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豫是真性情還是低情商?曾備受推崇,卻活成被世人討厭的模樣

2021-01-12 靜一說史

掃眉才子筆玲瓏,蓑笠尋詩白雪中。——《柳絮泉》

王鴻對於才女的想像止於李清照和謝道韞,掃眉才子指的是李易安,詠絮之才當然就是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而聞名史書的謝家女。

在過去普遍受教育率很低的情況下,才女的出現是很小的概率,但是隨著男女平權的一步步邁進,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與男性不相上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才女,她們活躍在各行各業,得到眾人的喜愛和稱讚。

主持人魯豫就是其中的一位,曾經她的主持風格受到大眾的交口稱讚,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和反對。

喜歡她的人稱她是真性情,討厭她的人評價她情商低,然而無論是黑粉還是忠粉,都不能質疑她曾經的輝煌,她又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

一、閃亮登場,帶來電視採訪新氣象

魯豫生於上海,長於北京,成名於香港,從經濟中心到政治中心,橫貫中國幾大最有名的城市,算得上是實實在在的成功人士了。

她在1993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後,便順理成章去了中央電視臺面試。據說,當時魯豫的面試題十分刁鑽,沒有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推薦,要求她直接去採訪著名導演。

這嚇倒了很多的面試者,中國作為人情社會,圈層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初生牛犢不怕虎,魯豫根本沒有更多的瞻前顧後,她採取一招直搗黃龍。

在現場攔住張曉海導演,並劈頭向他提出兩個十分尖銳的問題:一、為什麼導演們都喜歡留鬍子?二、導演之間面臨什麼樣的競爭?

初出茅廬的魯豫,眼中只有採訪和課題,沒有顧慮到採訪對象的種種細密心思,這既可以說是勇敢,卻也可以看做魯莽,然而假如沒有這份帶著魯莽的勇敢,她也未必能夠成功採訪到大導演。

張曉海的確被她問倒了,之前他根本沒有想過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姑娘會跑到自己面前,莽莽地問出個人形象偏好和與他人的競爭。

外形也就算了,至於競爭,一般人都會迴避這樣的問題,因為怎麼說都是錯,說不在意,是對他人的不尊重;說在意,別人又容易解讀為自己的膽怯。

然而張曉海的艱難應對成就了魯豫的採訪,她初戰告捷,以勇氣和才幹為實力,順利通過考試,成為央視的正式主持人。剛畢業能進中央電視臺,並且在此站穩腳跟,這個姑娘不一般。

二、得心應手,個人品牌效應強

在上個世紀後期,國內出現了很多知名的主持人,他們的採訪風格十分嚴謹,但是對受訪者的保護太過,導致採訪時問題並不尖銳,因此沒有挖掘到廣大觀眾的興趣。很多觀眾看這類不痛不癢的節目已經疲憊了,他們亟待更新更強烈的刺激。

魯豫的採訪恰好順應了這種潮流,她的出現宛如一顆打入湖心的石子,瞬間打破了電視採訪一直以來和睦乏味的對話模式。

可以肯定的是,魯豫作為主持人站在觀眾和被採訪對象之間,她是偏向於滿足觀眾的需求,因此當她面對採訪人時,態度並不同以往主持人那樣,維持一種和風細雨的對話,而是展現了一種咄咄逼人的對抗的氣勢。

她希望從對方身上挖掘出一些能夠吸引觀眾注意力的爆點,這種爆點可能是負面的,也可能是爭議性的,或者是一種出人意料的方面。直到這時,她才會停止。

這種採訪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是很新穎的,在長期目睹千篇一律的優秀和善良之後,人們的關注點自然在意外上。

而魯豫的採訪的確和其他人不一樣,她總是能找到不一樣的看點和足夠多的信息,打破這些名人一直以來固定的標籤。

這種和別人的不一樣成就了她,魯豫剛工作的第一年就獲得了「中央電視臺最受歡迎的十大節目主持人」稱號,當時她才剛過24歲,即使放在央視這樣眾星雲集的地方,也算得上是雛鳳清於老鳳聲了。

