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願吃奮鬥的苦,就會吃婚姻的苦

2020-08-22 晚情成長圈

文 | 晚情

來源 | 傾我們所能去生活(公眾號:wanqingdepingtai)


十幾年前,我參加一次聚會,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對中年夫妻。

男人當眾數落自己的老婆不會過日子,女人委屈地問自己哪裡不會過日子了。

然後,男人就給她舉例:明明已經有一個包了,還要買更大的一個包,這不是浪費嗎?

女人辯解說那是因為有孩子了,每次帶孩子出去要拿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才買了一個更大的包。

男人繼續說,明明衣服夠穿了,還老想著買衣服。

女人辯解說哪有女人不喜歡買衣服的,我買的都是很便宜的。

男人又說,上次還買了套化妝品,居然要600塊錢,瘋了,我都說她沒腦子。

女人委屈地說人家還用兩三千的呢,我已經很節儉了好嗎?

有位阿姨似乎不願意男人當眾數落老婆,忍不住對女人說:

你啊,就自己去找份工作,自己掙錢給自己花,那他就不說你了啊!

結果,這句話更加刺激了男人,他大聲嚷嚷道:

我早就跟她說孩子已經大了,去找份工作,不求能賺多少,起碼以後有個養老保險啥的。

結果託人找了個專櫃的工作,說每天要站很長時間,太累了,幹了半個月就不幹了,後來又幫她找了個辦公室文員的工作,說領導不好相處,又不幹了。

女人說:那一天站下來確實很累的好嗎?辦公室文員雖然挺輕鬆的,但那個領導不好,我不想看他臉色。

男人毫不留情地說:是啊,這也幹不了,那也幹不了,只會在家吃閒飯。

當時的我,年輕、簡單,對婚姻愛情充滿憧憬,見一個男人當眾這麼不給自己老婆留面子,忍不住私下裡嘀咕:如果是我,死都不要嫁這種男人。

旁邊的姐姐對我說:

這個男人其實沒那麼差,他們條件一般,又要養孩子,經不起老婆這麼花,他也只是嚷嚷,如果他真的很差,直接就把經濟卡死了。

很多女人,不肯吃社會的苦,就會吃婚姻的苦。

後來的經歷中,我越發認同這句話。

微博裡,有位讀者經常深夜給我留言,時間久了,我大致就拼湊出了她的故事。

叫她小語吧!

小語20歲那年經人介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半年後,兩人領證結婚,第二年,兒子出生了。

孩子出生以後,小語便和婆婆一起在家帶孩子,起初老公對她還可以,漸漸地就看她不順眼了。

現在,孩子五歲了,老公對她越來越差,每次問他要生活費,都是滿臉的不耐煩,買點什麼東西,輕則挨頓數落,遇上老公心情不好的時候,罵罵咧咧也是常有的事。

她覺得真的很憋屈,問我怎麼辦?

說實話,我挺不理解她的,按說孩子已經五歲了,早就該上幼兒園了,平時讓婆婆幫忙接送下,自己出去找份工作,眼前的困境不就解決了嗎?何須一次次給我留言傾訴呢?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她說最初的時候,她想陪伴孩子長大,怕老人帶出來的孩子毛病太多,所以沒去工作。

孩子三歲後就上了幼兒園,但現在工作不好找,有的離家太遠,有的時間有衝突,還有的待遇不好,所以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

這是我第二點不認同她的地方:

工作哪裡是一找就能找到十全十美的?先做起來爭取經濟獨立才是,然後再慢慢留意更好的工作。

她說沒幹下去是因為離開社會太久,有點脫節,領導要求又高,幹不好就挨訓,所以受不了回家了。

我心想,也許領導臉色不好看,可回家老公的臉色又好看了?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吧!

這些年,我接觸過太多婚姻不幸的女人,有的是在家裡毫無地位,有的是老公出軌成性,有的是被欺負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我一直感嘆她們的忍受能力:竟然能在這樣的婚姻裡,一呆多年,任人各種欺辱踐踏自己。

當然,她們會有自己的理由,為了孩子,為了經濟等等。

可是,她們卻鮮少真正拿出行動去改變什麼。

  • 她們寧願在家裡看老公婆婆的臉色,也不願意真的努力去改變一下現狀,只等著你施個仙法,替她們解決這些問題。
  • 她們寧願每個月找老公要錢,憑對方心情過日子,也不願意驕傲地自己去掙個未來。
  • 她們寧願每天在抱怨傾訴中度過,也不願意靜下心來,好好去學習提升自己。

她們大多會把自己遇到的困境推給原生家庭、遇人不淑、孩子的牽絆,以及大環境的苛刻,卻從來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問題。

