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終點在哪裡?

2020-08-01 宇宙之愛


修行的終點在哪裡?


這是知乎上的一個問題,我覺得問題問得很好,所以試著簡單的回答了一下,如果長篇大論,要寫一本書。


要想知道修行的終點必須要先知道什麼是修行。


01 那麼什麼是修行


我覺得:修行就是反思反省自己心念和行為上的錯誤並改正的行為。


那為什麼要反思和反省並改正自己的錯誤呢?


修行的終點在哪裡?


02 就是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呢?


不同人有不同的修行目的,我認為修行的目的分幾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是改善和提升肉身生存的狀態。

第二層境界是改善和提升靈魂的生存狀態。

第三層境界是改善和提升他人的生存狀態。

第四層境界是改善和提升宇宙的生存狀態。

不同的人,對人生的價值認識不同,不同的人境界和格局不同,而境界和格局不同,他的修行目的就不同。


要知道修行的目的,終究繞不過一個最核心的哲學問題,

就是人類從古至今都在爭論和探討的問題——


修行的終點在哪裡?


人存在的價值和目的是什麼?


其實,僅探討人的存在價值和目的是局限的,應該是生命存在的價值和目的。

因為萬物有靈,萬物都是生命,所有生命都應該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目的意義,所有的生命也都應該是修行的狀態。


03 那麼宇宙創造生命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呢?


有很多人認為,人的存在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

我年輕年少淫蕩,不,是年少輕狂時,也是這樣認為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就是,宇宙創造人這種自私自我的東西幹什麼?

難道是吃飽了撐的?

還是杜蕾斯質量不過關,漏了。

你們沒事鬥一會地主不行嗎?

我曾一度的抱怨,宇宙不應該創造人類這種東西,如果宇宙不創造人,我就不會存在,我不存在,我就不會這樣的痛苦。

因為我太痛苦了,一個食色兩大欲望就把我控制得死死的。

食色性也,性就是本性。

但,恰恰這兩大本性是人類痛苦的根源。

當我認識到人類被兩大本性控制住的時候,我感覺到深深地的失望和痛苦。我認為人類沒有出路了,因為人類的痛苦源頭就是入口和出口,人類又怎麼能找到生命的出口呢?

經過我苦苦地修煉,除了自宮,用盡所有能想到的辦法斷食絕欲。有一天我終於悟到了,宇宙並不傻,杜蕾斯也沒漏。宇宙是全息智能系統,也是巨大的極端智慧的生命體。宇宙創造生命並不是像人類那樣為了給自己養老送終光宗耀祖,宇宙創造人類有其深遠的目的和意義。


在一個伸手不見美女的夜裡,我悟出來宇宙創造生命的目的是:


修行的終點在哪裡?


宇宙創造生命的目的是


豐富和完善宇宙的生命種類;

通過生命個體發現宇宙問題,通過生命個體提升完善來完善和提升宇宙;

通過個體生命進化推動宇宙前進和進化。

我還悟出來,人類是宇宙創造出來的一款失敗的生命實驗產品,是宇宙的一個半智能的失控的機器。

宇宙計劃通過人這種生命產品,來加速推動宇宙的進化和提升。


今天我們講的是修行的終點問題,所以,人類及生命的問題我點到為止,不做更深的論述,今後我會在我的公號中發布我對「人」的認識,「人」這款生命產品對宇宙的意義十分重大,就是人的生命價值極其巨大,是宇宙的寶貝。

我幫助人類找到了人類存在的根本價值。


我們大概了解了生命和人類存在的價值和目的。

我們就應該圍繞著生命存在的目的和意義來探討修行的目的。

離開了生命的目的去探討修行的目的是沒有意義的,那種探討也是不成立的。


04 為什麼要探討修行的目的?


因為我認為修行目的決定了修行的終點,而今天的問題是

修行的終點在哪裡?


