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一句諺語,意思是指姑娘一出嫁,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娘家就不得過問了。這話感覺原本是婆家說的,可當這句話從娘家感受到時,才真讓人心苦難耐。
我是八零後,我出生的時候,我們那計劃生育抓得正嚴的幾年,我爸作為長子,可惜沒能給我爺奶生個長孫。
我知道我爸有些重男輕女的,但我覺得他從小到大對我也挺好。而且我是獨生女,我一直以為就算我爸有點老觀點,可我都長大了,結婚生子,我爸外孫都有了,我原本以為他應該早就「釋懷」了,可這幾年我卻越來越覺得我爸那根深蒂固的思想反而更明顯。
不是說加重,就是明顯,十分之明顯。
我算是遠嫁,老家離得比較遠,我又是獨生女,我就一直希望我爸媽能到我這邊來,一來萬一他們生病什麼的我也能及時顧得上,二來我也私心的希望他們能幫我看孩子。
當然不是24小時全帶的,我婆婆也是願意帶孫子的,我就希望我爸媽能跟公婆替換下,面對自己爸媽跟面對公婆總是不一樣的嘛。
然而,我爸根本不願意,他寧願跟我媽兩個人呆在相距很遠的老家,也不原來我在的城市。我媽倒是很想一直離我近的,每次我爸挨不過我媽的嘮叨來一次,呆不了倆月就要回家。
有一次我生氣了問我爸,跟你自己女兒一起多住段時間怎麼就不行了?
我爸直接回答我,你嫁人了。
我又說,別人家巴不得給閨女帶孩子,能讓閨女舒心呢,那不也是嫁人了嘛。你就不能幫你閨女做點兒事?
我爸說了一句讓我意想不到又難過萬分的話。我爸說,「我怎麼沒做了?你生孩子坐月子不是我給你做飯的嗎?」
那一瞬間,我的眼淚就譁啦一下流下來了。我爸的話給我的感覺就是,你都嫁到別人家了,坐月子竟然是讓娘家爹媽操心的,這還不夠嗎?
在此之前,我可能從來沒有真正明白我爸對「女兒」的態度,在那之後,我就懂了:我這個女兒,從結婚那一刻起,他應該就覺得對我的責任盡完了。
以前我覺得我爸對我挺好,是因為我還是在家的姑娘,如今我已經是別人家媳婦了,我爸自然可以很明顯的表達「我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沒每次我希望我爸媽來,我爸總是各種理由推脫了,因為他覺得不該他做的。
我知道,我是成年人,我已經組成了小家庭,我有了孩子,我該獨立了,我沒有資格要求父母一定幫我帶孩子。但一想到我是獨生女,我爸卻還是老觀點地認為我嫁人了就是外家人了,我就心裡難過。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爸媽一直呆在老家,最近快年底了,我就問我爸他們要不要來住一段時間,也可以直接在這邊過年。
從我結婚後,我就希望我爸媽能每年跟我一起過年,畢竟老家離得太遠,我跟老公都是獨生子女,陪一邊就陪不了另一邊,就希望四個老人過年都在一塊。
可我爸以前是拿我爺爺在世要回去過年做理由,去年我爺爺不在了,今年我再問我爸要不要一起過,我爸還是給了我一堆理由,總之就是不想來。
對於這個結果,我心裡有猜想的,可當我爸說那些理由時,我一邊腦子想著「果然」二字,一邊心中陣陣酸澀。
說實話,我寧願我爸直接跟我說不想來,也好過他說什麼「寶寶現在上小學了,他們來了也管不了」之類的話。希望他們來,說是看孩子,也只是接送下,肯定不可能讓他們管作業管教育啊,最主要也還是想和他們在一起。
有時候我朋友問我,「你不是獨生女嗎?怎麼不把爸媽接到身邊來?」
我只能禮貌性地打哈哈,內心卻想,「我很想接他們來的,可惜我爸不願意來。」
跟閨蜜聊起這些,閨蜜嘆口氣說,「萬事靠自己吧。」
是啊!我只能安慰自己:父母這麼做沒有錯。靠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