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老人把財產給了兒子,養老卻找上女兒?這5個理由太現實

2021-01-15 二大媽有話說

本文由二大媽有話說原創,抄襲必究!

現在社會,人們都講究男女平等,但是有些老人卻不願意改變陳舊的觀念,在很多時候還是偏向於兒子,甚至把財產都留給他們,但是在養老的時候,卻找上女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看完這五個理由,相信你就明白了!

女兒結婚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人們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女兒既然結婚了,那就是別人家的人了,老一輩的父母們認為把錢分給女兒,相當於把錢給了婆家,而兒子永遠都是自己家的人,所以把財產分給兒子明顯要比女兒更合理。

兒子可以傳宗接代,女兒不行

中國之所以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兒子才有傳宗接代的能力,因為兒子的孩子隨自己姓,而女兒的孩子隨夫家姓,老人們覺得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兒子相當於留給了自己人,而把錢留給女兒則是給了女兒夫家的後代。

把財產分給女兒不合規矩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無論是財產、家傳手藝還是榮譽職稱,向來都是傳男不傳女,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女兒還好,但如果有兒有女,父母們留給兒子的永遠都比女兒多,因為老一輩眼中,他們覺得把財產留給女兒就意味著名不正言不順,是不合乎規矩的行為。

自己的錢想分給誰就分給誰

雖然說做父母的對待子女應該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在子女眾多的情況下,做父母真的很難不偏心,而他們偏心的對象又基本上都是兒子,所以他們覺得,不是女兒就不應該分到財產,而是自己的錢想分給誰就分給誰。

女兒也有照顧父母的義務

做父母的既然不願意把財產分給女兒,那為什麼還要女兒來養老呢?因為有些父母覺得,女兒也是被自己養大的,所以在養老的問題上,女兒也應該盡到責任,而且,在照顧老人這件事情上女兒往往要比兒子更細心,所以很多老人更願意讓女兒來照顧自己。

通過以上這五個原因我們可以知道,雖然現在時代在進步,但是像重男輕女這種在中國流行了上千年的封建思想還是很難徹底根除,如果想要徹底根除,還是要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做父母的要做到一視同仁,做兒女的也不能默認父母的行為,當遇到不公平待遇時,要跟父母溝通,說出自己的真實心聲,畢竟大家都是一家人,千萬不要讓所謂「傳統」和「規矩」而破壞了父母和子女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

