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住敬老院好,還是和子女一起住?老人的回答很扎心

2020-10-18 魏亭亭
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曾看見過母親手上的針線,正如一句詩歌: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父母養著,可是很少有人為父母寫詩。
父母總是喜歡把孩子送往遠方,就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父母總是覺得自己活得非常的苟且,以後要讓孩子擁有詩和遠方。



於是有很多人就忘了這麼一句話:
「父母在,不遠遊。」
拿起行囊,口袋裡面裝著父母的血汗錢去尋找夢想。
口口聲聲答應著,以後發達了一定會回來贍養父母,可是看慣了外面的世界,卻覺得父母已經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了。
有的人就算回來了,但是身上也帶了一身的思想,對父母並不是關懷備至。
曾經的養老院只是收留沒有兒女的人,現在的養老院除了收留沒有兒女的人之外,還會有一些有兒女的人。



01
有一次和媽媽去逛街,路過養老院,養老院的小湖邊坐著很多的老人,我非常的好奇,就和媽媽一起去看了。
其中有一位老人和我們聊的非常的投緣,這位老人也是來閒逛的,並不是敬老院裡面的一員。
聊著聊著,我們彼此之間也就沒有芥蒂之心了,這個時候媽媽問老人很多問題,後來才得知原來老人是有好幾個兒子,兩個女兒的人。
這使我們就更加好奇了,因為在媽媽看來,這位老人來敬老院並不是閒逛,而是為了看敬老院的環境,可能自己也想來敬老院,於是媽媽又問道:
「人到晚年,住敬老院好,還是和子女一起住?。」



老人回答說:
「這不是我能夠決定的,關鍵是我的兒子和女兒都不要我。」
聽了這話我們都很難過,老媽轉過頭來看著我,仿佛在問我:
「以後你會要我嗎?」
我看了看媽媽銳利的眼睛,拉著她的手就離開了。



02
有的東西是無法選擇的,你沒有辦法選擇你生出來一個怎麼樣的孩子的。
如果人可以選擇,每個人都喜歡生孝順的孩子。
因為人生下孝順的孩子之後,等自己老了自己就可以選擇留在家裡面了,而不是讓孩子去選擇在這個家要不要老人。
人這一輩子生下孩子之後,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到頭來卻是出來打水一場空。



有的人天生就是比較毒辣的,他們不把父母當成一回事,反而認為父母就是拖累。
有的老人在受到子女們的虐待之後哭著對自己那麼說:
「如果我知道你們是這樣的,當年我就把你們餵狗了。」
父母生下孩子之後,總是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如果沒有孩子,人會活的比有孩子更加的瀟灑。
孩子是父母的軟肋,是父母一生的牽掛。



03
有時候傷我們最深的人,往往是我們最親近的人。
小時候父母總是保護著孩子,不讓自己的孩子受到外人的欺負。
等孩子長大之後,父母也老了,這個時候父母被別人欺負的時候,孩子卻不管。
前年的時候大伯得罪了一個人,這個人為了報復大伯,我爺爺去逛街的時候把我爺爺打了一頓。
當時我爺爺被打的不省人事,頭破血流,一個人倒在了街上。
大伯剛好在爺爺的身邊路過,但是他都沒有理睬爺爺。



很難想像一個兒子看著父親被自己的仇人打倒,自己又不管不顧是一種怎麼樣的心態。
後來爺爺需要和大人的人打官司,這個時候大伯是唯一的證人,可是他卻不出來作證。
街坊鄰居都說大伯差點把爺爺害死了,可是大伯卻還是無動於衷。
在很多的旁人都看不過眼的時候,大伯還是鐵石心腸的。
讓爺爺最傷心的並不是說自己沒有人管,而是自己最親的兒子卻是這樣的冷漠。
這個世界上很多的難關自己都可以闖過,沒有最親的人對自己的傷害,讓自己的永遠的留下了疤痕。
有時候上我們最傷的是自己的親人,並不是說這個人打了我們或者是罵了我們,而是他的冷漠。



因為心裡在意著對方,所以才會被對方傷害到。
老人的心裡一直覺得自己的兒女是自己最親近的人,所以當他們冷漠的時候老人才會受不了。
很多的人為什麼會選擇進養老院,而不是在家裡面安享晚年。
就是因為家裡面的人做了很多傷害自己的事情,人也會心灰意冷。曾幾何時,家有一個我的由來變成了是非之地,從一個寄託心靈的港灣變成了想逃離的荒野……
傷我們最深的總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別人的傷害只是皮肉之傷,而自己最親近的人對自己的傷害卻是真正的誅心。



人這一輩子都是為了子女,在子女小的時候總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總是想抱著護著自己的孩子。
因為父母的保護,所以孩子們才會平平安安的長大,才會衣食無憂,不會食不果腹。
可是這個世界上擁有感恩之心的人實在太少了,所以人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了。
從前覺得談戀愛的時候沒有安全感,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長大後才發現子女長大了也會讓自己沒有安全感,是一件更加可怕的事情。
因為戀人可以分手,可是子女卻和自己有著千絲萬縷的血緣關係,這種關係是怎麼也分不掉的。


