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許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原因是什麼呢?
有的人會說,沒有辦法啊,沒有那個命,沒有那個運氣啊。或者說別人生來就是比較牛,我們只不過是普通人罷了。
事實果真如此嗎?研讀那些做出不凡成就或者偉大事業的人們的傳記,或者透過他們的分享,你就會發現,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所以,橋水基金的雷達裡奧說沒有誰是天賦異稟。儘管每個人的出生環境也各有不同,多多少少影響了人生軌跡,但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並非是人的出生環境,因為有很多人出生更加優越,都沒有過好這一生。或者有的人出生很普通甚至不好,卻過好了一生。統計學告訴我們不能用簡單的零星個例來分析整個基本面,我們需要看到更廣。
我傾向認同人生有自由,人生有選擇,人生雖然有不同的軌道影響,但不是單向影響的。很喜歡稻盛和夫說的,人的命運和個人的努力選擇是共同作用,一同決定了你的一生是怎麼樣,就像DNA的雙螺旋結構。有限制,但同時有自由,有選擇,有空間。這樣的人生才更具精彩和意義存在。
回到開頭,知道很多道理,並不意味著你已經了解了真正含義,或者你真的認同這個道理並付諸行動。只是知道,很快就會忘記。上學學的公式,沒有記住,沒有學會使用,就沒有真的學會。知道和做到之間的距離,就是天差地別。行動才能改變,不行動,一切都是幻想。之前我說過,世界就是一個時空水面,你沒有往你所在的時空水面努力投擲點什麼東西,永遠都不可能有漣漪的產生。天道酬勤,中國大多數人小學一二年級就知道這個詞,但是知道了,沒有做到,你就不明白真正的含義。等長大,年齡漸長了,你會發現,這個詞就是世界對規律或者原則,只要足夠努力,真的很難沒有改變。當然,這個努力是需要積累一定量,一天即使積累20個小時,也算不上量。只有積累上3000個小時,10000個小時的時候,事情才會開始慢慢地發生改變。
即時滿足感,似乎是人性天然的追求。是因為過去人的生命短暫,隨時可能面臨風險,無法預知未來,所以需要及時攝入足夠多的食物,及時得到足夠好的休息,萬一風險來臨,還有躲避的機會。現在的時代明顯是不一樣了,我們不用擔心隨時會斷糧,也可以開始規劃未來的發展。如果還是讓基因習慣控制我們的即時滿足,那麼我們幾乎喪失了對人生更多的控制權。因為,沒有積累沒有改變,想要馬上改變是不可能的。
選擇正確的痛苦,才有可能有更好的未來。
正確為什麼需要痛苦呢?因為很多正確的事情,在一開始需要面臨痛苦。比如,鍛鍊身體,是反潛意識想要舒適的狀態,每天堅持運動更難。比如,創業過程的各種選擇,考慮長遠,考慮格局,正確的事情都是很難的,難就是需要穿越痛苦的。比如,每天規定自己要有多長時間的閱讀時間,那麼就不能用這些時間來娛樂和消遣,放棄即時滿足也是一種痛苦。比如,學習的初期,晦澀難懂,想要研究明白也是一種痛苦。
難怪,大咖們說:想要進化,就要忍受痛苦。
讓我們把痛苦當作進化路途上的刻度表表吧,吃的苦多了,可能離進化就近了。當你覺得無比難受的時候,還在堅持,那麼恭喜你,或許黎明就在前方。當然,每個人對痛苦的感知都是不一樣的,怎麼確定自己的感知是對的呢?那就是在很痛苦,別人一個個倒下的時候,你還不倒,那麼你就會成功或者進化。
人生或許不是來享受快樂,是來吃苦的。
或許人生的苦是恆定的,當你主動吃正確的苦,以後被動的苦就會少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