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女潑水講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有多少人曲解它的含義

2021-01-09 網易

  許多新人或是長輩因不了解傳統的婚俗流程,而只能聽姑姑啊~阿姨啊~之類的親友說怎樣怎樣才對,但其中的含意若是不了解的話一樣失去了「禮俗」的意義。比如女孩兒出嫁時最重要的潑水習俗~

  有多少人就將「潑水」習俗的含意解讀成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x),而大家似乎也就這樣被牽著鼻子走,這是大錯特錯的。

  其實在遠古時代,潑水可是隱藏著娘家滿滿的祝福喔!

  

  一、潑水真正的含義:

  相信很多人尚未看過這篇文章前,一定都對「潑水」這個禮俗產生很大的誤解,似乎女兒嫁出去之後就不能再跟娘家人有任何關係一樣,但在以前真正的涵義是這樣子的。

  1.水有消災、除垢的含義,象徵生命起源。

  2.娘家潑的水要潑得又高又遠,代表新娘與娘家的感情不斷線,新娘更好命。

  3.娘家將水潑撒出去,也象徵將新娘不好的眼淚一併潑出去。

  4.潑灑洗澡水代表新娘結束少女的日子,即將邁入夫家成為人妻、人母。

  

  二、潑水正確潑法:

  這點可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娘家人潑水的方式也象徵著新娘得不得娘家疼,通常疼惜女兒的潑法,是將水直直地潑向新娘禮車,並說著好話,祝福女兒。

  「潑水是潑上車,查某子嫁過是好名聲,有事後厝(娘家)是都在這。」

  「水是疼你潑在車頂頭,有事你就稟告你ㄟ好後頭(娘家)。」

  「水潑車頂是有水聲,外家感情是攏底家。」

  若這樁婚姻是不受父母長輩祝福的話,則是會直接將水潑灑在地上,或是直接橫潑在地上,劃成一條絕隔線,口中也會說著提醒女兒的話:

  「水潑落地是歹回收,嫁出查某子是拔郎ㄟ,外家ㄟ財贍是無汝ㄟ」

  「汝婚姻毋是我同意,父母將水潑土去,日後外家與汝是無來也無去」

  若是懂臺語的話,看這兩句話也懂父母心寒之意,所以夫家還是好好選啊!哈哈

  

  三、潑水流程:

  在以前,結婚當天女兒出嫁時,通常會由媒人婆以及好命婆一人持一邊八卦竹篩為即將上轎的新娘擋煞(現今多由媒人婆護送)。

  在轎子出發後一小段路,新娘會拋出手中的扇子象徵「放性地」(放掉過去的壞脾氣),之後新娘家的男性晚輩會拾起扇子藏於家中的米甕或是父親的床底下,象徵「壓性地」(把新娘過去的壞脾氣壓住)。

  再來,新娘的媽媽以小跑步之姿將手中的水潑向花轎,並口中念著吉祥話送走出嫁的女兒。

  而潑水代表消災、洗淨、生命源起以及娘家人的祝福等含意,並告訴女兒嫁出後在夫家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有娘家給你靠。

  

  四、潑水用具:

  看到這個標題,是不是也跟著納悶潑水也有專屬的用具喔?哈哈~~這是當然的咯!而且不同的器具代表著不同的涵義,今天就來各位娓娓道來<( ̄︶ ̄)>

  1飯碗:

  新娘的母親會將飯碗中裝滿水潑向轎子,代表娘家的重擔從出嫁的那一天起再也不用你來扛,同時提醒女兒你將嫁做人婦、人母,並拾起夫家的飯碗成為夫家的好媳婦。

  2臉盆:

  若用臉盆來潑向轎子,代表著女兒嫁出後不被婆家「洗面」,就是被挖苦、羞辱的意思,一切都能順利不被欺負。

  3水壺:

  在現代的禮俗中已經比較少看到人拿水壺了,但還是有一些地方鄉親遵循古禮。

  以前嫁女兒的時候,媽媽會拿出象徵圓滿的水壺,而水是由水壺嘴流出,也象徵女兒嫁入夫家後會嘴甜得人疼。

  出嫁當天,會在水壺中放入雙數銅板或是緣錢(現在則是用紅紙包著銅板或是緣錢,並將它綁在水壺外頭),當女兒出嫁時,媽媽就會在廚房將水裝好裝滿,沿路由內而外倒著水。

  在女兒上花轎(禮車)之後,媽媽還會拿著水壺繞花轎(禮車)一圈,並在輕敲花轎(禮車)的四角或是四方的地面,象徵女兒婚姻幸福不缺角。

  

  五、水中物:

  以前除了使用的潑水器具代表著不同的涵義之外,娘家人在水中放的東西也有特殊的涵義喔!

