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農村相親:「不娶扶弟魔,不嫁連妯娌」是什麼意思,為啥呢?
農村怪象,一項多一項。還有十來天就過年了,在城裡工作青年男女也陸續的回到了家中,他們回家除了過年以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趁著過年這幾天搞定相親的事情。但是現在的他們對相親有了一個充分的認識「不娶有弟妻,不嫁有兄夫」,這是什麼原因呢,為什麼現在的男女相親越來越挑剔了呢?李子來分析其中的原因。
「不娶有弟妻,不嫁有兄夫」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男青年在結婚相親的時候,不要找一些有弟弟的女朋友,而女青年不找一些有哥哥的男朋友,以免後來遇到不必要的麻煩。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原來這件事情農村俗語裡就有過,而「娶妻不做扶弟魔弟,嫁夫不做連妯娌嫂」正是這樣的由來。
何為扶弟魔,為什麼不娶有弟妻?
扶弟魔古來有之,而現在看來卻又愈演愈烈之勢,具體是什麼原因呢?首先要歸結於農村結婚時的「重彩禮」現象,動輒一個農村家庭,特別是一些偏遠不發達的農村,在結婚的時候彩禮是很重的,就拿我們這裡來說吧,除了「一動一不動」的剛性要求以來,另外的見面禮,改口費、其他費用等合起來大約在20多萬左右,在加上「一動一不動」,娶妻的成本合計在100萬元左右吧。
但是這些錢從哪裡來呢,相比很多農村裡的「丈母娘」來了個「曲線救家」,就是用姐姐的彩禮錢換回「弟弟」的結婚費用,這就解決了弟弟的結婚問題,因此就催生了一部分的「扶弟魔」。但是來說,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這動輒100萬元的彩禮並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沒辦法的男青年們只好退而求其次,不得不尋找一些不是「扶弟魔」的家庭。
連妯娌又是什麼,為什麼不嫁有兄夫呢?
現在人們由於兄弟姐妹少,對連妯娌不是很在意了,但是父親的那一代,由於兄弟七八個,對長嫂可是怕的厲害。從家庭上來說,「長兄如夫,長嫂如母」,在家庭上大事小事長嫂是說了算的,如果遇上一個通情達理的長嫂,這個家庭是很幸運的。但是遇到一個「潑婦」般的長嫂,這個家庭就亂成了一鍋粥。而父親那一輩的家庭就是如此。
恰恰不幸的是,我大爺就娶了這麼一位「潑婦」般的媳婦,由於大爺懼內很嚴重,很多事情上都是老婆說了算的,在此情況下我姑姑、爸爸、叔叔他們都跟著倒黴了,大爺的老婆除了在吃飯上寸步不讓外,還把姑姑一個個的趕出了家庭,並讓她們早點嫁人。攤上這樣的耳媳婦,我爺爺也是沒法,只能偷偷的抹著眼淚,而我娘則更是是受了大爺老婆不少的氣。因此來說,這「嫁夫不嫁連妯娌,不嫁有兄夫」在吃少穿不暖的時代尤為重要。
但是現在來看,確實也有幾分道理,一個家庭有兩個兒子的,因為父親的財產問題也是常弄的不可開交,因為現在的社會是怕老婆的很多,所以家裡的事情都是都是老婆說了算,因此在財產的問題上,大嫂在利益上就顯得比較突出了,這也是為什麼有人「不嫁有兄夫」的原因。
綜上所述:
新的春節就要到來,一些農村青年也陸續的回到家中進行新一輪的相親計劃。頗有趣味的是,很多青年男女在結婚相親的時候有了理性選擇,把更多的利好形式考慮進去,比如物質需求啊,家庭成員啊,以及一些「娶妻不做扶弟魔弟,嫁夫不做連妯娌」事情,綜上來說,這樣的現象雖然是有多種原因造成的,但是卻顯露出很多青年男女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