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女兒,憑什麼不給我養老」偏心老人發言遭懟:找你兒子去

2020-09-15 娃真相

文|文兒

在老一輩的傳統思想裡,兒子才是晚年幸福的定海神針,女兒大多是潑出去的水,不值得太多的投資付出。於是,便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拒絕端水,態度差距明顯,一心為兒子的將來籌劃,把女兒當成了「外人」。

可惜三十年過去後,老人們發現時代變了,病榻上的伺候還是要找閨女。


這不,就在昨天,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留言哭訴,說是自己女兒不孝順,家裡經濟條件有限,老伴兒卻得了重病。無論自己如何哀求,女兒始終不肯把賣了房子交醫藥費,他想求助上門調解,利用輿論倒逼女兒掏錢,畢竟——「她是我女兒,憑什麼不給我養老!」

初聽此言,我還以為這又是一個白眼兒狼的故事,然而了解整件事情的發展後,我只能跟著大女兒懟一句:找你兒子去。只因老人太偏心,明明一兒一女,只逼著女兒賣房。更何況只有兒子的房產是老人家掏錢買的,女兒的房子是自己打拼數十年買的,對比之下,老人家更應該讓兒子賣房才對。

都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對此我很認同。從老人家偏心那一刻起,女兒的孝心就寒透了。一碗水端平很重要,如果沒有做好以下準備,父母最好不要生二胎,不然只會給一家人的幸福埋下隱患罷了。


在對孩子的付出上:一碗水端平

老人家之所以被女兒拒絕,最大的原因便是不公平對待。兒子有愛有房產,女兒一無所有,這自然會導致兒女關係不好,一旦兒子不孝,老人的指望便徹底沒有了。

所以,但凡多子女家庭,父母都要做到公平公正。時代已經變了,女兒一樣能撐起半邊天,現在是信息社會,事業發展全靠腦力,女性力量正在崛起,家長要正視女兒們的能力。

相信只要家長能夠一視同仁地為孩子付出,將來就能得到雙份的孝順,孩子們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加融洽。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在家庭財產分割上:不可過分偏心

前文中老人家的女兒之所以拒絕,不光是因為小時候遭遇的不公平對待,也因為老人家把女兒的彩禮給兒子拿來買房子了,女兒出嫁的時候,一分錢的嫁妝都沒有。

雖然都知道婚嫁市場上男人處於劣勢地位,但父母也要考慮女兒結婚後的處境,如此作為只會讓女兒結婚後被婆家看不起,還可能被丈夫為難。

因此,在財產的分割上,即使父母沒辦法一碗水端平,也不能傾斜太過,以免子女之間心生芥蒂,甚至出現兄弟鬩牆的戲碼。大家認為呢?