  1竹芯:取用的是竹子中冒出的嫩心,代表新娘嫁入夫家後能讓夫家疼入心。

  2竹葉:選用沒被蟲咬過的或是枯黃的綠葉,象徵新娘能受到婆家人疼惜。

  3緣錢:兩個為一擔,娘家通常會準備30幾擔放入水中潑向禮車,代表新娘嫁入夫家有好人緣。

  4五穀籽、白米:象徵新娘嫁過去后豐衣足食、不愁吃穿,也祝福女兒能早生貴子。

  5挽面紅線:以前新娘出嫁前會去給人挽臉,挽完臉後會留下挽臉時用的紅棉線以及挽臉時用的清水,將紅棉線扯成四段放入水中,象徵將不好的事物扯斷,之後將此盆水放在供桌上,於迎娶當天,新娘的媽媽拿著水,沾拍在禮車的四角,聽說可以化解夫妻、軸離、婆媳之間的口角煞。

  

  然後水壺中的水還不能倒光喔!因為待花轎(禮車)出發後,剩下的壺水中還放有銅幣和緣錢,這象徵著女兒與娘家的感情、緣分永不散。

  以前也有一說,因為水壺嘴長得像男生的GG,所以這也有祝福女兒嫁入夫家後能一舉得男之意!

  相信看完本文後,你們對嫁女《潑水》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無論是在舊時還是如今,女兒永遠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嫁出去的女兒,潑不出去的水?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好像是來自古典名著《紅樓夢》,這是封建社會留給我們的文化糟粕,每個人都必須在思維深處徹底清理掉。有關父母贍養問題,《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 嫁出去的女兒,不是潑出去的水
    如果離婚,孩子撫養權不管歸誰對孩子都不利,丈夫父母已不在,只有哥嫂,而L女士的父親極其封建保守,重男輕女,他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是別人家的人了,與他再無關係,離婚在他眼裡是非常丟人的事,讓娘家帶外孫更是不可能的事。
  • 嫁出去的女兒不是潑出去的水
    鄰居看到後很驚訝:「女兒來做客還要自己煮啊?」我怎麼現在就成了「客人」了?回來也稱之為「來」,而不是「回來」,看來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了。記得去年年底我拿結婚證給奶奶看的時候,她哭了:「嫁人了就不一樣了,回來一次是一次了。就像你姑姑,當時嫁的時候她還在我們家附近的中心小學教書,覺得後天就會回來教書,所以一點都不難過。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古代,家暴了也不能回娘家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古代女兒嫁出去之後基本上就不會回娘家了,而且回娘家的話甚至會遭到大家的非議,以為他們家的女孩子被休掉了,所以就有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個典故,女兒嫁出去之後除了回門,就算有家暴現象,其他時間都不準回娘家,只準在夫君家待著,這樣的女兒就相當於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來了。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寒了多少女兒的心!
    不過,我可能是聽到這句話最多的人。因為我爺爺重男輕女思想嚴重。而我小時候大部分都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我給大家說下張奶奶的故事。我家鄰居的張奶奶是個熱心腸。別人家有事,她都主動去幫忙。張奶奶算是我奶奶那一代學問最高的人了。她每次聽見這句話就第一個不贊同。她每次聽到爺爺說這句話,就會給爺爺懟回去。她認為女孩男孩都一樣,那都是自己的孩子。但是人人都有煩心事。
  • 因生女兒,而離婚,真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嗎
    難道真的生兒子就能養老嗎,生女兒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以後都不會再管女兒了嗎?換個說法就是一直為兒子打工,難道就是應該嗎。如果要是懶家又生了女兒,幾乎全村的人都知道,然後會說他們家都生了兩個女兒,三個女兒了。一直在說一直想要一個男孩子,可是就是生不出來。公婆也嫌棄,老公也嫌棄,有時候出去還覺得無地自容。我們這裡有一份人家生了三個女孩,奶奶從小都不喜歡他們。然後有糖也不分給他,只會給他孫子可是漸漸地,三個女兒長大了,有本事了,回來的時候只給爸爸媽媽買衣服。從來不來看他的奶奶。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就不配有繼承權嗎?
    突然覺得女的真心難、不是因為財產問題、是覺得女兒不養父母屬於不孝、兒子再怎麼也是兒子、女兒嫁出去了就是潑出去的水、來家就是客人、女兒是直系親屬也沒有孫子重要、所以我就覺得女人真難、沒別的意思、
  • 在農村「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養兒未必能防老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是封建糟粕思想,是古代「男爭女卑」的體現。意思是女兒嫁出去後,就是男方家的人,不要再回來爭財產,有事找婆家。現在男女已經平等,不應該有這種思想了。但是在農村還有此等思想殘留,為什麼呢?因為農村比城裡養老難。有句話叫:「養兒為防老。」那麼養兒真的能防老嗎?
  •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有時也會有這種感覺,但是,我還是很感恩有個好媽媽,弟弟弟媳也很好。我生老二是在娘家生的,媽媽和弟妹一直照顧我,最後留的夥食費她們也硬是不要。記得要生的前兩天,夜裡兩點肚子痛了很久,我忍不住了,怕孩子有事,最後我弟弟二話不說穿衣就陪我去醫院看,醫生說孩子沒事才放心。要是在家,我老公肯定會說要不等天亮了再去。
