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強大的人,有獨立的世界,和他人保持適度的距離

2020-09-10 易瑾還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像兩隻刺蝟,靠得太近,容易扎傷;離得太遠,容易疏離。距離產生美。真正強大的人,有獨立的世界,和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

真正強大的人,有獨立的世界。

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是大眾的常態。有一本講大眾心理學的書,叫《烏合之眾》,把從眾心理分析得很透徹。

一個人若能在集體意識中,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意識,也就新成一個獨立的精神世界,這才是強大的開始。

普通人聽風就是雨,流言止於智者。因為智者有獨立的世界,他們獨立思考,不會因為大多數人的看法和自己不同,而跟隨大流。

在人群中,一個人能保持獨立思考,是非常艱難的。因為,身邊人會不停地勸說你,左右你,拉扯你。只有自己內心的力量足夠強大,才能保持不被大眾同化。

獨立的世界,由你的閱歷和見識構成。

一個人要經歷很多事,才能體會生命的平凡和偉大。入得了世,也出得了世,意識切換自如,才不會被困其中。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閱人無數,這樣的人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

如果你一輩子沒出過遠門,那麼就要多讀書。即使你讀了很多書,也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知識如果不能被現實驗證,不能被靈活使用,那麼知識就會成為一個人的束縛。

我走過萬裡路,讀過萬卷書,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

最好打交道的兩種人,一種是有覺悟的人,他們自律,利人利己,不給他人和社會添加麻煩;一種是樸素的人,他們不一定見多識廣,但他們謙遜,真誠。

最難打交道的兩種人,一種是稍微讀過一點書,有點文化,又自以為是的人;另一種是心胸狹窄,嫉妒心強的人。這兩類人,最好是點頭之交,笑笑就好。

和他人保持適度的距離,有利於你的強大。

大多數人,都有控制欲。無論是親人,好友,或者陌生人。

很多父母都沒意識到,他們以愛的名義,喜歡控制自己的孩子。他們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而不是尊重孩子的獨特性和選擇。這類父母,在孩子成年以後,多和孩子有矛盾衝突和代溝。

朋友,也有控制欲。

他/她們對你好,在某種程度上,也在索取你的回報。你若是沒有大於或等於他們的回報,他們就會抱怨你不夠朋友。

現實生活中,讓你受傷害,受打擊的,往往不是遙遠的敵人,而是近在身邊的朋友。他們隨時都會因為利益和立場不同,從朋友變成損傷你的人。

嫉妒心,也是人性的弱點。

大多數人,都見不得身邊熟悉的人,突然比自己好。一個乞丐不會嫉妒國王,卻會嫉妒另一個收入比自己高的乞丐。

嫉妒和中傷你的人,往往是你身邊的朋友,甚至你以為關係很鐵的朋友。

和身邊的人,保持適度的距離,有助於你的強大。

因為有距離,別人很難控制你,拿捏你。因為有距離,你才有足夠的空間發展自己的內在。

一個人內在的空間越大,氣度越大,內心也就越強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你強大了,什麼嫉妒、背叛和中傷,都不會傷害你。你不在意,就無所謂。

一個人,一輩子,說漫長,也短暫。

你是活出了自己的樣子,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還是為了別人而活,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命運,就是自己一個又一個的選擇,集結而成。


