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十年後散夥,老人:我養她沒問題,但她兒媳和孫子,我養不了

2021-01-11 騰訊網

一,導語

現實中的一部分家庭裡,生活費等等的支出,基本都是由男方支付。

這種情況,在農村的二婚家庭裡尤其明顯。

農村的家庭模式,基本上都是男人掙錢養家,女人收拾家務或幫忙帶孩子。如果是原配家庭,這也沒有什麼分歧,畢竟女方帶的孫子,也是男方的。

但如果是二婚家庭,那就會出現矛盾。

男方養著女方,但女方只會幫襯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一天、兩天還可以,時間長了,大部分人都受不了。

二,真實案例

講述者:張大力,62歲。(為方便敘述,全文採用第一人稱)

01

我叫張大力,今年62歲,二婚十年,現在正在鬧離婚。

我跟老伴在一起十多年了,說沒有感情都是假的,我52歲那年和她結婚,之後的日子過得也算幸福。自從有了她,我就吃上了熱乎飯,也有了溫暖的家。

我有兩個女兒都已出嫁,她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但兩個孩子年齡差距很大,跟我結婚那年,她小兒子才19歲,已外出打工。

婚後,我們倆倒是也沒什麼矛盾,我就覺得既然兩人走到一起就是緣分,我就好好幫幫她兒子。

原來的時候,我手裡有一部分錢,都是我打工的時候攢的,還有兩個女兒孝順的錢(兩個女兒都上完初中就不上了,早早就城市打工了),我都捨不得花。

02

兩年後,我就拿出了大部分錢,給老伴的兒子蓋了新瓦房。

她見我對她孩子這麼好,也總是在外邊誇我。而我呢,總以為給她兒子蓋好房子,成家後,我倆也就無後顧之憂了,只過自己的小日子就行。

可沒想到,真正的難題還在後邊。

五年後,她兒子結婚,前前後後都是我在幫忙張羅,那個時候,我還覺得他兒子成家,也就意味著我跟老伴終於有了自己的新生活。

婚後的一段時間內,我的想法確實實現了。

我們兩家隔得並不遠,但他們小兩口都在鎮上的工廠裡上班,很少到我們家。

而我呢,農忙的時候,上地幹活,不忙的時候,在村裡的石匠廠裡打石頭;老伴打掃家務、做飯、餵豬餵羊,日子過得平靜而和諧。

03

但自從她兒媳婦懷孕了,就一切都變了。

她兒媳懷孕後並沒上班,白天在我家,晚上才回自己的家,都有我老伴伺候。不管中午還是晚上回家,我都是吃她兒媳剩下的飯。

到了後期,老伴直接把家禽都賣了,說沒時候餵養了,就連家務活也顧不得做了。特別是在她兒媳生產後,更是顧不得自己的家。

每當這個時候,我也生氣,但我都勸自己忍忍吧,等過了月子就好了。

半年後,她兒媳去上班,更是把孩子放到了我們家,但並沒有留下任何費用,不管孩子喝奶粉、還是加輔食、玩玩具,都是我老伴買單。

關鍵問題就出在這裡,我老伴所有的錢都是我上交的,她卻給自己的孫子花了。

還有,她兒媳每天中午都來我家吃飯,所有的花費誰出,不還是我麼?

04

我越想越生氣,自己辛辛苦苦掙得錢,不捨得吃、不捨得喝,結果怎麼樣呢?老伴拿著錢都給自己的孫子和兒媳花了,完全不為我們的將來考慮。

如果我們老了不能動的時候,怎麼辦呢?

到時候,指望她兒子、兒媳養老么?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考慮到這些問題,我沒法跟她過下去了。剛開始,我也不想跟她離婚,就想跟她好好聊聊,可我一說話,她就跟我急,還說我沒把她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

簡直沒法溝通,她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讓我為她孩子做牛做馬;可從來不站在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或許,這就是二婚家庭最大的坎吧!

沒辦法,溝通不了,越溝通關係越僵,心不在一起,那就離吧!

