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後,老人想和子女一起住,如果做不到這些,最好還是別去了

2020-10-30 雪影情感

導語:

相信每個老年人最大的夢想,就是有個好的幸福生活,這其實是正常的思想,老人養大子女,子女長大了孝順父母也是應當的,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老人想要和子女住一起,互相有個照應,也無可厚非,畢竟平時生活孤獨,而且老了身體也不方便,總喜歡身邊有個靠得住的人,最主要的,還是希望和子女近一點,這是很濃鬱的親情。

其實這個願望並不過分,但是往往想像很美麗,現實卻很骨感。有一些老人終於得償所願和子女住一起了,卻發現以前很親近的子女跟自己也有了代溝,好像住在一起也沒有增進彼此的親情,甚至是傷害了親情。畢竟舌頭和牙齒靠的那麼近,偶爾總是會有點摩擦的。

老人想要去跟子女住一起,首先自己要考慮自己是否合適和子女住一起的條件,如果只因為你是長輩,一意孤行非要強硬的住在一起,時間久了,親生的孩子也會不耐煩,甚至是厭惡。

想要和子女住一起,這3點可要不得,如果你中了其中一條,最好還是自己住吧。

一,老人脾氣古怪,性格不好

每個人的性格脾氣都不同,有的人善良好親近,也有的人刻薄不易相處,雖然一直想要改正,卻因為脾氣跟著自己半輩子的,輕易也改不掉。

老人覺得雖然自己脾氣不太好,但是那畢竟是自己的子女,總是會包容自己的。住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的數落自己的子女,或者是大聲嚷嚷,即使父母不會傷害自己的子女,也是出於一片好心,但時間久了,子女難免會不開心,畢竟她們已經長大了,也是需要自尊的,如果動不動身邊就有人嘮嘮叨叨的,那就會讓子女不爽。

這類老人就要清楚認知到自己的脾氣了,如果你脾氣不太好,那麼在和子女住之前,一定要改正自己的脾氣了,現在孩子也長大了,不要大聲的吵架,也不要過多地幹涉對方的生活,如果做不到的話,那還是自己居住比較好。

二,老年人的觀點和子女不同

父母和子女畢竟是兩代人,中間肯定還是有些代溝和隔閡,就比如他們剛過期的東西還要接著吃,而年輕人過期的東西肯定就扔了,這類事情還有很多,其實自子女和父母的想法截然不同的。

雖然這是個小事兒,可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對雙方的感情肯定會不好,長期的意見不合,自然就會有矛盾,甚至還會爭吵,畢竟雙方都覺得自己說的是對的。

老年人要知道,每一代人的思想都不同,如果說我們的思想還停留在老傳統的思想,就會被社會淘汰,老人一定要學到老活到老,當然你也可以保持這種思想,畢竟你有絕對的自由,但這樣的話,就建議不要和子女住一起了,最好還是和同齡人一起過比較好。

三,老人不講衛生,邋裡邋遢

以前老人的條件苦,吃的喝的都很艱難才能得到,所以老人養成的習慣就是節約用水,而且對糧食也格外的珍惜,但是現在科技發達了,大家都在用自來水,不再是以前挑水喝的時代了,現在年輕人都很愛乾淨,基本每天都要洗澡刷牙,而老年人嚴重者甚至有一個月不洗澡的,老人覺得習以為常,可年輕人接受不了啊,每天工作一天很辛苦的,回來了還看著一個不愛乾淨的老人,邋裡邋遢的在眼前走來走去,心裡肯定厭煩。

這類老人還有一半兒是不愛做家務的,就覺得自己現在這個年紀了,該享福了,自己啥也不想幹,看著地上有髒東西也不願意掃一下,什麼都指望子女來做,自己就想躺著享福,這樣時間久了,子女自然就意見滿滿,有的直腸子,甚至就直接說出來,老人是不是覺得很丟臉?

老年人想要和子女住一起,首先自己必須愛洗澡愛乾淨,而且畢竟是住在一起,偶爾看著家裡髒了亂了,也要勤快點收拾一下,如果懶得動,那還是在家裡待著吧,找個保姆照顧更好。

結語:

雖然子女贍養老人是應該的,可如果真的住在一起,還是要考慮很多因素,畢竟子女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突然插進去也讓人家小兩口不適應,老人在思考自己晚年生活的時候,也要考慮子女的難處,看看她們是否願意呢?

作為子女,父母和我們有代溝這是很正常的,畢竟不是同一代人,那麼在面對父母的一些做法,即使心中不滿也不要太表現出來,更不要因為一點小原因就懷恨在心,多想想他們年輕時受的苦,也許就能理解他們了。當然了去,我們對父母的愛應該是親情的愛和感恩的愛,而不是可憐和憐憫。

子女和父母應該互相理解,這樣的家庭才會幸福快樂,你們認為呢?

