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老人哭訴:花光積蓄給兒子結了婚,現在連孫子都要我來養

2020-08-01 執筆育人


60歲老人哭訴:花光積蓄給兒子結了婚,現在連孫子都要我來養

好像在80後,90後心裡,啃老,很為人不齒,但是實際上,大多數年輕人又在理所當然的啃老。

我表哥是獨生子,一心想要獨闖天涯,證明自己的能力。大學畢業隨著大流去了廣州,找了好幾份工作,但似乎每份工作都不能完美體現他的「才華橫溢」。

恰好去年他爸生病,他媽就讓他回來,說是照顧他爸,其實,表哥回來後,他爸媽給他重新買了房子,買了個代步車,又託關係安排了工作。

表哥一點不覺得他在「啃老」,解釋說,不想拒絕父母的好意,因為接受他們的幫助,就是接受他們的愛,同時讓他們也感覺到自己的價值。

我姑姑也是一輩子都在「護犢子」,她常說,我們掙錢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孩子,不給他們花,給誰花?難道我們帶到棺材裡去嗎?

我無意去和我姑姑辯論,因為我理解他們,理解他們的偉大,也同情於他們的愚昧,但這並不是我們做孩子啃老的理由。

60歲老人哭訴:花光積蓄給兒子結了婚,現在連孫子都要我來養

我們村老李,60多歲了,40歲老婆得病走了後,為了兒子就沒再娶,隨後的20年節衣縮食的供兒子上大學,自己吃的差,穿的差,卻給孩子買名牌,滿足兒子的虛榮,只為了不讓孩子被別人瞧不起。

兒子上了大學,參加工作,老李也不敢休息,一個人承包了幾十畝的山地,種果樹,養雞,為的就是多換點錢給兒子娶媳婦。兒子娶媳婦倒是沒讓老李操什麼心,但是彩禮,酒席,婚房花光了老李所有的積蓄。

原以為自己這輩子算功德圓滿了,可是老李兒子一心想自己創業,兩口子辭了職,幹起了電商,兩三年過去了,錢沒掙到,欠一身債不說,前段時間時間,兒子打電話說,孩子奶粉錢不夠,要老李來負責孫子的日常開銷。

60歲老人哭訴:花光積蓄給兒子結了婚,現在連孫子都要我來養

都說養兒防老,在中國其實大多數父母,含辛茹苦,老了後根本沒機會享受「天倫之樂」。

我常常看見一些老人清早起來送孫子們上學,公交車上,孫子坐著,他們站著,自己搖搖晃晃站不穩,還要儘可能的不讓孩子被擠到。

還有一些父母們為了孩子婚姻幸福,竭盡全力給他們的更多經濟上的補貼,只為了他們能感情穩定,小兩口別鬧矛盾。

看到這一切,我總是忍不住去想,作為後輩,倘若你看到父母像老黃牛一樣在付出,你不心疼嗎?你還會啃老,啃得那麼理直氣壯嗎?

從本質上來說,啃老本就是自私的一種行為,那麼對於自私的人,又怎麼可能懂得感恩呢?

60歲老人哭訴:花光積蓄給兒子結了婚,現在連孫子都要我來養

我姑姑其實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養了白眼狼。

大表哥結婚後,姑姑料理他們那個小家的一切家務,姑父在外賺的錢如數上交給表哥。開始倒是一團和氣,相安無事,但自從姑父生了場大病幹不了臨工後,矛盾就來了。

兒媳嫌棄公婆是一個負擔,三天兩頭含沙射影指桑罵槐,有時候姑姑多吃點飯都要被嫌棄。

姑父偶爾感冒發燒需要錢買藥的時候,兒媳從來都是表面上敷衍著,就是不拿錢。

姑姑後悔呀,但有什麼辦法,這種自私是他們用他們「無私」的愛澆灌出來的。

所以,有時候真是想說的,在有些情況下,為人父母,真要懂得給自己留條退路,不要等到沒有利用價值了,又一腳給踹開了。

60歲老人哭訴:花光積蓄給兒子結了婚,現在連孫子都要我來養

我們常常說做人得有「教養」,父母對孩子首先要「教」,再去「養」。為人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在接受幫助的同時,不要那麼理所當然,應該常懷感恩之心,要懂得「烏鴉反哺」,「羊羔跪乳」。