我認為修行的第一層境界是改善和提升肉身生存的狀態。


這層境界從高低來講是最低的境界,是利已。從有效期限上來講是今生,時間較短。修行者就是希望自己的肉身在今生的現世人間的生活順利快樂,成功。老婆孩子熱炕頭,升官發財死老婆,或是健康長壽平安,一帆風順,萬事大吉,抬頭見喜,低頭撿錢。還有泡妞就上手,打牌就自摟,鬥地主兩王四個二帶春天。這是大多數人類的想法和渴望,其實這不是真正的修行,這是希望別人不好,或是別人都沒有我好,或是我比別人好,反正就是以自我為中心。

從宇宙的角度來講,自我是負能量,自我是魔能量,修自我好,其實就是在「修魔道」不管你外在的用了什麼樣的修行形式或是學習信仰了什麼樣的宗教。

方法、宗教都是修行的工具,是藉助的形式,本質是自己的心。方法、宗教再正確,你的心不正確,你的修行就不正確。

所以,第一層境界是錯誤的修行,也不能叫修行,不管你學習和信仰了什麼,你都沒有踐行你的信仰。

因為,人間所有的正教和正確的教育都沒有告訴你修行是為了自己,為自己是你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的錯誤理解和認識。

修行的終點在哪裡?


第二層境界是改善和提升靈魂的生存狀態。


這層境界也是利已。但是,從時間期限上比第一層境界要長,這個層次是不僅局限在今生,而是延長至後世了。就是修行者關照的主要是後世,是渴望通過修行解決後世的問題。是除了今生現世之外,他更關注的是此生死後的生命狀態,他相信生命是永續的。但,他還沒有跳出「為自己的圈子」和牢籠,修的還是「自我」,還是在修「魔功」。

凡以自我為中心和基礎的一切修行都是在「修魔」,在修負能量,因為負能量的本質是為了自己,是希望自己好。

有客官說了,希望自己好不對嗎?我不在這裡判斷對與錯,我只想告訴大家,宇宙中能量運行的規則是:

通過別人好而使自己好,

而不是自己好的前提下別人好,

更不是要自己好而別人不好。

修行的終點在哪裡?


第三層境界是改善和提升他人的生存狀態。


這層境界的人就已經跳出了小我,走向大我了。從關注自己走向了關注他人,從利益自己走向了服務利益他人。這個境界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符合宇宙的修行,才是開始開始走向宇宙的意識和意志,開始符合宇宙創造生命的目的,符合宇宙運行的規則的修行,這才是「修神、修佛、修仙」的修行道路。那宇宙的規則是什麼,我在我的公號中已有所論述,今後我還會不斷地在公號中論述。


修行的終點在哪裡?


第四層境界是改善和提升宇宙的生存狀態。


這層境界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修行者不只是利他,還是利眾,不只是服務個體,還是服務眾生,服務所有生命,當然這生命也包括人這種物種。他心中裝的是宇宙,是眾生,而不是自己。他反思反省修正自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眾生,服務宇宙。他的生命和修行的落腳點不是自己,而是宇宙和眾生,這是宇宙創造生命的根本目的,也是宇宙中生命體修行的根本目的。


修行的終點在哪裡?


05 那麼,哪是修行的終點呢?


我認為:他的修行的目的和宗旨符合宇宙創造生命的目的和宗旨。

就是說,和宇宙意識,宇宙意志,宇宙規則相契合的修行就是修行的終點。


那麼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

利他的修行

利眾生的修行

利宇宙的修行

才是真正的修行

才是符合宇宙規則意志的修行

才是修行的終點


修行的終點在哪裡?


怎麼利眾?

怎麼才能更好地利眾?


老夫是知心叔叔,是「叔叔夜話」主播,專門回答疑難雜問,特別擅長診斷婦科問題和女大學生談人生。現在家門口排隊把脈問診的隊伍已很長了,小姐姐偏多,但還是歡迎大家不要害羞,按先後順序排隊踴躍提問,軍烈屬優先,美女刷臉走黃色通道。不用留面子,不用擔心他回答不了,回答不好。