三、多年不變,陳舊風格引爭議

2002年後,鳳凰衛視看中了魯豫,並為她量身定做了一檔採訪節目「魯豫有約」,很快這個名字就就跟她徹底綁定,成敗由此。

只要提起魯豫,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檔節目。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長江後浪推前浪,各類風格不同的主持人紛紛出道後,人們對於魯豫有約的評價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從正面走向負面。

魯豫還是那個魯豫,然而觀眾早已不是當年的觀眾了。隨著網際網路時代不可抗拒的到來,觀眾的信息來源早已不那麼單一了,名人八卦、奇聞異事、各類信息都可以從網絡中直接獲取,甚至還有視頻現場直播,因此不需要魯豫的介紹,大家就能從網絡中獲取大量感興趣的話題和名人消息。

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掌控權的下移,觀眾經過橫向對比其他主持人採訪記錄後發現,魯豫提出的問題並沒有什麼營養,反而顯示出缺乏修養。很多觀眾代表魯豫尷尬了一番,順便給她起了個魯尷尬的外號。

據說,當年高分國劇《琅琊榜》熱映後獲得全國空前的關注,而這也是胡歌自從車禍之後復出的力作。因此魯豫這次「琅琊榜後不偽裝」的主題原本獲得了觀眾很大的好感,然而,魯豫幾乎是以實力搞砸了這次天時地利人和集於一身的採訪。

《琅琊榜》是個盪氣迴腸的故事,裡面描述了一個從地獄歸來的英雄,這恰好和之前胡歌因車禍毀容而隱退十分相符。

人們當然想知道,和男主角梅長蘇類似經歷的胡歌,到底經歷了怎樣一番心路歷程。然而在採訪時,魯豫卻說了一句,自己還沒看過這部電視劇。

這句話是否合適暫且不論,但是當天的主題是《琅琊榜》,而主持人根本沒看過,這根本就不是採訪風格的直率,而是工作中的失職。

之後的觀眾自然是大跌眼鏡,不僅如此,魯豫在談到胡歌當年的車禍時,絲毫沒有主持人應有的共情能力。

當年胡歌的車禍不僅造成他自己的毀容,還導致了他的助理當場喪身,這本來就是人間慘劇,但魯豫卻說了一句感謝當年的車禍,這不啻於在所有人還未癒合的傷口上撒鹽。

結語

魯豫可謂起點頗高,然而到如今看來,似乎有點後繼乏力的意思。其實,主持人原本就是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任何人無論曾經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可能一朝敗落,遭到觀眾厭棄,唯有不斷推陳出新,打破自己,更新知識儲備,才有可能成為行業中的常青樹。

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經沒有什麼行業可以靠著過去的老本吃一輩子了,即使曾經輝煌如魯豫也是如此,我們更是不能。

大家要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不斷給自己充電,不斷更新自己的認知和技能,才能在這個異彩紛呈的現代社會不至於被淘汰。

在如今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所有的危機中也蘊含著大把機會,幾乎所有人都可能會五分鐘成名,然而有準備的人,利用五分鐘永久成功,也有人只是轉瞬即逝。