相關焦點

  • 最好的關係,就是保持適度的距離
    因此,要想與家人和親朋好友相處融洽,就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與親人相處,也不要太隨便,要有一份尊重。而且,親人家裡的事情,人家願意說的就好好聽,不願意說的就少打聽,父母和孩子之間都有秘密,何況親人?在我們心中也一定有一些東西是別人不願知道的,要學會克制自己的好奇心。別以為是親人就放肆,你已經不是小孩了,沒人能包容你任性。與朋友相處,也應無拘無束,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使友誼更長久。
  • 親密關係四要素:相互吸引,適度依賴,保持獨立,敢於磨合!
    被吸引的因素有很多,我們都很容易因為一個人的相貌、談吐、才華、財富亦或其他被吸引,有時候,更是簡單到只需要一個照面。而不難發現,相互吸引似乎有三個重要的要素:一為距離;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其他情況一致,距離更近的兩人,更容易互相吸引。
  • 【文明微課堂】最好的交往,是保持距離
    交往的至高境界:親而有間,疏而有密;和而不同,美美與共。人與人之間最褒有精彩的往來與有興趣的期待, 也只有保持若近若離的距離。不驚於精彩故事背後的蒼白延續;不必惶恐不安於親近過後的冷漠。人與人之間其實就像是相互取暖的刺蝟,只有適度的距離才能更加和諧地相處,以至於不被彼此刺傷。俗話說「距離產生美」,保持距離感,設置的是物理距離或心理距離,而不是感情距離。
  • 於中華 | 適度的智慧
    >人不宜完好,狗不宜飽歺;適度最是好,過度即難堪。做人有尺,人生有限。即使是與最親近的人,也要保持一定距離感。跟朋友,保持距離一杯水;跟愛人,保持距離一張紙,跟親人,保持距離湯一碗。,與他人絲毫無關聯。
  • 在你沒有強大之前,要和所有人保持距離,才能讓自己更快成長
    俗話說,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待到功成時,把酒言初心。這句話道出了世態炎涼,人性現實。我們成功後即使說的是錯的,別人也認為是對的,我們不成功時即使說的是對的,別人也認為是錯的。 這就是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的道理。雖然說朋友多了路好走,但那是我們強大的時候,在我們不強大時,哪裡還會有朋友?哪裡又還會有路呢?
  • 和任何人走的太近都是一場災難,人與人交往,必須保持距離
    真正關係好的人,即使長時間不聯繫,也會彼此欣賞,而一些趨炎附勢的小人,即使天天在一起花天酒地,也不會認真的對待雙方的感情。所以友情與距離是否近並沒有關係,只合人有關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當你對某個人的期望和現實不符的時候,你就有種失落感,你覺得自己看錯了人。所以人與人之間還是保持點距離感,這樣你才能一直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對方。
  • 成年人的世界,請保持距離
    每個人都希望有幾個無話不說的朋友,友情也是人類最偉大的感情之一。但你知道嗎,朋友之間有時也是需要保持距離的。說到保持距離,並非那種刻意的疏遠,更不是老死不相往來地決絕。而是要保持一種「分寸感」。分寸感是一個成年人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 愛一個人最成熟的方式:保持距離
    而此時,愛一個人的最成熟的方式,莫過於相互保持距離。感情到了這個階段,如果真正懂得愛一個人,是給對方足夠的空間和自由,保持必要的距離。愛一個人最成熟的方式,就是「保持距離」。距離不光產生美,距離還能杜絕很多沒有必要的是非,減少相互間的摩擦與傷害。
  • 保持距離,霧裡看花也是美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人與人的交往保持適當的距離,是一種修養。適當的距離感,能夠使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親而有間,更加溫暖。你可以想像一下,夜晚站在山頂,遙看山腳的萬家燈火,別有一番滋味。世間很都事情,只要我們拉開一點距離看,她會美麗很多。
  • 最好的交往,是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刻意疏遠,不強求親近,給予彼此獨立的空間,讓愛自由呼吸,慢慢成長。就如花和葉,保持著相互成全的距離。就如雲和月,保持著相互守望的距離。四時更迭,萬物有序。與父母相處,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太遠了容易引起不滿,太近了容易生出矛盾。內心保持對父母的尊重和孝敬,但也不必過多地被父母幹預自己的生活。與子女相處,避免以「愛」的名義掌控他們。
  • 越是親密的人,越要保持距離,你做到了嗎?怎麼保持和家人的距離
    你有想過與家人保持適當的距離嗎,你是否因為被父母偷窺隱私,而倍感焦慮和傷心。又或者與愛人在一起時,被控制你屬於你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你又是否曾做過偷窺與自己親密的人的隱私嗎,不管是你的孩子還是你的愛人。你知道原來自己的控制欲會傷害到別人嗎。保持相應的距離使你尊重另外一個個體最重要的體現。
  • 越是親密的人,越要保持距離,你做到了嗎?怎麼保持和家人的距離
