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厲害的人,擁有四種「高級智慧」

2020-09-04 布衣粗食

三毛說:「做一個有彈性的人,當是我們一生追求的目標。」

有彈性的人,能進能退,看似軟弱無能,其實是百折不撓。「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一字不差,只是調整了順序,就成為了反義詞,做人也是如此,能夠懂得變通的人,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真正厲害的人,擁有四種「高級智慧」,是有彈性的人。人這一生,難免遇到困難,既要懂得迎難而上,還要懂得知難而退。

01

以柔克剛,外柔內剛。

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為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妻子做主,丈夫卻患了「妻管嚴」。有的男人,和兄弟們在一起的時候,說得頭頭是道,耀武揚威,喝酒也很厲害,但是看到妻子,他就「慫」了。這樣說,並不是貶低男人,而是證明女人是溫柔的,恰好就變成了男人生命裡的剋星。男人主動認慫,是智慧,女人以柔克剛,是大智慧。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家庭是如此,一個單位也是如此,一個行業還是如此。任何行業,一個人太強了,就會遭到別人的攻擊,很容易被「圍攻」。一個人可以有「以一當十」的本事,但是不一定有「以一敵百」的本事。與其和別人對抗,不如主動服軟,讓別人有生路,自己也有生路。

真正厲害的人,如水一般,看似無形,但有形;看似無力,卻有力。再高的堤壩,都阻止不了流水前進的腳步。做人,外表要柔軟,內心要堅強,不能處處與別人針鋒相對,也不能做困難面前的逃兵。

02

以退為進,反敗為勝。

「臥薪嘗膽」的典故,我們耳熟能詳,越王勾踐,吃過了大苦,終究崛起。他能夠崛起的方法,就是「以退為進」,把所有的屈辱都吞下,在委屈中保全實力,慢慢變強。

孫臏被龐涓囚禁起來了,只能裝瘋賣傻,瞞過了龐涓,才得以逃脫,後來不僅打了勝仗,一雪前恥,還寫出來了著名的《孫臏兵法》,被後人敬仰。如果當初孫臏不服輸,估計他性命堪憂,也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了。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退讓,不會一直前行。就像河流一樣,遇到高山就繞過去,遇到堤壩就漫過去,遇到過去不的高山,就折回來。很多河流,都出現了「九曲十八彎」的景色,令人驚嘆。

一個人,遇到比自己更強的人,學會「退避」,其實是在努力保全自己的實力,那些「以卵擊石」的人,雖然很勇敢,但有勇無謀,反而顯得愚昧,失去了反敗為勝的機會。

03

以逸待勞,坐享其成。

有一個詞語,叫「坐山觀虎鬥」。在別人爭執不休的時候,自己的一片觀望,等別人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從中撈好處。這個詞語,是貶義詞,形容那些內心陰暗的人,喜歡趁火打劫,自私心理很嚴重。其實,這個詞語,還有另一種積極的意義,也就是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插手別人的事情,不要捲入是是非非之中,能夠做到抽身而退,也是「獲利者」。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唯利是圖,但是懂得「趨利避害」。在沒有機會獲利的時候,不如靜觀其變,看別人怎麼做,然後從別人的行動中,獲得經驗,汲取教訓;在自己遇到難處的時候,冷靜下來,想一想,等想明白了,再開始下一步行動,才能夠減少損失。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與其匆匆忙忙去奮鬥,不如以逸待勞,等機會來了,再行動。

在武俠小說裡,常常出現「四兩撥千斤」的句子。也就是說,用最小的力量,擊倒別人。現實告訴我們,螞蟻也能撼動大樹,老鼠也能夠氣死大象,弱者只要掌握了方法,也能戰勝強者,關鍵是如何抓住機遇,找到對手的弱點。有些機會,需要坐等,急不來。