相關焦點

  • 老年人想跟兒女住一起,如果你做不到這4點,那麼最好還是自己住
    ,老年人想跟兒女住在一起,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不然最好還是分開住。因此,難以實現與兒女思想達成一致的老人,晚年最好還是自己過比較好。 老人家應該明白,無論何時,都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養成勤勞的品質,也是提高我們自己的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如果老年人不能做到這一點,最好還是自己住。
  • 退休後為什麼不要和子女一起住?3位退休老人道出了心酸
    ,所以有些老人退休後就會選擇和子女一起住,因為子女平時工作比較忙,自己閒下來了也沒什麼事做,還可以幫忙照顧一下孩子,做做家務。人的年紀大了身體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也可以有個照應,但是很多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後,日子過得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暢,反而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果退休後的老人和子女住在一起,會經歷哪些事呢?聽聽這三位退休老人怎麼說。
  • 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60歲女兒無奈陪母親一起住養老院,太心酸
    鄰居陳阿姨,今年60歲了,已經退休。前段時間,陳阿姨原先一向身體硬朗的90歲老母親不小心摔倒住院了。因為陳阿姨的哥哥已經去世,嫂子身體不好,照顧老母親的重擔自然落在她身上。但是,她每天要到兒子家帶孫子,就想著乾脆給母親請個保姆或護工,她抽空多去看看。可是老人抗拒保姆和護工,非讓女兒管。但是,陳阿姨身體虛弱,連扶母親上廁所都扶不動,她的子女工作也忙,老伴還沒退休。
  • 「人老了和孩子住一起,好不好?」聽聽這3個60歲老人的大實話
    很多老人也因為身體或者其它原因,選擇和孩子住在一起。那麼老年人喜歡和孩子住在一起嗎?我們可以聽聽這3個60歲老人的心裡話。01 王先生兒媳婦生孩子的時候,我和老伴兒照顧了兩個月。說實話,住在一起真的不適應。我平時在老家的日子挺瀟灑的,白天幹活,晚上和朋友們喝個小酒打打牌。和孩子們住一塊後,幹什麼都不方便了。
  • 老年人最好不要和子女住一起的五大理由!
    做但父母,其實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不僅僅是做父母,人生的許多時刻都應該懂得進退。老人和子女住一起過日子,確實可以享受兒孫繞膝其樂融融的家庭幸福。矛盾深了,便難以調和,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老人和孩子都苦惱。有的甚至冷戰,吵架,不歡而散。因而,聰明的老人,只要條件允許,是不會主動要求和子女住一起的。
  • 「當你老了,會和子女一起住嗎?」老人的回答,既現實又無奈
    2019年,我國人口大數據顯示:60歲的老人高達2.5億人次,佔到全國總人數的18%,而且隨著老齡化比重的增加,養老問題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養老問題的升級,也給老人帶來了一系列的思考,其中一個問題是「當你老了,會和子女一起住嗎?
  • 老年人想和兒女住一起,如果你做不到這4點,那麼最好還是自己過
    那麼老年人想要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其中多半情況下,都有一個共同的要求和想法,也就是說老年人在老了以後,大部分時間都希望自己和兒女住在一起,老年人想和兒女住在一起,不僅僅是為了緩解心中的寂寞和憂愁,最主要的也是想享受到那份濃濃的親情。
  • 人到晚年,住敬老院好,還是和子女一起住?老人的回答很扎心
    ,路過養老院,養老院的小湖邊坐著很多的老人,我非常的好奇,就和媽媽一起去看了。這使我們就更加好奇了,因為在媽媽看來,這位老人來敬老院並不是閒逛,而是為了看敬老院的環境,可能自己也想來敬老院,於是媽媽又問道:「人到晚年,住敬老院好,還是和子女一起住?。」
  • 晚年住兒子家和住女兒住,區別在哪裡?幾位60後老人說出實情
    聽完老人們的觀點後才恍然大悟,後來又詢問了身邊幾位比較熟悉的60後老人,聽他們說出實情後才更加明白,原來老了後住兒子家和住女兒家還真是不一樣的和兒子住,多半要看兒媳的臉色,和女兒住相對來說要好很多小區裡的趙大媽,原本是和老伴一起在老家的,後來為了幫兒子帶娃就過來與兒子一起住了。趙大媽的觀點是如果不是兒子兒媳上班,孫子沒人帶,她可不會來兒子家住,原因很簡單,住兒子家,其實不管是在經濟還是其他各方面明明都是自己付出更多的,可卻要看兒媳臉色。
  • 人到60歲後,會跟子女一起住嗎?聽聽過來人說的真心話
    記得早前人民藝術家楊麗萍曾被嘲諷「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就是無兒女」,楊麗萍已經60多歲,她將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藝術,至今仍舊在舞壇上閃耀著光芒。有人質疑楊麗萍的晚年沒有保障,可現在早就不是曾經那個養兒防老,多子多福的時代,有沒有生兒育女,其實對我們的晚年生活影響甚微。