    你有想過與家人保持適當的距離嗎,你是否因為被父母偷窺隱私,而倍感焦慮和傷心。又或者與愛人在一起時,被控制你屬於你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你又是否曾做過偷窺與自己親密的人的隱私嗎,不管是你的孩子還是你的愛人。你知道原來自己的控制欲會傷害到別人嗎。保持相應的距離使你尊重另外一個個體最重要的體現。
  • 與同事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讓自己免受傷害
    有個心理學概念叫刺蝟效應,在人際交往中,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存在一個倒U型的關係,人與人之間不是沒有心理距離的,只有保持適度的空間距離,人與人之間才會產生心理上的吸引效應。如果空間距離過近或過遠時,都會使人產生心理的排斥感。 兩隻刺蝟靠的太近會怎樣?當然會扎痛對方。
  • 保持距離,保持聯繫
    不定時更新的小日記來嘍~這次來聊聊社交,一場脫口秀的主題對社交的形容很形象——「保持距離,保持聯繫」。社交的故事,就從前幾日雲迪聊起對我的記憶開始吧。她說至今記得我第一次給全班的自我介紹,因為基本沒介紹,只是哭得真情實感又悽悽慘慘。(哈哈,出奇制勝。)非要說為什麼當時用這樣直接的情緒表達,一是終於逃離了故鄉的城市,再有就是我的社交或許從這一刻始。
  • 真正厲害的女人,是內心強大的人
    但其實,對很多女人來說,有一種厲害,遠勝於家庭給予的一切,那就是強大的內心。01 真正厲害的女人,擁有強大的內心知乎上曾有這樣的一個問答:真正厲害的女人,是什麼樣的?其中有一個高贊的回答是:她們擁有強大的內心,不管遇見什麼事,都能從容不迫,勇敢去面對,沒有什麼事能夠打倒她們,也沒有什麼事值得她們不愛自己,這樣的女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是啊!其實真正厲害的女人,就是擁有強大的內心。昨天和朋友聊天,我們說到了彼此的生活,朋友對我說:「在我看來,只要自己開心就是最好的生活。」
  • 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多遠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保持多遠的距離,才會讓彼此感覺到是尊重,而不是越界呢?這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     關係再好的兩個人,若是相處起來沒有了邊界,也會變成一場災難。不僅朋友之間如此,親人之間也如此,愛人之間更是如此。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距離太陽大概1.5億公裡。
  • 任何關係,保持一個讓彼此舒適的距離,會讓感情更長久。
    人活著,會有多重身份,扮演著人生不同的角色,人與人之間會有各種各樣的關係,要經營好這些關係,就要懂得與人保持一個舒適的距離。蔡康永說:「所有與別人的相處,都是為了讓我們這個僅有的、獨一無二的自己,能夠活得更自在,而不是更委屈」。自己舒服自在了,才能讓別人更舒適。
  • 真正智慧的人,不是喜歡咄咄逼人,而是懂得適度示弱
    只有一個人遇到問題還能保持高度的理智,他才能做到示弱。聰明人遇事往往以退為進,為生活留有更多選擇的餘地;愚者才會總是以居高臨下,咄咄逼人的姿態面對生活。孫臏在危難之時裝瘋賣傻,才得以逃出生天,然後才有後面報仇雪恨的事跡。所以說示弱是一種高明的智慧,是聰明的人更好地獲得成功的一種必要的方法,是一種更高級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在遇到阻礙或者時機不成熟的時候,我們要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學會示弱,養精蓄銳,積蓄力量,然後才能一舉成功。人生總會有艱難險阻,絕不會風平浪靜,既要拿得起,也得放得下,才能走得遠。
  • 內心強大、精神獨立的人不外求別人的認可
    ,就是需要周圍的人對自己有一種認同感,認同自己的狀態,認同自己的成就。所以,一般的人需要通過社交來展示自己,如果把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心靈就會久久不能產生真正的自信,隨著他人的評價患得患失,他人稱讚的時候,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他人批評的時候,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而這種人也是最容易絕望的,不論是長久的誇獎還是貶低,都會讓他們的心靈越來越失衡。許多人有討好型人格,本質上是自我思想不成熟,所以渴望藉助別人的認可來認同自己。這其實都是內心不夠強大的表現。
  • 會保持距離的女人,最美
    人與人來往,就像是煮一碗粥,太近,粥會燙;太遠,粥會涼。最舒適的相處模式,是保持一定的距離,不疏不密,不遠不近。 學會保持距離,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 你們可以親密,但要留有餘地。 不知道多少人曾有過這樣的經歷:許多朋友,往往是一開始打得火熱,後來就變得淡了。而且往往開始時愈親密,結束時便愈疏遠。 其實這時候,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和朋友之間的距離太近,給對方造成了心理上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