尤其成家立業以後,做父母的更應該培養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要明白無誤地告訴自己的孩子父母不能靠一輩子。

其實這也是對孩子能力的一種鍛鍊和培養,他們遲早得獨立生活,這樣的獨立,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以後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說父母對子女真正意義上的成全,就是放手。

做兒女的也要換位思考,要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就像老鷹將小鷹逐出巢去,逼迫小鷹去面對大自然,其實這才是成熟的愛。

大自然會打雷,或許也會下雨,可是它才會讓小鷹體驗到牠自己,有能力自己飛翔的喜悅。

相關焦點

  • 養完兒子養孫子,三位老人無助哭訴:我累了、盡力了
    孫子自打出生就由我和老伴帶著,兒子兒媳想要自由空間,所以不和我們住在一起,當然,離的不遠,隨時都可能過來看孩子。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孩子不比從前,我和老伴兩個人帶一天常常累的倒頭就睡,畢竟,我們身體各項機能都在下降,精力很難跟得上。起初,兒子兒媳每月會給些錢作為給孫子的花銷,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不給了,我們也不好意思要。
  • 一位60歲女人的哭訴:兒子都38歲了,連個女朋友都沒有
    ,而他連個女朋友都沒有,每當我看到街坊鄰居遛孫子孫女時,我很尷尬也很失落,她們的聊天,我根本插不進話題,我總是感覺她們在諷刺我。我之前給我兒子也找過不少對象,他為了讓我開心去參加相親了,有些女孩他也聊得來,但是一旦十天二十天後基本就沒回應了,而整個過程中,所有的花費都是我兒子的,現在的我一直覺得很多這個年齡不結婚的女孩跟我兒子相親就是騙吃騙喝的,後來就不敢給他亂相親了。
  • 養兒子都沒用,還養孫子幹嘛?於是老人不管孫子另領養了一個女兒
    後來更是拋妻棄子,與在當地做生意時認識的女人結了婚定居了下來。原本就很少回家的兒子,這下更是幾乎都不會再回來。兒子不在家的這幾年,都是兒媳一個人拉扯孩子,倆人沒離婚的時候,老人還偶爾去看望下孫子,可自從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外另娶不打算回來後,倆老人就再也沒有去看過孫子。
  • 65歲老人哭訴:一生的積蓄拿給兒子買婚房,兒子卻和我斷絕關係
    小黃是黃大爺最小的孩子,馬上滿30歲了也沒有娶到老婆,連戀愛都沒談成一個,相親對象也不願意跟他多聊。小黃學歷不高,個子不到170cm,在一家工廠裡做流水線的工作,是村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男人。小黃觀察了一陣子結了婚的同事,發現他們都有房子,便得出了一個未經推敲的結論:有房子,就不怕娶不到老婆。那些城裡人都是這樣的。但小黃家裡不算富裕,只有一棟老房子,是黃大爺想養老的地方。本來黃大爺想把老房子給兒子當婚房,自己住到弟弟家裡。
  • 60歲老人哭訴:給兒子做了三年免費保姆,還被人嫌棄
    60歲老人哭訴:給兒子做了三年免費保姆,竟然還被人嫌棄導語現在很多老人退休之後,因為沒什麼事情做,家裡的孩子也都已經有了後代,所以他們就把精力放在了孫子或者孫女身上,免費給自己的兒子或者女兒做起來保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這樣付出,在兒女的眼裡都是光鮮亮麗值得心疼的,最近,劉女士就遇見了這樣的事情
  • 60歲婆婆的哭訴:帶了4年孫子累成狗,兒媳婦卻說「你活該」
