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分太清並不好,智者選擇保持距離

2020-08-26 唯晨說

文/唯晨

與人打交道雖然是每個人都躲不掉的事情,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擅長交際,更是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懂得識人。

其實識人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神秘那麼難,只要個人三觀正便有個很簡單的方法,行為符合道德標準的就是可交之人,行為給人「素質低」感受的就是不可深交之人。

那麼問題來了,還有一部分人天生是「演員」演技了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面上看著人挺好,殊不知金玉其表敗絮其中,完全是個偽君子。

面對這樣的人,想要識別還真得下一番功夫,雖然裝得像,但終究不是其本質,要知道所有的假裝都會有露出馬腳的時候。

如此以來善於觀察便成了識人的最基本也是核心的技能。

曾國藩在《冰鑑》裡的觀人之術主要看的是一個人的精氣神,不可否認,精神面貌和神情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思心態和思想。

雖然觀人是一種能力,社交卻是一門藝術,這世界的複雜程度讓我們身處其中並不能隨心所欲,非黑即白是小孩子單純的思維,長大後的我們不得不被迫接受生活中的「灰色」。

雖說凡事皆遵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但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難就難在怎麼分。

正如一句老話所說「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很多時候分得太清楚並不好,智者的選擇往往是既不和這幾個人深交,也不和他們絕交,保持距離就好。

兩面三刀,虛偽小人

撒謊大概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技能,不管大家願不願意承認,說謊都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唯一不同的是有人說謊無關痛癢,有人說謊的背後卻大有文章。

這世上最不缺少的就是小人,無論任何時代都會有小人的存在,他們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陽奉陰違,做人偽善。

被人背後捅刀子之後該怎麼辦?

很多人的行為是跟著情緒走的,要麼衝過去質問對方甚至將其暴揍一頓,但這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還會讓自己陷入另一個圈套,最終有理變無理百口莫辯。

智者遇上這樣的事情後一定是先穩定自己的情緒,而後再想辦法先將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遇到兩面三刀的虛偽小人最忌諱魚死網破撕破臉皮,保持和氣才能不激怒對方做出更惡劣的事。

要知道,小人之所以可怕,就在於他們在暴露之前善於偽裝,獲得信任之後他們幾乎知曉你的所有,這個時候得罪小人無疑是在引爆炸彈。

​心胸狹隘,善妒之人

除了兩面三刀之人得罪不起,心胸狹隘且嫉妒心強的人也得罪不起,面對這種人除了保持距離還要「照顧」到對方的面子,一旦言行不當讓對方丟了面子,後果很難想像。

心胸狹隘之人同時也擁有偏激的人格,這類人容易在受到刺激後做出常人所不能理解同時也無法想像的事情。

社會上太多可悲的案例,究其起因並不是多麼嚴重的事,可能是受害者一句無意的話,一個連自己都沒意識到的眼神,到了心胸狹隘者眼裡就成了無法原諒的罪。

心胸狹隘者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能容忍別人比自己強,這種自私自我的性格決定了他們在圈子裡一定要居於中心位置,好勝心和不吃虧的性格很危險。

若不幸和這種人做了朋友,千萬不可撕破臉皮退出,一定得先苟著慢慢淡出對方的視野而後再從他的圈子裡退出。

見利忘義,忘恩之人

如果說面對心胸狹隘之人,選擇苟著是為了避免給自己添麻煩,那麼面對見利忘義的忘恩之人,不當面撕就是為了給自己留面子。

見利忘義者說白了就是「有錢能使鬼推磨」裡的鬼,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是忘恩,而是壓根不記恩情,對他們而言金錢至上,有錢就是爹有奶就是娘。

智者若搭上這種人是不會急於跟對方劃清界限的,他們只會在保持一定距離的情況下繼續維持這份關係,畢竟這世上最可靠的關係並不是靠情感維繫的關係,而是靠利益。

一個不可靠又難搞的人往往是錢財美色皆收買不了的人,任誰都不會放心讓這種人替自己做事,有句話說得好,領導需要的不是別人教他如何指揮,他需要的是忠誠又傻瓜在的執行者。

從某個角度來說,見利忘義者比情感豐富者更簡單更容易操控,也更值得信任,當然這是在你能提供足夠利益的前提下。

得寸進尺,心窮之人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人窮不可怕,心窮才可怕。」

貧窮分為經濟上的窮和思想上的窮,曾在網上看過這麼一句話,說一個人窮得只剩下錢了,很多人調侃這句話是在炫富,事實上點評這話為炫富的人同樣的窮,只不過他不僅心窮還身窮。