難死他、累死他活該歐耶。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號:遠徵地球

文章為作者之原創,請授權轉載,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人生就是走向孤獨的修行
    生活是修行,是一場無師自通的修行,是一場孤獨而漫長的修行。所有悲觀,所有感悟,所有升華,只能一點一點一步一步走來,許可取巧。也無法與人分享,沒有人可以體會你的體會,你只能藏於內心,吐於天地,讓風帶走。修行的終點是孤獨
  • 《人生修行指南》第二十七篇 意識修行(修行需要強大的意識嗎)
    修行需要強大的意識嗎一、什麼是修行連載已經到了最後一篇。這一系列文章的連載叫《人生修行指南》,從衣食住行,工作、賺錢、意識等方面對人的一生進行了解讀。並沒發現有什麼和修行有關的東西,修行按照慣例不應該是信仰宗教的信徒每天所做的功課,才叫修行麼?
  • 修行與垃圾
    修行,是品德完善,從古至今萬千法門,千言萬語也說不盡。但是修行的誤區,卻很容易看明白。比如一堆垃圾擺在腳邊,氣味難聞,讓人心情煩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趕緊收拾倒掉。常見的誤區是,垃圾影響了心情,而一切問題都是心的問題,如果能讓自己的心不被垃圾影響,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於是垃圾堆在腳邊不管不問,一直和心情較勁。
  • 修行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修行是什麼,是不是一定要脫離生活跑到廟裡拜佛念經呢,是不是一定要專職打坐、閱讀經書呢?當生活出現了問題,我們總覺得是生活的問題打亂了我們的修行。  其實修行與生活是一體的,修行的目的正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實際問題,離開了生活談修行,不過是在逃避問題…… 修行,總會讓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隱士,幕天席地、禪坐、行腳,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義。
  • 我願意在你的終點等你
    每次你在憂鬱的時候說著憂鬱的話的時候,我想跟你說的是:「我不是你的過客,我會在你累了的終點等你,陪你走到終點。我願意做你的小丑,一路逗你笑,逗你樂。」不要再做那個憂鬱的女子,你的前方有等你的小丑,我在哪裡等你。
  • 修行好玩的地方
    那我現在舉個例子,今天晚上你吃飯的時候,突然接到電話有很緊急的事情要去處理,你發現吃飯就沒有味道了,你急急忙忙趕回公司,看到路上的風景了嗎,有過這樣經歷過的人都知道,當時這麼著急,哪裡看到什麼風景,再比如,兩個青年人談戀愛,在一個咖啡館談情說愛,你會發現,即使旁邊有人說話,外面下雨,他也聽不到看不到,為什麼?
  • 佛說:真正的修行是遇見自己
    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環境就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  修行是什麼,是不是一定要脫離生活跑到廟裡拜佛念經呢?是不是一定要專職打坐、閱讀靈修書呢?  當生活出現了問題,我們總感覺是生活的問題打亂了我們的修行。
  • 高考毅行,你靠什麼走到終點?
    我卯足了馬力,一路奔到終點不就好了嗎! TA想,一年好長,最初的鬥志昂揚,奮力奔跑,跑入高三的這幾個月,已經有些精疲力盡,想要放棄了,我要靠什麼跑到終點呢?
  • 修行是為了誰?
    修行二字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但是很多人不理解真正的修行是什麼,不明白人為什麼修行,其實修行含義非常深奧,因為修行人都是有著本質的慈悲根性,為了所有大眾而修行的。雖然在修行上會出現很多不同的人群,哪怕是學者,樂於助人奉獻愛心的人,他們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那些深山的修行人,拋棄家業,丟棄享樂,一輩子苦苦的修行的人,他們為了什麼?其實很多人不明白,他們一心裝著大眾,很希望能得到大智慧,真正做到利益國家利益眾生的事情。因為社會必然需要道性,道性實際就是智慧性,不管是哪一行業,總是要有人去做,證悟真理也是要有人去實踐。
  • 家庭就是你的淨土,就是你的修行處
    1.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廟裡。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現實。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頭、撥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習氣、煩惱依舊,性格、心態依舊、沒有任何改變,這不是真正的修行。 2.你的工作環境就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對境界歷事煉性,對人煉心。 3.要盡你的責任和義務,要盡心盡力地做好你所承擔的一切,要制心一處,用心去做每一項工作。