研究人性久了,也便漸漸明白了,人的適應能力是無窮的,環境再糟糕,生活再憋屈,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

而習慣是最難打破的東西,哪怕是去打破最糟糕的生活,很多人也缺乏勇氣。

因為會對未來產生恐懼,寧願呆在原地不動,偶爾觸及到了情緒和尊嚴,才出來抱怨一下,事情一過,便回到原先的生活裡。

也許有人會質疑,我婚前沒偷懶啊,我也工作掙錢了,但她們所謂的努力,大抵就是朝九晚五,換取一份薪水,卻從來沒有真正去思考過自己的未來和人生,一路被命運推著,被動地接受各種生活。

不好的婚姻就像溫水煮青蛙,慢慢慢慢地浸淫你,啃噬你,消耗你,最終用一生沉淪在這樣的生活裡。

可是絕大多數女人認為,自己婚姻不幸,是因為沒有遇到對的人,但若仔細尋找軌跡,就會發現:

你最終嫁給什麼樣的人,其實很早就註定了,這個註定不是命數,而是你一路走來的軌跡決定的。

婚姻其實是講究勢均力敵的,這個勢均力敵未必是財富或是家世,而是很多東西的總和以及人性體現。

睿智的男人,通常都會選擇心志超群的女性,那些自身條件很好的男人,可以選擇的範圍太大了,也許他們會娶一個出身一般,但其他方面無比優秀的姑娘,但去娶一個要什麼沒什麼的姑娘,基本不可能。

這世上,富豪娶傻白甜的故事越來越少,曾和一位企業家聊過擇偶問題,問他會選擇這類姑娘嗎?

企業家哈哈大笑說:

那不是言情小說裡的橋段嗎?現實生活中稍微有點資本的男人都不會選這些女人,不怕影響後代智商嗎?

所以,自身條件差且不願意努力的女人,一早就被排斥在優勢擇偶的圈子裡。

可是大多數人還是要結婚的,但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很多人只能嫁給一個經濟條件一般的男人,但若一起努力,日子還是會越過越好的,這種婚姻佔據了絕大部分。

還有的則連嫁給一般男人的機會都沒有,而她們從觀念到經濟都離不開婚姻,只能嫁給條件再差一些的男人。

這樣的婚姻,本身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向上發展。

然而一個在該學習時不願意學習,該努力時不願意努力,該奮鬥時不願意奮鬥的女人,又怎麼會突然脫胎換骨,變得勤奮不已呢?

相反,她們的依靠思想很重,而她們所處的婚姻,並不能提供她們想要的一切,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說,很多東西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環環相扣,只想告訴所有姑娘:

如果你一早就勤於思考,勇於行動,善於改變,那些差勁的男人,想娶你都沒有機會,你根本沒有機會陷入這樣的困境中。

只是,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卻敗於自己的惰性,選擇了眼前的安逸。

然而命運所贈送的禮物,都在暗中標上了價格,你不願意吃奮鬥的苦,就會吃婚姻的苦。

婚前苦,不算苦,婚後苦,才是真的苦。


-END-

晚情,百萬暢銷書作家,雲意軒珠寶創始人,致力於女性自我成長,新書《越自律 越自由》正在熱銷中,代表作《做一個剛剛好的女子》,微博:晚情的小窩,公眾平臺:傾我們所能去生活,ID:wanqingdepingtai