如果生命的豐富與否只和金錢有關,那這個人的人生該是多麼的可憐。

心窮之人滿眼只有金錢,除了不懂感恩還帶著得寸進尺的天性,說白了就是佔便宜沒夠,便宜佔少了就是吃虧。

在氣量方面容不下別人,在做人方面亦不懂得謙卑,面對金錢更是貪婪無比。

這個時候肯定有人會疑問,一個人都這樣了怎麼還不直接跟他們絕交呢,簡直沒有任何繼續交往的價值。

如果說虛偽小人和善妒之人不可絕交是避免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那麼見利忘義和得寸進尺之人就是可利用之人。

心窮之人無腦,比起見利忘義者更好操控,智者無論做什麼事都不會親自下場,他們身邊總少不了幾把「槍」,而心窮之人剛好可以當槍使。

今日話題:不可深交之人有必要絕交嗎?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相關焦點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荀子》中說:學莫便乎近其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書本上的知識,有的疏略難解,有的不夠周詳,有的離現實太遠。而人則不同,人活生生的在你面前,是你最好的學習榜樣。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靠譜的人卻會感染你如何取得進步。
  •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對客觀事實的認識不全,認知不清,慢慢就形成了主觀偏見。而我們常常被這些自認為真實的假象牽著鼻子走,以為你內心期望的,就是你所看到的事實真相。這些帶有共同主觀偏向的個體,因聲調相同,而產生了共鳴;因氣息相投,就互相吸引,於是一個擁有同樣價值觀,同樣視角和思維模式的群體便就此誕生。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寫的真好)
    物以類聚,人以為群分。自古以來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這樣一段話:「不要去追一匹馬,你只管努力奔跑,跟上馬的速度,待春暖花開之時,自會有駿馬供你選擇。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做人的吸引力法則
    老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人都很難逃脫自己所在的圈子,或品味相似或潛移默化,總之想要了解一個人可以先去了解其身邊的好友,那是誤差最小的途徑。人際交往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少人認為只要自己夠努力投其所好就能交到想要結交的朋友,這種思想只是理論,事實上想要和一個人交朋友就要讓對方對自己感興趣,抑或產生敬佩心理。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想出人頭地,就別和這四個窮人交朋友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01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們日子過得不好,過得艱難,其實,是跟自己的負能量爆棚密切相關。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一遇到一點不公平,或者遇到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好像「世界欠了他們一個交代」似的,到處拉人訴苦,拼命向人傾倒自己怨恨的情緒。時間久了,這些人就會得到大家的討厭,自己的人脈資源就會越來越匱乏,生活自然也就越來越窮的了。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然有圈層文化,那我們就遠離低階層
    因為有些人太負面了,因為有些人不知道好歹,我們沒辦法改變,所以,我們就只好遠離。我們精力,時間,金錢應該用來優化自己,而不是浪費給跟自己無關的人。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沒必要投入時間去教育。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在這個社會上想要混得好,你一定要靠近牛人,一定要聽牛人的話,這是一個人從低階層到高階層最快的路徑。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老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人都很難逃脫自己所在的圈子,或品味相似或潛移默化,總之想要了解一個人可以先去了解其身邊的好友,那是誤差最小的途徑。說同樣的聲音能夠產生共鳴,相同的氣味亦會相互融合,這世上很多東西能自然地結合在一起,皆是因為物以類聚。一個人眼睛往哪兒看,腳步就會不自覺地往那兒走,每個人感興趣的領域不同,關注點自然不會相同,關注什麼就會在相應的地方有所成長。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好好把握自己的圈子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可是俗話不俗,大量事實表明這句話真的是有道理的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人做朋友,他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當你和一群雉雞交往時,你所看到的就是雉雞的世界;當你和麻雀一起嬉鬧時,你所擁有的是枝頭間的快樂;當你與蒼鷹為伍時,你得到的是整個蔚藍的天空。」生活工作更是如此,如果你的人際關係錯綜複雜,你就一定要有辨識能力,主動去尋找那些真正能帶你飛上老天的人。