相關焦點

  • 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老人,並非都是拎不清,也許他們也無奈
    聽來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位老太太,他老伴走的早,在兒子女兒各自成家後,老人也一直是自己住。幾年後,老太太的兒子向她求助,說是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需要換個學區房,好讓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可他首付還沒湊齊,就找老人商量,能不能把家裡的房子賣了,然後在城裡買個學區房,以後接老人過來和他們一起住。老人想了幾天,後來同意了。
  • 「等我老了,財產給侄子,養老找女兒」,理由現實又扎心
    這位大叔沒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已經結婚了。女兒結婚的時候,他這個當爸的,一分錢陪嫁都沒給。更氣人的是,把女兒的彩禮也給了侄子。並且放言:「等我老了,財產全留給侄子,養老找女兒。」等我老了,財產給侄子,養老找女兒一直以來,只聽說過,財產分給兒子,不分給女兒的。還沒聽說過,只有一個獨生女的情況下,寧願把財產給侄子,也不給女兒。
  • 「為什麼有些老人財產給兒子,養老找女兒?」3位老人說出心裡話
    現實生活中,有兒有女的家庭,父母的財產分配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說:「財產要平分,因為兒子女兒都是父母的孩子,應該平等對待。」也有人說:「自古以來老人的家產就是兒子的,女兒沒有權利惦記。」但是有一些老人把自己的財產給了兒子,女兒什麼也沒有,可是等到自己老了,還去找女兒養老,是不是存心要把女兒氣死。我們一起傾聽這三位老人的心聲,他們是怎麼想的?
  • 財產積蓄全給兒子,晚年養老卻找女兒的老人都怎麼想?答案很意外
    財產積蓄全給兒子,晚年養老卻找女兒的老人都怎麼想?或者說如果財產、積蓄全部給兒子,晚年你還會找女兒養老嗎?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則帖子。大家的回答也是各式各樣,很戳心窩了。其中有一條說是:不管財產給不給女兒,她都有義務給父母養老。這條評論下方的跟帖人數也最多,除了少數網友贊同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反對的聲音,說有這種想法的老人簡直就是不可理喻。
  • 為何有的父母把財產都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3位老人說出答案
    導語那些有子女的家庭,一到分財產的時候,子女就會發生爭吵,覺得父母應該公平分財產,因為子女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要一碗水端平,但是有的父母說:「就算有兒有女,家長也是兒子的,也有女兒的份,因為女兒遲早要嫁出去,俗話說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兒子,到了晚年之後,卻要女兒來養老,這是為什麼?
  • 「財產只能是兒子的!」四套拆遷房老父親給兒子,卻讓女兒養老
    但當房子拿到手之後,劉先生卻將房子全都改戶,給了兒子。這讓女兒很委屈,都是孩子,為啥差別那麼大?而且她戶口也沒有遷走,無論是從情感還是法律上來講,房子理應有她的一套。但老父親和弟弟置之不理,就是不給她房子。女兒沒辦法,告訴他們:「不給房子也可以,將來養老也別找我!」這時候,老父親不願意了,養她那麼大,咋不給自己養老。所以明確給女兒說:等他老了,他就去女兒家,讓女兒養老!
  • 財產留給兒子,卻要女兒來養老?
    就是這樣的情況,母親還經常跑到女兒家裡鬧,甚至鬧到了新聞上,這是一定要把女兒鬧得死去,才能償還父母的生育之恩嗎?父母想盡辦法給兒子找一個舒適安逸的工作,女兒只要有一份工作就可以了,可以放任不管。如今,很多家庭的兄弟姐妹對簿公堂,大多數不是因為財產,而是父母的贍養問題。
  • 財產給兒子,養老靠女兒!老人的倔強決定,逼著兒子做了這件事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老人財產留給兒子,女兒平攤贍養費,好像有明理人化解家庭矛盾,今天和大家說說老鄭家的故事,倔強的老鄭在一件事情發生過後,非要把財產留給兒子一人,但是養老卻讓兩個女兒一起來,這樣家庭矛盾肯定避不開了。但是幸好有這麼一個人說了句公道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中間都發生了什麼。
  • 「財產給兒子,養老靠女兒」!老人倔強決定,逼著兒子做了這件事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老人財產留給兒子,女兒平攤贍養費,好像有明理人化解家庭矛盾,今天和大家說說老鄭家的故事,倔強的老鄭在一件事情發生過後,非要把財產留給兒子一人,但是養老卻讓兩個女兒一起來,這樣家庭矛盾肯定避不開了。但是幸好有這麼一個人說了句公道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中間都發生了什麼。
  • 財產留給兒子,卻要女兒養老,到底誰自私?