相關焦點

  • 你不想吃努力的苦,就會吃生活的苦
    有很多人寧願忍受現在不滿的婚姻狀況,卻不肯付出努力去邁出一步改變自己。只得每天抱怨這抱怨那。最後還是回歸不滿的生活。2.女人說:你以為我不想嗎?上班那麼累,還要看領導臉色!誰想去上班?人最奇怪的是,她能忍受生活的各種苦,但工作的苦卻一點都受不了。3.
  • 《我的天才女友》:女性如果不想吃拼事業的苦,就得吃婚姻的苦
    然而,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不吃生活的苦就一定要吃婚姻的苦」。這就表明,婚姻並不是同天真少女想的那樣具有童話般的幸福。在婚姻中,依然有很多的磨難和苦楚。而女性進入婚姻之中,如果抱的是一種靠自己的年輕貌美或者生育能力換生活來源的心態,那這條路上的苦,更是不低於獨立女性的。
  • 「吃了五年剩飯,終被離婚」女人不吃掙錢的苦,便會吃婚姻的苦
    每次有剩菜剩飯也捨不得倒掉,讓老公吃新鮮的,自己在家時,就湊合著吃。鄭明碩不再拿穩定的工資,給老婆的家用也越來越少,看到老婆吃剩飯也很心疼,謝琳很懂事的說:「又不壞,我是怕浪費了。」每次丈夫都說:「如果我賺到了錢,一定讓你過上好日子……」謝琳也對這句話深信不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她養成了吃剩飯的習慣。家裡的剩飯,每次都是妻子吃,她說不要浪費了。
  • 人生中吃過大苦的人,往往喜歡「獨來獨往」
    看透人心後,不願再與低質社交做朋友,不願再將自己的時間浪費在無效社交上。 吃過大苦的人,寧願高質量的獨處,也不願在低質社交的人身上浪費時間和精力。不願再維持虛假的情意,不願再與虛偽的人做朋友。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 不賺錢的女人既醜又沒尊嚴:吃不了賺錢的苦,遲早吃婚姻的苦
    有一個回答我非常喜歡:「因為你不吃賺錢的苦,就會吃婚姻的苦」。好的婚姻不一定全靠錢,但一定離不開錢。錢是女人的鎧甲和底氣,也是婚姻的必備條件,一個願意自己賺錢的人,從來不會因為錢跟誰在一起,也不會因為錢離開誰。賺錢很苦,但不賺錢會更苦。
  • 吃不了常人吃的苦,很難有出息了
    有人說:「吃了苦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吃苦一定不會成功。」吃不了常人吃的苦,也很難有出息。不能用學生學習的好壞去評價一個人,但是一個在學習上都吃不了苦的人,以後走上社會也吃不了常人能夠吃的苦。人生當中無論是登山還是學習,當你發現自己更上一層樓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人生中很多的事情都是遵循同樣的規律,在你努力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你不僅從這件事情當中得到了啟發,更重要的是你會更加明白人生的意義,更加理解生活。
  • 奉勸給女人們一句話,想要不吃婚姻的苦,就要吃掙錢的苦
    不要在該努力的年紀選擇安逸,停滯不前就會讓自己退步。每個人都嚮往有一場。每個人都想我有一段美滿的婚姻,婚姻是人生的又一等大事兒。現在物質水平不斷的提高,就連結婚彩禮也在不斷的上漲。有的可能是因為自小家庭不富裕,受夠了貧窮的苦。所以這些女生總是在幻想著,假如有一天有一個有錢人能夠喜歡上自己,自己就嫁給他,那樣就可以飛上枝頭當鳳凰可以享受一輩子的福了。但往往想像很美好,現實就是骨感的。有這種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可能有點不大切合實際。因為在一段婚姻當中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要求門當戶對,因為在很多人眼裡,勢均力敵的婚姻才是最好的婚姻。
  • 如果沒有智慧,所吃的苦依然是苦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肯定是好多人的座右銘,是一句激勵人積極向上的名言。但這句話依然是有兩面性的,不能絕對化,千錘百鍊才能出真金,但是能練得出真金的師傅有能有幾個呢?「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話不應該淪落為雞湯,不能被消費了,別人所吃的苦,並不代表你能吃和他一樣的苦。比如說,有些人能耐的住酒的苦,而有些人不能,如果你不勝酒力,你還會繼續去吃酒嗎?作為人,要有自知之明,只有先明白自己能幹什麼,擅長幹什麼,愛好什麼,這個時候才能給自己制定目標,去規劃,去行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減少很多挫折。不要頭腦一發熱,見到別人做得好了,也一股腦的去做。
  • 對於年輕人苦是可以吃的但是請不要什麼苦都吃,太苦就不要吃了
    如題所示:對於年輕人苦是可以吃的但是請不要什麼苦都吃,太苦就不要吃了!關於年輕人現在要不要吃苦能不能吃苦的話題是很受關注的話題,年輕人剛剛步入社會可能沒有什麼經驗這個時候應該吃一點苦,這個苦就是你從一個行業的零經驗的人需要儘快成長,所以要吃苦。但是吃苦是可以的,並不是什麼苦都要吃的。如果你去面試一家單位的時候面試官一味地告訴你要吃苦又要有奉獻精神的話你就可以離開了,這家公司就是一個畫大餅的公司。
  • 吃不了學習的苦,怎麼吃得下生活的苦
    畢業了,才知道,原來學習是人的一生中吃過的最輕鬆的苦。走上社會了,才發現,生活的苦難以下咽多了。可能這位媽媽的做法有點極端,但是對她來說,這是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不苦的最快速的辦法。這個過程很苦,但只要你主動接受這份苦,它會回報你一個不一樣的眼界和不一樣的心態。這些收穫,雖然不能抹掉生活的苦,但是你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不一樣的看法和不一樣的活法。