04

以靜制動,動靜皆宜。

俗話說:「心若不動,風又奈何。」如果你能夠保持安靜,你就能夠從安靜的環境中,尋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一個人煩惱不休的時候,任何事情都做不好;氣嘟嘟的時候,把事情都搞砸;用蠻力工作的時候,工作效率最低。

真正厲害的人,虛懷若谷,安之若素。不管身邊發生了什麼,自己的命運遭遇了什麼,都能夠包容,看淡,不會一驚一乍,不覺得有什麼大驚小怪。

周國平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浮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安靜是一股無形的力量,安靜下來就是蓄勢待發。一個群人之中,最安靜的人,往往是大局的控制者。小說《天龍八部》裡,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是那些爭強好勝的武林高手,也不是哪個幫派的領頭人,而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掃地僧」。

有本事的人,總是深藏不露,沒有本事的人,才誇誇其談,炫耀自己。別人說你厲害,你才真的厲害,自己吹噓自己的本事,只會令人嗤之以鼻。

做人的高級智慧,應該是一種「柔術」,柔是剛強的對立面,不僅可以化解強大的力量,還是蘊含著強大的力量。

做人,戰勝別人是本事,戰勝自己是大本事。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擁有這三種高級處世智慧
    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處世方法,但我們首先只有深諳人性,才能對人情世故有更深的了解和洞察,從而做到遊刃有餘。其實生活中那些真正厲害,能力超強的人,大都擁有這三種高級的處世智慧。而一個對自己施捨出去的善意都會計較的人,在生活中一定是個不願意吃虧的人,把什麼都建立在對等回報上,這樣的人,又哪有什麼大的胸懷呢。
  • 深諳人性才會越混越好,真正厲害的人,大都通曉四種高級處世智慧
    真正混得好的人,大都在人際關係中擁有這幾個處世智慧,這是他們聰明與睿智的地方,更是他們對人情世故的洞察與了解,也是幫助他們行走江湖最好的法寶與武器。真正好的幫助人,是你提供的舉手之勞,從來都不會刻意在對方面前提起。如果我們總是對幫助的人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提起的幫助,這會對對方形成巨大的壓力,讓人感覺到很不自然,從而想要逃避對方。真正好的幫助人是施恩不圖報的。
  • 真正厲害的人,擁有自省的能力
    真正厲害的人,擁有自省的能力。 從不自省的人,心高氣傲,從不正視自己的不足之處,過於自信,但其實自身是那麼普通。 人生之中所有經歷的事情並非偶然,都是上天安排的成長課程。
  • 真正厲害的人,面對人生困境時,都有四種自救能力,定能逢兇化吉
    以下分享突破人生困境的四種自救能力;真正厲害的人,面對人生困境時,都有這四種自救能力,定能逢兇化吉。你選擇相信還是不相信,選擇繼續堅持還是放棄,選擇做最好的自己,還是成為你最討厭的人,選擇做什麼事和不做什麼事……這一切都由你自己決定,而一旦決定下來,那麼,剩下的就是行動了。其實,突破人生並不難,作對選擇,付出行動,做到這兩點,就足夠了。
  • 人到中年才明白,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擁有這3大底氣
    人到中年,往往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眼看人生過半,但是自己卻沒有取得較大的成就,自己曾經的理想和人生價值還沒有實現,除此之外,還要承受家庭等各個方面的壓力。自然而然的內心會充滿煩惱,生活越來越沒有了樂趣。面對著人到中年所出現的危機,我們可以從《易經》中領悟古人的智慧,它能夠給我們的生活提供幫助。
  • 真正厲害的人,向來都是「沉默」的
    周國平老師曾說:「人生最好的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而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向來都是「沉默」的。二、真正厲害的人,更懂得「沉默是金」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人——平時公司聚會,別人都在侃侃而談,他們往往是角落裡最沉默的人;工作休息的間隙,別人都在談天說地,他們總是埋頭做著自己的事情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有三種深藏不露的「心計」,有一種就很厲害