三,小結

看了這個案例,我一點都不感覺奇怪。

現實中,很多老年的再婚夫妻,都是因為某一方毫無邊界的顧及自己的子女,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弄得兩個老人相互埋怨、彼此指責。

就像案例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樣,女方本來就沒有收入,拿著老伴的錢討好自己的兒媳和孫子,男方會願意麼?我覺得,一般的人都很難以接受吧。

如果男方不願意,女方就會說你沒拿我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

其實,我覺得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

其一:你們雙方都有自己的孩子,如果男方拿你的錢,討好自己的兒女,你願意麼?其二:你拿對方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了麼?

如果自己也做不到,那就不要指責對方。

婚姻是什麼?

不是讓一個人一直站在你的角度,處處為你考慮;而是要雙方攜起手來,相互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或許,那個時候你就明白自己該怎麼做了。

相關焦點

  • 養完兒子養孫子,3位老人哭訴:忙碌一輩子,我累了
    導語: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自私,父母這輩子忙忙碌碌把兒子養大了之後又養孫子,有些老人的子女還不知道感恩。劉阿姨:我嫁給我老公之後就幫忙照顧婆婆,婆婆老人了身體不好走不了路,吃飯也要別人喂,我嫁過去之後照顧她幾年了後來她就去世了,去世了之後我跟我老公就好好的生活,後來我們有了小孩當時特別窮我跟我老公天天去給別人扛水泥每天都累死累活也掙不了什麼錢,每天髒兮兮的那種日子真的苦。
  • 68歲老人搭夥3年後散夥:我養你行,可不能連你家人也要養吧?
    我們兩個人就見了面,我覺得劉女士除了經濟方面不太好之外,她其他的各項條件就都還很不錯,當時的劉女士對我也很滿意,而對於當時我提出的兩個人以後不辦理結婚證,就只是搭夥過的提議,她也表示認同和讚許。
  • 養完兒子養孫子,三位老人無助哭訴:我累了、盡力了
    一輩子,自從老公去世後我沒睡過一個踏實覺,一個女人含辛茹苦養大兒子,其中的心酸誰能體會?養完兒子又養孫子,如今想要過幾天自己的日子怎麼就那麼難?這麼多年,我真的累了,盡力了。兒媳每年會給我和老伴買衣服鞋子,父親節母親節也會送我們禮物,還會在我們面前含沙射影的說些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的漂亮話,讓我們根本就推脫不了。就這樣,孫子被我們養到七歲,這時兒子兒媳突然想要二胎,這可讓我好老伴不知所措了。養完兒子養孫子,好不容易養大一個又即將到來一個,我們真的累了。
  • 婆婆霸佔孫子不給兒媳養,兒子一番話,親媽心甘情願放手
    妻子不喜歡放養孩子,喜歡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視線內養,擔心孩子受傷。婆婆卻看不慣兒媳養孩子的方法。婆婆想著當初自己養孩子時,都是隨便孩子在農村滿地亂跑,就算孩子回家後灰頭土臉,但都不會生什麼病,免疫力還會變強。
  • 養兒子都沒用,還養孫子幹嘛?於是老人不管孫子另領養了一個女兒
