「為什麼不考慮我的感受?
  • 有沒有父母跟我一樣,有了老二後,越來越討厭老大了
    二是自己老了,孩子多了可以輪流伺候,假如只有一個的話太累,照顧不了。 三是老二比老大更好,更聰明,更可愛。 而且小嘴特甜,見到親戚朋友會主動說話,還給他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因此他是越看老二越喜歡,越看老大越煩。 他的這番話贏得了在場兄弟們的認可,都說老二要比老大更聰明,會來事,而老大是越來越招人嫌。 回到家以後,我上網一查,發現有這種類似態度的父母還不少。
  • 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呢?
    看到一句話:「農村老人愛說: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呢?」為什麼老二不受待見,這個問題我也一直想問問我媽。 我就是家裡的老二,上有大兩歲的姐姐,下有小一歲的弟弟,一看就是那種,為了生個兒子而把我生出來的農村家庭。據說,我小時候沒有喝過母乳,為了逃計劃生育罰款,我一出生就被藏在外婆那邊一個親戚家,到了四歲多才回到父母身邊。說是父母身邊,其實爸爸常年在外地,是回到媽媽身邊。
  • 村裡的奇葩事——那個逼死兒媳的婆婆,最後怎麼樣了!
    小兒媳基本把家裡的活全包了,做飯洗衣打掃衛生,大嫂吃飯就端碗,吃完放下筷子就走,後面連自己的衣服都扔給弟媳洗,婆婆不好說老大,家有什麼事都是喊老二媳婦,嫁過來兩年而已,一個溫柔愛笑的姑娘就熬的像個婦女,面容枯槁,雙眼無神。姑娘嫁過來的第二年大嫂就懷孕了,婆婆不想照顧就說妯娌之間應該相互幫忙,所以大嫂的日常飲食包括生活起居都分配給了小兒媳,直到出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