    那些情商高,真正厲害的人都有「心計」,這是一門為人處世的學問,不是勾心鬥角,是一種在社會生存必備的智慧。做人就像武俠小說裡行走江湖的英雄,有一身獨門武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不了解江湖規矩,就很難出人頭地,容易栽跟頭。同理可得,就算一個人出身再優越,再有能力,要是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事沒有分寸,就很難跟別人相處好。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有三種深藏不露的「心計」,有一種就很厲害!
  • 真正厲害的,都是深藏不露的人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隱匿自己的心思,節制自己的欲望,這是一種很強的控制欲,更是一種智慧。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既密切又競爭激烈,每個人都想表現自己,可這樣總會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腹背受敵。鬼谷子深諳為人處世的智慧,他隱居避世,就是一個深藏不露的人。而一個深藏不露的人,看似不顯山露水,實則很有自己為人處世的方法。
  • 強勢的女人只是外強中乾,真正內心強大的女人擁有四種溫柔的力量
    ,事實上強勢的女人是外強中乾,而內心強大的女人身上具備四種溫柔的力量,不與時光對抗,不與時間對抗,慢慢積蓄自己的能量,才會在時間的見證下爆發自己。內心強大的女人,懂得真正接納自己,而不是持續與自己對抗。許多強勢的女人,往往不允許自己不強勢,她認為只有強勢才會體現她的力量。事實上一個內心強大的女人,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麼厲害,內心強大的女人,首先來自對自己的察覺和看見。當你看見自己的時候,你會看到自己內心的需求,看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你也會聽到自己真實的想法。
  • 那些真正厲害的女人,早就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
    成長唯有在「靜」中方能達到人生的深遠境界,而那些真正厲害的女人早就把人生調成了「靜音模式」。一個人內心的寧靜並非孤獨,實則是一種高級的生活方式,是在凡塵中明哲保身,始終維持自我和諧狀態的境界。俞飛鴻給人一種恬靜淡雅的氣質,也有一種知性高雅的內涵,她的美當然不局限於容貌,還包括她成熟與智慧的生活境界。面對未婚的話題,她說這只是她的一種選擇,過自己覺得舒服的生活就夠了,她同樣害怕衰老,但卻不在乎年齡,她說一個女人重要的是思維的高度與精神世界的富有。
  • 真正厲害的人,向來都是「沉默寡言」的
    真正厲害的人「別感嘆生活的不易,別覺得自己委屈,別那樣自甘墮落,收起你所有的負能量,別讓它們毀了你」真正厲害的人,不張揚,不炫耀。做人,炫耀不是本事,低調才是智慧。炫耀是最不需要人去展示的東西,真正有實力的人,從來不會去炫耀。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實力不是靠顯擺才有的。「謙受益,滿招損」。越是厲害的人物,越會裝作普普通通。只有學會謙虛,人才會不斷進取。
  • 博採眾長:真正厲害的人,懂得萬物為我所用,你會嗎?
    今天要分享一個成語智慧就是博採眾長,博採眾長強調懂得廣泛利用別人的長處,建立一個強大的世界。 自己厲害的人,往往而言,很容易形成心高氣傲,這樣反而容易影響他成事。 真正厲害的人,首先是看到自己的厲害,另外一方面,他也會不斷打破自我的狹隘,看到更多的人,他們深刻懂得,獨木不成林,如果我們想要成就自己,最好的方法是懂得連接更多的人,幫助更多的人,服務更多的人。
  • 真正智慧的人,不是喜歡咄咄逼人,而是懂得適度示弱
    人生需要勇氣,而生活需要智慧。有時候,示弱不是妥協,而是一種理智的忍讓。所以說示弱是一種高明的智慧,是聰明的人更好地獲得成功的一種必要的方法,是一種更高級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在遇到阻礙或者時機不成熟的時候,我們要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學會示弱,養精蓄銳,積蓄力量,然後才能一舉成功。人生總會有艱難險阻,絕不會風平浪靜,既要拿得起,也得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所以,做人處世只有懂得適時示弱,才有可能也能成為人生贏家。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終身學習者