    兒子不在家的這幾年,都是兒媳一個人拉扯孩子,倆人沒離婚的時候,老人還偶爾去看望下孫子,可自從知道自己的兒子在外另娶不打算回來後,倆老人就再也沒有去看過孫子。老人心想,養兒為防老,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還沒有給他們盡一分孝就遠走他鄉了,疼孫子更是沒用。
  • 婆媳關係最大的致命點:你是個奶奶,卻總像養兒子一樣養孫子
    兒子兒媳下班回家,大姑和保姆交接完孩子,也會讓自己從一天帶娃的緊張裡,抽離出來。 兩年時間了,大姑與兒媳可從來沒發生過口角。在孩子教育方面,大姑尊重兒媳的觀點,只建議不參與。 我的另一個姑姑,做著醫院護工的工作,年薪十萬,卻過得一地雞毛。兒子兒媳從生完孩子後,雙雙隱形遁跡了。
  • 哥嫂離婚,婆婆可憐孫子讓小兒子養,小兒媳:別人兒子,我不敢養
    輕了重了都不行,一個不小心,還得被人道德綁架。父母離婚,孩子是最無辜的那一個。只是不管孩子再無辜,作為爺爺奶奶,也不能讓自己另外的兒子兒媳去承擔這個責任。他們願意承擔,這是他們的良心和善心。他們不願意承擔,那也是他們的本分。畢竟小侄子還有自己的親生父母,親生父母都不養自己的孩子,就沒辦法再去道德綁架別人。
  • 故事:我不幫兒媳帶孩子,孫子上學後我讓兒媳去上班,兒媳說我多管閒事
    雖然後來兒媳讓我如願抱上孫子了,但我依舊不認可兒媳。當初兒媳讓我帶孩子,我拒絕了。如今孫子上學了,我讓兒媳去上班,給兒子減輕點壓力,兒媳的態度讓我大為惱火,為此我跟兒媳大吵一架,我覺得兒媳越來越不過分了,越來越不尊重我了。
  • 「我沒有義務帶孫子,我老了也不用你養」不出十年,婆婆就後悔了
    要知道,在兒媳最有需要的時候,婆婆若是和兒媳說自己沒義務幫忙。那等到婆婆老了之後,兒媳自然也有說「不」的權利。等到那個時候,婆婆是否會後悔?是否會遺憾自己當年,沒能對兒媳好一點?第二點就是兒媳花錢太厲害,一小瓶搽臉的東西,不知道有什麼用處,竟然要好幾百。她想,兒子再能掙錢又如何,兒媳這樣大手大腳,總有一天要把這個家敗光。她和兒子提過這些問題,也和兒媳吵過。可最後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兒媳據理力爭不退讓,兒子竟然也懦弱的只聽老婆的話,壓根不把她這個媽放在心上。一氣之下,安婆婆就帶著老伴回了農村老家,不和他們倆摻和在一起。
  • "你不幫我帶孩子,我也不養你老",來自兒媳的威脅。
    父母傾盡所有為兒子成家立業,就盼著兒子娶妻生子後,他們可以鬆口氣。沒想到卻被兒媳用&34;來威脅。有這個想法的女人,原本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只不過找個理由來讓自己的不孝看起來更名正言順。李大姐,五十多歲,原來在鎮裡婦聯工作,退休後,和老伴兒兩地分居,她被兒子接到大城市看孫子。暑期時兒媳給她放了兩周假,讓她回來探親。
  • 婆婆沒生我也沒養我,又不幫我帶孩子,我憑什麼養她老?
    昨天看了篇文章,裡面有段兒媳說的話,婆婆沒生我也沒養我,又不給我帶孩子,等她老了別指望我養她老。對此在評論區爭的面紅耳赤。我不代表婆媳任何一方,我就想單純說說這句話。說這話的公主仙女兒們,你們是認真的嗎?如果只是呈一時囗舌之快也道罷了。如果是認真的,請問:這話代表你自己還是你們夫妻兩個?代表你自己那這就是一句可笑的廢話。法律規定兒媳有輔助丈夫善養父母的義務。
  • 兒媳別再說「養你是情分不養是本分」這話對你沒好處還惹一身騷
    兒媳:「我養你是情分,不養你是本分,要養老找你兒子去」。現在用法律來維護婆媳關係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兒媳都會振振有詞的懟婆婆:你不幫我帶孩子,我就不給你養老,但實際上往往自己打臉。有人會說為什麼是婆婆先付出、兒媳再回報呢?這不是先後邏輯而是時間問題,一半家庭都是生孩子在前,父母養老在後,所以在時間上婆婆先拿出真心來,兒媳後換一顆真心給她。
