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老年人最大的夢想,就是有個好的幸福生活,這其實是正常的思想,老人養大子女,子女長大了孝順父母也是應當的,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老人想要和子女住一起,互相有個照應,也無可厚非,畢竟平時生活孤獨,而且老了身體也不方便,總喜歡身邊有個靠得住的人,最主要的,還是希望和子女近一點,這是很濃鬱的親情。
其實這個願望並不過分,但是往往想像很美麗,現實卻很骨感。有一些老人終於得償所願和子女住一起了,卻發現以前很親近的子女跟自己也有了代溝,好像住在一起也沒有增進彼此的親情,甚至是傷害了親情。畢竟舌頭和牙齒靠的那麼近,偶爾總是會有點摩擦的。
老人想要去跟子女住一起,首先自己要考慮自己是否合適和子女住一起的條件,如果只因為你是長輩,一意孤行非要強硬的住在一起,時間久了,親生的孩子也會不耐煩,甚至是厭惡。
想要和子女住一起,這3點可要不得,如果你中了其中一條,最好還是自己住吧。
每個人的性格脾氣都不同,有的人善良好親近,也有的人刻薄不易相處,雖然一直想要改正,卻因為脾氣跟著自己半輩子的,輕易也改不掉。
老人覺得雖然自己脾氣不太好,但是那畢竟是自己的子女,總是會包容自己的。住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的數落自己的子女,或者是大聲嚷嚷,即使父母不會傷害自己的子女,也是出於一片好心,但時間久了,子女難免會不開心,畢竟她們已經長大了,也是需要自尊的,如果動不動身邊就有人嘮嘮叨叨的,那就會讓子女不爽。
這類老人就要清楚認知到自己的脾氣了,如果你脾氣不太好,那麼在和子女住之前,一定要改正自己的脾氣了,現在孩子也長大了,不要大聲的吵架,也不要過多地幹涉對方的生活,如果做不到的話,那還是自己居住比較好。
父母和子女畢竟是兩代人,中間肯定還是有些代溝和隔閡,就比如他們剛過期的東西還要接著吃,而年輕人過期的東西肯定就扔了,這類事情還有很多,其實自子女和父母的想法截然不同的。
雖然這是個小事兒,可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對雙方的感情肯定會不好,長期的意見不合,自然就會有矛盾,甚至還會爭吵,畢竟雙方都覺得自己說的是對的。
老年人要知道,每一代人的思想都不同,如果說我們的思想還停留在老傳統的思想,就會被社會淘汰,老人一定要學到老活到老,當然你也可以保持這種思想,畢竟你有絕對的自由,但這樣的話,就建議不要和子女住一起了,最好還是和同齡人一起過比較好。
以前老人的條件苦,吃的喝的都很艱難才能得到,所以老人養成的習慣就是節約用水,而且對糧食也格外的珍惜,但是現在科技發達了,大家都在用自來水,不再是以前挑水喝的時代了,現在年輕人都很愛乾淨,基本每天都要洗澡刷牙,而老年人嚴重者甚至有一個月不洗澡的,老人覺得習以為常,可年輕人接受不了啊,每天工作一天很辛苦的,回來了還看著一個不愛乾淨的老人,邋裡邋遢的在眼前走來走去,心裡肯定厭煩。
這類老人還有一半兒是不愛做家務的,就覺得自己現在這個年紀了,該享福了,自己啥也不想幹,看著地上有髒東西也不願意掃一下,什麼都指望子女來做,自己就想躺著享福,這樣時間久了,子女自然就意見滿滿,有的直腸子,甚至就直接說出來,老人是不是覺得很丟臉?
老年人想要和子女住一起,首先自己必須愛洗澡愛乾淨,而且畢竟是住在一起,偶爾看著家裡髒了亂了,也要勤快點收拾一下,如果懶得動,那還是在家裡待著吧,找個保姆照顧更好。
雖然子女贍養老人是應該的,可如果真的住在一起,還是要考慮很多因素,畢竟子女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突然插進去也讓人家小兩口不適應,老人在思考自己晚年生活的時候,也要考慮子女的難處,看看她們是否願意呢?
作為子女,父母和我們有代溝這是很正常的,畢竟不是同一代人,那麼在面對父母的一些做法,即使心中不滿也不要太表現出來,更不要因為一點小原因就懷恨在心,多想想他們年輕時受的苦,也許就能理解他們了。當然了去,我們對父母的愛應該是親情的愛和感恩的愛,而不是可憐和憐憫。
子女和父母應該互相理解,這樣的家庭才會幸福快樂,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