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生養孩子,有的人說,為了防老。的確,養兒防老是我們國家幾千年來的一種傳統的養老觀念。雖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社會觀念已深入人心,但養兒防老的觀念卻沒有就此消失,在大多數家庭尤其農村家庭仍然很普遍。
有這樣一對老夫妻,祖上原本都是農民,改革開放後,兩口子一個成為了人民教師一個在某單位任職。唯一的兒子被夫妻倆寵上了天。後來兒子成家後很快就給老兩口添了個孫子。
可兒子成家後玩心仍很大,不久便撇下妻子和尚在襁褓裡的孩子去南方某城市做生意去了。後來更是拋妻棄子,與在當地做生意時認識的女人結了婚定居了下來。原本就很少回家的兒子,這下更是幾乎都不會再回來。
兒子不在家的這幾年,都是兒媳一個人拉扯孩子,倆人沒離婚的時候,老人還偶爾去看望下孫子,可自從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外另娶不打算回來後,倆老人就再也沒有去看過孫子。
老人心想,養兒為防老,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還沒有給他們盡一分孝就遠走他鄉了,疼孫子更是沒用。萬一哪天前兒媳帶著孫子改嫁了,說不定連他們是誰都不認識了呢?
於是,老人便對自己的孫子不管不問,甚至在前兒媳帶孫子去他們家看望的時候閉門不見。
可兩位老人擔心自己年老時身邊沒有人照料,於是便從別處領養了一個女兒。
既然養兒子不能防老,那養個女兒試試。
女人工作時不慎摔斷了腿,無法照料年幼的孩子,便想讓孩子去爺爺奶奶家住幾天,可沒想到,兩位老人甚至連家門都不讓孩子進。跟孫子差不多大的養女偷偷給孩子拿了點吃的,還被老人發現後惡狠狠地奪了回去。
既然養兒不能防老,那就連孫子也不養不看不過問。反正都沒用。
我們為什麼要生孩子養孩子?很多父母是為了傳宗接代,或者就像本文中的老人,養兒就為了防老。我們不能極端的認為老人的想法是錯的,也不能要求老人要去養孫子,畢竟,養孫子不是爺爺奶奶的責任。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我幫你看孩子是情分,不幫你看孩子是本分。
可是,不能因為自己的兒子不養自己老,就對自己的孫子不管不問。自己的兒子因為自己的寵溺而變得肆無忌憚,拋妻棄子原本就是自己兒子的過錯。「養不教 父之過 」,自己兒子做錯了事情,為人父母多少都要承擔點責任。
人活這一世,不能太自私。兒子雖然去了外地定居,但是自己的親孫子還在這裡,血脈還在這裡,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幫襯點前兒媳,照看下自己的孫子,難道不應該嗎?
退一步說,辛苦養大的親生兒子都無法保證能給自己養老,領養回來的養女,真的就能為自己養老嗎?
在算計得失利害之前,還是多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吧!白眼狼不是一日餵成的,不孝兒更不是一日養成的。
那些抱著「養兒防老」思想的人,只是把孩子當成了一種物物交換的商品。你年幼時我養你,我年老時你就必須要養我。因為抱著這種想法,所以在生養孩子的時候就只是把他當成了一種可以為自己養老的工具,而不是活生生的一個有自己思想的人。既然把他當工具,那就要接受這個工具的「罷工」。
人生在世幾十年,如果只是單純的為了自己,沒有一點責任心一點羞愧感,那養再多的孩子都無濟於事。妄想養女為自己養老之前,不如先給養女做好榜樣,只有先做好爺爺奶奶,才能做好養父養母。
為什麼要生養孩子?網上最感動的一個回答是:為了付出和欣賞。
望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