  • 60歲以後遇到真愛了,還要不要在一起?聽聽這5位老人的心裡話
    如果在60歲後才遇到真愛,還要不要在一起呢?聽聽這5位老人的心裡話。1.吳大姐我覺得在60歲以後還能遇到真愛,是一件特別難得的事情,但是要不要在一起還要看具體的情況而定。假如雙方或者其中一方是有家庭的,即便是遇到了真愛也堅決不要在一起。婚外情的名聲不僅不好聽,還會破壞原有的家庭,更會讓子女丟盡臉面。
  • 3個年過6旬的老人自述:晚年千萬不要和子女一起住,滋味很不好受
    和子女住在一起真的能夠過得開心嗎?對此,只有真正和子女住在一起生活過的老人才有發言權。下面我們來聽聽3個年過60旬的老人是怎麼說的。在兒子家待了不到一年,我果斷搬離了兒子家,當時要走的時候,他們還不同意,死命拉著我不讓走,甚至還撂下話,說我如果離開了,以後就別想著他們給我養老。我聽了這話,不僅沒服軟,反倒更加堅定了搬回來住的決定,就憑他們能說出這話,就算我留了下來,以後他們也不可能給我好好養老。
  • 3位退休老人最無奈的心酸:選擇和子女住一起,是最錯誤的決定
    很多老人辛辛苦苦忙活了一輩子,退休之後就想和子女住在一起,幫孩子們做做家務,帶帶孫子,共享天倫之樂。想像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和孩子們住在一起時間久了,就會發現有很多矛盾凸顯出來,讓本來和睦的家庭關係有了間隙。
  • 老了,自己住還是和子女住幸福?三位老人的回答火了
    現在很多的夫妻都不想和父母住在一起,很多的女孩子在找對象的時候都要問對象:「你要是和我結婚了,是要和父母住在一起嗎?」在傳統的印象當中,中國人就是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飯,一大家子人團結起來做很多的事情。
  • 晚年和兒媳住還是和女婿住,哪種更適合養老?70歲老人說了實話
    對老人而言,上了歲數到底是住兒子兒媳家,還是住女兒女婿家?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己養老呢?今年已經70歲的張大爺,原本是和老伴一起住,前幾年老伴走了,張大爺就一直自己住,兒子和女兒也說過想讓張大爺去自己家給他養老,可老人都拒絕了。在這個話題上,張大爺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 人老後,跟子女住還是自己住好?這位老人的回答火了
    今年過年回家的時候,外婆的一個鄰居來家裡面做客,由於他沒有和子女住在一起,所以他來了之後我們就問他:「人老後,跟子女住還是自己住好?」>「自己住,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和子女住在一起還要顧慮很多。」也許很多人都把老人的回答當作一句玩笑的話,認為老人老了還想去玩。人生有很多的悲哀,有的老人老了,並不是不想和子女住在一起,而是子女不想和老人住在一起。
  • 70歲老人自述:子女家和養老院各住一個月,才知道晚年歸宿在哪
    一個70歲老人自述:子女家和養老院各住一個月,才知道晚年歸宿在哪自述:祝大爺70歲每個老人都希望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靠,但這個依靠到底是養老院還是子女呢?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吧,老人晚年的歸宿在哪?我以為子女是我辛苦養大的,所以我們的感情應該很深厚,血濃於水呢。
  • 為啥很多老人不願意與子女一起住?
    兒女成家立業後,大多都希望能把爸媽接到身邊。可爸媽卻因為生活習慣不同、眷戀舊居等原因堅持獨居。為什麼他們不願意與子女同住呢?怎樣做才能讓他們的老年生活更舒心呢?第一,許多老人覺得與兒女住在一起不方便。第五,換個社區或城市,父母那些熟悉的老夥伴們就都不在身邊了,這會讓他們失去原有的社交圈,導致歸屬感和安全感的缺失。振東健康網建議,那些年齡較大、身體狀況不太好,或剛剛經歷老伴去世的老人,儘量跟子女同住,這樣可以讓子女少擔心,自己的生活也會更方便、舒心。
  • 72歲老人自述:老了之後千萬別和子女住一起,不管之前感情多好
    導語一位72歲老人的忠告:「奉勸所有老人,到了晚年之後,千萬不要和子女住在一起,不管關係再好,再親,都不要和他們住。」為什麼這麼說,一起來看看這位72歲阿姨的經歷。,所以我想每家都住一段時間,那時我子女真的特別的孝順,搶著為我養老,看到這一幕,我很開心。
  • 有退休工資的老人,要不要和子女一起住?3個過來人說了大實話
    可是作為子女卻往往又很難長時間陪伴父母,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忙於工作,根本沒時間,不過有一個辦法就是父母可以搬過去和子女一起住,但是其中又不乏出現很多問題,這也是很多人最關心的事。對於那些晚年沒有經濟來源又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選擇和子女住我們可以理解,因為他們的生活根本無法自理,而對於那些晚年有退休金的老人,他們的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如果選擇和子女住在一起,到底合不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