    細想,人這一生,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終身成長。01學習才能不被淘汰知識每5年迭代更新一次。我們今天掌握的知識,在5年以後就會被淘汰。如果我們不保持終身學習,我們的知識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因為收費站被撤銷,一位失去工作的員工哭訴:「我今年36歲了,沒人願意用我這麼大歲數的,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人民日報曾經提出過未來會被淘汰的九種人,其中有四種人其實可以總結為一種:觀念陳舊、不接受新鮮事物、不學習。不進則退,不學習只會被淘汰。
  • 越是厲害的人,身上越有這三個特點,活得越高級
    真正厲害的人,都像利茲一樣對待原生家庭,於是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才會越活越高級呢?成年之後,我們要做的不是追究父母的責任,不是希望更多人來同情自己,而是要以此為鑑,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爭取讓下一代不用受自己曾受過的傷害,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 真正厲害的女人,是內心強大的人
    但其實,對很多女人來說,有一種厲害,遠勝於家庭給予的一切,那就是強大的內心。01 真正厲害的女人,擁有強大的內心知乎上曾有這樣的一個問答:真正厲害的女人,是什麼樣的?其中有一個高贊的回答是:她們擁有強大的內心,不管遇見什麼事,都能從容不迫,勇敢去面對,沒有什麼事能夠打倒她們,也沒有什麼事值得她們不愛自己,這樣的女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是啊!其實真正厲害的女人,就是擁有強大的內心。昨天和朋友聊天,我們說到了彼此的生活,朋友對我說:「在我看來,只要自己開心就是最好的生活。」
  • 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貧窮思維」
    真正厲害的人,早就戒掉了這四種貧窮思維。你說人不能懶惰,他們就跟你談人不能過度疲勞。 凡事皆拘泥於陳規舊俗、固執於條條框框,總以一種固定思維去思考問題,這樣的人,人生又能有何大作為?有句老話這樣說:上等人幫人,中等人擠人,下等人踩人。華為推出自主研發的鴻蒙系統時,有人大膽預言:「鴻蒙或成安卓的終結者。」任正非卻在採訪中公開表示:「我們將來不僅不會替代安卓,還要支持安卓的發展。」一句話格局盡顯。
  •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偷偷收藏了這三條人生智慧
    真正厲害的人,不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與別人糾纏一些雞皮蒜毛的小事,而是學會放下不該有的執著和不必有的執著。而有時候,話多並不是一件好事,有些人就是因為管不住自己的嘴而說錯了話,遭來了橫禍。真正厲害的人,學會通過三言兩語精妙絕倫的話來為自己開闢新道路,給人留下好印象,從而又給自己留下了後路。
  • 天道:真正厲害的高人,身上都有這兩種特徵,有一個,就很厲害了
    在電視劇中,丁元英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人,他有著跟常人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擁有普通人望塵莫及的經商頭腦:丁元英來古城之前是做資本運作的,他創辦的「私募基金」在一年的時間之內就盈利兩個億;來古城之後創辦格律詩音響公司,用兩三年時間就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公司成為行業內最頂尖的企業。
  • 中年是智慧的分水嶺,人生下半場,越活越好的人擁有三種普世智慧
    真正好的人生是建立在我們對世界的普世智慧,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需要明白,人到中年,我們需要掌握這三個處世的智慧,你的下半場才會越來越有動力。懂得控制情緒的人才是最為成熟的人。如果一個人到了中年,還總是愛亂發脾氣,根本無法在事業上有長足的進步。其次,一個愛亂發脾氣的人,暴露是他的短板,喜怒無常, 容易被情緒控制。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成熟智慧的中年的人往往對情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