    一般來說,老人也會很樂意照顧孫子,因為「隔代親」,甚至有的夫妻短時間沒有生孩子的想法,還會被家裡的老人不停催促。但是,夫妻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老人願意幫忙帶孩子,這是一種情分,就算不願意帶,那也不能勉強,因為沒有義務和責任。遇到一個願意幫忙帶孩子的長輩,應該抱有感恩之心,要加倍對老人好,而不是辜負了她的好心好意,反而折磨對方。
  • 「6000元退休工資,連買菜的錢都沒有!」60歲二婚大姨的哭訴
    導讀:「6000元退休工資,連買菜的錢都沒有!」60歲二婚大姨的哭訴雖然每一個人都期望自己婚姻能白頭偕老,但並不是每個人的期望都會實現。在一段婚姻中,總會發生各種矛盾,如果這些矛盾不及時解決,最終只會走上離婚的道路。雖然這些人離婚了,但這些人並不會立刻再婚,因為這些人有孩子需要撫養,或者是對婚姻失去信心,所以這些人並不想繼續另外一段婚姻。
  • 62歲老人哭訴:我退休金8千,和老伴再婚後,卻連饅頭都吃不起
    另一半去世後,兒女也結婚了,一個人生活特別的孤獨,然後就有很多老人為了不讓自己孤獨,都會選擇找個老伴。可是,下面這位62歲的老人哭訴:再婚後,退休金8000塊,卻連饅頭都吃不起。可是和他相處一段時間後,他的兒子總是把孫子丟在這裡了,讓我照顧,我根本就不想照顧,因為我自己的孫子都沒帶,怎麼可能幫別人帶,可是為了一家人能夠和睦相處,我也沒有說什麼,就是答應幫忙看孫子。
  • 老人旅遊花光50萬積蓄,兒子:有錢這樣花,以後別指著我養老
    ,我養你老」這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真實寫照,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也教會我們怎麼說話和走路,在人生的道路中也指引我們方向,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強大,我們在父母老的時候積極地去照顧他們,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孫子上幼兒園了還要跟老人要錢,反正兒子總有很多「剝削」老人的理由。
  • 養完兒子養孫子,3位老人哭訴:忙碌一輩子,我累了
    導語: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自私,父母這輩子忙忙碌碌把兒子養大了之後又養孫子,有些老人的子女還不知道感恩。劉阿姨:我嫁給我老公之後就幫忙照顧婆婆,婆婆老人了身體不好走不了路,吃飯也要別人喂,我嫁過去之後照顧她幾年了後來她就去世了,去世了之後我跟我老公就好好的生活,後來我們有了小孩當時特別窮我跟我老公天天去給別人扛水泥每天都累死累活也掙不了什麼錢,每天髒兮兮的那種日子真的苦。
  • 退休大姨哭訴:既要帶孫子又要照顧老人,我太難了
    剛退休那一年,趕上孫子出生,兒媳捨不得放棄她的工作,話裡話外想讓我帶孫子,兒子也舉手贊成,沒辦法,我只有點頭同意。現在照顧一個孩子太難了!白天還好,我和老伴有精力陪著,哭了鬧了,哄一哄、抱一抱、出去轉一轉時間也就過去了。而晚上,我們筋疲力盡,正當我剛進入夢鄉睡的正甜的時候,孫子一聲哭鬧我立馬清醒,這樣的日子太難熬了。
  • 70歲老人的哭訴:退休後在兒子家養老,卻做了9年免費保姆
    一個70歲的老人就曾哭訴,她退休之後住進兒子家,結果卻做了9年的免費保姆,生活過得很不快樂。以前在事業單位上班,60歲開始退休,老伴在她五十多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因此退休之後她一個人生活,後來兒子讓她過去養老,趙女士想了想答應了,畢竟她年紀也大,雖然不想麻煩兒子一家人,但是有他們的照顧,自己的老年生活會輕鬆很多。
  • 老人積蓄都給了兒子,老伴看病兒子不肯出錢,老人後悔也晚了
    甚至現在還有不少年輕人,不僅沒有能力贍養老人,反而成為了啃老族,平時的生活還得依靠老人的積蓄或者退休金來接濟,這樣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所以說,求人不如求己,想安度晚年,不用為生活費擔憂,還得靠自己,趁年輕還能工作的時候多為自己存些養老錢,不然等到晚年的時候,沒錢的日子真是難以想像。讓我們來聽聽這幾位老人的真實經歷,完全是不同的結果。