相關焦點

  • 老人扎心的回答告訴你:到晚年,是自己住舒服還是跟子女住舒服?
    ,是自己住舒服一點,還是跟子女在一起住的時候更加舒服一點呢。說到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就是秦大伯了,他剛剛搬回自己家住。很多人問在兒子家裡住的好好地,怎麼就搬回來了呢,他說,「還是一個人住更加舒服啊,一個人自在,沒有那麼多的事,也不用操那麼多的心」。秦大伯的這種回答可能很多人看來是比較扎心的,好像他的孩子不孝順他一樣。其實跟別人家的孩子相比,他的兒子和兒媳婦,還算是比較孝順的。
  • 人到晚年,為什麼不願意跟子女一起住養老?這位老人的話很扎心
    第二天一早顧佳趕去父親家,要他搬去和自己一起住,這樣自己能睡得踏實點兒。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大概意思是,三十歲以後,晚上睡覺從來不關機,就怕父母有什麼事兒不能第一時間聯繫到自己。作為30+的已婚人士,我非常理解顧佳的擔憂。
  • 人老後,跟子女住還是自己住好?這位老人的回答火了
    今年過年回家的時候,外婆的一個鄰居來家裡面做客,由於他沒有和子女住在一起,所以他來了之後我們就問他:「人老後,跟子女住還是自己住好?」>「自己住,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和子女住在一起還要顧慮很多。」聽了這話,周圍的人都笑了,不久老人的回答就火遍了整個小鎮。很多人就說老了還要去玩,他還覺得和子女住在一起不方便,這樣的老人真是少見。
  • 人到晚年,自己住舒服還是跟子女一起住舒服?3位老人說出心裡話
    文 | 尼莫媽媽日記,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人到晚年,站在爺爺奶奶輩的立場上,是自己住舒服還是跟子女住舒服呢?在我們看來老人家們可能更多的會選擇和子女住在一起。一是覺得老人家們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家裡更溫暖一些。二是我們也看到了很多老人家們在孩子工作忙碌之時會幫忙帶著孩子。所以我們也會不假思索的回答到這個問題,這三位老人家的答案卻和我們想的恰恰相反,他們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並表示比起和子女們住在一起,還是自己一個人更加舒適。
  • 「當你老了,會和子女一起住嗎?」老人的回答,既現實又無奈
    2019年,我國人口大數據顯示:60歲的老人高達2.5億人次,佔到全國總人數的18%,而且隨著老齡化比重的增加,養老問題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養老問題的升級,也給老人帶來了一系列的思考,其中一個問題是「當你老了,會和子女一起住嗎?
  • 人老之後是自己住舒坦,還是和子女住更舒坦?老人的回答扎心
    但是有的人卻恰恰相反,當自己小的時候,總是把父母當做提款機,長大之後也會把父母當成拖油瓶。前段時間鄰居家的老奶奶要搬到別的地方去住了,而且是和老伴在一起外面住,他們要搬去的這個地方是一個山下面的一個小屋子。
  • 當你老了,會跟子女一起住養老嗎?老人的一番話很扎心,也很現實
    人終有一老,晚年是自己住還是跟兒女一起生活?這個問題很扎心,也很現實,需要從三個方面去考慮。>「養兒防老」不等於「晚年跟子女一起住」。況且父母年齡大了,很多事情需要依賴子女,和子女住在一起難免會變得小心翼翼,看子女的臉色說話做事,生怕遭子女嫌棄。這樣的生活對老人來說,無疑是一種煎熬。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位父親給自己即將成家的兒子的一封信,這位父親在信中寫到:孩子,你成家了,肩上的責任也就大了,凡事要以家庭為重。
  • 老了,自己住還是和子女住幸福?三位老人的回答火了
    但是隨著這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喜歡搬出來住,越來越多的夫妻不喜歡和老人住在一起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難處,正如人們常常說的一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老了是和自己住好,還是和子女一起住好呢?
  • 當你老了,你會自己住還是跟子女一起住?這個老人的回答火了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都想要的養老方式是什麼樣的,是打算自己住,還是決定跟子女住在一起的。對於這個問題,有一個老人的回答就火了,他說,「如果是孩子們有需要的話,就會選擇跟孩子們住在一起。如果孩子們不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自己住。等到真的有不能自理的那一天的時候,孩子們肯定也不會不管我們的」。
  • 父母老了住養老院還是兒女家?80歲老人說出實話,很扎心
    現在社會的福利越來越好,養老院也開始普及起來,許多老人都選擇去養老院生活,不願去兒女家住,或者自己待在家裡。有些老人選擇去養老院住,可能是自己有想法,有些老人卻是被生活所迫,比起在外面住,在養老院生活還是更開心,而且有同齡老人相伴,沒事一起聊聊天、下下棋,自己還能夠更開心。更何況還有專門的人照顧自己,這種生活算不錯了。
  • 人到晚年,和子女住還是自己住更幸福?72歲老太說出了心裡話