  • 夜讀 | 別怕吃讀書的苦,這是你通向世界最好的路
    前一陣,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 選擇吃正確的苦,被動的苦才會減少
    研讀那些做出不凡成就或者偉大事業的人們的傳記,或者透過他們的分享,你就會發現,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所以,橋水基金的雷達裡奧說沒有誰是天賦異稟。儘管每個人的出生環境也各有不同,多多少少影響了人生軌跡,但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並非是人的出生環境,因為有很多人出生更加優越,都沒有過好這一生。或者有的人出生很普通甚至不好,卻過好了一生。統計學告訴我們不能用簡單的零星個例來分析整個基本面,我們需要看到更廣。
  • 熬夜的苦,真的吃不得
    今天在和一位朋友聊了幾句後忽然醒悟過來:「熬夜的苦,真的吃不得。」1我們常常覺得吃苦會比較好,可是有些苦真不能亂吃。就拿熬夜的苦來說,看似你比別人吃的苦多,可是這種苦你吃了嗎卻不一定能夠比別人得到更多的回報。曾經高考的時候,班上有兩名同學都平時成績很好,而且白天的時候都同樣努力。可是到了夜裡兩位同學卻有一個很明顯的差別,那就是一個非常努力,一個卻晚上有些放縱。
  •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孔子也曾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人眼光要放長遠,不能只貪一時的安逸,讓內心的懶惰控制你的生活。  努力的苦,是暫時的。現在不少孩子都吃不了苦,碰到一點挫折,一點困難就要放棄。  你問他為什麼不能堅持一下,吃點苦,他便振振有詞地回答你,努力太苦了,努力也是這樣過,不努力也是這樣過,為什麼不讓自己當下過得舒服一點呢?  人生有些苦註定要吃,今天不苦學,老來是要後悔,是要受苦的。
  • 生活的苦 or學習的苦?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因為生活的苦呀,會讓人麻木,習以為常;學習的苦呢,讓人保持尖銳的疼痛感。不是有這麼句話說得很好:學歷就像一張車票,它決定了你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學歷意味著更多的選擇性。臺灣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的信中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
  •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成功之前吃「三苦」,你吃過嗎
    但是啊,老祖宗雖然把這個成功的道理,告訴我了,卻沒有把這個吃苦,到底要吃什麼樣的苦,給說清楚,所以我現在吃了好多苦頭,結果還是沒有成功。那,這當然是朋友之間的玩笑話哈。而且這種苦,往往是有苦難言,因為說出來,也沒有人可以幫你去分擔,必須要靠自己的意志、和積極的心態,才能扛受得住。
  • 吃過苦的男人,往往會有這三種「福氣」
    所以,吃過苦的男人,往往會有這三種「福氣」。在有錢的時候,你身邊圍繞的人不一定是真心為你好的人。在你落魄時,還願意拉你一把的人,才是你一生中的貴人,也是你的福氣。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總有些坎坷來磨礪你,在你嘗過賺錢的苦之後,你才清楚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才能看清人的真心和假意,明白誰才是你的福氣,你該珍惜的人是誰,無疑也是一筆財富。
  • 讀書時偷的懶,往後餘生都要吃生活的苦
    苦,是人生的底色。以前,我總不明白我父母的良苦用心,就像我曾經不明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話裡面的哀戚。曾經看到過一部電影,主人公的家裡非常貧窮,有時還要父親被毆打,主人公就是在打罵中長大的,他問母親,他怎麼樣才能擺脫這樣的生活?主人公的母親說:長大就好了。
  • 不想苦一輩子,就拿起勇氣苦一陣子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你賦予你做的事情以意義。其實,人的本性都是懶惰的,都是追求安逸逃避痛苦的。我們總羨慕別人的成績、地位,進而抱怨世界不公,但一個貪圖安逸,沒有認真努力過的人,有什麼資格抱怨呢?許多父母一輩子都在為子女營造舒適安逸的小窩,但要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可能從安逸的氛圍中結出,沒有一種能力是在純粹的歡樂中產生。能力都是在痛苦和挫折中培養出來的。
  • 吃過大苦的人,有這四大特徵!
    如果你不想吃苦,你可能要吃更多的苦,但如果你願意主動去吃苦,也許你就不會那麼苦了。苦,就是這樣,它有點欺軟怕硬,你越怕吃苦,苦越會和你糾纏不斷,你不怕吃苦,那你所吃的苦,都會照亮你的路。人這輩子,還是要吃點苦,最好能夠吃些大苦,因為吃過大苦之後,你會活得更明白,而且,據我發現,吃過大苦的人,有這四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