  • 為什麼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這些原因很戳心
    兩個女兒嫁得很遠,也不常來看他。近兩年老人身體變得不大好,就更加想念女兒們了。也許是因為這樣,今年我們隔三岔五就能看見他的兩個女兒回來看他。有不少人都說,老人好福氣,有兒子養。女兒也來看望的勤。不過經常聽老人自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一旦出嫁了,就不能常常再見面,不像兒子整天在身邊可以看到。老人說的有一些他自己的道理,女兒結婚以後,確實會很難再顧到父母。不過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有這些原因,真的很戳心。
  • 阿嬌註冊儀式容祖兒搶戲:嫁出去的水如潑出去的女
    及後一眾藝人齊齊起鬨同阿嬌講:「我捨不得你嫁呀!」阿嬌還擊:「我很想你們嫁呀!」祖兒再講:「嫁出去的水等於潑出去的女兒」,爆出金句。聰明的阿Sa就立刻回答,「是不是講錯了?好像應該是嫁出去的女兒等於潑出去的水啊。」全場即刻大笑。籤字儀式完結後,一對新人同親友拍大合照。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同樣的父母為何差別這麼大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什麼都給了招女婿的(或者兒子),出嫁的毛都沒有,那為何現在養老要平攤醫療費?
  • 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1】原創
    說實話儘管我已經嫁人好多年,真正感覺到這句話的含義是最近幾年才體會到的。我和老媽生活距離一直相隔好幾千裡,嫁人前和嫁人後沒感到有什麼區別。我和老公來自兩個不同的省份,每每春節基本是按照今年你家明年我家的標準執行,倒也沒什麼矛盾。即使有了娃兒之後,在回娘家還是回婆家這種事兒上我們倆都很淡然,從來沒因為回哪邊過年而心煩過。
  • 嫁出去就等於潑出去的水,娘家給房女兒,弟媳大鬧反對
    嫁出去就等於潑出去的水,娘家給房女兒,弟媳大鬧反對嫁出去的女兒等於潑出去的水,可是父母對於兒女的感情始終是割捨不下的,甚至有的父母還會留一部分的家產給女兒。而張芳就是這樣了,因為娘家拆遷了,分了三套房子,所以母親就想著給她一套。可是因為這事卻讓她和弟弟鬧得特別不愉快,因為弟媳特別不願意母親分房子給她。
  • 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嗎?回家看望,娘家卻沒有我立足之地
    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嗎?回家看望,娘家卻沒有我立足之地從小到大,父母親對待我和我弟弟都有非常明顯的區別待遇,幾乎什麼事情都是偏向弟弟多一點,雖然沒有那些重男輕女那麼嚴重,但是我還是可以經常感覺得到家裡人對我還是比較冷漠的。
  • 我親爹讓我感受到的心酸: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導語:「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一句諺語,意思是指姑娘一出嫁,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娘家就不得過問了。這話感覺原本是婆家說的,可當這句話從娘家感受到時,才真讓人心苦難耐。而且我是獨生女,我一直以為就算我爸有點老觀點,可我都長大了,結婚生子,我爸外孫都有了,我原本以為他應該早就「釋懷」了,可這幾年我卻越來越覺得我爸那根深蒂固的思想反而更明顯。不是說加重,就是明顯,十分之明顯。
  • 『你不能在家過年,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別讓迷信毀掉親情
    但我還是經常聽到有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對這句話從來都是嗤之以鼻,現實生活中,把女兒當作外人的應該是極少數吧!「你小點聲,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結了婚的女人不能在娘家過節,會影響我們家的香火和運道,你明天出去住吧」。「媽,什麼年代了,你還信這些。」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聽著寒心,其實女兒常回家未必是好事
    導讀: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聽著寒心,其實女兒常回家未必是好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聽著寒心,其實女兒常回家未必是好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老爹的處世哲學居然讓我感動
    可我那親愛的老父親似乎一點都不能體諒心疼自己的女兒。"後腳我兒子要尿尿,才發現我老爹這麼愛乾淨,"出去尿吧,尿在屋裡那麼大味。"我的天哪,這爹也太不避諱了吧,手心手背不都是肉嗎?這裡子和面子就這麼大的差距?他過生日,我們請一家人吃飯。弟媳給他買了件新棉襖,高興的人家不知道說什麼好,一個勁的誇兒媳有眼光,會買東西。我又是請他們吃飯,又是給他買蛋糕,買鞋子,人家居然隻字不提。
  • 嫁出去的兒女潑出去的水,因為我分房子給女兒,兒媳婦就鬧離婚
    嫁出去的兒女潑出去的水,因為我分房子給女兒,兒媳婦就鬧離婚我和妻子都是來自農村的,結婚之後生了一兒一女,後來帶著他們來到城市發展。為了讓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我和妻子每天為了錢在外面努力工作。兒女在家照顧小一點的兒子,託隔壁鄰居幫忙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