  • 60歲再婚大媽哭訴:每月退休金8000塊,卻連青菜都吃不起
    導語一位陳阿姨60歲那年,重新找了一個老伴,沒想到和他在一起才半年,她就後悔萬分,陳阿姨還說:「好後悔再婚,我每個月退休金有8000塊,卻連青菜都吃不起,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一個人生活的時候,我經常去健身,要麼就是做美容,日子過得十分瀟灑,我20多歲的時候,長得特別好看,每天都打扮的很精緻,雖然現在60歲了,但我保養的好,看上去就像50歲的女人,身上的氣質和魅力不輸當年。每次我去公園散步的時候,有很多大爺都盯著我看。
  • 花光90萬積蓄,退休金「月光」,引發子女不滿老人:我錯了嗎?
    原本,鄧大爺想給子女一個驚喜,卻沒想到,當鄧大爺把孩子們帶回老家,給他們看看這個自己花了一年心血才搞定的房子時,換來的是子女們的一臉嫌棄。一個孩子說,現在城市房價漲得快,農村的房子蓋來有什麼用啊,一年也住不了幾次。另一個孩子也直言鄧大爺搞的這戶型、裝修都完全跟不上城市的審美。
  • 60歲阿姨哭訴:再婚以後,退休工資6000元,卻連飯都吃不起
    60歲阿姨的哭訴:再婚以後,退休工資6000元,卻連飯都吃不起。&34;歷阿姨的丈夫在她四十一歲那年因為意外離世,留下她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傷心之餘,歷阿姨不得不堅強起來,努力撐死這個家。於是厲阿姨和劉老師很快就領了證,結了婚。
  • 一位60歲老人哭訴:退休後,在兒子家居住,我化身成「三種」機器
    等到兒子結婚時,郭奶奶又犯了難。女方要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還要十萬的彩禮,再加一輛汽車。要說彩禮汽車還好說,可是房價這麼高,郭奶奶實在負擔不起。可是也不能耽誤兒子婚姻大事,最後還是把自己六十平米的房子賣了,又添了一部分錢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這樣兒子才順利的結了婚。郭奶奶沒了住處,只能居住在兒子家。開始郭奶奶沒退休時還好,一天也就晚上能回家,大家一起吃飯。
  • 三位60歲阿姨的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未必幸福,有苦難言
    有三位60歲阿姨哭訴到:&34;而其中緣由,一起來看看吧。60歲的連阿姨:家有長壽老人,心有無限牽掛連阿姨的婆婆今年90歲,老人的身體還算是硬朗,也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婆婆是屬於閒不下來的類型,像是爬上梯子去擦柜子等。
  • 不帶孫子就給錢,3位婆婆含淚哭訴:老人真的是太苦太難了
    ,我還要賺錢給他娶老婆,現在都快煩死了,不要再叫我給錢了,」我真的太難了。肖阿姨/60歲我和兒媳合不來,只要跟她相處在一起,就會吵架,兒媳快生的時候,我就和她說了,我不會幫她帶孩子,我寧願給錢,每年給4萬,就給4年。我有5000塊退休金,老伴也是5000塊,所以每年給4萬完全不成問題,當時我還和老伴說到時候去旅遊,後來兒媳生了,我特別開心,可是就特別煩惱。
  • 不帶孫子就要給錢,3位60歲婆婆的心酸,老人真是太苦太難了
    前者是青年男女在家不去工作,花著父母的積蓄,還心安理得;後者是讓父母幫忙免費帶孩子,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還要老人給他們家裡補貼,如果父母不幫他們帶,年輕人就要老人出錢找保姆。並且口出惡言,不給錢就不給他們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