  • 分分鐘撩走異性心的好辦法:保持距離
    如此,才能保證彼此的感情,不因為距離而變質。心理學上,著名的「刺蝟法則」便講清了,人與人之間心理距離效應的問題。兩個靠得太近的人,容易被彼此傷害,而太遠則會讓兩人越來越冷。只有不遠不近,恰到好處的距離,才能讓兩個人相互取暖。
  • 渣男鑑定系列之三——真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嗎?
    至於她是怎麼知道的,我只能說原配聯合起來的力量真是太強大了。雖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我想人以群分肯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兄弟們在一起玩,人家都帶小仨,就你帶著自己老婆,讓人家怎麼放得開?何況原配有多痛恨出軌大家心裡都有數,還要擔心你的老婆去給他的老婆告密。久而久之,要麼是哥們之間關係疏遠了,要麼就是被拉下了水。
  • 永遠不要把兒媳婦當「親人」,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才能家庭和諧
    客觀說,我爸這人心軟,重感情,但是脾氣不好,容易急躁。早年間,又喜歡喝酒。他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心裡有啥不滿,平時清醒的時候不說;等到哪天喝多了,把那些事再翻出來。這不是在一個理性、和平的狀態裡說事,就很容易激化矛盾。所以,一些爭吵和矛盾之後,我們兩家就「形同陌路」了。
  • 真正強大的人,有獨立的世界,和他人保持適度的距離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像兩隻刺蝟,靠得太近,容易扎傷;離得太遠,容易疏離。距離產生美。真正強大的人,有獨立的世界,和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 普通人聽風就是雨,流言止於智者。因為智者有獨立的世界,他們獨立思考,不會因為大多數人的看法和自己不同,而跟隨大流。在人群中,一個人能保持獨立思考,是非常艱難的。因為,身邊人會不停地勸說你,左右你,拉扯你。只有自己內心的力量足夠強大,才能保持不被大眾同化。
  • 「 我們之間的距離,會不會太近了?」
    習慣了禮貌待人,而對熟悉的人也依舊以這番態度面對,殊不知卻像是刻意與他們保持距離,更像是一種冒犯。社交應擁有適當的「距離」,把握分寸,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你幫我做一下這份作業可以嗎?這份作業交不上就要掛科了,求求你了!」「可是我的作業還沒做好呢.」「那我該怎麼辦呢。」「你課題比我高那麼多分你就幫我做一下嘛。」
  • 圈層社交之道:與智者為伍,與高人結交,與福人同行
    與智者同行,與高人為伍,人生必定不同凡響;與惡人分道,與小人揚鑣,生活方能清淨愉悅。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人能有多大造化,就看他受誰指點,與誰同行!正如現代我們所講的「圈子」,你在什麼圈層,決定了未來你成就的高低。
  • 和異性保持距離的正確方式
    戀愛後,該和別的異性保持距離嗎?有些人即使單身,也並不會和身邊異性有太過於親密的關係,只會時時刻刻都會注意分寸,而還有些人就算是有對象了,卻也根本就不會注意,還會和別的異性保持著超乎尋常的往來。身邊一個姑娘,比起和女孩子呆在一起,她更喜歡扎在男人堆裡,說覺得男人更簡單。
  • 保持多遠的距離合適,答案在這裡
    大概我們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會有那麼1~2個異性朋友,所以今天分享一下,如何和異性朋友之間保持距離!如果你是已婚人士,那我想分享說:離別人的老公或是老婆遠一點點!原因一:安全!每個人的情緒和情感是不相同的,當人的頭腦被情緒所控制的時候,其行為就會不受控!
  • 異性之間,最好的關係就是:保持距離
    可遠不可太近,可熟不可太親。保持距離,才是最好的關係,不玩曖昧,才是最好的友誼。 男女之間相處,一定要保持距離就是因為沒有分寸,不懂得保持距離,把友情變得複雜,讓關係變得曖昧,給對方造成錯覺,把純淨的朋友關係變得曖昧不清。
  • 保持距離,保持聯繫
    不定時更新的小日記來嘍~這次來聊聊社交,一場脫口秀的主題對社交的形容很形象——「保持距離,保持聯繫」。社交的故事,就從前幾日雲迪聊起對我的記憶開始吧。她說至今記得我第一次給全班的自我介紹,因為基本沒介紹,只是哭得真情實感又悽悽慘慘。(哈哈,出奇制勝。)非要說為什麼當時用這樣直接的情緒表達,一是終於逃離了故鄉的城市,再有就是我的社交或許從這一刻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