    當父母老去需要人贍養的時候,看著主動親近或者想辦法遠離、互相推諉的兒女們,就應該想一想自己這一輩子做過的事情。中國的民俗習慣:父母的財產給誰,誰養老,也是從道德的基準上來說。可惜,道德不是法律!就是這樣的情況,母親還經常跑到女兒家裡鬧,甚至鬧到了新聞上,這是一定要把女兒鬧得死去,才能償還父母的生育之恩嗎?
  • 老人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卻住到閨女家養老,說出的理由讓人心酸
    老人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卻住到閨女家養老,說出的理由讓人心酸自古以來,孝順父母是每個做兒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子女在為老人的贍養問題上發生了很多的矛盾和分歧,導致兄弟姐妹間的感情也出現了隔閡。小張就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她現在的心情很難過,心裡很不平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財產全部給了兒子,他卻拒絕養老,老人道出一句話,兒子後悔莫及
    前言父母生我們,養我們,他們都是不求回報的去幫助我們,如果說求回報的話,只要求在他們晚年的時候能夠讓他們抱上孫子,給他們養老送終。然而現在的人都太看重利益,如果老人沒有對自己有任何利益了,那他們可能就會不是很友善的對待老人。
  • 自己養老還是靠子女養老被掏空的老人有話說,太現實了
    自己養老還是靠子女養老,被掏空的老人有話說,太現實了,現在的年輕人一說起今後養老,都說現在壓力大的還挺不過去,誰還管幾十年後的事,說是這麼說。但是看看身邊的老人被子女棄養了,被兒子趕出了家門,另一個有一大堆孩子卻沒人養,心裡也不免發毛,所以自己養老還是靠子女養老,真是個大問題。
  • 62歲老人的算盤:「存款歸兒子,養老兒子和女兒AA制」
    也不對,有的父母真的不太合格,比如,偏心、重男輕女的父母對女兒而言,就很不合格。當時,她跟我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不指望我養老,我也沒資格分家裡的財產。」劉女士徹底失望,獨自返回了城裡。可是,前段時間,她的母親找上了門,理直氣壯地要求她分攤養老義務。原來,劉女士的母親把錢都給了兒子,讓兒子給孫子買了學區房,自己也住了進去。
  • 為何女兒再孝順,父母還是會把財產留給兒子?三位老人說了大實話
    為何女兒再孝順,父母還是會把財產留給兒子?確實,身邊有不少這樣的家庭,老人生病的時候有事情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找女兒,畢竟女兒孝順也要比兒子更貼心。可到最後,老人在分財產的時候,卻會「很偏心」地把財產都留給兒子。為什麼會這樣呢?三位老人說了大實話,雖說可能老人們也有自己的苦衷,不過還是感覺對女兒們太不公平。
  • 「為什麼財產留給兒子,卻要女兒養老」3位老人說出心裡話
    導語:很多老人總喜歡把家裡的財產留給兒子,卻要求女兒給自己養老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聽聽她們怎麼說張奶奶/82歲我從小就是在農村長大的,思想也比較落後我們一直都是重男輕女的。有好的都留給兒子,女兒是家裡家庭地位最低的。
  • 老人把退休金都給女兒,卻遭到兒子的不滿,說出理由後兒子羞愧
    有很多的老人把自己剩餘的財產,都過給了了自己的兒子。覺得這樣才符合傳統的家庭繼承觀念。兒子會在自己離開人世後,會把後事安排的很體面。而女兒是嫁出去的人,如果自己有兒子還是把財產留給兒子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應該有權利平等的分配自己的遺產。
  • 沒有兒子,指望女婿養老的老人,晚年日子過得如何?現實引人深思
    秦阿姨自認把女兒教育的也不錯,可奈何女兒是個「戀愛腦」。初戀的時候就被男友給騙了不少錢,後來倆人也因其他原因分了手。再後來女兒結婚,她相中的對象其實秦阿姨和老伴是沒相中的。可拗不過女兒喜歡,後來倆人就結婚了。婚後女婿各種找理由讓女兒回娘家問父母要錢。秦阿姨和老伴又禁不住女兒女婿的甜言蜜語,先是出錢給女兒買了車,後又換了房。可這時候,女婿卻說和秦阿姨女兒沒感情了,倆人不合適。
  • 「你是我女兒,憑什麼不給我養老」偏心老人發言遭懟:找你兒子去
    可惜三十年過去後,老人們發現時代變了,病榻上的伺候還是要找閨女。無論自己如何哀求,女兒始終不肯把賣了房子交醫藥費,他想求助上門調解,利用輿論倒逼女兒掏錢,畢竟——「她是我女兒,憑什麼不給我養老!」初聽此言,我還以為這又是一個白眼兒狼的故事,然而了解整件事情的發展後,我只能跟著大女兒懟一句:找你兒子去。只因老人太偏心,明明一兒一女,只逼著女兒賣房。
  • 65歲大媽哭訴:兒子不給我養老卻給嶽母養,我決定把財產給女兒
    說起自己現在的狀況,吳大媽哭訴道:「兒子不給我養老卻給嶽母養,我決定把財產都給女兒。」兒子不養她,卻養嶽母?我印象中他家兒子挺孝順的,而且不像是那種不贍養老人的混帳兒子。後來,仔細聽她一說,我大概明白了。吳大媽之前一直幫女兒帶娃,但是半年前因為勞累過度,在女兒家中風了,住了一段時間的院,她不能再帶娃了,就想回兒子家,讓兒子養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