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像只會用「再等等」來解決問題

2020-08-04 雜亂無章
你好像只會用「再等等」來解決問題


你好像只會用「再等等」來解決問題

「 沒關係,安穩睡去」

文 / 譚敏


一。


今天是7月的最後一天,也是你搬到新家的第六天。


倒不是以前住的地方有什麼不好。


反而,單憑那個比臥室還大的陽臺,就讓你在同等價位的房子中,很難再找出一個更舒服的選擇。


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也不錯,從臥室到你公司門口,滿打滿算也不過三十分鐘的距離。


但同樣是這段距離,也是它致命的缺陷。


因為對於一對同城工作的情侶來說,一方二十分鐘的通勤也很有可能意味著,另一方需要花將近兩個小時奔波在往返的路上。


記不清決定同居後,你倆因為這個問題討論過多少遍。


只記得每一次,「我下班比較晚,住這裡的話我們每天晚上都能同時到家」這樣的藉口,都會在「就因為我的工作輕鬆點,所以我的時間就應該浪費在路上嗎」的質問前敗下陣來。


直到某天晚上,你想了想3號線擁擠的人群,又看了看身邊女朋友幽怨的眼神。


嗯,還是後者更恐怖一點。


你好像只會用「再等等」來解決問題


二。


倒不是你真的不考慮對方。


其實在背地裡,你早就在同城論壇上掛出了轉租的消息。


只是帖子遲遲沒有回覆,帶著金鍊的房東又堅決貫徹著「租期未滿,押金不退」的原則。


想到在一起時關於「錢重要還是我重要的」的回答,又算了算兩張銀行卡加起來的餘額。


能說出口的苦衷,那就不叫苦衷了吧。


認清這一點後你有些失望,因為這和你曾經想像的生活不一樣。


不是你懷疑對方不會因此而體諒你,而是你總覺得,需要說到那種程度才能得到的體諒,那還能叫體諒嗎。


搬家後生活有沒有變好?

不太好說。


雖然咬咬牙解決了一個問題,但新的矛盾又很快開始冒頭:


在連續幾天十一點到家之後,不僅感情裡多了幾句埋怨,就連工作狀態也受到了影響。


「害,你現在都沒時間陪我了。」

「沒辦法呀,早上還因為遲到被扣了錢呢。」


但你沒說的是,遲到還算小事,主要是在你犯困的那些早上,公司裡看不順眼的同事,沒少在領導面前說風涼話。


你好像只會用「再等等」來解決問題


三。


「都是出來討生活的,演那出勾心鬥角的宮廷劇給誰看呢。」


和朋友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對方跟著你把菸頭掐滅,然後笑了笑,突然話鋒一轉:


「就你那破工作,想辭就辭唄,在哪幹不是幹呢。」


你剛想說他站著說話不腰疼,對方卻伸出手打斷了你:


「我就是覺得你做事不夠乾脆,搬個家磨蹭幾個月,跳個槽又猶豫這麼久。」


聽他說到這裡,你無奈的搖了搖頭:「我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做什麼不得好好考慮。」


「那考慮那麼久有用嗎?」


你沉默了一下沒有說話,腦子裡卻突然閃過了一段回憶。


那是高中畢業的時候,你在走廊的欄杆上靠著,目送著隔壁班的那個女生從眼前走過。


明明在心裡排練了無數遍,但直到離校前的最後一晚,表白的話還是沒能說出口。


但你已經不覺得遺憾了,因為你心裡清楚,有些話即使說了,也得不到想要的回答。


想到這,你終於開了口:「反正最後的結果也沒區別。」


朋友沒有直接回答你的反問,而是從口袋裡拿出了一張鈔票。


你好像只會用「再等等」來解決問題


四。


走在回家的路上,你用那張搶來的鈔票去便利店買了包煙。


抽了幾口之後,你又一次想起朋友最後說的那段話。


「區別就是,你只有一百塊錢,你可以買利群也可以買華子,但抽利群你咳嗽,買華子又嫌貴,你糾結到商店關門也沒買,沒關係,錢還是你的;


