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老年生活,享受幸福人生,大家好歡迎來到中老年講堂,我們專注於中老年人的情感和健康問題。您可以點擊右下方的訂閱按鈕,免費訂閱我們的頻道。同時點亮小鈴鐺,及時接收影片更新提醒,希望我們的影片能給您帶來一些幫助與啟示。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老人財產留給兒子,女兒平攤贍養費,好像有明理人化解家庭矛盾,今天和大家說說老鄭家的故事,倔強的老鄭在一件事情發生過後,非要把財產留給兒子一人,但是養老卻讓兩個女兒一起來,這樣家庭矛盾肯定避不開了。但是幸好有這麼一個人說了句公道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中間都發生了什麼。一言堂的家庭,在一家人眼裡老鄭是一個挺倔的老頭,自打孩子們小時候,老鄭就留給一家人一個印象,手一步二認準的事,誰也改變不了主意。甭管對錯這是老鄭的性格,孩子們包括老鄭的老伴都沒辦法。孩子們小不敢跟老鄭頂撞,老伴有時候跟他爭論,最終就演變成了一場家庭衝突。老鄭的老伴性子要屬於那種比較溫和,每次爭吵都敗下陣來。慢慢孩子們長大了,私下裡有的時候就會經常低谷,媽就是太慣著他了,一家人這麼多年都是在老鄭一言堂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們有時候挺心疼母親的。孩子們長大了,無非就是出門成家過自己的日子,母親沒有辦法,只能陪著這個倔老頭。好在孩子們還都比較懂事,並沒有因為父親性格上的原因與老人鬧翻。老鄭有三個孩子,老大是兒子,還有兩個女兒人的心理,有時候很奇怪,意見一致的人往往更容易抱團。
有共同所指的人往往走得更近,時間長了,在老鄭家裡暗地裡分成了兩派。老鄭一個人,一排三個孩子和母親一派,表面上沒什麼,但從孩子心裡頭更偏向於母親,一個家庭,如果一旦形成了派系,其實離散掉就不遠了。大兒子後來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考慮過家裡的環境和每個人的性格,父母就是這樣了,尤其就是父親。這種性格再加上大半輩子的處事方式改變起來不現實。兩個妹妹在某些方面性格隨了父親,對事情較真處理,與父親的關係上不會拐彎,總想著說服。當然,換來的結果就是父女之間的爭吵。為這個事情,老大找兩個妹妹單獨聊過好幾次,現在爸媽年紀都大了,讓他們安安心心的過好日子吧。咱們家小時候窮,孩子多,脾氣,性格是不好,但總歸和媽一塊把咱們帶大了,咱現在都不小了。老人的話能聽進去的,咱們就聽聽,聽不進去的,過過耳朵就行了,別往心裡去爭來爭去,有什麼用能改變嗎?最後還不都是添堵。兩個妹妹對大哥一直很信服,其實大哥講個道理,他們都明白想歸想,但是一到事上就都忘了,該爭爭,該吵吵一樣鬧得不歡而散。大哥處理與父親關係上就顯得比較沉穩,不像兩個妹妹有自閉症,所以在老鄭心裡頭女大不中留,兒子更靠的住。一張購物卡惹了麻煩,不管怎麼樣,三孩子對老人都不錯,雖然嘴上經常抱怨,但是孩子們都對老人很掛機,每個禮拜都約好一塊回去看看父母,通常是倆女兒都跟大哥先約好時間,從心理上他們有時候挺怕單獨面對老鄭,對大哥的心理依賴特別強。
老鄭和老伴的退休工資都不高,加一塊幾千塊錢,年歲大了,日常花銷不多,只要別出什麼大事,生活上沒什麼壓力,而且老兩口住房問題早就解決了,退休之前就買下來單位公房。孩子們每次回去都給老人帶了一些日常用品,蔬菜,瓜果。雖然不值幾個錢,但是畢竟能幫著老人節省一些花銷。有一次,兄妹三人又約好,一同去看父母,去的時候,老大在父母附近的超市買了兩張面值五百元的購物卡,分別給了爸媽。連女兒帶了一些新鮮蔬菜過去,老大特意當著二老的面說卡是兄妹三人買的爸媽,我這兩天事多,沒顧上,沒給你們帶什麼,還是他倆想的周全。我們三給你們買了兩張卡,就是邊上超市的,你們再去買菜,不用帶錢了,直接刷卡就行。老張的老伴高高興興的收下了,誇了孩子幾句。老鄭看了一眼,收下了一句話,沒說。人家女兒知道哥哥的意思,哥哥也是想告訴爸媽仨孩子都一直惦記著你們。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兒子接到了老鄭一個電話,兒子你跟我說,上次那張卡是誰買的。兒子沒在意,隨口接了一句,我買的,話剛說完,覺得有點不對,我們仨商量好了,正好我路過就買了。老鄭一聽有點生氣,我就說我的卡花完了,我給你二妹打電話問問卡怎麼辦的事,這卡用著方便。本來我還想著自己去買,她告訴我不知道,我一說麼,就知道沒他們什麼事。