正如《雙城記》中所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前所未有的時代。

參考文獻:《柳絮泉》《雙城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是真性情還是低情商?人見人愛的魯豫,最終活成了別人討厭的樣子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是真性情還是低情商?人見人愛的魯豫,最終活成了別人討厭的樣子。 提及陳魯豫,想必沒有人會感到陌生。因為如今的她,早就成了備受大家吐槽的節目主持人了。因為《魯豫有約》這檔採訪類欄目,魯豫名聲大振。
  • 最終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曾經的我特別討厭那些在別人背後說三道四的人,突然發現我也變成了那樣令人憎惡的樣子。最近工作不順心,心裡積累了很多怨氣,經常抱怨,對同事抱怨,對朋友抱怨,對家人抱怨…抱怨領導安排工作不合理,抱怨某個同事工作偷懶,抱怨某個同事為人處世過於尖酸……今天下班坐在車上,閉上眼睛小憩,當心靜下來,突然發現自己怎麼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如長舌婦般各種亂嚼舌根,這種認知慢慢變得清楚,才發現有多可怕。
  • 最後,我們都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然而,世事不盡如人意,在坎坷的路途中,不得不與自己的憧憬,從此南轅北轍,最後,我們都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了生活,為了能很好的活著,不得不放棄最美的憧憬,畢竟生活不是詩與遠方。生活,是現實,是骨感的,在生活的面前,突然發現我們很渺小。
  • 終究活成了曾經討厭的模樣…
    小時候,我們總說長大後一定不要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那樣,也堅信自己一定一定不會變成那樣。 景明是家裡最小的,父母一共生了兩個孩子,景明還有個大他三歲的哥哥。小時候,景明和大他哥哥經常一起看到爸媽大吵大鬧,兄弟兩就抱團躲在房間裡不說話。
  • 我終究還是活成了我討厭的模樣
    以前,我總感覺自己還是蠻幸運的,經歷的每件事,遇見的每個人,總是很感恩,也碰到過不好的事情,但自己也是咬咬牙可以堅持的那種,以前很能安慰我的一句話就是,不管多難,總有一天都會過去,在以後的可能哪個黃昏的下午我可能會為今天的我感到牛逼,那麼難都堅持過來了,現在能雲淡風輕講述的那些困難,應該都不算難吧!
  •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最後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最後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文/懷左同學 01
  • 借錢、健身、攀富,這上半年,我終於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年末的時候,我一定會仰望星空,然後很懊惱給自己這一年做個總結劃上句號:我終於活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今年上半年,有些朋友可能生意周轉,或者求醫問藥急需用錢,於是找我借錢,這種現象在過去的幾年都未成遇見。我手上還算寬裕,朋友開口,自然是基於信任。我也拉不下面子,能借的都借了,多的也就萬把塊,少的也就二千左右。
  • 我們終於活成了閏土的模樣
    閏土原名章運水,魯迅先生筆下的「長媽媽」便是閏土的母親,還曾給魯迅餵過奶。章家與周家可以說是世交,魯迅的祖父曾在北京當官,家境較好,魯迅出生時,家裡有幾十畝水田。每到農忙時節,閏土的曾祖父章復清就會到百草園,幫著周家曬稻穀、翻修竹編,因為誠懇老實,手腳又麻利,深受周家人喜歡。從字裡行間,不難看出魯迅在閏土時,是有很多真情流露的,而少年與閏土的感情也是可圈可點的。
  • 名家散文 | 周國平《真性情》
    》  主播:海潮明月  我的人生觀若要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真性情。我從來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標,覺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沒有虛度了人生。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  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他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  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思。
  • 有多少人活成了自己都討厭的樣子