    導語人到晚年,到底是和子女住,還是和自己住,一起來看看這位72歲大媽的心裡話。馮大媽/72歲如今我也72歲了,老伴沒去世的時候我的身體還挺好的,也不怎麼生病,後來老伴去世後,我整天出現毛病,老是要跑去醫院看病。
  • 老了以後和子女一起住,晚年生活會幸福嗎?這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關注老年生活,享受幸福人生,大家好歡迎來到中老年講堂,我們專注於中老年人的情感和健康問題。您可以點擊右下方的訂閱按鈕,免費訂閱我們的頻道。同時點亮小鈴鐺,及時接收影片更新提醒,希望我們的影片能給您帶來一些幫助與啟示。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老了以後和子女一起住晚年生活會幸福嗎?這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不知不覺間一輩子一晃就過去了,孩子們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我們也開始步入了晚年生活。
  • 晚年和兒媳住還是和女婿住,哪種更適合養老?70歲老人說了實話
    對老人而言,上了歲數到底是住兒子兒媳家,還是住女兒女婿家?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己養老呢?今年已經70歲的張大爺,原本是和老伴一起住,前幾年老伴走了,張大爺就一直自己住,兒子和女兒也說過想讓張大爺去自己家給他養老,可老人都拒絕了。在這個話題上,張大爺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 七旬老人哽咽:到了晚年,和子女住在一起,也是沒有辦法
    小的時候,我們認為父母可以給我們想要的一切,無論是好吃的,好穿的,還是好玩的,都會想到父母。但當父母老去的那一刻,我們會發現,當初父母給我們所有的好,我們都用在了孩子身上,而老人也不願意給子女添麻煩,更怕招來子女的嫌棄。老人願意和子女住在一起,也是基於子女願意孝順老人,本文故事來源於網友徐阿姨的真實經歷。
  • 退休後,和兒女一起住幸福還是分開住幸福?3個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人到老年,總是逃不掉自己住還是和子女一起住這個問題。有的老人覺得,一家人就應該生活在一起,才是真正地享受天倫之樂;而有的老人卻覺得自己一個人住更自由,不用看子女臉色,彼此都自在,何必非要一起生活呢?關於老年人退休之後和兒女住更幸福,還是自己住更幸福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聽聽這幾位老人的看法。
  • 子女對有退休金的老人是不是真孝順?幾位老人說出實情,扎心了
    聽大姐說她父親退休後一直跟著兒子兒媳生活,本來日子過得也不錯,可前幾天老父親聽到兒媳給兒子說,如果不是看在你爸每個月那麼多退休金的份上,我才不想和他一起住呢。天天這事那事,多難伺候。因為這,老大爺傷了心,說原來兒媳和兒子對自己的孝順都是看在退休金的面子上。所以才和兒子兒媳慪氣,說無論如何不和他們一起住了。
  • 人到晚年,孤獨一人會跟子女一起住養老嗎?3個過來人說出真心話
    北望導語:相信每個老人的心願都是能夠在晚年的時候:「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能夠兒孫滿堂」。能夠和子女和睦相處的度過晚年,享受晚年的生活才是每個老人的最終夢想與希望。人與人之間總是有隔閡的,父母兄弟也是如此,當父母年紀慢慢變大的時候,兒女和他們之間似乎也有了一層隔閡。以至於兒女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讓他們變得忐忑不安。在晚年時,很多父母在和兒女住的時候,總是儘量讓自己做得更好,可結果卻是老人無論怎麼做?兒女似乎都不滿意,以至於讓老人們苦不堪言,還不如自己住的省心。
  • 人到老年,自己住好還是跟兒女住好?3位老人給出了答案
    文 | 尼莫媽媽日記,原創首發,歡迎轉發分享人老了以後,要顧慮的問題就越來越多,不是年輕時的經歷不好,而是為了兒女的生活和幸福,處處著想。很多人到了晚年以後,思考最多的問題仍然是自己和誰居住的問題。一方面,考慮到自己的真實所需,另一方面又考慮到子女的現實條件,種種顧慮下,老人們都有各自的想法。人到老年,自己住好還是跟兒女住好?3位老人給出了答案。
  • 60歲後,老人想和子女一起住,如果做不到這些,最好還是別去了
    導語:相信每個老年人最大的夢想,就是有個好的幸福生活,這其實是正常的思想,老人養大子女,子女長大了孝順父母也是應當的,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孝順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老人想要和子女住一起,互相有個照應,也無可厚非,畢竟平時生活孤獨,而且老了身體也不方便,總喜歡身邊有個靠得住的人,最主要的,還是希望和子女近一點,這是很濃鬱的親情。
  • 人到晚年,要跟子女住一起養老嗎?其實,還有更好的選擇
    是和子女一起養老,還是去養老院度過餘生?亦或是還有別的,適合自己的養老模式?這些都要看自己心裡是怎樣去打算的。那麼,人到晚年,要跟子女住一起養老嗎?其實,還有更好的選擇。事實上,現在的老年人,並不再像以前那種舊的思想,總認為老了就必須要依靠子女。很多新型的養老方式也逐漸在興起。比如:老夫妻一起旅居養老、和朋友抱團養老、招募志趣相投者組團養老等等。