我知道了。說完,老鄭把電話掛了,老大沒回應什麼,雖然好像穿幫了,但這又不是多大的事。或許老人就是一時又琢磨起來什麼,沒準過一段時間就忘了至少兒子是這麼想的。老人要求兩個女兒平攤夥食費。三個孩子又一次相約過去,看老人一進門,就發現兩位老人沒什麼熱情。女兒怕父母鬧彆扭,趕忙問的母親一句,媽怎麼了,跟我爸沒什麼事吧。老鄭老伴趕忙回答,沒事沒事,你爸說有些事要跟你們說。三個孩子到齊了,老鄭把他們都叫到了身邊。今天正好都來了有件事通知你們一下。說完拿出一張紙來,我給你們好好讀讀,這是我和你媽寫的遺囑,你們好好聽著。三個孩子的臉色越難看,一組大體的意思就三條,第一,家裡的房子還有老兩口,這些年攢下來的幾十萬存款全給兒子一個人。第二,老兩口一個月的夥食費,倆女兒平攤,每人給了五百元贍養費。第三,如果今後老了,需要照顧靠兒子不靠女兒。讀完之後,老鄭並沒有顧及到孩子們的表情,又解釋了一下,我考慮的很公平。我先說最後一個意思,能靠的住的恐怕也只有兒子,我也不指望你們倆閨女照顧,所以我把財產全給你哥。至於每個月的贍養費,這是你們應該給我們的,我要的也不多,也就一張購物卡的錢,對你們來說應該沒給你們什麼壓力。另外,只剩我和你媽都籤名按了手印了。
聽完之後,兩個女兒不約而同的望了一眼母親,老鄭看出來了說道,不用看你媽,是我讓她籤的。本來懷著孝敬的心態來看望父母。老鄭這麼一說,讓三個孩子都沒了什麼心情。連個女兒沒頂撞什麼,兒子也沒多說什麼,一家人吵吵鬧鬧了一會兒就告別了。出門之後,兒子把兩個妹妹叫住,你們怎麼看吧?今天說的這個事,連妹妹都沒吱聲,認同肯定心裡不舒服,不認同,不就變成和大哥爭財產的嗎?雖然他們對大哥非常認可,但是衝著老人這麼對待孩子,再怎麼樣,也不可能心甘情願的接受。兒子在解決辦法。老大完全能體會到了妹妹的心裡,如果換到他人身上一樣不舒服。這個跟錢怎麼分沒什麼關係,也更讓他們倆給什麼夥食費沒關係,但是兩件事聯繫到一起就有關係了,不再是簡單錢的事。老大對著倆妹妹說道,不用琢磨了,我說說這件事,咱們從兩個角度來看,別混到一塊,爸這麼多年,咱們誰不知道他的性格,這是他的意思。照著他的話說,媽也是被他給逼的,無所謂,他有什麼想法,是他的事,你們要是相信大哥的為人就把這件事給忘掉。咱們兄妹之間的事跟爸媽他們自己的意思是兩件事。哥提出兩個想法,咱們是做兒女的,對老人該怎麼樣就要怎麼樣,誰有多大能力就盡多大能力,不要因為老人有什麼想法影響到咱們的做法。另外一件事哥回頭就寫個協議,爸的財產哥絕對不會一個人要。
我對待爸媽都要孝敬,對待咱們之間的情分一樣要公平。倆妹妹一直是從聽完哥哥的話,兩個妹妹心裡舒服了很多。其實他們也知道老人願意怎麼分都是他們自己說了算,自己本來無權幹涉,但是人總是要追求內心的公平,在某種程度上跟錢財沒有關係。這種類似的所謂不公平的事,現實中很多很多,至於形成的原因有老人的因素,例如待見誰,不待見誰,也有子女的因素,例如誰孝順。誰不孝順。如果分別從兩類角色分開看都可以解釋,但是一旦結合起來考慮就有問題了,如果什麼都沒做,或者做得比別人少,沒有得到或者得到老人的財產,這很公平。但是最不能讓人接受的做法就是本來對老人好好的,卻得不到老人的認同和獎勵。要知道,我們更多談及的認知和獎勵財產只是一種形式,而不是指錢財本身,所以就產生了很多類似這樣的爭端,給不給你是我的事,你必須贍養我。怎麼一說贍養你就開始跟我談錢了。之前白養你了,可別忘恩負義。看待問題還要學會看待背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客觀的講,老鄭是幸運的,兩個女兒也是幸運的。老鄭的幸運是,因為孩子們都孝敬,即便是他那種比較各色的性格,女兒的幸運是因為他們有一個明事理的大哥,如果大哥不那麼明事理呢,最終的結果兄妹之間的關係恐怕就要散了。如果孩子們不那麼孝順的,靠兒子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押在一個人身上,恐怕嚇得住有點太大了。
所以最後的結果一定是老人自己日子過不好,孩子之間的關係好不了。最後的結果就是家散了。所以最重要的提醒就是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家庭,就因為自己的一念毀掉值得嗎?本期節目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您覺得這個不錯的話,請給我們點讚轉發。同時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您的看法,關注老年生活,享受幸福人生,還沒有訂閱我們的朋友一定要記得訂閱哦,我們下期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