  • 緣說:在家修行,你應該知道的事
    緣說:在家修行,你應該知道的事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廟裡。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現實。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頭、撥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習氣、煩惱依舊,性格、心態依舊、沒有任何改變,這不是真正的修行。你的工作環境就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對境界歷事煉性,對人煉心。要盡你的責任和義務,要盡心盡力地做好你所承擔的一切,要制心一處,用心去做每一項工作。
  • 生活沒有終點,堅持下去,生命的美好終將到來
    生活就是一場修行,歷經坎坷,飽經風雨。愛情、工作、事業、理想都成泡影,心生絕望之念,不妨換個角度,告訴自己:人生在世,生活沒有終點,堅持下去,一步步往前,生命的美好終將到來。
  • 遠方是多遠,終點是哪邊
    我們要嚮往一個遠方,追求一個幸福的終點。 沒有想要達到的終點的人是可悲的。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按著父母的意願,按部就班地升學,考試,就業。他們的人生一路順風順水,生活雖然安穩,但我覺得他們內心早已麻木,他們沒有真正為自己活過一次,沒有終點的前進是可悲的。 沒有想達到終點的人也是可悲的。
  • 戀愛與婚姻:兩個人到兩家人的共同修行
    我的理解是:從兩個人到一家人的修行,在彼此的關係裡成長,看清自己,優點與缺點,優勢與不足,深刻體驗什麼是責任,什麼是生活,什麼是人生。你心裡會不會有個疑問:人為什麼要談戀愛,為什麼要結婚?我想,每個人內心深處或許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我們考了無數的試卷,在愛情和婚姻的這張試卷上,有多少人在上面轉圈圈?
  • 讀書是一輩子的修行
    我一直認為,讀書是我們一輩子的修行!  失意時讀書,讀的是一種平衡。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也許我們都曾有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和豪情萬丈,但星辰浩渺,我們終歸是滄海一粟。也許我們也曾想過,要給年邁的父母安享晚年,要給子女最好的教育,可是往往事與願違,在骨感的現實中,我們焦頭爛額、失落頹廢。
  • 試解修行修行中的「神通」是怎麼來的
    修行的由來是什麼,為什麼有許許多多的人去做著修行的事。 真正的修行之人是與常人有所不同,比如最常有的一種修行能力就是看到你就能知道你的一些過去未來和一些平常人所看不到的信息,這種超常現象是最多的存在於那些修行之人所謂「神通」上的,還有一些比如辟穀入定,還有一些能夠看到多遠多遠以外的東西,還有一些能夠聽到多遠多遠以外的聲音。
  • 人生是一場修行,修行的奧義就是修行在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思考過,會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比如說是為了經歷,是為了體驗,是為了修行,是為了報恩,是為了索帳,是為了來了結自己前世還未曾了結的恩怨,完成前世還未能完成的心願……總之會有各種各樣的的思考和答案,可要我說人生其實就是為了修行而來,而修行的奧義就是修行在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 法門如此多,如何開始修行之路?
    修行,我該從哪裡開始做起?我們在修行過程中,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時空點、不同的年齡段,面對不同事物的時候,修行的題目和方法是不一樣的。在古代,一個人可能一輩子遇見過多少人、經歷過多少事兒、走過多少路,在那個短暫的有限的信息體系裡面,可能一個法門就足以讓他一輩子追尋。到了今天就不是這樣了,我們把累世的、古代的每一個時空裡面的能量關係全部集結到當下了。
  • 最好的修行:心境、心靜、心淨
    人生最好的修行是什麼?是花很多的錢,請人來為你誦經、講經,還是在哪裡建一座小院,讓自己在小院裡慢慢生活,還是你隨心所欲做點什麼,過無憂無慮的日子。其實都不是的,因為你很多想法都是一廂情願 的,也是充滿「欲望」的。最好的修行:心境、心靜、心淨。你做的一切,都已經擺脫了物質的追求,是一種精神的享受。修行,從來不是你坐在佛前,一拜再拜就行了,你應該學會和自己的心靈和解。
  • 平淡的人生修行
    我原先一直以為修行是一個很特性的詞彙,只有那些「得道高人」、「世外高人」,還有那些苦行僧,他們才談得上「修行」二字。 從西到東,由北往南,我遇到好多人,碰見好多事,大部分都是我親身經歷過的。我慢慢理解了修行二字。 我個人理解,「修」是反思,「行」是接著走。連起來就是說「人從每個年齡段走過來都要一定的反思。」此即謂「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