但時間不一樣,如果你只有24小時,等你糾結完,它已經不是你的了。」


儘管你的直覺告訴你,像這樣的話,絕對不是那傢伙自己想出來的。


可你還是被觸動到了。


因為在經歷過社會的毒打後,你已經漸漸地接受:生活的矛盾是會永遠存在的,不同的選擇只是讓它變換不同的形態而已。


但你還是第一次意識到,接受這個道理是為了什麼。


不是為了恐嚇你怎麼做都不對,而是為了提醒你怎麼選都可以。


想通了這一點,你出電梯的腳步突然輕快了不少。


當你打開出租屋的房門,女朋友已經睡了,客廳的桌子上留了一碗做好的綠豆沙。


喝著久違的清涼,你拿出手機看了看時間,已經過了零點。


現在是八月的第一天,也是你停滯不前的最後一天。


你好像只會用「再等等」來解決問題


作者/譚敏

插圖/五毛鹽

相關焦點

  • 一次性解決「妹子消息怎麼回」的問題
    如果你在和女人聊天時,經常糾結某條信息該怎麼回。好吧,那你還不太會聊天。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並不是專注的去思考怎麼回。每當有人來諮詢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甚至很想告訴他:怎麼回其實沒那麼重要。但這麼說吧,他肯定會覺得我不負責。所以,今天我就來好好解釋一下這裡面的原因,如果有人再來問怎麼回,方便用這篇文章甩他一臉。
  • 把妹3個小手段「交往後絕不能用」!專家警告:恐造成毀滅性打擊
    沒錯,交往難免吵架,情緒衝突時暫時冷靜一下不是壞事,但女生要冷靜,通常得把話說出來,不管有多氣,把話說完就算問題沒解決,至少內心壓力會少一些;不像男生,把煩惱丟一邊出去飆個車或打個電動就沒事。女生的情緒好比一個悶鍋,你把她扔在一旁不管,拖得越久,她內在的壓力越大,最後忍不住就會爆炸。男生會覺得有問題就要解決,解決完壓力才會下降。
  • 「我很愛你,卻越相處越累」影響親密關係的九種問題
    他不是為了貶低、打壓對方,而是希望對方注意到問題並改進。 比如,當一個人抱怨「你疏遠我了」、「你總是沒有時間」,他實際上想說的是:「我希望你能靠我近一點」、「我希望你多抽出時間來陪我」。健康的抱怨針對具體的問題,一旦問題得到改善,抱怨就會停止。但那些習慣性抱怨者,會在問題解決後也並不顯得開心,並立刻找到新的問題繼續抱怨。這時,抱怨就不再是有益的,甚至會對你造成傷害。 二是,如果你是抱怨的一方,且覺得自己本身不是習慣性抱怨者,但在關係中,又總是就同一個問題反覆進行抱怨。那要注意了,對方可能並不那麼看重你和這段關係,並不太願意照顧你的感受,為你做出調整。
  • 「好棒」的日文怎麼說?6種誇讚他人的日文,不要只會「鼠勾以」
    想用日文說「贊啦!」、「好棒棒!」該怎麼講?「棒」的程度不同,表達方式當然也不一樣,這篇要一次教你6種誇讚他人的超簡單日文,下次不要只會講「鼠勾以」啦! ▋好棒棒程度100%:「最高」(さいこうsaikō)大家應該常看到日本雜誌、綜藝節目上出現「最高!」(さいこうsaikō)。並不是在講高度或身高,而是「最棒了!」
  • 不要再找那個「懂你的人」
    或許受過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我們,很快就能吟誦出「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或「人之相知,貴在知心」諸如此類的說話。如果你們是那種高糖言情劇的中毒者,或許你能更能懂得當下社會給我們輸出的是一種怎樣的價值觀。從佛洛伊德心理學派看來,我們的行為都是回應過去的缺失。
  • 為什麼日語歌裡女性歌手要用「僕」來進行自稱?明明是男孩子用的
    日語的「たくさん」|究竟是什麼詞性?有任何問題可以持續問哦~日語歌裡,為什麼要用「僕」來進行自稱?首先我得告訴大家「僕」是什麼 「僕」的意思是「我」不過一般是年輕男生、少年青年對自己的自稱但是喜歡聽日語歌的小夥伴會發現有時候很多女歌手會用「僕」來表達「我」比如 濱崎步的「MY ALL」AKB48的「ポニーテールとシュシュ」中島美嘉的「僕が死のうと
  • 「戀愛代餐」,要來一份嗎?
    兩個人會親親暱暱發早安晚安,分享日常,一塊打卡各種好玩兒的地方,也會一塊牽著手在夏夜晚風裡散步。但好像,兩個人對對方的好感也就到此為止,不會再將關係再進一步。如果哪方沒回消息,雙方也就默契地不再聯繫。這種「可以享受戀人間的親密互動,卻對對方沒那麼心動」的關係讓她疲累。她管這種親密關係,叫做「代餐型戀愛」。「你知道吧,這其實就像是我想吃火鍋,想吃日料,最後咽下肚子的,卻只能是一點味道都沒有,只能填飽肚子的代餐。肚子是飽了,但情感上的空虛感總歸還在。」
  • 遇到「真空獨白」的男生,「已讀不回」不是很好的選擇
    接著,A 馬上就傳來一封問候簡訊,「你好嗎?記得我嗎好像看過你。」我覺得他好像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講,所以聊沒幾句就沒繼續回復了。沒想到從那天開始,A 開始每天發一條短消息過來,「你在幹嘛」、「你很漂亮」、「希望下次會見到你」,一條又一條,在空蕩的白色聊天背景上看起來又孤獨又倔強。
  • 你還在用「我沒有選擇」欺騙自己嗎?