相關焦點

  • 「你是我女兒,憑什麼不給我養老!」
    昨天,一位年過六旬的老人留言哭訴,說自己女兒不孝順,家裡經濟條件有限,老伴兒卻得了重病。無論自己如何哀求,女兒始終不肯把賣了房子交醫藥費,他實在走投無路,便想著求助網絡助力,爭得上門調解。,我只想幫著這位可憐的女兒懟一句:找你兒子去。
  • 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老人,並非都是拎不清,也許他們也無奈
    可問題是當老人把老家房子賣了,她搬到兒子家住的時候,才發現兒媳對自己冷淡不說,兒子更是把自己當免費保姆使用。對她一點也不關心。而老太太在這樣的「家裡」一天也待不下去,沒辦法,老人就向女兒求助,希望女兒可以給自己養老。
  • 為何有的父母把財產都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3位老人說出答案
    是不是故意為難女兒,起來看看三個老人的心裡話。所以不管怎樣,我的財產是不會給女兒,因為她沒資格,女兒是個外人,兒子才是家裡的。把財產分給兒子後,兒子也許不會為我們養老,或者沒有孝心,都無所謂,因為我還有女兒,可以找女兒為我養老,女兒肯定忍心看到自己的父母沒地方去,我相信我的女兒,就算拋棄她的家庭也會為我養老,所以這就是女兒的命,其實我覺得不是偏不偏心的問題,只是我們那邊的思想都一樣,什麼事都要靠女兒,不靠兒子。
  • 一個女兒的「控訴」:爸媽你們悲慘的人生和我無關,找您兒子去
    結果自己走不動了,想起女兒來了,想讓女兒給自己養老。但是女兒不吃她這一套,直接拒絕。老人哭著說:「兒子上班忙,照顧不了我。」閨女說:「媽,我的房子是租的,真的住不下了。」老人是只會心疼自己兒子,你兒子上班忙,照顧不了,難不成你女兒就不忙嗎?想讓女兒盡義務結果財產不給女兒一分,人家憑什麼養你?哪怕按道理是該養,但是老人家的做法實在讓人太寒心。老人這樣的做法,只會親手撕碎跟女兒之間的感情。
  • 婆婆找兒媳養老被拒,放狠話要去告,兒媳:你去吧,大不了我離婚
    好處想著自己女兒,養老卻要兒媳來,像這種偏心的老人,想要晚年好過也難,將心比心,你沒對對方好,憑什麼要求她對你好?昨晚,哥們周同找我訴苦,說他媽和媳婦最近頻頻吵架,理由是他媽想跟著他們有養老,但是妻子田藍卻不同意。
  • 父母偏心是什麼體驗?嶽父將6套房產都給兒子了,卻讓女兒養老
    父母偏心是什麼體驗?人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對子女應該一視同人。以前的老人可能會偏心兒子,因為兒子能養老。現在兒子和女兒一樣都承擔父母的養老,老人在生活中就應該不偏不倚。但往往有些老人既要求兒女一樣養老,又偏心其中的某個孩子。朋友說她覺得自己命苦,小時候家裡重男輕女,家裡好吃的、好玩的都可著哥哥,自己只能吃哥哥剩下的。
  • 68歲老人傾訴:我再偏心我也是你媽,你憑啥不贍養我?
    還有很多的父母有重男輕女的現象,覺得女兒將來是要嫁過去的,疼也是白疼,等自己老了肯定是兒子養老。可是,父母從來都不知道,偏心會給另外一個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等到自己老了才知道,養老光靠一個孩子是不行的。
  • 70歲大媽自述:我再偏心也是你親媽,你有什麼資格不為我養老?
    也還是有好多老人重男輕女,認為兒子才是自己的依靠,女兒始終嫁出去,對女兒再好也沒有用,她以後也是別人家的,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不會很用心對待女兒,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了兒子,認為兒子以後會為自己養老送終。
  • 60歲老人哭訴:我再偏心也是你媽,你憑啥不給我養老
    ,因為小女兒離我比較近我內心也比較喜歡小女兒就比較照顧她,經常拿東西到她們家,家裡的地也給她們種,因為我兒子有出息在外面認識的人比較多,我女婿想出去找工作我就叫我兒子幫忙介紹工作生意給我女婿做。因為女兒們都已經嫁出去名義上已經不是我們家的人了,我們家的家事不應該麻煩她們了但是兒子事業有成之後每天變得特別忙,根本顧不上我就建議我去小女兒家住。
  • 覺得兒子能養老就偏心,沒想到晚年被兒子「上了一課」,老人懊悔
    我國老一輩人還是比較傳統的,雖然重男輕女思想不是很重,但是普遍都覺得還是「生個兒子」比較靠譜,能給自己養老。現實真的是這樣嗎,那些家裡兒女雙全卻偏愛兒子的家長,晚年怎麼樣了?覺得兒子能養老就偏心,沒想到晚年被兒子」上了一課「,老人懊悔王爺爺今年78了,年輕的時候和妻子相親認識,先後生了兩個孩子都是閨女,王爺爺有些不高興,生女孩不如生男孩,男孩將來能養老!
  • 65歲大媽哭訴:兒子不給我養老卻給嶽母養,我決定把財產給女兒
    說起自己現在的狀況,吳大媽哭訴道:「兒子不給我養老卻給嶽母養,我決定把財產都給女兒。」兒子不養她,卻養嶽母?我印象中他家兒子挺孝順的,而且不像是那種不贍養老人的混帳兒子。後來,仔細聽她一說,我大概明白了。吳大媽之前一直幫女兒帶娃,但是半年前因為勞累過度,在女兒家中風了,住了一段時間的院,她不能再帶娃了,就想回兒子家,讓兒子養著她。
  • 「我寧可跟你打官司,也不願接你養老」:父母偏心,坑的是自己