    年少時,曾仰望天空,信誓旦旦地說,這一生,所有的選擇都要自己做主,走自己喜歡的路,做自己喜歡的事,去自己喜歡的城市,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從小扎在男孩堆裡長大的女孩,性格大大咧咧的就是一個假小子,爬樹、爬牆、追追趕,打架,摸魚、吊螃蟹,男生能做的事,我都通通做了個遍,因此,沒少被告狀,還會在足球場跟男生一起稱兄道弟。
  • 1999年魯豫挺著大肚子,接洋丈夫的電話:我遇到初戀了,我們離婚
    說起來主持人魯豫,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魯豫有約》這個節目多年,也採訪無數的明星,魯豫的主持功底也是備受人們的認可的,魯豫也與不少明星交好,知性又大氣的主持風格讓人們喜歡
  • 30歲女人的哭訴:我終於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模樣,但不後悔!
    戀愛就要結婚,結婚必須買房,買房必須貸款,而貸款必須工作,工作無法顧及家庭,於是便有了如今焦頭爛額的模樣!走著走著,就變成了今天的模樣。眼神裡不再有嚮往,腳下的步子也邁得越來越慎重。仿佛一不小心便會掉下萬丈深淵。是世界變了,還是我變了?嘴裡常說的詞不再是「我以後怎樣怎樣……」,取而代之的是「從前我怎樣怎樣……」,仿佛已經七老八十開始回憶起年輕時走過的路。常常聽人抱怨,說這個社會對女人太不公平。
  • 低層次的女人,張口閉口就是「四個字」,願你沒活成最討厭的模樣
    而往往是那些沒有情場的人,他們說話特別容易得罪人,卻一副不自知的模樣,不僅喜歡在對方傷口上撒鹽,更會把言語化成利劍,插進對方的胸口。通常來說,一個低層次的女人,張口閉口就是「四個字」,願你沒活成最討厭的模樣
  • 「低情商」在日常生活中吃虧的表現,你有嗎?
    「低情商」的表現不得不說很多人都因為它變得越來越小心翼翼。何為低情商表現?「低情商總是能瞬間冷場」。「低情商總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低情商的我總是在生活中不討好,朋友分手了,在快速的找到新男友時,我們一起吃飯的時候,不小心踢到了朋友的前男友,都知道,在現任男友面前提前男友是一種不尊重和低情商的表現。而我又再一次的體現了我的低情商。3.
  • 玻璃心為什麼要與真性情做朋友
    一些心理相關的文章,通常表示,人應該真性情一點。有些人太顧及他人的想法,為不讓他人失望便讓自己一直做好人,如此活得很累。後來又看到一篇文章,人不應該過於真性情,會讓人討厭。說自己有個真性情朋友,人是好的,但太直了,傷了他的心。很多讀者深以為然,表示某某朋友說話沒有分寸,傷我太深,實在不會做人。
  • 低情商的熱心腸,不如高情商的冷淡
    小時候,每次聽長輩抱怨自己的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我都特別討厭那些不知好歹的人。等長大後才知道,哪裡是別人不識好人心,分明是低情商的好心只會給別人添麻煩。正如周國平曾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於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獨處的權利。」04低情商的好心人,最讓人討厭的地方,就在於總喜歡拋開後果,只用自己的「好心」來綁架別人。
  • 低情商的熱心腸,不如高情商的冷淡!
    4低情商的好心人,最讓人討厭的地方,就在於總喜歡拋開後果,只用自己的「好心」來綁架別人。可是哪裡知道,這好心還是做了壞事。當地官員為了政績,把原本自願貸款的事情變成了強行攤派,有的擅自增加利息,比原本的高利貸還高,還有的不給貸款就直接收利息……這弄得百姓是苦不堪言。
  • 她曾是港姐亞軍,33歲傾囊買下香港10套房,活成自己的豪門
    她不靠外表,不傍豪門,卻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了讓別人羨慕的一代傳奇,她就是82年的香港小姐鄺美雲。我就像一個男子漢魯豫曾問過她:「從5毛錢到5個億,你就像一個灰姑娘,這當中真的沒有幸運的成分嗎?」鄺美雲自信地回答:「我不是灰姑娘,我就像一個男子漢,這一切,真的是要打拼的。」
  • 為什麼努力打拼的你最後還是活成了普通人的模樣,你感到困惑嗎?
    我有車有房有妻兒,但我就是不想活了,最近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個視頻一個31歲的男子在送完老婆上班之後便選擇汽車票橋身亡,據了解小兩口剛買房妻子哭著說老公曾和領導發生過爭執可是她一直很陽光,我不相信他會跳江可以想像男子在生前一定默默扛下了許多在妻子面前他陽光上進,可就是這樣一個很努力生活的人還是選擇了毫無徵兆的離去
  • 日本AV男優加藤鷹辦「SEX特別講座」 傳授接吻技巧備受推崇
    最新發行的《周刊POST》雜誌日前刊登了超級男優加藤鷹和熟女AV導演溜池GORO的「SEX特別講座」,獲得了女性讀者的普遍贊同,尤其是接吻講座最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