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好多俗語都源於對生活經驗的總結,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鑑作用,比如這句『』娶妻不娶有弟妻,嫁夫不嫁有兄夫『』,就是說娶妻不要娶有弟弟的妻子,嫁人不要找有兄弟的丈夫,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1、娶妻不娶有第妻
在農村想娶個媳婦難於上青天,為什么女方有弟弟不建議娶妻呢?因為在農村兩人確定關係前,男方是要經過女方家庭所有成員檢驗,那一關不過都有可能告吹,尤其女方的弟弟,更是難搞定,萬一他在中間搗蛋,這門親事基本黃了,所以男方定親前需要千方百計討好其弟弟,婚後萬一妻子是個護弟狂魔,那日子沒法過,結婚還不如單身好。
去年我們村就有個因為婚後老婆對弟弟百依百順,結婚不到一年兩人離婚了事,好像是因為婚後弟弟上大學,讓姐姐幫忙買手機、電腦,平時吃喝拉撒都找姐姐要,他姐也是啥事都應允,她老公下礦拼死拼活的賺錢,她就瞞著給她弟弟買這買那,最後也不知道咋回事被她丈夫發現了,就離婚了,所以說娶妻儘量不要娶有弟弟的女孩。
2、嫁夫不嫁有兄夫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為什麼不能嫁給有兄弟的男方呢?在農村,女方嫁過來以後,基本都是與公公婆婆住在一起,難免出出進進要與丈夫的兄弟照面,同在一個屋簷下,說話做事都要注意分寸,過於疏遠或親密都會讓人非議,尤其丈夫外出打工或下地幹活,家中留下兩個人的時候,更要注意言行,農村人多嘴雜,平時忙於耕種,也沒什麼娛樂活動,日常就有一部分人喜歡坐在小板凳或靠在樹幹上侃大山,剛嫁過來的新媳婦更是他們的談資,積毀銷骨,眾口銷金,流言蜚語可以殺死一個人。
綜上,農村俗語『』娶妻不娶有弟妻,嫁夫不嫁有兄夫『』,有一定道理,但也有點以偏概全,如今農村娶妻都是萬紫千紅一片綠,外加一棟不動,誰還講究有沒有妻弟,男方只要有錢,其他好說,再說了,只要兩人情投意合,管那麼多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