    你從來都有其它選擇,只是你不敢去做而已。請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你還在用「我沒有選擇」欺騙自己嗎?by 貝加前些年,我的好友總是抱怨夜裡睡不好覺,因為和孩子同床,孩子睡覺特別不老實,半夜踹醒她也是常有的事。我建議她和孩子分床睡。她說:「不行,她總是踹被子,分床睡肯定會感冒。」
  • 「老婆」用日語怎麼說?
    【延伸短語】よめ 嫁よづめ 夜裡剪指甲よつめ 有四隻眼的東西[2]「奧さん」(おくさん) 羅馬音:o ku sann「奧さん」(おくさん)是對女主人或年紀稍長的婦女的稱呼:(你的)愛人,太太,夫人。他人妻子的尊敬表達「奧様」的委婉說法,含有程度不算深的敬意的稱呼。
  • 心理學:即使是初次見面的男女,也會墜入愛河的「36個問題」
    你想和誰一起吃晚飯?02你想變得有名嗎?如果是的話,你會用什麼方法?03到現在為止,你在打電話之前有沒有反覆思考過要說什麼?那是為什麼?04對你來說完美的一天,是怎樣的一天?12如果明天早上醒來時只能擁有有一種「性格」和一個「能力」,你會想要什麼呢?
  • 變態「三角戀」?世界知識、大腦和計算是AGI的新「三駕馬車」
    【新智元導讀】「冰鎮椅子」和「彩虹蕉」見過沒?反正神經網絡要淚奔了。近年來,吃數據的人工智慧狹隘性日益凸顯,而來自舊金山的科學家們,認為智能來源於歸納偏差,他們試圖通過已知的世界屬性、大腦的物理結構和算法來構建一種新的世界模型。看到下面這個場景,你會想到啥?可能會想,是什麼導致球改變了方向,球飛得比球棒高會發生什麼?
  • 對男人來說,到底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
    男人們講出「我喜歡你」的時候多半意思就是「我對你有好感」男女在喜歡與愛之間有相當大的差別,對於男生來說有好感就是喜歡,所以男生比較容易「喜歡」很多人。那麼我們現在就用科學的角度來看看,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這些情緒主要由哪幾種物質組成?
  • 男人嫖娼還分「半套」「全套」?他們會覺得「半套」不算出軌嗎?我採訪了200個男人
    知道後他們吵了起來,但她男朋友說他只是做了「半套」,讓其打了個手槍而已,跟出軌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那時候她才知道,原來男人去嫖娼還分所謂「半套」、「全套」的。所以她想問,是不是大部分的男人都覺得「半套」不算出軌?
  • 日語「你、我、他」這些代詞,到底要怎麼用?
    人稱代詞諸如「你」「我」「他」「這位」「那位」...等指示代詞諸如「這個」「那個」「哪個」「這邊」「那邊」...等一、人稱代詞中文結構與日文不同,雖然中文常使用「你我他」等主語,但在日文中則經常省略,尤其是稱呼對方的「あなた(你)」,在很多情況是很失禮的表現,當與對方交談時,請儘量避免使用「あなた」。
  • 在「被催婚」和「尋找愛情」之間左右為難的 90 後
    婚姻還可以清晰地規定一些社會權利,比如買房、生育、教育、繼承等等,很多事情都需要婚姻這個形式來保證。而對很多父母或長輩來說,結婚和組成新的家庭是子女真正長大、成熟的標誌,即使這樣的觀點有些年輕人並不贊同。
  • 「分手公司」幫你忙,只要出錢就能搞定
    如果一段感情真的走到了盡頭,那就「分手要狠,講分手不需要等」。但拖泥帶水、左右為難是人之常情,感情淡了,卻又百般不甘萬般不舍,很少人能真正做到灑脫地說出「分手」二字。但如今,這種「難言之隱」,卻可以用錢解決,市面上竟然有一種職業名為「分手代理師」,專門幫客人處理分手事務。
  • 你們一直催我寫「如何了解自己?」,我來交稿了!
    如果只以自身為尺度,一切都會被合理化。你看到的,只是你自以為的問題。甚至看不到問題。 物理中,研究物體的運動,需要找到參照系。我們想要了解自己,也是一樣的。以自己為參照系,你永遠是靜止的。想看到自己的速度和表現,需要讓外物參與進來。
  • 如果我必須用一小時解決一個重要問題,我會花55分鐘考慮是否是對
    關鍵在於,我們需要在「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這個前提上堅持。由於文化環境對我們的洗腦,我們極容易忽略這個極其重要的前提,而在「堅持」上死磕。最後把自己磕的很慘。「做正確的事,正確的做事」意味著,你需要不斷的自我質疑,不斷的審視自己對問題的理解。直到經歷無數次的自我推翻,最終完全理解了問題的本質,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或者終於拋棄了假問題,找到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才開始著手於解決問題。而「堅持」就簡單多了,一聲令下就開跑,完全不管自己在往哪裡跑。
  • 大型「網絡情緣」騙局?美國模特用交友app同時約幾十個男子出街
    美國最近發生一宗大型交友app「騙案」,一名模特兒以交友app「Tinder」同時約會數十名男子,相約他們於上周六(18日)在紐約的聯合廣場的音樂節見面,更以適者生存的「飢餓遊戲」方式,要求他們作跑步、伏地挺身等「比試」,只有留到最後的男子,才有機會與她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