    我更不明白,同為女性的媽媽憑什麼瞧不起我這個女兒。我爸爸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對我還算不錯。聽我大伯說,我出生的時候,我爸得知是個女兒,雖然有些失落,但是沒有太強烈的反應。可是,我媽大哭了一場,埋怨自己肚子不爭氣,埋怨我眼瞎投錯了胎,非要再生一個。
  • 去兒子家養老好,還是去女兒家養老好?看兩位老人的現狀就知道
    在父母身體素質變差,逐漸喪失了勞動能力以後,兒女就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去誰家養老的問題就該提上日程。如今家庭子女普遍較少,再加上女性地位的提高,老人養老方式明顯有了更多選擇。但這並沒有打消老人的顧慮,不論是住女兒家還是兒子家,都會遇到一些讓老人不適應的地方。
  • 「三女兒輪流為母親養老,50萬存款全歸兒子」:莫讓親情傷人心
    有一個老人她做了一件不應該做的事,她讓三個女兒輪流養老,但是卻把50萬的存款都給了兒子。這個老人還跟自己的兒子說:「一直想找機會給你,可你老是不回來,快收起來別讓你姐看到。」給父母養老是義務,你給她養老覺得她該給你錢,她把你養大又該給多少錢。」說這句話的人完全混淆了邏輯,這叫什麼?只讓女兒盡義務,分錢卻沒有女兒的份,公平嗎?女兒養老是應該,這沒錯,但是老人的做法著實太寒人心。
  • 62歲老人的算盤:「存款歸兒子,養老兒子和女兒AA制」
    也不對,有的父母真的不太合格,比如,偏心、重男輕女的父母對女兒而言,就很不合格。她聽我說過,我的丈夫是一名律師。我問了下大致情況,才知道她遭到了自己母親的起訴,要求她履行贍養母親的義務。她的母親今年62歲了,向女兒提出了養老要求:「你是我的女兒,有義務給我養老,因此,我的養老你跟你哥AA制吧!你每個月給我兩千贍養費,每隔一年接我去你那裡住。」
  • 為何很多老人把財產給了兒子,養老卻找上女兒?這5個理由太現實
    現在社會,人們都講究男女平等,但是有些老人卻不願意改變陳舊的觀念,在很多時候還是偏向於兒子,甚至把財產都留給他們,但是在養老的時候,卻找上女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看完這五個理由,相信你就明白了!兒子可以傳宗接代,女兒不行中國之所以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兒子才有傳宗接代的能力,因為兒子的孩子隨自己姓,而女兒的孩子隨夫家姓,老人們覺得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兒子相當於留給了自己人,而把錢留給女兒則是給了女兒夫家的後代。
  • 拆遷款歸兒子,要求女兒養老遭拒,62歲老人含淚控訴
    當時,我做了計劃,準備給兒子30萬,女兒10萬,自己留10萬塊錢以備不時之需。我宣布自己的決定之後,兒媳婦立馬翻臉了,在家裡跟我吵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小姑子憑什麼分拆遷款?你跟我們一起住,需要留什麼錢?你孫子馬上就要讀小學了,急需錢購買學區房,你這個做奶奶的,怎麼不知道為孫子想想?
  • 老人把房都給兒子沒給女兒,可他卻不養老,老人一句話讓兒子後悔
    但是我覺得作為父母來講,還是要有適當的自私,以及對兒女們的一視同仁,總是無私的奉獻,其實可能最後結果並不是那麼的美好。比如說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例子就是,黃阿姨把她的財產都留給了兒子,沒有分給女兒,結果兒子卻並不願意給她養老,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究竟是怎麼回事吧。
  • 故事:兒子結婚我花了五十萬,女兒遠嫁我給10萬,兒媳說我偏心
    兒子結婚我花了五十萬,女兒遠嫁我給10萬,兒媳說我偏心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辛苦了大半輩子,無非就是為子女活著,希望他們過得幸福。父母辛苦了大半輩子,把一兒一女培養成才,如今他們先後成家了,最近因為女兒的陪嫁,引起了兒媳的不滿,為這事,兒媳把家裡鬧得雞犬不寧。我就不明白了,兒媳有什麼資格來指責我?她有什麼權利來支配我和老伴的家產呢?
  • 婆婆不給我帶娃,我憑什麼給他養老,我閒的嘛我
    說什麼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老人帶習慣不好,我也弄不來奶粉,反正就是以各種理由推脫。小妖就暗下決心,以後婆婆老了生病了,老公去照顧那她無話可說,自己是不會去的。有人說婆婆幫帶是情分,不幫帶是義務,那我想以後照顧婆婆不也是這樣嗎。照顧你是情分,不照顧你也是義務呀,人心換人心罷了。你不是幫你兒子帶嗎?你當奶奶的沒有義務帶孫子嗎?從你生了你兒子你就有義務照顧你孫子了,不然你別生你兒子呀?是我爸媽養我這麼大的,你從來沒養過我一天,憑什麼你老了走不動了要我照顧你?你應該找你兒子找你女兒來照顧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