  • 老人講述娶兒媳的煩惱:不但要養兒媳,還要養兒媳娘家一家人
    6年前,我身邊朋友介紹了一個對象給我兒子,當時有人願意嫁給我兒子,我心裡樂開了花,不顧一切去滿足女方家的要求,後來給了10萬塊錢彩禮女方父母,兩人也順利結婚了,我和老伴也鬆了一口氣。萬萬沒想到,苦日子的開始就是兒媳嫁過來的那天。
  • 你們養我小,我養你們老(之二)
    我在悟空問答上收到了一個這樣的問題邀請:「有的老人退休後給兒女帶孩子,孫子大了老人還不走,被兒媳趕走,是什麼感覺?我的回答如下:謝邀!這種事情我是沒見過的,主要是工作忙,平時這種事情知道的很少。我對這種事的看法如下:首先,老人退休後有過自己生活的權力。
  • 婆婆不幫帶孫子,兒媳有義務養老嗎?五位廈門老人的回答很現實
    現在很多年輕人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都會選擇在生完孩子後回歸到職場,然後將孩子交給老一輩來帶,很多老人也樂於幫年輕人們帶孩子,畢竟是自己的孫子孫女。而且很多老人都是和孩子們分開住的,退休之後生活空閒下來,未免會感到寂寞和孤獨,「弄孫為樂」就變成了他們的精神慰藉。
  • 她沒給兩個兒媳帶孩子,出錢了卻還遭兒媳齊斷交?聽下婆婆的心聲
    可沒想到在她懷孕一個來月後,大嫂竟然又懷了二胎。這也不是事,畢竟婆婆是先答應她的,況且也不能厚此薄彼,過於偏心。萬萬沒料到的是,婆婆竟然病倒了,醫生說這幾年過於勞累,要好好休息,調養身體。於是,婆婆和老頭子商量後,就決定不過去給旭旭帶孩子了,也不給大媳婦帶二胎。
  • 婆婆不給帶孫子,卻讓她給贍養費,兒媳該如何?
    大家好,我是淼淼,願我的文字可以觸動你心底的那份情思。自古婆媳矛盾一直是家庭中的主要矛盾,婆媳之間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其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發生在女人懷孕生子,坐月子,和帶孩子上面,許多的矛盾和不滿就是從這個時段開始的,而由此產生的問題卻也是最讓兒媳難以釋懷的,會永遠地在她的心裡有個結。
  • 「我沒義務幫你帶娃,你有義務給我養老」,兒媳回應後老人不淡定
    表妹剛生完孩子,生孩子之前她婆婆催生的時候,表示孩子出生後表妹就不用管了,她負責照顧。可孩子出生後,表妹婆婆壓根不再提幫她照顧孩子的事情。眼看著表妹產假就要結束了,孩子這邊還找不到人照顧,而婆婆又閒著,她身體什麼的也都很好,可老人就是不開口。前幾天說到這事,沒想到表妹婆婆竟然說「我沒義務幫你帶娃,你卻有義務給我養老」。
  •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畫面溫情|但是為何最後受傷的總是老人?
    回到家的劉叔叔,大有洗心革面之勢,很快就跟兒子關係有了緩解,沒事了伺候孫子吃飯,接送孩子上下學,兒子兒媳都要打工幹活,因為人家也有兩個兒子要養,生活壓力大,自然也不可能回家還買菜做飯照顧劉叔叔,況且劉叔也不是不能自理,劉叔完全可以發揮餘熱,像沒癱瘓以前的李大媽一樣照顧兒子一家吃喝,減輕兒子一家的生活壓力。劉叔自己沒事了就天天喝喝悶酒,經常因為喝多了栽到地上。
  • 婆婆有義務帶孫子嗎?老了可以不養她嗎?
    當今社會好多婆婆都不給兒媳婦帶孩子,她們覺得帶孩子不關自己的事情。她們也不想帶,想提早的安度晚年。提早享受天倫之樂。那麼我們的問題就來了,婆婆不給帶孩子,我們是不是可以沒有義務去養她,老了也不去管她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