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儘管我已經嫁人好多年,真正感覺到這句話的含義是最近幾年才體會到的。我和老媽生活距離一直相隔好幾千裡,嫁人前和嫁人後沒感到有什麼區別。我和老公來自兩個不同的省份,每每春節基本是按照今年你家明年我家的標準執行,倒也沒什麼矛盾。即使有了娃兒之後,在回娘家還是回婆家這種事兒上我們倆都很淡然,從來沒因為回哪邊過年而心煩過。時光匆匆過,日子悠悠走,直到有一天我把買好的新房裝修好,想著邀請他們來我自己的小家過個年,才體會到原來在我媽心裡我早就是那潑出去的水了。
那一年新房裝修好後,我給公公打電話問他們是否願意過來過年,因為小叔子一家三口也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我當時想公婆要是能來我們六個人就不必跑回去了,結果公公樂意,婆婆不樂意,開始以為他們是怕給我們增加負擔,後來公公說他們不好出來出來還得請人看家。就他們那個家說實話,窮的真的嘛也沒有真不知道為啥還要請人看屋子,還是要住在他們家裡的那種,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現在說回正題兒,既然公公婆婆不來我就給我爸媽打電話,問他們願意過來過年嗎?我媽說,她還是想去兒子家過年,不去怕兒媳不樂意。其實給他們打電話之前我還特意問了我弟弟和弟妹,倆人覺得無所謂老人願意在哪裡過年都可以。在他們那邊他們接待,在我這邊過年他們倆就過來,正好來北京玩玩。我跟我媽說了我弟弟和弟妹的意思,我媽說過年我得回家,兒子家裡才是自己家。我這才搞明白,原來在她心裡兒子那邊才是她的家,合著我的家裡就是個親戚家唄!
放下電話,我的那個心啊,感覺真的被傷到了。這麼多年,我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個女孩少對他們盡一分義務,我也沒覺得自己是女孩就可以不負擔他們的養老,起碼在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心裡,從來沒認為女孩嫁人後就意味著沒有義務負擔他們。我嫁人後一直沒有條件接待父母,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有條件了,我就想在我自己的小家裡做一回主人,盡一下做女兒的義務而已。小時候都是爸爸媽媽伺候我們,我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小窩,就是想在自己單位小窩裡儘儘做女兒的心意而已!沒想到在我媽心裡早就把我歸入到外人,兒子媳婦和他們才是一家人。瞬間,我忽然感覺我的這顆心無處安放,原來我早就成為被潑出去的水了,合著這麼多年都是我自己在這裡一廂情願!那種感覺估計只有嫁出去的姐妹們才能體會到吧!
我媽一直號稱自己不重男輕女,說兒子和女兒她待遇一樣,同樣都供著上了大學。有一次我弟弟買房,差幾萬塊錢,我問了我弟弟問題不大可以自己解決,他說老媽貢獻一部分,嶽母可以借給他們一部分,剩下的他們自己填進去首付也就夠了。然後,我媽就給我打了電話,說你弟弟買房你不借他點錢嗎?我說我幹嘛要借他錢啊,他有雙方父母關愛自己湊點就夠了,不需要我幫忙啊!我媽接著說出了一句讓我至今難忘的話,你弟弟買房這麼大事兒你作為姐姐不借他點錢,你就不怕他傷心啊?我……還有比這更傷人心的嗎?我那會一直在家做全職媽媽,我的小家所有收入都來自與我老公一個人。我們仨,一直沒有買房,一直生活在出租屋裡,媽媽,你不知道嗎!?我瞬間火就湧上心頭,我說媽媽,我至今都和老公孩子住在出租屋裡,結婚好幾年了,都沒買上房子,對此我從來沒抱怨過雙方老人,也沒抱怨過沒人幫我帶孩子,他買個房子雙方父母支援,為啥我不借錢給他他就會傷心,你想過我也會傷心嗎?想過我全職在家,三個人就靠一個的收入,我借錢給你們,我老公樂意不樂意?不怕我因此老公和我吵架……你偏心可以,是不是偏的也太離譜了!?
放下電話,我真的挺生氣。對於父母和小弟,我很少計較,能做到我都做了,不能做的就是做不了的了,這也太強求了吧!我不是扶弟魔,我弟弟和弟妹都比較懂事兒,只是老太太這一門心思的偏心兒子也太離譜了吧!我不計較是因為我厚道,我善良,老公不計較那是因為他愛我,但我不能因為娘家毀了自己小家正常的生活吧,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生活底線的。既然我已經成為潑出去的水,那麼幹嘛在你們需要我的時候來像我求助呢,在我們四個人的家裡我的家庭定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